第一百五十三章 柳樹村

字數:3667   加入書籤

A+A-


    ()    一不大師眼睛一亮,他對自己這位師弟可很清楚,心高氣傲而且天賦上佳,對一般人根本看不上眼,但卻跟這個宋小福顯得很熟稔,這說明宋小福絕對不是一般人。

    不知怎麽,他這次接到這個事情,也有種不好的預感,總感覺頭上似乎有一片陰雲壓著,但家裏又急等著用錢,不然也不至於不加考慮就直接接下。

    畢竟他現在是有家有舍的,不可能再像以前那般不考慮後果,所以說,生活最能磨礪一個人的心性,即便是一不大師,那麽一個桀驁不馴的人,如今做事也多了諸多顧慮。

    若是能有宋小福和自己的小師弟幫忙,那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這個自然是好事,實不相瞞,我也想讓你們幫忙,但是又不好開口……”

    宋小福大一揮:“我跟戒是自己人,您又是戒的師兄,都是自家人有什麽不好開口的?”說完對戒道:“直接去黑水鎮。”

    又轉過頭看著李,畢竟李跟自己不熟,沒必要幫自己。

    李聳聳肩:“別看我,我本來就是不喜歡跟他們在一起,專門跟你們出來找找刺激,我是無所謂的。”

    既然沒有問題,戒便把導航換到黑水鎮,雖說鎮子小,但現在這導航就是沒得說。

    一不大師搓搓,也不再矯情:“既然小福這麽說,那咱們就合夥幹上一票!這次事主估計是著急了,出很闊綽,去掉十門客棧抽走的,還有四十萬,剛好咱們四人平分。”

    這話倒是沒有人反對,一來戒和宋小福,倆人都是臭氣相投的財迷守財奴,這麽多錢錢自然不會不要。

    李雖然不缺錢,但這錢也不是小數目。

    最主要的問題,不接錢,便沒有這個因果,這事畢竟不是撞到自己身上,而是別人找來的,那就必須收錢了。

    商量好之後,戒便朝著黑水鎮的方向開去。

    按照一不大師所說,他在黑水鎮有個熟識,也是個農村的神漢,平時做的是祖傳的棺材買賣,在那裏放著些法藥之類,幫自己代買,然後給人家一些提成。

    要先去那裏取些法藥之類,然後去鎮子上吃點飯,順便打聽一下那個劉仕軍,畢竟十門客棧給的那個diàn huà今天一直打不通。

    車子慢慢進入黃龍山脈外圍,四周依然是黃土層覆蓋的山梁峁地,不過樹木慢慢高大起來,比起飛播造林剛剛初見成效的其他地方來說,不愧被稱為黃土高原上的“一葉肺”。

    四十多分鍾後,便進入了黑水鎮的地界,按照一不的指點,慢慢偏離了縣道,駛上狹窄的鄉道。

    看看能讓兩台小車擦肩而過那種,另一邊是溝壑,戒在避開一輛農用輪車後,不敢再開,被一不大師鄙視之後,換由一不大師開車。

    山路經常有那種一百八十度的急彎道,但一不好像習慣了這種,速度不減,好幾次看著危險,但都堪堪擦著道路邊緣而過。

    像宋小福這種,原本就有點暈車的,正常走還好點,這麽一來,一會就被整得胃裏翻江倒海。

    山路一會上一會下,但整體來說是下坡的趨勢。

    原本宋小福以為,原來這黑水鎮的鎮子在溝裏,到了黑水鎮還有一段不近的山路才能進到黃龍山腳。

    一路顛顛簸簸,地圖上看已經進入黑水鎮的地界,但這山路盤旋起伏,迂回曲折,一路下來也走了將近一個小時。

    終於是到了溝底,路邊偶爾能看見一個個零散的小村子。

    與南方村村緊挨的不同,這裏都是隔了好遠才有一個村子,幾十戶甚至十幾戶人家孤零零的坐落在那裏。

    一行人也倍感無聊,一不大師講著自己在這裏的見聞。

    宋小福雖說跟師父在秦川省,但要麽在山裏道觀,要麽直接出遠門,反倒是這家門口的秦川很不了解。

    “你別看這些村子小,有一部分是原住戶,但還有不少逃難的,甚至整個村子都是逃難人員組成的也不是沒有。”

    李覺得很新奇,忍不住開口問道:“這地方條件這麽艱難,逃難怎麽會逃到這裏?”

    一不大師有點感慨的解釋道:“現在是看起來條件差,但在早年間,沒有水不通電的年代,這山溝裏條件才是好的。你想想,這裏燒火有滿山的柴禾,水有溝渠裏的水,還有山泉之類。”

    “就算是鬧了災荒,這大山裏地廣人稀,也不至於餓死,最不濟就是挖野菜吃樹皮也吃不光啊。”

    幾人都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車子在一個交叉口,轉而離開了柏油路,駛入一條崎嶇不堪的土路上。

    一不大師說馬上就到那個村子了,取了法藥再去鎮子上。

    又感慨道:“別看這些村子不大,但這裏隱藏著許多能人異士,十年浩劫的時候,不少民間大師還有一些知識分子都逃到這裏,就地安家,有些人即便到現在依然有陰影,不敢也不願意走出這片土地。”

    “這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在那個特殊時期,為我們保住了不少能人異士,也保住了許多傳承不至於被毀滅。”

    提到那段曆史,車上的幾人雖然都沒有經曆過,但都沉默不語,那段過往是整個玄門的一場浩劫。

    無數孤本典籍被付之一炬,十之八的寶貴傳承被毀滅斷代,加之華夏國傳統的不外傳思想,一門一斷就等於一脈傳承徹底斷層。

    多少外國人也垂涎不已的東西,卻在自家裏被付之一炬,如今除了在一些古籍殘卷上能見到隻言片語的描述,卻是再也無法看到許多神奇的術法。

    那不堪回顧的十年,讓整個玄門法術界倒退何止百年?

    若非如此,近年來豈會讓周邊那些小國家的末流小術登上大雅之堂?

    每每提及這些,身為玄門人,都隻能是扼腕痛惜,看那些跳梁小醜大放厥詞,卻是沒有多少辦法,若放在以前,四夷之邦,不過我泱泱華夏流出的一些末流支脈,豈敢挑釁華夏之威?

    土路難行,約摸有二十分鍾後,車子進入一個山村,村子在附近來說算大的了,粗略看去大概有四五十戶人家。

    村邊有一條小溪流蜿蜒而過,溪流邊豎著一塊石碑,年代久遠的緣故,下麵的小字已經看不清楚,指能依稀辨認個大字寫著:“柳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