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魏忠賢

字數:3872   加入書籤

A+A-


    ()    宋小福心保持警惕,腳步去沒有停留,繼續朝著那鬼氣而去。

    不多時,那鬼氣猛然如水銀瀉地一般,自上而下落去,而前方出現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他身著一身紅底蟒袍,名huáng sè的四爪蟒蛇威風凜凜。

    宋小福看到這人的第一眼,腦海就浮出一個名字:

    魏忠賢。

    這服侍是明朝無異,而根據先前太監的判斷,能有這份霸氣的,估計也隻有那位權傾朝野,曆史上著名的九千歲魏忠賢。

    至於這位爺的官銜,那就有些了不得了,大家都知道他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但他真正的官銜和封號說出來有些嚇人:

    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寶和殿、欽差總督東廠官旗辦事、掌惜薪司內府供用庫尚膳監印務、總督南海子、宣付史館、都督同知、加太子太保兼左都禦史,加太子太傅、加少傅、世蔭錦衣指揮僉事、兵部尚書……

    司禮監秉筆太監,聽上去職位不高。

    司禮監設掌印太監一名,秉筆太監數名,但這首席秉筆太監卻是主管東廠、詔獄等刑訊構。

    像大明一朝,著名的幾大太監如振、尚銘、馮保、劉瑾、魏忠賢等,都是主管司禮監,可想而知這司禮監的權力之大。

    但平心而論,明朝的太監與曆史上其他朝代比起來,算得上一股清流了。

    因為有“內書堂”這個專門教化太監們知識學問的構存在,他們雖然因為生理上的缺陷,可能有些人性的扭曲,或者貪慕私財的。

    但於大義而言,很少出現什麽大j大惡之徒。

    至少不會出現諸如趙高竊國、或者十常侍之亂這等竊國之賊。

    就算是麵前這位魏忠賢,真要論起來也難說他就是大j大惡之輩,當然,他的貪是公認的,但對於其他方麵,卻一直都是褒貶不一。

    簡單一點,天啟帝是出了名的木匠皇帝,除了木工活之外,對於所謂的國家大事是一概沒興趣,全丟給這位九千歲處理。

    權傾朝野的魏忠賢,也是極盡所能大貪大斂,但天啟帝在位時,卻沒有什麽大規模的民變之類,而各方外地也都不敢擅動。

    而崇禎帝繼位之後,那真稱得上是皇帝裏的標榜,就算是比起大明開過的兩位猛人也不遑多讓,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而且自檢自勤。

    繼位第一件事便是拿下了這九千歲,結果呢?

    什麽張獻忠、李自成、高迎祥……各路民間造反勢力如雨後春筍,關外虎狼更是虎視眈眈。

    這其不能說沒有魏忠賢的原因。

    宋小福有些複雜的看著他,最後還是抬抱拳:“九千歲。”

    那人眉毛一挑,顯然有些沒想到宋小福竟然認得自己,魂魄天知,像他這種存在,已經不是單純的邪修正修來判斷。

    他先前自稱“本尊”,如果不是狂妄自大的話,那就代表他的修為已經達到鬼仙層次。

    這個境界,必然已經是觸摸到了道之本源,對於曆史變遷、天衍化,至少是有一絲明悟的。

    他淡淡一笑,大一揮,周遭景色突變,原本四方肆虐的罡風消失不見,眼前卻是一處山清水秀之地,人正出身在一處亭台之。

    不遠處便是弱水河泛著寒光,無論神通如何,像這種大道本源的東西,都不是幻術所能改變的。

    魏忠賢徑直坐下,對著對麵一伸,示意二人坐下。

    宋小福也不客氣,直接坐了上去,小柴站在宋小福身後,神色警惕的緊緊盯著魏忠賢,撥浪鼓上光華流轉,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

    魏忠賢看了他一眼,也不計較,隻是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如同一個深諳世事老者在與後輩閑談一般。

    “你是如何猜到我的身份?”

    宋小福淡淡一笑,他也不知道,隻能說是一種直覺吧。

    “直覺?”魏忠賢點點頭:“倒也說得過去……一夢一醒,世事滄桑,不知今昔何年?陛下收拾了我這大貪大惡之徒,勢必又會被那些官把持朝政,我大明四處強敵環伺,太祖打下的那萬裏河山,不知能否撐得過去?”

    宋小福有些愕然,完全沒想到這個有名的大j賊,遇到自己竟會是先問大明國祚。

    既然對方沒有動的意思,宋小福自然不會要開打。

    鬼仙……

    那個境界,即便是如今的宋小福也沒有把握能逃脫……

    當然他也不打算隱瞞什麽,便自崇禎繼位後的曆史大概講述了一遍,好在從小編讀各種野史,倒是難不住他。

    直到講到十四年抗戰的時候,原本一直一副世外高人的魏忠賢猛然一拍桌子,那鬼氣幻化的石桌直接被震得粉碎。

    “小小倭寇、彈丸之地,也敢覬覦我天朝上國,真真是豈有此理!”

    宋小福能感受到,他的怒火是出自內心的,即便是聽到滿清入主原,他也隻是仰天長歎一聲:“腐儒誤國……”

    卻未曾這般失態,但聽到清末列強瓜分原時,便已經能感受到他身上的氣息開始有些波動,直到小rì běn的數次大屠殺之後,終於是怒發衝冠。

    不過修為到了這種層次,對於大道循環的道理也有了一種超脫的理解,很快便調整下來,衝宋小福道:“一時失態,宋天師勿怪,還請繼續!”

    宋小福擺擺繼續講述,直到太祖建國,而後改革開放……

    聽完之後,魏忠賢久久不語,半晌後長歎一聲:“想不到誠意伯一首,竟然道出了後事滄桑變遷……”

    宋小福也是默然。

    誠意伯便是劉伯溫,他的“燒餅歌”和袁天罡的都是玄門著名的天象讖語卦書,據說上麵一直推到了建國之後的曆史變遷。

    “唉……想寶前人,當年下西洋,弘揚我天朝盛事國威,四方來朝是何等威儀,卻不想會被西方蠻夷之民後來居上,好在天佑華夏……”

    宋小福看著眼前這個老人,一個太監卻有如此心懷,而且還是個著名的大j賊。

    怪不得有“崖山之後無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的論調,再看看如今,某些人各種諂媚之態,甚至對那幾欲讓華夏亡國滅種之徒也是讚譽有加。

    所謂的華夏風骨,猶存幾何?

    或許還不如這百年罵名的一太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