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道之本源

字數:4229   加入書籤

A+A-


    ()    魏忠賢看宋小福默而不語,淡淡一笑道:“宋天師,不論如何,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我就是‘後人’,史料所載便是評說。”

    “額……”

    魏忠賢愕然,轉而又道:“好吧,倒是本督有些著相了。”

    自從宋小福一語道破魏忠賢的身份後,他便一直以“本督”自稱,這種生前的習慣,宋小福也理解。

    “所謂生前身後名,不過是那些腐儒的追求,本督做事隻遵本心,至於旁人如何評說,又與我何幹?那些所謂的鐵骨人,本督在的時候,他們不也卑躬屈膝極盡諂媚之態,最是無恥至極。”

    宋小福苦笑著搖搖頭,他雖然對曆史上了解到的魏忠賢有了一些改觀,但對他的為人處事並不認同。

    但也不再想著去說服他,他所堅持的就是他自己的道,而自己又有自己的道,何必去管別人的道?

    魏忠賢好像也看出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道:“我被打入這流放地之後,得了前人大緣,這才有這番成就,你可知我為何要守在這忘川河的盡頭?”

    宋小福搖頭,有些不確定的道:“難道是想通過這空間裂縫,擺脫這流放地的束縛?”

    “哈哈哈……”

    魏忠賢仰天大笑一聲:“身死百年,什麽事看不通透?即便是出去了又能如何?”

    “本督之所以守在這裏,因為這裏乃是天所在,今日你我也算有緣,本督就給你一個會,你且自己去,若是你能通過,那算是本督為日後結個善緣,若是無功而返,也不怪本督阻撓於你,如何?”

    宋小福一挑眉,這忘川河盡頭還有什麽大緣?

    而且是天所在?

    不過流放地本就極為神秘,疆域更是廣袤無邊,且其y陽本源之氣充斥,若說衍生出什麽為天所妒的東西也不是不可能。

    隻是以他的修為,豈會守著這東西而不染指,反而大方的讓給自己?

    雖然有些懷疑,但至少現在來說是好事,到時候再見行事,他的目的本就是去往歸墟,至於什麽異寶之類,倒是不重要。

    當然,如果有會能得到,那當然是要爭取的。

    現在的玄門十大秘寶,最頂尖的也隻是後天法器,像這種天生地養的東西,就算再不行那也是先天寶物,況且讓一個鬼仙守住不走的,豈會是地攤貨?

    跟魏忠賢這次交談,好像是冥冥注定的一樣,雖然看起來都是無意的事,但總感覺有一雙大在控著一切。

    修為越高,對天道的觸摸也就越細微,一些事情的感覺更敏銳,那雙縱著一切的大,應該便是天道。

    怪不得修為越高,對天道越加敬畏。

    望山跑死馬的話用到此時極為恰當,原本看著魏忠賢先前鬼氣所在應該不遠,真正走起來,雖說沒有參照物和時間來衡量距離,但宋小福感覺自己走了很遠很遠。

    若是感覺沒有出錯,那麽魏忠賢的修為便更加確定了,眨眼一瞬縮地數十裏,即便是鬼物能無視一些空間法則,但要做到這樣,沒有鬼仙實力也是難。

    入眼處不像宋小福原本想象的那樣,是一片湖或是一個深淵什麽的。

    而是一座山。

    一座真真正正的山。

    它的樣子就類似於一個篆體的“山”字,忘川河從下麵間那個角處流入。

    站在這東西眼前,就算是目不識丁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山是什麽東西的人,看到它好像也會不由自主的說出“山”字。

    沒有原因,也沒有道理。

    好像原本就應該是這樣,就是這樣。

    宋小福和小柴二人都是心生敬畏,他們都知道,這就是“道”的本源。

    到此時,宋小福對魏忠賢的修為才算是有了一些理解。

    即便是像魏忠賢說的得了前人莫大的緣,哪怕是緣巧合之下直接吞噬了某位前人的魂魄,也不至於讓他步入鬼仙層次。

    天地萬物,歸根結底都是一樣的。

    鬼仙這種層次,跟天師境界之後是一樣的,不是你得到力量就能突破,必須要對道的理解達到相應的程度,才會打破五行的隔膜,跨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所以即便是像龍虎山茅山這樣的千年宗門,可以用其底蘊和資源生生培養出不少法師,但是天師以上就不一樣了,你有再多資源都沒用,必須要自身對道的理解才能進步。

    可以說修道之途,不論是鬼道法師還是仙道方士,天賦、資源、氣運,者缺一不可。

    魏忠賢不過明末亡魂,鬼齡不過四百年,即便是有大緣,但對道之本源的理解,必須經曆無數歲月,堪破生死世事方有一線緣,他生前又不是修道之人,怎麽可能這麽快達到?

    如今看來,應該是這座“山”給了他明悟。

    按上古神話所說,山是天地未分混沌一片之前便存在的,而眼前這個應該隻是那傳說,本源之力的一絲殘存。

    但本身也必然擁有本源之力。

    修道者,所求無非飛升仙道,何為“仙”?

    山之人,與山並齊者則為仙。

    宋小福和小柴都知道這是大緣,雙雙閉起眼睛,仔細感受著這本源大道的規則。

    宋小福腦海蹦出許許多多的問題來,在大道的洗禮下又一點點明悟:

    “道”為萬物之源。

    道字從字麵上來看,就像是一個“首”在一條蜿蜒的蛇上,而上古神話,諸如伏羲、女媧的形象都是人首蛇身。

    這其又是什麽道理?

    道理?

    何為道理?

    若說道就是道術道法,也就是能力,那麽理則是天地法則。

    先有道而後有理,這在世事不是也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嗎?

    沒有強大的能力作為後盾,即便你是占據著所有的“理”又能如何?而相反,即便你不占任何理,隻要擁有足夠強大的能力,那麽你就是理!

    有句流行語“拳頭就是道理”,這話看似無理,但又是至理,拳頭也是能力的一種,假如他的拳頭真的足夠強大,那麽他就是理!

    往大了說,米帝國主義為何不管有理沒理,都能在各種國際構占據理?因為他的“拳頭”足夠大!

    而身份、地位、錢財、外貌、甚至道術等等等等,都是能力的一種。

    說到道法,若把這裏的“道”字回歸本源來理解,那麽就是先有道而後又術了,也就是說得到之人才能掌握更強大的術,而失道之人,其術無根,即便一時強大,終究也隻是紙老虎。

    這似乎是一個循環不止的問題,但也正符合天地大道生生循環、淵源循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