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赴五台山
字數:3286 加入書籤
像你現在這樣好穆望舒瞧著她緊張的模樣不由笑了,可嘴角淺淺的笑容卻又透著哀愁,他垂下眼瞼沒有說話,拉著陶陶一同寢。 w w w v w
次日清晨陶陶陪著穆望舒踏了去五台山的道路,一路透著冬日裏的肅殺和寒冷,陶陶坐在馬車裏往穆望舒的懷裏蹭了蹭。
其實她很想開口去問為什麽婆婆會在五台山落發為尼,甚至連他大婚之日都不曾出現。隻是看著穆望舒這一路無言,她便不知如何開口,可心的疑慮又難以消除。
穆望舒將陶陶的手握在手掌之,輕輕揉了揉問道:可是冷了
陶陶慵懶的靠在他懷裏,搖了搖頭,你有多久沒去探望婆婆了
穆望舒用下巴蹭了蹭她的頭發,像不願提起那段過往:很久了,自從父親去世後,我與她便再沒有見過。
想必婆婆她很想念你吧陶陶抬起頭,一雙明亮的眼睛透著光彩。
穆望舒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無意之歎了口氣,轉而笑道:也許吧。好了,你不必想太多,一切交給我便好。
話雖如此,可陶陶總覺得穆望舒有事瞞著自己,她來穆府這麽久從來沒有聽過穆望舒提起自己的父母親,連黎青與墨之也從未提起過此事。
一路顛簸了許久,這才到了五台山腳下。此時已入凜冬,這山林之更是清冷,一節節石階延綿不絕仿佛永遠走不到盡頭。
穆望舒拉著陶陶的手,盡管他一臉平靜,可心卻猶豫不決。這些年每一次父親的忌日他便一人來到五台山,拾階而到達山頂的庵院之,可每一次她的生身母親從不願見他。
陶陶隱隱覺得穆望舒有些不安,可每次望向他的時候他總是風輕雲淡像往常一樣看著她笑,而方才他握住自己的手時,陶陶雖不知為何,卻很想告訴他沒關係,一切都有我在。
隻是千言萬語最終還是化作一個眼神,一抹微笑。哪怕隻是這樣,今年今日對穆望舒來說心情已然不同,或許那人還是不肯見他,但這次他以往更加從容了。
到了庵院門外,穆望舒向前扣起了門,出來迎接的是一位年邁的師太,當她見到穆望舒的時候雙手合十,神情流露出憐憫之情:阿彌陀佛穆公子,慧靜她還是不願見你。
那便有勞師太給我夫妻二人安置一間禪房,明日我們便回去。穆望舒微微頷首以示對佛門的恭敬,仿佛這個答案他早已經預料到了。
阿彌陀佛師太惋惜的歎了口氣,雙目微閉念了句:我佛慈悲。便引他二人進了禪房。
陶陶不由握緊了穆望舒的手,她大概是明白了來時穆望舒的心情,想來這麽多年他來此處從未見過自己的母親,可每一年的這個時候他都會在此留宿一晚,次日便會回去。
晚在院吃了些清淡的齋飯,穆望舒與陶陶一同坐在床前。山夜景在靡靡梵音之透著禪意和寧靜,似乎隔絕了世外的一切。
陶陶靠在穆望舒的懷輕輕摟住他的腰,穆望舒環抱著她終於吐露了心聲:我母親年輕時生的極美,王孫公子皇權貴族她都看不,卻偏偏喜歡父親這個弱書生。她說你父雖手無縛雞之力,但所做之事定會流芳百世,是真正的義士和英雄。
於是她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與父親一同來到汴梁,隻可惜父親想要讓瓷器名揚天下夙願還未完成,便積勞成疾含恨離世,母親終日恍惚鬱鬱寡歡,最終來了這五台山落發為尼。她說這世再沒有能讓她牽掛之人,凡塵俗世與她再無關係。穆望舒望著窗外的一間房,心卻無限淒涼。
天忽然下起了小雨,淅淅瀝瀝猶如女子在哭泣,穆望舒抱緊了陶陶,悠悠的說道:這些年我早已習慣她不相見,隻是心有不甘,為何會如此狠心
陶陶直起身伸出有些微涼的手捧住穆望舒的臉:傻瓜,她不是狠心,是因為太愛你的父親,也太愛你,才會再此日夜誦經祈福,這世有一種情叫相見不如相思。
隻求你我日日相見,夜夜相思。天色也不早了,早點休息。穆望舒抱起陶陶,吻了吻她的額頭便與她一同進了內室。
窗外的雨依舊在下,雨點打在禪房的屋簷嘀嗒幾聲又落了下來,仿佛過了千年萬年。耳邊傳來穆望舒均勻的呼吸聲,陶陶便踮手踮腳的穿外衣走出了禪房。
若她猜錯的話,穆望舒方才所望的方向便是他母親的禪房,拿起門後的一把傘陶陶便走進了夜雨之。
她輕輕扣起了禪房的門,壓著嗓音喊道:請問慧靜師父可在
慧靜師父可否開門一見
大約敲了半柱香的時間,依舊不見有人回應。陶陶不由握緊了自己的手,她咬住下唇決定冒失一次
慧靜師父,得罪了
她是陶陶,是穆望舒的夫人,也是陶爺,是這汴梁數一數二的梁君子,區區一間禪房又豈能攔得住她果不其然,一眨眼的功夫便成功的打開門走了進來。
慧靜師父陶陶試著喚了幾聲,依舊沒人回應,四周靜悄悄一片,因外麵下著雨屋裏更是看不清任何人和物。
怪,怎麽不像有人在這住過的樣子。陶陶摸索著來到桌前,剛想點燈便察覺有一人影站在自己身後
什麽人陶陶伸手是一掌卻聽到一聲阿彌陀佛趕緊收住了掌風
原來是師太啊,失敬失敬。陶陶掏出火折子借著微弱的光看清了來人,剛想點著桌的蠟燭,卻被師太製止。
姑娘,切勿點燈請隨我來。師太神態自若的邀請陶陶與她一同出去,這一切卻讓陶陶摸不著頭腦。
敢問師太難道此處不是慧靜師父的住處陶陶可以肯定,方才那屋內絕無第三個人
你隨我來,一看便知。師太雙手合十不再多言,依舊帶著陶陶往東廂房走。
vwhtlbook3939788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