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字數:8187 加入書籤
顧恒求陰陽無極心法發動,一旦認真起來,威力比起剛才隻有更加恐怖。楊天成依然處在下風,但已不再像剛才一般一味躲避。
顧恒求勢速雖猛,但絕不盲目,頗有章法,壓縮楊天成的huo dong空間,一步步將他逼入死角。
楊天成重壓之下雖然險象環生,但終是能做到劍法不亂,偶爾一劍揮出,角度位置無不秒到巔峰,便能讓顧恒求的攻勢為之一緩。
楊天成的劍法是細微之處見真章,別人眼中的一招在他眼裏往往能夠分解為幾個動作,甚至十幾個動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顧恒求劍法越來越熟悉,應對起來便也越來越輕鬆。
從一味逃跑到能夠守上一兩招,之後偶爾能出劍打亂顧恒求的攻勢,到如今已經偶爾能攻出一招半式。
如果說剛才兩人的比試是驚險,那麽此時風格已經變成精彩。隻見場上兩人招數精妙變化無窮,楊天成偶爾的神來之筆更是讓觀眾看的如癡如醉,大呼過癮。
顧恒求此時的感覺便如當年靈遠和周臣的感覺一樣,似乎楊天成能夠看透自己的心思,不然為何總有神來之筆?長劍出現的地方正是自己攻勢的節奏點,逼得自己節奏不得不亂。
然而顧恒求比起當年的靈遠和周臣顯然不能同日而語,楊天成熟悉他劍法的同時,他也在觀察楊天成劍法,別人或許理解不了楊天成既無力道又無速度的劍法,但顧恒求卻完全能夠理解,因為那是自己曾經追求過,卻沒有堅持走下去的路!
少林方丈惠恩大師對於劍法的理解並不是很深,這便問向一旁的武當掌門寧穀道長:“依道長看來,這楊天成憑什麽能夠對抗天下第一劍顧恒求這麽久而不敗?”
寧穀正凝神觀戰,聽了惠恩問話方才收回目光:“方丈應該知道當今武林是功法的天下,劍法練到一定程度便會遇到瓶頸,依靠功法突破瓶頸已經是武林公認最有效的途徑。”
寧穀年歲已大,說起話來也是極慢:“功法興起之初,注重研究劍招的傳統劍法遭受巨大衝擊,華山派首當其衝,一度差點跌出四大門派行列,後來痛定思痛全力研究功法,數年之後,才又重拾輝煌。之後江湖盛傳劍法中融入功法乃是劍招流派的克星。”
寧穀搖了搖頭:“從那時起劍法已經走入歧途。要知道我們道家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既是一,陰陽則為二,顧恒求的陰陽無極心法將劍法與功法的配合發揮到了極致,正是這股潮流中最頂尖的人物,若要勝他必須越過陰陽之限,進入道一境界,既所謂技近乎道。若是能夠修出劍道,那麽功法便已經不值一提了。楊天成的劍法已經到了一個我不能理解的境界,至於是否近乎於道已經不是我能給出da an的了。”
顧恒求心中歎息一聲,隻能感慨長江後浪推前浪,連寧穀都已經看出了一些苗頭,他又豈會不知?
雖然靠著這套自創的功法要贏下楊天成他很有信心。楊天成或許對劍道有了一定理解,但靠著一些皮毛想贏天下第一劍那是癡人說夢。但今天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終於有一人能夠在劍道的領悟上或許可以同自己的感受進行一番印證,顧恒求自然不會錯過,他要看一看楊天成在這條路上究竟走出了多遠。
顧恒求將自己多年來對於劍道的體會在這一刻施展開來,他的道正是他的名‘恒求’,所求者乃是劍法的至高境界。
楊天成的道給他的感覺似乎是兩個字‘不勝’,以不勝的態度去贏!究竟誰對劍道的領悟更深?誰的劍道更勝一籌?
場上形勢再次變化,顧恒求放棄了讓他得享天下第一劍二十年的功法,在場上做出大膽嚐試,楊天成則是越戰越有心得,兩人在比試中互相印證著自己心中的道。
旁觀眾人本來還看得興高采烈,卻慢慢發現他們竟然看不懂了!
本來是顧恒求看起來有九層贏麵,到如今卻完全看不出輸贏勝負。
武功低的人眼中看到的自然是索然無味,水平不上不下的則眉頭緊皺,武功高的雖然也是眉頭緊皺,但偶爾卻有豁然開朗之感,而那些天下間有數的高手卻隻看的連連歎息,感慨天分實在不是人力所能強求。
良久,兩人終於停手,確無人能夠看出勝負!
楊天成說道:“多謝前輩手下留情。”眾人聞言這才知道原來終究還是天下第一劍技高一籌。
其實卓銘誌等江湖頂尖高手心知肚明,顧恒求功力比楊天成不知高出多少。所謂一力降十巧,如果要硬吃,任他楊天成悟性再高,劍法再妙也隻有落敗一途,隻是顧恒求不屑於靠著年齡優勢取勝而已。
顧恒求聞言大笑著說道:“好好好,雖然今天我能贏你,但不過是靠著年歲大些,功力深厚而已,要論對於劍的理解已經是甘拜下風。這天下第一劍的稱號實在愧不敢當。隻是今天在場之人能看懂我倆比試的想必寥寥無幾,若是就此讓出天下第一劍怕是難以讓大家信服,還請各位武林前輩給個說法。”
今天來觀禮的好歹也大多是武林中有頭有臉的人物,這時竟然被顧恒求說連比武都看不懂,多少顏麵有些掛不住,但無論如何必須得承認人家說的確實是實話!
顧恒求將難題拋了出去,四大門派掌門自然要接著,一時間麵麵相覷,接著竊竊私語,想來正在商量該當如何定奪。
這時一人越上擂台,大聲說道:“江湖的未來靠的是年輕人,既然顧兄已經甘拜下風,那麽天下第一劍的稱號楊天成便是實至名歸,有誰不服盡可上台挑戰新任天下第一劍。”
說完才轉身麵向四大門派掌門:“不知幾位掌門以為如何?”此人說話如此大膽,卻是青鋒幫幫主卓銘誌到了。
如今青鋒幫說話分量絲毫不比四大門派遜色,既然卓銘誌說了,便不能當作沒聽見。
崆峒掌門董正清當先點頭表示同意,華山礙於身份倒是不便表態,但大家心知肚明,自然也是希望楊天成將天下第一劍收歸囊中。
隻剩下了武林泰山北鬥少林和武當,武當也是劍法大家,寧穀這便開口說道:“楊天成年紀輕輕已經感悟劍道,說是武林百年不遇的奇才絲毫不為過,既然顧兄自承甘拜下風,我相信以顧兄人品絕非惺惺作態,如此我們武當承認楊天成天下第一劍的稱號。”
惠恩跟著說道:“劍法的事情我們少林寺並不擅長,你們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如此一來,江湖四大門派加上最近崛起速度異常迅猛,被稱為第五大派的青鋒幫意見一致,誰人還敢提出異議?
楊天成接過天下第一劍的名號,幾日之後重回華山。華山派二十年來日思夜想的事情一遭實現,而楊天成本來便師出華山,之後也沒再另投它處,華山這個天下第一劍倒也實至名歸。
。。。。。。。。。。。。。。。。。。。。。。。。
劉明被殺,皇帝震怒,對於幾個殘餘的太行匪徒卻也無計可施。
王懷生親自主持,按照王公大臣的規格為劉明舉辦了盛大的葬禮。入夜,將悲傷自責的皇帝送回寢宮,便回到劉明靈前替皇帝守靈。
將下人揮退後,拿起黃紙一邊燒一邊說道:“公公,你說的不錯,皇上是性情中人,隻要他在位一天便不會容許別人殺你。可皇上還是仁慈之人,即便你被殺了,他也不會遷怒與我。如今你死了隻能怪你作惡太多,黃泉路上多反省吧。”
王懷生歎了口氣繼續說道:“以前總是巴不得你早點死,如今你死了,倒提不起來一絲一毫的恨意,反而覺得有些寂寞了。仔細想想,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像你一樣了解我了。”
王懷生把手裏的紙燒完,小廝來報:“吏部尚書郭迎久求見。”
王懷生擺了擺手示意不見。
自從劉明死訊傳來,劉黨便分崩瓦解,很多人打算轉投自己門下,但王懷生心中自有一份名單,哪些該殺,哪些不該殺。今時今日的王懷生已經不再是當年的熱血青年,已經成為一個徹徹底底的冷血機器!
片刻後,小廝再次來報:“大人,青鋒幫幫主卓銘誌求見。”
王懷生點了點頭。小廝領命而去,將卓銘誌帶了進來。
草民參見王大人。”卓銘誌行了一禮。
王懷生將卓銘誌扶起:“卓幫主坐下說話吧。”
卓銘誌這才坐下說道:“王大人,我說話不會轉彎抹角,如今劉公公已死,你答應我的事情不知道考慮的如何?”
王懷生笑著說道:“我既然答應了卓幫主,自然不會失言,況且此事對朝廷和百姓皆是好事,何樂而不為。卓幫主需要什麽盡管說。”
卓銘誌答道:“此事必須征得四大門派同意,崆峒我自己可以搞定,武當煉丹的小辮子在手,隻要江湖議事閣動動手腕不怕他不服,華山和少林還需王大人幫忙施壓。”
王懷生說道:“華山倒還好說,沒有官府點頭他的買賣將是寸步難行。至於少林。。”
想了想繼續說道:“皇上頗具佛心,對少林寺一向青睞有加,這一點我也是無能為力了。”
卓銘誌說道:“王大人能夠助我壓製華山已經不易,少林寺我自己想辦法。”
。。。。。。。。。。。。。。。。。。。。。。。。。
半個月後,眾人還在為顧恒求歸隱一事津津樂道,又一個消息猶如千斤巨石投入水中,頓時在江湖上炸開了鍋。
江湖議事閣提議為了減少武林紛爭,讓大家能夠更好的通過溝通協商,而不是打打殺殺來解決矛盾衝突,建議在江湖設立武林盟主,處理各大勢力之間的大事小情,青鋒幫第一個表示支持。武林中各大勢力紛紛持觀望態度,要看看四大門派如何說法。
。。。。。。。。。。。。。。。。。。。。。。。。。
靈遠的胳膊已經能夠運轉自如,不過醫神始終不鬆口,他也不敢冒險嚐試用右臂祭出幻魔刀。
既然胳膊還沒完全治好便也不能離開,另一方麵靈遠始終背著劫獄的罪名,雖然在山穀裏憋得難受,卻也不敢隨便出去走動,如此一來,三年時間過去,靈遠寸步未曾離開過山穀。
這一日小冬出去買東西回來,靈遠趕緊湊上去:“最近又有什麽新鮮事嗎?”
小冬知道在靈遠身上也榨不出什麽油水,便也懶得賣關子。隻是一改以往的平鋪直敘,語氣神秘的說道:“最近可真是出了幾件大事,且聽我一一道來。”
靈遠知道小冬因年前偶然間聽了說書人講書,迷的一發不可收拾,一直是有樣學樣,說起話來也跟說書一般。靈遠早已習慣,也不插話,隻等著聽他往下講。
果然小冬拿捏好腔調繼續說道:“話說那劉公公告老還鄉,路上竟被太行餘匪截殺,皇上雖然震怒卻也無可奈何,天下百姓無不拍手稱快。此為一件大事。”
靈遠憶起到當年劉明的權勢,想不到權勢通天最後也是落得個不得善終。終歸跟劉明沒什麽交情,不過歎息一聲人生無常罷了。
小冬繼續說道:“再說那天下第一劍顧恒求歸隱江湖,華山楊天成橫空出世,與顧恒求打了個旗鼓相當,將天下第一劍稱號收入囊中,新一代天下第一劍就此誕生。此為二件大事。”
靈遠聽聞此事,心中震驚之餘臉上卻笑容浮現,不自覺的說道:“好啊,楊兄,幾年不見你已經將武功練到了這般地步,不知道如今還是不是你對手了。”說話間眼中閃出掩飾不住的興奮。
小冬撇了撇嘴:“人家天下第一劍是什麽身份?你在這跟人家稱兄道弟,羞也不羞?”
靈遠知道跟他解釋那是自討苦吃,笑了笑也不以為意,問道:“看來還有第三件大事啊?”
小冬斜了他一眼這才繼續說道:“還說那江湖議事閣提議武林公推德高望重之人出任武林盟主,青鋒幫第一個支持,武當和崆峒也紛紛響應,華山表示少林寺乃是武林泰山北鬥,少林寺的意思便是華山的意思。新任天下第一劍楊天成則同華山保持一致。少林方丈惠恩大師在萬眾矚目中一口回絕設立盟主的提議,青鋒幫幫主卓銘誌當即指責少林寺為了一己私利不顧武林大局,愧對泰山北鬥之名。江湖議事閣也對少林寺的態度表示失望,一時間江湖各大勢力紛紛指責少林。少林寺頂住壓力不肯低頭,青鋒幫卻不依不饒,最終雙方定下三戰之約,一個月後青鋒幫登門挑戰,若是少林寺輸了則需同意設立武林盟主,若是青鋒幫輸了,武林盟主之事就此作罷。”
小冬一口氣說完自顧自喝水去了,卻沒發現靈遠已經跌坐地上,呆呆發愣。
青鋒幫的實力靈遠自然清楚,而少林寺如今老一輩的幾大長老已經老得沒法出手,那麽這一戰必然是師傅這一輩挑大梁。可以說青鋒幫挑了一個少林寺最弱的時間點發起了挑戰。
最關鍵的是如今的惠慈已經沒有一戰之力,天下間知道此事的不過三人,而以卓銘誌的武功少林寺無論誰碰上八層都是有敗無勝。
如此一來,以師傅的性情,恐怕會當仁不讓與卓銘誌在最後一局對決,而卓銘誌一向心狠手辣絕不會手下留情,崆峒前任掌門杜仲秋便是最好的例子,這樣一來便無異於自殺!
靈遠思慮良久,顧不得胳膊的傷勢未愈,來到醫神房間:“多謝您三年來的照顧,雖然我知道您的規矩,病沒治好不準離開,但如今我師傅性命攸關我不得不去,還望醫神見諒。”說完朝鄒延春拜了三拜。
靈遠知道這位醫神脾氣一向不好,然而已經堅定了信念,無論他要打要罵絕不還口,隻是要讓自己留下絕無可能!
哪知道等了好一會,隻見醫神尷尬的笑了笑:“其實你的胳膊早已經痊愈了,隻是這種病例尋常很難見到,所以才把你留下想要多研究研究。”
靈遠聞言頓時無語,本以為小冬已經很不靠譜,想不到他師傅原來更加不靠譜!然而人家畢竟治好了自己的傷,也很難去怪他,隻是一幅哭笑不得的表情掛在了臉上。
鄒延春幹咳了一下繼續說道:“既然你要走了,還有一件事也一並告訴你吧。”
靈遠抬起頭問道:“什麽事?”問的同時心中已經生起一股不好的預感:‘定然不是什麽好事。’
隻聽鄒延春答道:“當年為了讓你在這安心療傷,送你來的人讓我們告訴你汪府的大xiao jie嫁入了皇家,其實那是騙你的。汪大人三年前已經死了,至於他家大xiao jie我也不知道如今怎麽樣了。”
這、這、”靈遠頓時驚得不知說什麽好,半晌方才反應過來,歎息一聲:“算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今日就此告辭,它日有緣再見吧。”說完起身離開。
鄒延春的聲音在身後傳來:“我看你人不錯,歡迎有空來治傷!”
靈遠:“。。。。。”
接著去跟小冬告別,小冬聽聞他要走,頓時淚流滿麵。靈遠安慰道:“別傷感,有機會我會回來看你的。”
小冬哽咽著說道:“你走了以後誰幫我幹活啊。”
靈遠:“。。。。。”
靈遠對他們師徒實在無語,收拾行囊自顧自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