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土法學習

字數:11819   加入書籤

A+A-


    為了改變文化水平低的現狀,憨老張想到了多種學習方法,但效果都不明顯。



    怎樣才能快速提高寫作技巧呢?



    那天中午,宿舍裏隻有劉興國和憨老張2人。



    此時劉興國剛寫完1封信,十分得意地自我欣賞並大聲評價:“文筆流暢,修辭得體,情節生動,語氣感人,不錯!不錯!確實不錯!”爾後封口、貼郵票,準備發信。



    憨老張平時反應慢,但今天卻鬼使神差地突然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對劉興國弱弱地談了自己的想法和借書學習的情況。



    劉興國隨手翻開憨老張借來的《寫作基礎知識》:“我的老天,你這起點也太高了,這麽厚的書,你要學會了,那就不是寫信的水平,而是可以寫大塊文章、寫、寫劇本了。不過,這裏麵的內容你看得懂麽?”



    “大多數內容看不明白,還有好些字也認不得。”



    “以你目前的水平,看這樣的書當然會有困難,我覺得比較實在的方法還是從識字、認詞開始;日積月累,字認得多了,詞記得多了,書也就看得懂了,到那時,寫起文章來如同行雲流水,文從字順。”也許是今天心情太好的緣故,劉興國表現出少有的熱忱。



    “我認字太少,記性也不好,問過之後容易忘,有什麽好的學習辦法嗎?”



    “古人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問過之後把一些重要的詞匯先記下來,多複習,多實踐,1遍不行2遍、3遍,這樣就能記住了。”



    “那你能教我嗎?”



    “教沒問題!呃,當然囉,也要看我有沒有時間。你自己先學,不會的地方再問吧;多問幾個人,別老問1個人,否則,會把別人煩死的。”劉興國說的是實話:憨老張的性格大家都知道,萬一被他粘上,每天不停地問,同樣的問題再問個2、3遍甚至10幾遍,誰受得了!



    但話已經說出去了,怎樣才能消除影響呢,劉興國突然有了1個主意:“你會漢語拚音嗎?”



    “在學校學過一點,後來自己在家又自學了一段時間,但學得不好。”



    “會拚音就好辦多了,我還有1個更好的學習辦法,也是1個土辦法:找本《新華字典》,把它從頭到尾抄1遍,這樣字也會認了,意思也清楚了,印象還特別深;另1個優點是不怕你遺忘,特別有耐心,你問它100遍,它也絕對不會煩。問題是抄字典這差事很枯燥,又很費時間,大多數人都隻有決心,沒有毅力。你如果能堅持下來,收獲肯定不小!” 



    “對呀!這真是1個好辦法,我怎麽就沒想到呢?放心,我肯定可以堅持的。”得到這樣1個絕妙的學習方法,憨老張高興地手舞足蹈。



    劉興國的信口開河,憨老張卻以為是經驗之談,拿著鐵杵當了真(針)。



    當時市麵上《新華字典》的印刷數量非常有限,需要的人又很多,憨老張利用星期天去了市區的書店,可惜沒有買到。買不著字典,計劃就實施不了,怎麽辦呢?



    “肖吉林,你有沒有什麽辦法幫我搞1本《新華字典》?”



    “要字典做什麽?有不認識的字直接問我呀。”



    “有本字典可以隨時查找不認識的字。”



    “哦,說的也是。星期天我正好要去市裏辦事,順便去書店看看。有的話,給你捎1本回來。”肖吉林爽快地說。



    “前幾天我已經去過了,書店說現在沒貨,什麽時候有也不清楚。因為現在很多人都在買字典,即使到貨,很快也會被搶購一空。”憨老張泄氣地說。



    “要是這樣的話,估計我也很難買著。不過,我倒想起1個人,而且他買到的可能性極大。”



    “誰?”憨老張興奮地問。



    “找你在縣文化館謀事的那位老同學。他們這個係統的,買字典肯定比我們要容易得多。我記得他信中說有事盡管找他,他很樂意幫忙。你就試他一試,看他是真心幫忙還是講的客套話。”



    “他說幫忙肯定是真心的,隻要他能買到,絕對不會推辭,我相信他的為人。還是你的腦袋轉得快,我怎麽就沒想到找他呢。”憨老張說完,立即提筆寫信。



    果不其然,信發出不到10天,憨老張就收到了同學寄來的包裹。



    包裹裏有1本《漢語成語小詞典》、1支鋼筆和若幹筆記本,另附了1張便箋,字體格外端莊秀麗:



    “我哥最近有點忙,這些學習用具是按照他的意思在家中找的,不知適合不;如有其他要求,請來信告之;我哥說了,舉手之勞,不必言謝!千萬別提錢的事,否則與你斷絕來往!祝你學習有成!”



    看了便箋內容憨老張忍不住笑出聲來:什麽在家找的,這一看就是新買的嘛。不要錢就不要吧,說得這麽嚴肅。但這個人情肯定是要還的,等我回去探親時,一定要加倍補上。



    憨老張翻開《漢語成語小詞典》,發現上麵也有拚音,不僅能認字,還能學到完整的成語故事,學習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習興趣,比字典更實用,看來老同學還是費了一番苦心的,自己一定不能辜負了同學的期望!



    從此,一有時間他就象小學生寫字似的,一筆一畫地開始了抄寫詞典的“工程”。



    雖說部隊生活緊張而艱苦,但文娛huó dòng豐富多彩:業餘時間打藍球、吹口琴、看書、看電視、玩紙牌等,但對新兵來說,最實惠的還是擺“龍門陣”。



    每次訓練歸來,肖吉林都要哼幾句“小調”或來兩段故事,是十足的樂觀派,被戰士們稱作“活寶”。因為他來自大城市,從小就接觸到很多有知識、有能力、有魄力的大大小小軍隊幹部,與他們接觸久了,不僅膽子大,而且無形中也學到了不少的知識,說話水平也得到了極大提高;加上他性格外向,吹起牛來更是天上地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可以從我國的第1次農民起義扯到當前的中東戰爭;他善於誇張,長於摩仿,有口才,巧用肢體語言表達,即使一件十分平庸的事,經他的觜說出來都會變得十分滑稽、有趣、引人發笑。



    當然,牛皮也有吹破的時候,隻是沒人願意破壞大家的興致,嗬嗬一笑,一天的疲勞也就煙消雲散。他就像一塊吸鐵石,強烈地吸引著周圍的戰友,其中包括比他年齡大許多的老兵和新兵班長們。



    憨老張與肖吉林的關係一直很好,但鍋碗在一起,總有碰著的時候。雖說憨老張忍耐性好,時間長了,矛盾也偶有發生。



    比如前麵介紹肖吉林的那些優點,其實也是憨老張最大的心痛:這麽精彩的故事情節和繪聲繪色的演講技巧,換了別人,哪還有心思學習,注意力早就被故事情節吸引走了;好在憨老張抗幹擾能力比較強,努力克製自己,但還是會出現“突然走神”的情況,本來就寶貴的業餘時間,效率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讓人痛心。



    那天一大早外出訓練,下午提前返回營區。離開飯還有將近2小時,憨老張拿出小凳,趴在床沿抄詞典,也許是訓練太辛苦了吧,迷迷糊糊地抄了半天,卻沒什麽收獲,倒是肖吉林講的故事,時不時地傳入他的耳朵……



    “算了,今天就講到這裏。”肖吉林見周圍就是幾個新兵,也沒了講故事的興趣,又看見憨老張正在學習,準備收場。



    “葛利費怎麽能和小人國裏的人講話呢,6吋高的人即使能說話,他的聲音正常人能聽見嗎?”



    “世界上哪有小人國,這故事純屬瞎編的吧?”



    “童話故事,管它真的假的,聽著好玩,接著講,接著講。”



    “你們真喜歡聽,我就再講一個更好聽的。”肖吉林正打算鳴金收兵,突然看見周圍又來了幾個人,其中1個是很少來的3班長,於是,表現欲極強的他,臨時改變了主意。



    下一個故事更好聽!這吊起了大家的味口,除了憨老張外,旁邊的人幾乎都圍了過來。



    十分得意的肖吉林突然產生了一個惡作劇的想法:我今天一定要把憨老張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興趣來了,說話的聲音也不知不覺提高了幾度,故事也講得更來勁了:“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廣東汕頭縣的一個小鎮上,也就是咱們憨老張的家鄉。”故事嘛本來都是虛構的,為了能吸引憨老張的注意力,肖吉林有意把故事的發生地定在了憨老張的家鄉。



    “這麽巧呀,說出鎮名,說不定憨老張還知道呢?”



    “別打岔,聽肖吉林講吧。”



    “好,接著說。”肖吉林看到憨老張果然回了一下頭,說的就更帶勁了:



    那是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三年的夏天,小鎮突然遭到台風襲擊,不誇張地說,那真是鬥大的石頭隨風走,千年的古樹連根拔,良田毀了,房子垮了,鎮裏的人紛紛背井離鄉,四處逃荒。有3個拜把子兄弟,肚子餓得實在受不了,打起了偷食地裏糧食的主意。



    他們終於發現了1塊竽頭地:白天人多不好下手,乘晚上沒人注意,3人悄悄地來到地邊,快速地挖到了10幾個竽頭,躲進破磚窯,支起破罐子,十分麻利地煮著沒洗幹淨的竽頭。



    竽頭快熟了,遠處卻跑來一幫人,手上拿著家夥,口中大聲喊著,“快點,快點,就在前麵的破窯洞裏,千萬別讓他們跑了!”



    “不好,我們被發現了,快!”老大說著,情急之下,一腳踢翻罐子,湯和竽頭撤了一地,灰塵包裹著竽頭四處滾動,3人饑不擇食,將竽頭放進旁邊1個盛水的破碗裏快速降溫,也顧不上幹淨不幹淨,燙不燙,1口1個地將芋頭往嘴裏塞,並很快逃之夭夭……



    3年後,老大發了財,開了一家飯館。



    飯館不大,卻十分體麵,老板為人和藹,生意很好;老二、老三仍舊過的是吃了上頓愁下頓的日子。



    有1天,老二餓得實在受不了,找了1件最好的衣服穿上,準備去老大的飯店混頓飯吃。



    “大老板,生意興隆呀!” 



    “哪裏,哪裏,仰仗各位鄉親賞臉。”老板看到來人,馬上認出是老二,看到他的裝束,猜他此番過來無非是想混幾個銅板,這倒不是什麽問題,隻是希望他不要提及過去悲催的故事。



    “喲,這不是大哥麽,還記得我麽,記得我們過去的故事麽?”老二開門見山。



    “什麽故事?我們有什麽故事?”老板頓時緊張起來:當著這麽多新老顧客麵,你可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呀。



    “我就是當年跟著大哥闖天下,出生入死,赴湯蹈火的弟兄呀。”



    “記得,記得!兄弟有什麽困難隻管說。”老板生怕老二說出過去那段不光彩的曆史,趕緊接住話說。



    “困難還真沒有。今天路過此地,聽說有個老板在此開了一間餐館,飯菜可口,物美價廉,特地來看看;沒想到老板就是大哥,當年英姿不減,而且生意果然做的風生水起,讓小弟好不敬佩。想當年,我們跟著您南征北戰打天下,尤其是攻占窯都府,打破罐州城,跑了湯太保,卻活捉了芋將軍,1槍1個,1槍1個,我們那時是何等的英勇,那壯觀的場麵,現在人可能想都想不到。我們眾弟兄當時都有同感,大哥絕非等閑之輩,打仗必勝利,做生意定發財,果不其然哪。”老二神采飛揚地說著,周圍的人聽得目瞪口呆。



    這經曆,不僅在座的老顧客聞所未聞,就是天天和老板一起做事的小夥計也毫無所知,大家不約而同地向老板投去欽佩的目光。



    “好漢不提當年勇,要不是你今天突然提起,我還真忘了這事。”老板不僅大大地鬆了一口氣,還覺得臉上頓時增添了無限的光芒,立即吩咐夥計安排酒肉款待,臨走,塞給他1大把銀元。



    老二在眾人欽佩的目光下,帶著銀子,酒足飯飽地回去了。



    老三聽說此事後找到老二:“大哥還認我們這些窮兄弟?”



    “不僅認了,還十分客氣。”



    “你是怎麽開口要的錢呢?”



    “我沒要錢,隻是找他敘舊,剛把我們過去隨他一起逃荒要飯的事提了一下,他就非要請我喝酒、吃肉不可。臨走,還塞給我不少銀元,推都推不掉呢。”老二誇張地說。



    過了幾天,老三也悄悄地找到老大的餐館。



    為了博得更大的同情,本來就沒有好衣服的他穿了一件更破舊的衣服,進門就喊:“大哥,真想不到,你餐館的生意做的這麽好呀!”



    “你誰呀?”老板一見這人打扮,早就猜出來人何意,心中頓時不悅。



    “我是老三呀,大哥不認識我了麽?”



    “哪個老三?”



    “大哥,想當年我們跟隨著大哥逃荒要飯,四處流浪,還記得我們在破窖洞裏煮著偷來的竽頭吧,竽頭還沒煮熟就被主人發現,帶著一幫人來抓我們。慌亂之中,多虧你快速用腳踢翻了罐子,湯和竽頭撤了一地,我們3人也顧不得幹淨不幹淨,燙不燙,撿起竽頭往冷水裏浸一下,然後1口1個地往嘴裏塞,冒著被打死的危險,先把竽頭吃了才跑路。多虧竽頭墊底,跑路有勁,不然被抓住,不被打死也要打殘呀……”



    周圍的顧客聽了這話大為吃驚,原來看起來這麽紳士的老板還幹過這等偷雞摸狗的事情?



    不過,老板畢竟是老板,還未等老三說完,馬上打斷他的話,向夥計們吼到:“哪裏來的叫化子,騙吃混喝,還胡編亂造故事,給他1個銀元,快快打發出去。”



    夥計們給了他1個銀元,連推帶搡地把他轟了出去。



    ……



    “見鬼!”憨老張在心裏罵道。因為肖吉林講的是自己家鄉的事,讓他產生了深厚的興趣,而自己這1個多小時的學習,卻沒記住幾個成語,心裏十分惋惜。



    “肖吉林,你能不能說話聲音小點,吵得人沒法學習了。”憨老張終於惱火地說。



    “哎,這可是你的不對了,常言道:大路通天,各走一邊。咱們井水不犯河水,這是第1;我們人多,你就1人,少數服從多數,這是第2;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越是艱苦的環境越能鍛練人,你沒聽說毛主 席年輕時還專門去大馬路上背外語單詞,道理就在其中,這是第3。你覺得我說的不錯吧?”肖吉林慢條斯理地說。



    要是平時,肖吉林早就收兵散夥了,可今天不一樣呀,一是聽故事的人數之多,平時少有,怎麽能不露一手?二是講故事正帶勁,有點得意忘形。



    “好啦,故事講完了,大家也散了吧,晚飯聽說飲事班給大家做了菜肉包子,現在出去huó dònghuó dòng,到時候可以多吃幾個喲。”3班長這樣一說,大家也就散了。



    宿舍安靜了,憨老張繼續他的抄寫詞典工程。



    憨老張拚命地學習,不到半年時間,還真把《漢語成語小詞典》給抄了1遍。



    工夫不負有心人,認的字多了,記的詞也多了,說話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但他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有些人的日子就難過了。



    憨老張是個性格直爽的人,別人說錯了話,用錯了詞,他都會立馬指出,而且不分場合,不看對象,即使是最要好的戰友肖吉林也不例外;他並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什麽不好,相反認為這是在幫助別人避免再犯類似錯誤,是做好事。



    好在大家都了解他的性格,並不與他計較,但難堪的場麵總是讓人不舒服。



    那天,劉興國又在宿舍擺起龍門陣。為了顯擺自己的知識,當天開講的主題是: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這件事其實並不難,關鍵是要發揮好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會學習,巧學習,這樣就能事半功倍。”



    “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具體的學習方法或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李漢成謙虛地問。



    “例子太多了,漢字都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你隻要掌握了其中的竅門,學起來就不費力。很多字憑字的構架就能猜出它的意思,如 “人”字和“言”字合並成“信”字,意思是言而有信;“明”字,由“日”和“月”構成,這兩樣東西都可以給我們帶來光明。讀法呢,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入伍的‘伍’字,我們讀它的右半邊‘五’的音即可,打仗的‘仗’字,我們也隻要讀它的右半邊字的音‘丈”即可。”劉興國得意地說。



    “嗬,還真是這回事,值班員的‘值’可讀成‘直’音。”李漢成想了一下說。



    “‘指戰員’的前兩個字,都可以讀偏旁字的音‘旨’、‘占’。”朱小木也讚同地說。



    “理論的‘理’可以讀裏麵的‘裏’這個音,‘論’可以讀旁邊的嗎?”衛學兵突然問。



    “這個字的讀法音調略有不同,但讀這個音也不算錯。”劉興國模棱兩可地說。



    “太好了,以後再有不會讀的字我就試著讀半邊。”餘平說。



    “那當然,你們沒聽說有一句老話叫做‘讀字讀半邊,不用問神仙’嗎?這是讀字的一般性規律。”劉興國得意地說。



    “劉老師,那你剛才講的‘信’字,如果按你說的方法是不是可以讀成‘言’這個音呢?”肖吉林突然問。



    “我說的是一般情況,並不是說所有字都是這樣讀。”



    “老師別生氣,我隻是跟你開個玩笑。”



    “去去去,一個乳臭未幹的小毛孩專門跟老子作對。”劉興國不耐煩地說。



    “‘臭’是個多音字,在這裏應該讀‘xiu秀’而不是讀‘chou臭’”憨老張在一旁立馬糾正道。



    “荷,你也當老師了,我讀了這麽多回,還是第1次聽說這個字讀錯了呢。”劉興國麵露不樂地說。



    “知道你不相信,我這有詞典,要不要先看一看?”憨老張認真地說著,把詞典很快翻開到這1頁。



    “我不看,你和肖吉林今天是一唱一和,專門來挑我的毛病吧。”劉興國沒有接詞典,繼續說。



    “真不是和你作對,一唱一和的‘和’字不讀‘盒’這個音,而是應讀(hè賀)這個音。我這有詞典,要不一起看吧。”憨老張繼續說。



    “算了,算了,我認錯了,行吧。看來今後在你麵前說話得格外小心了。”劉興國知道遇到這種較真的人,再辯解不僅多餘,而且會越描越黑。



    另一件事是那天課間休息時大家無意提到有些軍人站沒有站樣,坐沒有坐樣,走路無精打采,辦事拖拖拉拉,缺乏陽剛之氣,遠看近看,都不像一個軍人。



    3班長接過了話頭:“我覺得軍人的形象很重要,而形象的體現要有軍人的氣質來襯托,如果我們軍政技術過硬,我們的信心十足,說話就會擲(鄭)地有聲,辦事就能雷厲風行!”



    “3班長,擲地有聲的擲不讀(鄭)而應讀(誌)這個音。”憨老張當即指出問題。



    “是嗎。”第1次有人這樣直截了當地指出問題,而且是1個連小學都沒上幾天的新兵蛋 子在這樣1個公共的場合指出來,讓3班長十分意外,但他還是故作鎮靜地問。



    “憨老張,字的讀音很多都是按當地的習慣演化而來的,‘擲’可能是1個多音字,有的時候讀成(鄭),有的時候讀(誌),意思差不多,都可以用的。”為了避免難堪,肖吉林趕緊在一旁打圓場。



    “不對,我前幾天才學了這個成語。而且這個字也不是多音字,詞典裏就沒有說可以讀(鄭)這個音。”憨老張固執地說。



    “我以前也是這樣用的,好象沒有錯吧。”劉興國也幫著打圓場。



    “可能是你記錯了,我看意思也差不多。”肖吉林一邊說,一邊給他使眼色,希望他能順台階下來。 



    “算了,我不和你們爭了。”



    聽他這樣說,肖吉林終於鬆了一口氣:這個倔驢總算聽了一回勸。



    誰知他不一會從口袋裏拿出1個小本子:“我手上這個小本子,是專門抄成語用的:: 擲地有聲,: zhi di you shēng,:擲:投、扔。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你們要是懷疑我抄錯了,我可以馬上回宿舍去把詞典拿來。” 



    “算了,相信你記的不錯,是我搞錯了,用了這麽多年,今天算是知道了這個詞的真正讀法,謝謝你的糾正,不然我還不知道要錯到猴年馬月呢。”看到他的認真勁,3班長自嘲地說道。



    如是幾次,大家對憨老張的憨勁算是徹底折服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