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敢誇海口

字數:10217   加入書籤

A+A-


    5月初開始分專業訓練,觀測專業的教學和訓練由觀測班長負責。



    “我先介紹一下68型核爆炸觀測儀的性能。68型核爆炸觀測儀的放大倍率是8倍,視界為5度,測量範圍:方向6000密位、高低:正1000密位,負300密位……”



    班長介紹的這些基礎內容對新兵來說很新鮮,3人全神貫注地傾聽,但對老同誌來說就好似炒現飯,個別人心不在焉。



    “張德漢,你說一下,什麽是放大倍率?”為了提高大家的注意力,班長有意點老同誌回答問題。



    “放大倍率是用觀測儀觀測物體時的視角與用人眼觀測同一物體時的視角之比。”



    “對,這個原理與我們用望遠鏡觀看物體的感覺一樣,我們使用儀器觀測物體時,增大了視角,所以感到比用眼睛直接觀測時物體變大或移近了,其實這個物體即沒有變大,也沒有移近。” 班長作了進一步解釋。



    “視界是什麽意思?”衛學兵問。



    “這個問題由胡慶來回答。”班長點了另1名老同誌。



    “在觀測儀固定的情況下,從鏡內看到的空間範圍就叫視界。”胡慶的回答也十分簡潔。



    “很好!肖吉林,你說一下什麽是密位?”全讓老同誌發言似乎不妥,班長有意點1個新兵回答問題。



    “密位是角度的單位。將圓周分為6000等分,每1等分所對應的圓心角就是1密位。”因學過地形學知識,肖吉林的回答也不含糊。



    “很好!今天我們重點學習如何測量方位角和高低角。”班長接著說:“測角是我們觀測訓練的重點,也是難點。要求我們熟練掌握觀測要領,做到測準、讀準口齒清,動作協調速度快。為了提高速度,大家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即:讀數時手不離開儀器本體。下麵我邊講解邊示範:



    當聽到‘目標xxx,測磁方位角、高低角’的口令後,左手虎口向上,拇指頂住對物鏡,食指壓下高低解脫子,右手中指壓下方向解脫子,轉動本體,用概略瞄準具對向目標,爾後左手轉動方向轉螺,右手轉動高低轉螺,使鏡內的十字分劃線精確地對準目標的觀測部位,爾後立即報‘好’。



    此時,記時員準確地報出測量時間,記錄員大聲複述並記錄。



    觀測員眼睛迅速離開對物鏡,仔細看清儀器本體上的分劃刻度值,按先方位角後高低角的順序,準確地讀出兩組密位數,記錄員大聲複述並記錄。如果觀測員聽到的結果與自己所報結果不符,應立即予以糾正。



    第1個目標測量完畢,再測量第2個目標,記時與記錄要求與前麵相同。對整個操作過程大家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嗎?”



    “為什麽要按壓解脫子,直接轉動轉螺不是也可以準確地調整儀器嗎?”衛學兵問。



    “轉動轉螺屬於微調,速度慢,當我們要將觀測儀移向1個新目標時,輔助轉螺轉1圈是100個密位,如果這個夾角有500個密位,就要轉動5圈;如果有2000個密位,就要轉動20圈;而使用解脫子,不管密位多大,都可1次調整到位,而且整個操作時間不會超過2秒。換句話說,解脫子隻是1個概略的瞄準工具,精確調整還必須依靠輔助轉螺,它們各有各的作用。”班長邊說邊示範,通過簡單的對比,新兵們對概略瞄準具與輔助轉螺的功能有了深刻的認識。 



    “下麵由我、副班長和江斌3人組成1個觀測小組:副班長負責下達指令和計時,江斌負責記錄,我負責觀測。大家注意看全組的配合情況。” 



    此時,班長雙手輕輕地搭在觀測儀本體上,副班長站在觀測儀左邊,江斌站在右邊。



    “目標1:左前方煙囪避雷針頂部;目標2:正前方房屋三角形頂部;目標3:右前方獨立樹根部中心,依序測磁方位角、高低角,開始!”副班長發出指令,同時啟動手中的秒表。



    “好”班長報告捕捉到第1個目標的時間。



    “5秒”副班長報出時間。



    “5秒”江斌重複並記錄。



    “方位:兩五-洞拐。”班長報告目標的方位角。



    “方位:兩五-洞拐。”江斌重複並記錄。



    “高低:麽-兩五”班長繼續報告目標的高低角。



    “高低:麽-兩五”江斌繼續重複並記錄。



    ……



    “好!”3組數據測量完成後,班長報告測量結束時間。



    “22秒。”副班長壓下秒表,報出時間。



    “3組數據測量完成。速度快是觀測要求的一項重要指標,但更重要的是數據一定要準確。下麵由副班長和江斌檢查測量數據的誤差。”班長說完,將儀器交給江斌。



    3組數據很快核查完畢:第1組數據高低誤差1個密位,第2組數據方向誤差1個密位,第3組數據高低和方向誤差各1個密位。



    “訓練考核標準是:3個不同方向的目標為1組,報完最後1組數據,計時結束。測量誤差正負不超過2個密位,時間不超過25秒為優秀,28秒為良好,32秒為及格,超過32秒為不及格。”



    班長介紹完畢,開始分組練習。



    測角訓練以新兵為主,老同誌主要負責指示目標、記時和輔導。



    訓練進入第2天,班長突然接到家裏發來的電報:父病危,速回!



    經研究,連領導批準班長回家探親。



    在班長離開的這段時間,副班長負責全班的訓練和日常工作。



    觀測儀測角訓練看似簡單,實則枯燥乏味:連續不停地在觀測鏡中測量目標和讀數,眼花了、手酸了、嗓子啞了,數據誤差有時還挺大,訓練開始的新鮮勁很快蕩然無存。



    4天過去,新兵訓練效率不高,測角單純搶時間,沒看準就讀,個位數刻度偏差半格正負誤差隻有1個密位,百位數刻度偏差半格正負誤差就是100個密位。



    麵對這種狀況,副班長十分著急,為了盡快提高新同誌的訓練成績,他調整了訓練方法:3個新兵,各配1部觀測儀,拉開一段距離,自己摸索,反複體會練習,副班長隨時指導並抽查訓練情況;白天的站崗、幫廚等公差勤務全由老同誌承擔。



    衛學兵和劉華訓練成績不佳,完成1組觀測數據測量有時將近1分鍾,但他們的訓練態度端正,能抓緊時間練習,服從管理;



    肖吉林觀測數據的動作比他們2人要快得多,但他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是訓練態度不夠端正,有好幾次看見他把觀測儀當望遠鏡,不停地觀看遠處的行人和建築景物。副班長比較含蓄地在講評時點了幾次,肖吉林也知道副班長未點名批評的對象是自己,所以隻要副班長一來,他就格外注意;副班長一走,他又我行我素。



    他的這種小巴戲,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是幾次,副班長終於忍無可忍。



    全天訓練結束,按慣例要進行講評。今天的講評內容,副班長準備重點強調一下訓練中如何克服厭煩情緒的問題。



    為了增加說服力,副班長身先士卒,自己先做1次觀測儀的測角,指名肖吉林記錄,張德漢記時,讓大家通過對比找到差距,讓事實說話。



    3組數據測量完畢,時間23秒。經檢查,方位、高低誤差都在規定範圍內。對這結果,副班長十分滿意,這是他平時測角的最好成績,也為他後麵的講評做好了鋪墊。



    “下麵我們看一下新兵訓練的情況,肖吉林負責觀測,衛學兵和劉華分別負責記時和記錄。”



    按照副班長指示的目標,肖吉林不慌不忙地依次測量完3個目標,用時25秒。



    “可以呀,訓練還不到1個星期,速度比我還快,數據測量準確嗎?”胡慶簡直不敢相信這個成績,懷疑的話語隨口而出。



    “胡慶,你來複核1遍。”副班長雖有同感,但沒說出來。



    胡慶按順序將3個目標重新測量:3個目標都有稍許誤差,但最大的誤差為2個密位。



    副班長十分愕然,把原先準備好的一大堆批評話強壓了回去。



    排長知道這個情況後找到肖吉林:“這幾天副班長組織訓練能適應吧?”



    “能!副班長可照顧我們新兵,白天所有的公差勤務都讓老同誌去做,對我們要求也很嚴,對我們提出的問題,解答也很耐心。”肖吉林自認為是個絕頂聰明之人,聽說排長要找他聊天,馬上猜出是什麽意思。此時,他一個勁地說副班長好,就是想堵住排長的嘴。



    “全班的訓練成績一直上不去,副班長肯定著急,可能有時會急躁一點,你要多理解、多支持他的工作,注意維護副班長的威信。”排長對肖吉林的性格太熟悉了,知道他說這話的用意,因而很含蓄地說起訓練的事。



    “你的意思我聽明白了,肯定是副班長向你告了我的狀?他對我有成見。” 



    “你憑什麽說副班長對你有成見?”



    “我在訓練時與衛學兵、劉華他們不一樣,但並不代表我訓練不認真。相反,因為我的效率高,所以速度快,捕捉目標用的時間就短。我已經比其他人的速度要快很多了,為什麽還要不停地重複這些簡單的動作,這完全是浪費時間。副班長明裏、暗裏批評過我多次,我知道他的良苦用心;我雖然有想法,卻從沒有頂撞過他,不信,你可以到我們班去調查。”肖吉林越說越激動。



    “不用調查,我相信你說的是事實。問題是你雖然沒有頂撞他,可他指出的問題你改了嗎?”



    “我覺得訓練要因人而異,要講究方式方法,苦練巧練相結合才能提高效率。如果訓練標準都達到了,還要我們一個勁地反複重複這個機械動作,那簡直就是浪費時間。就拿今天訓練講評說吧,他的用意大家都能看得出來,就是想看我的笑話,再來教訓我幾句;本來我可以給他個麵子,用個28秒或者30秒完成3組數據的測量,但那樣的話,他一定會大講特講我的不是。沒想到我的成績還可以,他無話可說了,但心裏肯定不舒服。其實我已經挺照顧他的麵子,他以為23秒這個速度很快,不是吹牛,我要認真起來根本就用不了這麽長的時間。” 



    “訓練本身就是一件很單調的事情,比如說隊列訓練吧,我們每個人當新兵的時候就學會了齊步、正步、跑步走,但訓練大綱中每年都還是要安排一定的時間重複這項訓練;再說偵毒訓練,當了幾年兵,就學習了幾年,可每年都還是要重複這一科目,而且還是有老兵在訓練中出錯、超時、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有句話叫‘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我們的訓練雖然說有很多時候是重複,但我們就是要不斷地重複,在重複中鞏固,在重複中提高。更何況測角本身就是你們訓練的一個重點課目,也是一個要求很高的課目,既要測得準,又要速度快,不反複練習怎麽能達到要求呢?”排長耐心地開導說。



    “你說的有道理,部隊每年的訓練確實都是在重複,通過重複達到提高。從這一點上說,是我錯怪副班長了。”聽了排長的解釋,肖吉林豁然開竅。



    “能有這個認識就好,響鼓不用重錘敲,相信你會很快克服自己的問題,不斷進步的。其實,你們副班長對你的映象不錯,認為你反應快,接受能力強,而且還能幫助其他戰友交流訓練體會,他對你是滿意的。”



    “看來是我誤會副班長了。”肖吉林內疚地說。



    “有誤會沒關係,說開了就好。還有,我們訓練不是為了哪個人,更不是看哪個人的麵子。對了,剛才你說認真起來不比副班長的動作慢,不是吹牛吧?”為了緩和一下氣氛,排長突然提起肖吉林開頭說過的話。



    “吹牛?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實話說吧,我說的還挺保守。你說班長75年入伍的老同誌測角用時22秒、副班長75年的老同誌23秒,我今年入伍的新兵要是來個21秒,他們的麵子往哪兒放?”肖吉林見排長懷疑他的能力一下急了,生怕排長以為自己喜歡說大話。



    “訓練成績的好壞,不是麵子不麵子的問題;如果你真有能力,就應該把它展示出來,把經驗毫無保留地介紹給大家,以提高全班的觀測水平,你能做到嗎?”雖然沒當過觀測兵,但對觀測訓練的難度,排長還是了解的,對肖吉林的話似信非信。



    “這絕對沒有問題。”



    “好,不管怎樣,訓練場上還是要嚴格要求,有空我會去檢查你們的訓練情況。”排長很高興地說。



    “排長放心,我保證服從副班長的領導,不斷提高訓練成績。”



    談話後的第3天上午,連長讓通訊員通知1班副:上午就在營區的大操場上訓練。



    訓練開始了,大家觀測、記錄、指示目標和計時進行輪換練習,當然觀測主要以新兵為主。



    突然肖吉林在觀測儀中發現1個情況,立即喊道:“副班長:連長、排長向我們這個方向過來了,還有2位幹部我沒見過,你快過來看一下,也許認識他們。”



    “是防化處的處長和吳參謀,他們怎麽來了?”副班長看後大吃一驚,隨後大聲喊到:“全班注意:立正!”爾後跑步向處長報告:“處長同誌:軍直防化連1排1班正在進行觀測儀測角訓練,請指示!副班長馬正風。”



    “稍息!”處長回了一個軍禮。



    “是!”副班長答到。



    “同誌們:請稍息!今天我們到連隊來了解訓練情況,聽說你們正在進行測角訓練,那我們就看一下測角訓練的效果,主要是看新同誌的訓練情況,副班長安排一下。”



    “是,肖吉林觀測、劉華記錄、衛學兵計時,我來指示目標,3人出列!”副班長立即進行了分工。



    “指示目標和計時由吳參謀來做,你們隻負責測量和記錄!”處長說。



    “是!”



    “準備好了嗎?”吳參謀問。



    “報告,準備完畢!”肖吉林大聲回答。



    “好,我來指定3個目標,按你們平時的訓練要求進行觀測和記錄。”吳參謀依次指定了3個不同目標,爾後下達了開始的命令。



    肖吉林迅速進行測量,口齒清晰、動作麻利,1組數據很快測量完畢,用時22秒。



    這個成績是全班的最快記錄,副班長非常吃驚。



    “檢查一下數據誤差!”處長對吳參謀說。



    “是!”吳參謀是觀測兵出身,很熟練地轉動儀器,仔細檢查後報告:第2個目標高低誤差4個密位,第1、第3個目標誤差都在允許範圍內。



    “差了4個密位,這個誤差太大,要知道沒有精度的數據有時比沒有數據危害更大,下一步要注意提高測量的精度;不過測量速度還是挺快的,幾天的訓練就能達到這個速度不容易,說說動作快有什麽竅門?”雖然有誤差,但處長對新兵能達到這個速度還是挺滿意的。



    “報告,其實我捕捉目標的時間和大家差不多,主要是在讀數這個環節上節約了時間。”



    “怎麽個節約法?”處長感興趣地問道。



    “一般情況下測量,當觀測鏡內的十字分劃線對準測量部位後立即報‘好’,爾後查看方位角的讀數,此時再讀‘方位:xx-xx’,再查看高底角,再讀‘高低:x-xx’;這1組數據報完後再捕捉下1個目標。這樣太耽誤時間,我稍微做了一點改進:在測準第1個目標報‘好’的同時將‘方位’連在一起讀,爾後看清方位數值不讀,因為讀數是需要時間的,而且讀快了,有時不容易讀清。我就把讀‘方位’數的時間放在看高低角的時候讀,同時記住高低角數值,在捕捉下1個目標的同時,讀上1個目標的高低角數值,這樣就能大大節省時間。而且記錄人員也可不慌不忙地記錄。”肖吉林得意地介紹自己的作法。



    “這個方法不錯嘛,有沒有把這個經驗介紹給大家?” 



    “介紹過,但他們感覺不靠譜,因而沒有采納。” 



    “哦,為什麽?”。



    “報告,他的這個方法確實告訴過我們,我們也試過幾次,覺得有問題。比如說他在查看方位角時,並不馬上讀出方位角的數值,而在查看高低角時,讀方位角的數值,捕捉第2個目標時,讀第1個目標的高低角。這樣看起來確實是節省了時間,但實際觀測時,一緊張有時就忘記了要讀的數值,此時儀器已改變了方位,為了讀準,對前1個目標還得重新測量,重新讀數,耽誤的時間那就不是幾秒鍾,相當於又增加了1個測量點,得不償失。”副班長解釋說。



    “嗯,這個情況可以慢慢總結,我們總的原則是:既要創新,更要可靠。你們繼續訓練,我們再到其他班排去看看。”處長表情嚴肅地說。



    “是!”



    “肖吉林,你今天表現不錯,為我們班爭了光。”處長一行剛離開,副班長就興奮地說。



    “可惜數據誤差大了,有1個點怎麽誤差了4個密位。”肖吉林感到美中不足。



    “當然,要是誤差再小點就更好了,但能有這個速度,確實讓我意外。我真擔心你在讀數時一緊張忘了數值或讀錯,測角時間就會相當地長了。”



    “就3組數據,又不複雜,有什麽好緊張的?” 肖吉林十分得意,突然想起排長說過的話,立即收起得意的表情說道:“不過記錄員的配合還是比較好的,如果他複述時有錯,我再糾正一下,保不準就會把後麵的數據忘了;就算不忘,最起碼時間也會增加幾秒。” 



    “說的是,下麵我們繼續訓練,肖吉林訓練中肯動腦筋,大膽探索,速度提高很快,不僅為新同誌樹立了榜樣,也值得我們老同誌學習,尤其是值得我學習。我們其他人也要加油,努力趕上去!還有2天班長就要回來了,我們要給班長一個驚喜,大家有沒有信心?”副班長總結說。



    “有!”眾人齊聲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