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攜手抗旱
字數:11523 加入書籤
A+A-
4月本應該是細雨蒙蒙,春暖花開的季節,但今年的氣候卻極不正常:開春後幾乎沒有下過一場像樣的雨。
這種少雨的氣候對北方的沙土地來說,幹旱就顯得尤其嚴重:一有風吹,地麵上的沙土就漫天飛揚;大大小小的水塘,水位明顯下降,河流甚至可以看見裸露的河床;雖然連接黃河閘口有1條人工河渠,但由於年代已久,沙土的沉澱,使得河床與地麵的高度相差無幾,即使開閘放水,水也會向四處擴散,灌溉不了遠處的農田。
人畜生存離不開水、地裏的莊稼離不開水。
為了當地百姓的生活和生產需要,地方政府采用了多種節水措施,撥出專款抗旱,想方設法打井、挖溝引流,最大限度地利用附近水庫的水來灌溉農田,但效果十分有限,抗早成了地方政府十萬火急的頭等大事。
s城雖然靠著黃河,可要把黃河的水引到市區、引到市郊的農田,尤其是將其引到遠離黃河岸邊的農田,其工作量之大,等待的時間之長,都遠遠地超過了當地政府的承受能力。遠水不救近火,怎麽辦?
麵對嚴重旱情,直屬隊首長根據當地政府的請求及野戰軍首長的指示,立即成立了抗旱指揮部,副參謀長親自掛帥,派出包括防化連在內的幾乎所有能動用的官兵奔赴抗旱一線。
司令部作訓處根據部隊和地方政府規劃的要求,迅速製訂出了行動方案:疏通人工河床,引黃河水救急。用15天時間完成主河渠的拓寬任務,爭取盡早將黃河的水引入農田,最大限度地減少幹旱對群眾生活、生產用水的影響。
需要疏通的河床源頭在黃河岸邊,距離營區20多公裏。
接到命令的第2天上午,滿載抗旱人員、工具、生活用具的車隊浩浩蕩蕩地開出營區,駛入抗旱現場。
防化連駐紮的營地離黃河大堤約200米距離。
到達指定地域後,連長立即去抗旱指揮部報到並受領任務。
指導員帶著3位排長在附近勘察地形,確定紮營方案。
其他人員則在原地休息。
戰士們放下身上的背包和生活用品,在營地周邊好奇地走動。
黃河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幾千年來哺育著黃河流域的各族人民,被稱做祖國的“母親河”;今天能來到了黃河大堤上,一睹母親河的風采,讓戰士們格外興奮。
大家不約而同地跑到大堤上欣賞美麗的黃河風景;喜歡湊熱鬧的肖吉林自然不會錯過這一機會,拉著憨老張一起衝上了大堤。
大堤高出地麵8、9米,堤內河床很寬,但水位不高。
“盼了多久,想了多久,今日終於見到了黃河閘口。”78年的新兵江鑫此時正站在大堤上,望著黃河發出一聲感歎。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趙方受其影響也大聲地背誦起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
“不到黃河不死心,我今天終於見到了真正的黃河!”麵對黃河,魏安也大聲地抒情。
“你知道‘不到黃河不死心’這句話的前半句內容是什麽嗎?”憨老張突然問。
“不知道!”魏安想了想,平時還真沒注意過這句話的前半部分內容。
“這句話的完整說法應該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憨老張得意地說。
“別人高興的時候,你說什麽棺材不棺材的,這不是掃人興嗎!”劉華不客氣地說。
“這怎麽是掃興呢,這就是一句成語意思的完整表達。”憨老張認真地解釋。
“得了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看你和劉興國在1個班,相處了1年多時間,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拿人取笑開心!”劉華自以為是的說。
“冤枉呀,看來我今天真的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抄寫詞典的工程派上了用場,憨老張很自然地又蹦出1條成語來。
“怎麽就洗不清了,我們都是講理的人,有什麽話隻管說,說得有理沒理,大家自然會分析。有句話說得好,‘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劉華煞有其事地說。
“咳,無知真可怕,無知還自以為是的人更可怕,無知還要教訓別人的人就更更更可怕囉!”肖吉林站在一旁麵對黃河大聲長歎。
“肖吉林,你什麽意思?這是在說我無知嗎?我怎麽就無知了,你怎麽什麽事都向著憨老張呢?”雖然沒有對著劉華說話,但肖吉林的話語此時冒出,誰都知道矛頭所指。
“你也別生氣,你知道嗎,剛才說的這兩句成語看似簡單,可裏麵都包含有典故。三日不見須刮目相看,現在憨老張文化水平真是見長,要不請憨老張給我們說說這段典故的來曆如何?”肖吉林沒做過多的解釋,卻十分巧妙地轉移了話題。
“你別拿我開心好不好,我隻是知道成語的大概意思,細說典故那是你的專長。”憨老張趕緊拒絕。
“別謙虛,你就給我們講一下嘛!”
“你們聽,好象在喊我們集合呢。”憨老張突然說,“快,快,真是叫我們,趕緊跑!”憨老張找著個理由,帶頭向堤下跑去。
果然是隊伍要集合了,大家迅速跑下大堤。隊伍整理完畢,指導員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周圍的環境,然後宣布任務:“下麵利用1個小時的時間搭設宿營帳蓬:按照1個排2個,連部1個,炊事班1個的標準,共搭設8個帳篷。在營地的兩頭,還要建2個簡易廁所。
解散後1排、2排各抽1個班搭設2個臨時廁所,3排抽1個班幫炊事班搭帳蓬;炊事班抓緊時間做飯,中午12:00準時開飯!”
1排長將本排戰士們帶到準備搭設帳蓬的現場,提出了幾項要求後就對工作進行了簡單分工:1班和3班負責搭設2個帳蓬,2班負責建臨時廁所。
搭設帳篷在連隊是一個熟練工作。1班長立即指揮大家首先用鐵鍬鏟出兩塊約10*10米的平地,因是沙土地質,不一會功夫,場地全部清理完畢。然後眾人一起連接撐杆、係繩子、打鐵釘,2個帳蓬很快就搭好了。
1班全部和2班1部分人住1個帳蓬,2班剩下的人和3班全部住另1個帳蓬。大家將床板按平時隊列順序1個挨1個地排開,排長在第1個,然後再把背包解開、鋪好,東西放置到位,一切安排妥當。
此時連長也從指揮部開會回來了。
炊事班的飯菜按時做好了,連值日員吹響了吃飯的口哨,大家打好飯菜,以班為單位圍成一個圓圈,抓緊時間吃著香噴噴的午飯。
飯後稍事休息,在連長的帶領下,大家拿著鐵鍬、十字鎬、扁擔、鐵桶、竹筐等工具,排著隊,唱著歌,直奔抗旱現場。
現場離臨時駐地不遠,10分鍾就走到了。
雖然部隊剛就位,但工地上早已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五顏六色的彩旗插在沿河兩岸,一眼望去,格外壯觀;通信分隊的動作真快,已經把喇叭從指揮部廣播站沿河岸線接到了工地,此時高音喇叭已開始播放歡快的音樂。
河床兩邊,已提前用白石灰畫上了醒目的直線。為了保證開挖河床的平直,隔幾十米還打了1個木樁。
連長站在河邊介紹任務:“這裏就是我們作業的現場。與我們相鄰的部隊:左邊是偵察連,右邊是警衛連。銜接的界限有1個明顯的木樁標誌;我們的任務是清理、拓寬300米長的河道。這個河床約20-30米寬,除了河床中心有水外,基本上都是幹土。我們要把河床加寬到30米,並向下挖土約2米。大家可以看到,河床的上麵一層基本是沙土,很好挖,但河床下麵和中間部分有淤泥,清除的任務較重,有的地方還有水。
為了按時完成直屬隊首長下達的任務,我們的作息時間是:每天早上6:00起床吃飯, 6:50出工,18:20收班。下麵開始幹活!”連長說完手一揮,帶著大家直奔河床而去。
多個連隊同時展開在一條河床上施工,大家你追我趕,幹勁熱火朝天。指戰員們冒著初春的寒意,穿著單衣單褲,奮戰在工地上:為了提高效率,挖土、挑土輪班進行;力氣大的是1人挑兩小框,力氣稍小的是兩人抬1大桶。
連長、指導員及幾位排長分別帶著一部分人,挽著褲腿,下到河床中央清淤,因為氣溫不高,水中寒氣大,大家30分鍾一換班。本來在水中幹活褲子、衣服打濕後比較冷,換到沒水的地方挑土、抬土,一會功夫渾身就冒汗,衣服濕了幹,幹了濕,誰也記不清1天濕了多少次,幹了多少回。
幹燥的沙土用桶抬,帶水的淤泥用框裝。忘我地工作,和時間賽跑。幾天下來,效果十分明顯,不過大家的雙手、雙腳也打出了許多水泡。
每天收工,大家就在小河邊簡單地洗手、洗腳,再穿上解放鞋。幹活的時候並不覺得疼痛和饑餓,而一旦聽到收工的命令,頓時感到又餓又累,渾身都不自在。
因為白天工作量大,體力消耗厲害,晚上一般不再安排其它huó dòng,大家抓緊時間在帳蓬內養精蓄銳。
每個帳蓬配1盞馬燈照明,光線不是很亮。
勞動了大半天,既不能看書,也懶得閑逛,連說話的勁都沒有,大家就躺在床上休息。有精力的小聲聊天;沒精力的倒床就睡,也不管周圍吵不吵,睡不睡得著,反正是隻要能休息就好。
時間還不到20:00,帳蓬裏顯得格外安靜,沒有一絲生氣。這種氣氛,對喜歡熱鬧的肖吉林來說,實在不適應;而且他認為這樣的休息,是一種消極的休息方法,應該搞點什麽刺激huó dòng,讓大家興奮、高興,這樣才能達到積極休息的效果。
“同誌們,排長開會沒回,大家躺著也不累,本人作了1首打油詩,大家聽後給點評論如何?”肖吉林突然發聲。
“什麽詩,你念,我們聽!”班長說。
“寫得不好,臨時編的,請多指正!”肖吉林習慣性地來了段開場白。
“直接念你的詩!”2班長不喜歡拐彎抹角。
“那好,我就直說了:詩的名字叫《做一個革命的懶漢軍人》。”肖吉林有意將題目編得很爛,意在引來大家的關注。
“這是什麽爛題目,一聽就知道是瞎胡鬧。”劉興國首先開了一炮。
“我還沒開始讀詩,你怎麽就妄下結論?”肖吉林故意提起抗議。
“好好好,我錯了,你趕緊讀你的大作。”
“是啊,你聽他說完了再發表評論,說不定後麵還有更爛的內容。”劉華也笑著說。
“諸位聽好了:白天工地幹勁大,晚上帳蓬懶漢多。頭上有土不想洗,衣上淤泥不去搓。肩背紅腫一大片,腳板血泡何其多。躺在床上不想動,多苦多累咱不說。怎麽樣?”肖吉林興奮地問。
“真不怎麽樣,要聽我的評價就2個字:‘太稀爛!’”劉華不客氣地說。
“哎,不對呀,‘太稀爛!’是3個字,你連字都數不清,結論無效。”
“我的結論就1個字‘爛’,這有效吧?”劉興國說。
“寫得確實不好,但你們也別要求太高,我這是現編的,連草稿都沒打,主要是想逗大家開心笑一下,人累了、困了,一高興,笑一笑,疲勞很快消去,這叫積極的休息,比睡覺的效果要好得多。”肖吉林一本正經地說。
“肖吉林,聽說你會講故事,要不給我們說個故事吧?”江鑫提議說。
“現在說什麽故事,一般的故事我不會講,而動人的故事聽了容易讓人興奮。萬一大家太興奮了晚上睡不著覺,排長開會回來還不找我算帳呀,不能講!”肖吉林故意說。
“你也把自己的能量說得太大了,要不你把前兩天的成語典故給我們完整地講解一下,你不是說我曲解了憨老張的意思嗎?”劉華突然記起那天在大堤上的事。
“哪個典故?我不記得了。”
“別裝了,就是那個‘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明知他在裝,但劉華還是把這句成語說了出來。
“哦,就一個小成語,沒什麽好說的;太累了,大家還是早點休息吧,時間也不早了。”肖吉林裝著要睡覺的樣子。
“我就知道有的人喜歡吹牛,一到動真格的時候就裝賴。”劉華故意激他。
“雖然知道你是在激我,但我還是打算上當。沒辦法,誰讓我今天心情特別好呢。我就給你們說說這個典故的來曆吧。”肖吉林開始了有聲有色地敘述:
“其實成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並不是劉華理解的罵人的意思,因為棺材和黃河是兩個人的名字,不是我們裝死人的棺材和現在看到的黃河。
這個故事說起來就比較長了,我盡量長話短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1戶姓棺的人家,夫妻2人以打漁為生,每天早出晚歸,不停地勞動,過的仍是十分貧窮的日子。
那年他們有了1個兒子,夫妻異常興奮,為圖吉利,給兒子取名1個‘財’字,所以全名就叫棺財。
隨著1年1年過去,他們的兒子逐漸長大。
有1天,夫妻2人出海打漁時遇到了台風,大浪將小漁船打翻,可憐這夫妻2人不幸都沉入了海底。
失去了爹娘,棺財隻得1個人出去要飯為生。
有天要飯的路上,看到1隻被人丟棄的笛子,於是像看見寶貝似的把它撿了回來,洗一洗,擦幹淨,一有空就拿出來吹上一曲。
開始當然是胡亂地吹,但棺財悟性好,時間不長竟然能吹一些簡單的曲子,而且吹出的音樂好聽極了。
棺財每天要飯回來,就開始在鄰居黃員外家的牆頭下練習吹笛子。時間久了,笛子吹得大有長進,引來很多人圍觀,聽他吹笛子成了一種享受。
黃員外有1個閨女,名叫黃河。她整天趴在窗口上聽棺財吹笛子。有時還差丫鬟把棺財叫到繡樓底下為她1個人吹她喜歡聽的曲子。
有1回,黃xiǎo jiě聽得入了神,把絲帕掉到了樓下,正好落到棺財的笛子上。棺財心想,這肯定是xiǎo jiě暗中傳情,從那時起就產生了相愛之心。
棺財一有空就到黃xiǎo jiě的繡樓底下吹笛子;黃xiǎo jiě越聽越歡心。時間長了,這事被員外知道了,便派家丁把棺財狠狠地揍了一頓,並告誡他以後不準在xiǎo jiě繡樓下吹笛子。
棺財被打得不輕,回來後就病倒了,而且一直好不了。
黃xiǎo jiě半個多月都聽不到棺財吹笛子,自然是悶悶不樂。她瞞著她爹叫丫鬟去打聽棺財的下落,這才知道棺財挨了打,生了病。
‘棺財是為了xiǎo jiě挨打得了病,要不要去看看他?’丫鬟問。
‘我是員外家的xiǎo jiě,怎麽能去看1個要飯的叫化子。’xiǎo jiě本來就是1個無情無義的人,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過了幾天,丫鬟告訴xiǎo jiě:‘棺財的病1天比1天厲害,睡得昏昏沉沉,有時還1個勁叫你的名字。因為你把絲帕掉到他的笛子上,他才得了相思病。你要不救他,他怕活不成了。’
‘他的父母不管他嗎?’xiǎo jiě仍就顯得無動於衷。
‘聽人說他的父母都是打漁人,3年前因台風打翻了船,被海水奪去了性命。他很可憐,在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其他親人;要說最親的人估計就是你了,聽說他在夢中都念著xiǎo jiě的名字呢。’丫鬟說。
自己沒有媽,但還有爹和丫鬟,管家和仆人一大堆,仍覺得十分孤單;可棺財爹媽都不在了,而且這世上沒有1個親人,確實怪可憐。丫鬟的話,無意觸動了xiǎo jiě的心。於是,黃xiǎo jiě決定偷著去看棺財。
哪知道就在幾天前,棺財一覺沒醒來,直至第3天才被人發現,好心的鄰居將他埋在了1個荒土坡上。
黃xiǎo jiě來到棺財的墳頭上,想著這麽好的1個小夥因為自己的原因被打成重傷,而自己卻沒有幫上他1點忙,也沒讓她見上自己1麵,死了多久也不清楚,身世如此淒慘,不禁十分傷心,從來不輕易流淚的她大哭起來,淚如雨下。
而在此之前,丫鬟從沒見xiǎo jiě流過淚。
這就是傳說中的‘不見棺財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的最初典故。”
故事說完了,大家開始了熱烈的討論。
“這故事也太假了,哪有xiǎo jiě不流淚的,我知道女孩子特別愛哭,有時遇有1點小事就會莫明其妙地流淚不止。”衛學兵笑著說。
“典故嘛不一定是真的,隻是表達一種意思。”肖吉林解釋道。
“天下有姓棺財的棺字的嗎?”劉華問。
“這個棺姓好象沒有,如果去掉木旁的官姓倒是大有人在。”肖吉林想了想說。
“這個故事你是從哪裏看到的,我怎麽在詞典中就沒見過?”憨老張奇怪地問。
“《成語詞典》又不是《故事會》,哪能介紹得那麽詳細?我也記不清是從哪裏看到的,反正有那麽一點映象,然後就添油加醋地臨時發揮了一下。哦,劉華,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吧。”故事確實是瞎編的,而且lòu dòng很多,為了避免尷尬,肖吉林趕緊轉移了話題。
“聽了你的介紹,真是長了知識,看來我還真冤枉憨老張了。憨老張,我鄭重地向你道歉。”劉華半真半假地對憨老張說。
“多大個事呀,道什麽歉!看來還是肖吉林厲害,有本事,編故事這本事恐怕一輩子都與我無緣。”憨老張笑著說。
“肖吉林,你剛才說希望聽到大家對你作品的評價是吧,聽了你的成語故事,我也想給你4句評價,但不知能不能說,說錯了你會不會生氣?”湖北籍新兵劉朋問。
“你今天怎麽變得如此斯文,我覺得這完全不像你平時的風格。我的原則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話盡管說,我雖然是1個老兵,但也用不著對我這麽客套,搞得我都有點受寵若驚。”肖吉林大言不慚地說。
“那我就直說了,這4句話是:年紀不大,水平不差,嘴上無 毛,能說會道。”
“咦,我聽出來了,你這是話中有話,表麵上是誇我,實際上是占我便宜。這可不對呀,你這是對老兵的不尊重,犯了部隊大忌知道嗎?”肖吉林聽出了話外之音,立即表示嚴重抗議。
“我占你什麽便宜了?你本來就比我小,無非是比我早幾天當兵而已。”劉朋不服氣地說。
“什麽叫‘無非是比我早幾天當兵而已’,你要知道,我當兵的時候你還在家穿開襠褲呢。”肖吉林倚老賣老,十分得意,引來帳蓬內所有人哈哈大笑。
“肖吉林,你說這話也太誇張了吧。別看你比劉朋早1年當兵,但他的年齡比你還大3歲呢?”2班長提醒說。
“那也不行,咱老兵的資格擺在那,入伍的時間是改不了的,老兵的尊嚴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肖吉林嬉皮笑臉地說。
“知道你兵老,我們都尊重你。”副班長開玩笑地說。
“我有自知之明,在你麵前,我永遠是新兵。”
“抓緊時間休息吧,明天一早還要幹活呢。”班長終於發話了。
故事聽完了,時間也不早了,大家趕緊停止了說話,不一會兒,先後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