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地球之心

字數:4030   加入書籤

A+A-


    “‘雖然那些土著獲得神物,修煉到神級的境界,而且手段極多,但對於我等還是不如,之前他們之所以可以和我們持續抗衡,我等除了試探以外,更多的是不了解他們的作戰手段,想要學習而已,否則他們豈能活到現在?’‘看來這個低等星球外的心包絡已經擁有了靈智,知道我們將下shā shǒu的時候,突然發力將我們困死在這裏。’‘是啊,我等之所以拖延戰鬥是為了學習那件神物上的神通,而這低等星球的心包絡之所以在關鍵時候將我等控製,同樣是為了讓那些土著學習我等的戰鬥模式和神通。’‘這低等星球外的心包絡果然狡猾,估計他之所以會被那些土著撕開裂縫,估計是這靈智有意為之,來吸引我等上鉤!’‘沒錯,是我等大意了,否則僅憑一道小的裂縫如何將那神物的氣息,傳送如此之遠,哎,看來我等要在這裏困上一輩子了!’‘不,如果我等能蠱惑那些土著和我等一起對抗這心包絡靈智,我等就有機會逃脫。’‘沒錯,那心包絡雖然誕生了靈智,但我想他肯定是新生不久,畢竟這顆星球隻是低等星球而已。若是我等能聯合那些土著一定能離開這裏。’於是那些域外大能就在那裏交流各種方法以求脫困”

    “可就在這時,那些被困住的本土神級大能竟然消失了,那些域外的大能也同樣消失在那裏,沒有人知道那些大能去了哪裏,是死了,還是去到了域外,無人知曉,這也從此成為一個謎。”

    “就在那些大能消失後不久,星球中的先天之氣也隨即消失,沒有一絲存在。同時也在星球中流傳出來一個傳說,說那些剩餘先天之氣被河圖、洛書吸收形成了一顆心,那顆心被稱之為地球之心,神級大能、先天之氣、河圖、洛書同時消失,而出現的那顆地球之心,也隻是隻有傳聞卻從沒人見過,據說從那以後星球中再也沒有人達到成仙的境界,成祖也僅僅隻有一人,即便是成聖也寥寥無幾,從此後天之學興盛,湧現出一批成皇、成帝、成王、稱霸的修士一直在默默的保衛著這顆星球。”

    “直到星球中有一年發生了滔天的洪水,整個星球幾乎被淹,人類幾乎滅絕,甚至整個星球都將不複存在,就在這時,突然從星球中彌漫出濃鬱的先天之氣,先天之氣一遍遍地洗刷著那滔天的洪水,最終那滔天洪水被壓製,星球恢複到了往日寧靜,那剩餘的先天之氣重塑了滿目瘡痍的星球。存活的人們經過多年的探索,發現當年的那先天之氣可能是從那傳說中的地球之心發出的,於是人們為了感謝地球之心的拯救,將獲得新生的星球命名為地球之星,也就是我們現在生存的地球。”

    這一下午,楊母對楊凡講了許多,楊母所講的完全顛覆了楊凡對這個地球的認識。但也使他的心智、眼界開闊了許多,再也不是以前那個隻知道讀書上大學給母親看病的那個楊凡。

    “媽,那我依靠那根龍須草是不是也能修煉?”楊凡一臉希冀的望著母親說道。

    “當然,我和你父親費勁千辛萬苦才獲得這顆龍須草,就是為你修煉之時使用的!”楊母肯定了楊凡的猜測說道。

    “不過,當時我和你父親之所以會決定讓你以這顆龍須草來踏入修煉之途,並不是我們找不到更好的,而是有一個想法,想要在你身上實驗一番,如果你能將為凡之道的天下論和天之道論全部修煉大成,以我和你父親的推測,那麽你很有可能找到一條新的修煉體係,達到成仙甚至是成神的程度。”楊母說到最後明顯地有些激動。

    “媽,那我究竟該怎樣才能修煉呢?”楊凡看著有些激動的母親問道。

    “前輩大能在先天之學中派生出的天之道論中,首先是逍遙境、齊物境、無為境和無己境,逍遙境首先要你先是觀察大自然中的一舉一動,一呼一吸,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一根一莖,心要與大自然同齊,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個境界非常的玄,也非常的妙,隻能意會,悟了那就是悟了,沒有天分的則一生都難以進入此境。”

    “齊物境則是當你達到逍遙境後,你要在大自然中取任何一物,以此達到人與物合一,你還是你,物還是物,你既不是你,物也既不是物,你既是物,物也既是你,這便是天之道論,你若是有一天能達到這兩個境界,以後的你自然就懂了,而你若是不能達到這個境界,那麽說明你和先天之學無緣!”

    “至於後天之學的平天下論,首先是致知境、格物境、有為境和意誠境,平天下論分別對應天之道論的逍遙境、齊物境、無為境和無己境,致知境其實和逍遙鏡大致相同,但是相對要簡單許多,致知境隻需要你選擇你將來要格的物,來以此了解它,分析它,以及讓它的意誌對你獲得認同,當你完全吃透了你要格的物後,你格的物將會出現在你的心包絡中,並在你的心包絡上紮根發芽,他就相當於你的第二生命,你所選擇格的物將來會決定你在治國境、hé píng天下時的成就。”

    “媽,那你以前和爸走的是什麽道路?”楊凡好奇的問道。

    “你爸啊,他以前選擇的是天之道論,可惜他沒有悟道的天賦,始終無法達到逍遙鏡,於是一氣之下,轉練到平天下論上,誰知他竟在帝王之道上有著極高的悟性,將許多以前修為在他前麵的全部反超,成為青年一代第一高手。而我走的則是天之道論,帝王之道殺伐太重,不適合我。”楊母懷念的說道。

    “那媽,你和爸當初是什麽境界?”

    “當初你爸在平天下論中已經達到了平天下境,如果再進一步極有可能進入後天之學的霸道境,而我在天之道論中當時剛好正處於名遂境,於是你爸他放棄繼續追尋他的霸道境,而是陪我一起浪跡天涯,為我鞏固名遂境,也正是那個時候我們有了你。”

    “當時有了你之後,你爸意氣風發,驕傲地說,凡兒他爹是後天之境的天才,他媽則是先天之境的天才,我們兩人培育出來的孩子,一定是天才中的天才,於是我們一邊在浪跡天涯,一邊在為你尋找將來你在齊物境或格物境中適合你的本命之物。”

    “誰知竟在誤打誤撞中,讓我們發現了孔甲的帝王墓,於是你爸在得知孔甲墓中極有可能存在一株擁有先天之氣的龍須草時,你爸有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想法,那就是讓你同時修煉天之道論hé píng天下論,這個想法在數萬載的年月中,雖然有許多人都曾想過同時修煉這兩大修煉體係,但從來沒有人能實現,因為在先天之學中即便你有極強的天賦,但沒有足夠的先天之氣,根本不可能達到封聖,而後天之學現在的地球上根本不可能承受王道境之後的殺伐之氣,所以從來沒有人去浪費時間同時修煉兩途,而是專心的將平天下論或天之道論修煉到極致,以此來獲得封聖或成霸的境界。”

    “當時你爸在得知孔甲帝王墓後,他查遍曆史,翻閱古籍,得知一件與孔甲王有關的秘密,那就是孔甲王曾經可能兩道雙修,他的那把破斧是盤古斧的殘器,這是世人皆知的,而知道孔甲王擁有龍須草的卻沒有一人,世人隻知道孔甲王吃過龍肉,肆意荒誕,沉湎於歌舞美酒之中,喜好信奉鬼神,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而孔甲王極有可能是以此為掩飾自己的兩道雙修,因為孔甲王當時很可能已經達到了帝境,卻沒有聲張,而是一直以王而稱,這是最大的疑點,否則孔甲的墓葬,不可能被後人稱之為帝王墓,而是應該被稱作王墓才對。”

    “那會不會是後人對孔甲王的一種尊稱?”楊凡問道。

    “不可能,因為帝就是帝,王隻能是王,兩者是不能混淆的,打個比方一千個王裏麵都不可能出現一個帝,成帝的難度可想而知,以前我對這裏的難度,感觸也不深,畢竟我直到現在也沒能達到天之道境,而你爸當年即便是被冠以天才之名,在從平天下境達到霸道境的希望也隻有萬分之一,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而孔甲王可能在達到帝境後,同時開始修煉天之道論,以此來突破皇道境,證據就是這株石棺裏的龍須草,可惜孔甲王最後應該還是沒有成功。而這株龍須草也便宜你了!”

    “如果你有天賦踏入逍遙境,那這株龍須草將是你最大的助力,這株龍須草獲得自然之氣、先天之氣和龍氣的滋潤而成,對你感悟自然將是事半功倍,雖然這三種氣息及其單薄,但勝在這株龍須草將來的成長力旺盛,他也是你齊物的最好選擇。”

    “而你將來若是修煉平天下論的話,你若有機會到三崤山,孔甲王的破斧按照你爸的推測,應該就在三崤山中,你帶上從孔甲王墓裏帶出的那件盤盂,到時候破斧極有可能會重新現世。這都是你爸當年在九死一生中帶回來的消息。”楊凡和母親就這樣一個在那裏懷念著講,一個在認真的聽,天色也漸漸的暗了下來,大牛媽和西裝男也再次來到楊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