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沈疊籮是邪惡的存在
字數:9665 加入書籤
太初帝自然知道秦時彥心裏擔心的是什麽。
“這個天下,還是朕的天下,又不是他申家的天下,朕決定的事情,又豈是這般輕易就會改變的?”
太初帝冷然道,“朕就是想看看,他申家能夠發動多少人來反對朕!朕也要看看,有多少人是不把朕和朕的聖旨放在眼裏的?等他們都冒出來後,等朕瞧清楚之後,朕心中自有計較的,你不必擔心。”
“至於沈氏的安危,你也不用擔心,朕早說了她對朕還有些用處,而且,朕也不瞞你,朕現在覺得,沈氏的用處比朕想象的還要大,朕已經決定了,就算她替朕訓練好了特種兵,朕也不會再殺她了,朕也想看一看,沈氏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又能為大秦做到什麽程度。”
秦時彥聽太初帝說決定不再殺沈二了,他這心裏就是一喜,又生怕太初帝反悔,連忙又再要確認一遍:“皇爺爺,您說的是真的嗎?就算沈二給您訓練了特種兵,您也真的不會再殺她了,是嗎?”
看見太初帝肯定的點了點頭,秦時彥心中一陣激動,天曉得他這時候有多高興啊!
他一直以來都對太初帝將來要殺掉沈二的事情而憂心,可是,他心裏明白,以他的能力,根本無法說服皇爺爺改變他的想法,而他又怕自己為沈二說話之後,導致皇爺爺對他失望,最後不把皇位傳給他了,所以,他就一直忍著,也不為沈二說什麽,隻在自己能幫的上忙的時候就幫一幫沈二。
然後,他自己還有一個心思,是誰都沒有說的,那就是,如果皇爺爺某一日真的要殺沈二的話,他肯定是會拚盡全力去救沈二性命的,這個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畢竟,現在皇爺爺不也沒有對沈二動手麽。
“這件事過後,申繼聖已不適合再做太傅了,隻不過,你還年輕,雖然跟著朕上朝參政,但到底還是缺乏曆練,有些事情你也不甚明白,活潑有餘沉穩不足,朕肯定是要另找人來做你的太傅的,”
太初帝看了秦時彥一眼,才慢悠悠的道,“朕原想著,再給你找個老成持重的太傅來,可數了數這滿朝的大臣,人雖然不少,可能做你太傅的人卻沒有。倒也不是說他們學問不夠能力不足,而是即便做了你的太傅,你不聽他們的,也是白費了朕的心思。所以,朕思來想去,如今能夠做你的太傅,又能讓你聽他話的人,也就隻有沈氏一人了。”
秦時彥先聽太初帝說申繼聖不適合做他的太傅,說是要換掉申繼聖,秦時彥這心中又是一喜,隨後就緊張盯著太初帝看,心裏就在猜想,也不知道太初帝會給他換個什麽樣的人來。
隨後,正在心裏忐忑的時候,卻聽太初帝打算給他換沈二來做太傅,這心裏又是一喜,就這麽一會兒秦時彥一下子喜悅過頭,倒是產生了一種眩暈的感覺,緩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
太初帝看著秦時彥笑嘻嘻的樣子,怕他一時得意忘形把事情給說出來了,便沉聲囑咐他道:“時彥,這件事朕還沒有下旨,也就是剛剛才決定的,目前申家的事情還未解決,所以你不要把這件事情給朕說出去了,知道嗎?朕提前告訴你,也是為了讓你安心,卻不是叫你告訴旁人走漏消息的。”
“再有,朕隻是讓沈氏做你的太傅,你不許再對她有什麽別的想法,你心裏要清楚,你們是永遠不可能在一起的,知道嗎?如果朕知道你再對她說那些表白心跡的話,朕就不讓她做你的太傅了,所以,你要懂得控製自己的言行。”
秦時彥這會兒的想法很簡單,隻要能讓他天天看到沈二,太初帝提出來的一切要求和條件,他都是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我知道,我都聽皇爺爺的!”
太初帝淡淡點了點頭,其實,讓沈氏給時彥做太傅,這好處也還是很多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沈氏給時彥做太傅,如果秦時彥經得起這樣的誘/惑,又真的守住了這樣的誘/惑而不再做出什麽衝動的行為來,單就這份定力也算是不錯的了。讓沈氏給時彥做太傅,對時彥來說,也是一種磨練。
“那好,說完了這個,朕再來跟你說說你這次篡改聖旨的事情,”
太初帝言歸正傳,整了整神色,才望著秦時彥又道,“朕知道,你這次篡改聖旨是事出有因,但是錯了就是錯了,不論有什麽原因,你都不能拿來當借口逃避認錯。你方才也在朕跟前認錯了,朕的意思,是不希望你日後再犯這樣的錯誤,不過,這也不代表朕會不懲罰你。朕想過了,等朕處理完申家的事情,等沈氏成了你的太傅,朕就把怎麽處置你的這件事情交給沈氏,讓她全權處理這件事情,這也是她身為太傅應當對你盡到的責任。至於現在,你就給朕老老實實的待著,在朕養病期間,你好好處理朝政,至於其他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知道嗎?”
“恩恩,我知道啦,皇爺爺您放心!”秦時彥乖巧點頭,心裏卻在叫苦,當初減肥訓練的時候,他稍微出一點錯,沈二就會毫不留情的懲罰他,而且那個強度還是很厲害的。
這沈二要是成了他的太傅,再來處理他篡改聖旨的事情,依沈二的那個性子,肯定還是會毫不留情狠狠懲罰他的,想起沈二那些花樣百出的懲罰,秦時彥這心裏就有點兒不寒而栗了。
不過,一想到到時候能天天看見沈二,他這心裏頭勉強好受了些,深深一歎,秦時彥覺得,這大概就是痛並快樂著的滋味吧!
“不過,關於你篡改朕聖旨的事情,朕還是有些話要說的,”
太初帝望著秦時彥道,“你方才說是因為看見朕聖旨上所寫的給沈氏敕封伯爵之位太低了,所以你才忍不住要重寫一份,覺得敕封沈氏侯爵之位才不算低。時彥,你有沒有想過,就算伯爵之位低了又有什麽關係呢?這隻是一次的賞賜而已,如果沈氏將來還有事情做得好,朕就不能再繼續給賞賜了嗎?從伯爵晉升到侯爵,對沈氏來說,也沒有那麽的難吧?”
“再說了,即便你覺得伯爵之位太低了,你心裏覺得不滿意,也實在是沒有必要當庭重寫一份聖旨啊,你可以來找朕,跟朕說一聲,朕回頭再找個什麽由頭給沈氏升上去就是了,你又何必自己做主呢?”
“時彥,你最大的毛病就是遇事沉不住氣,總是不想一想就直接衝動的做一個決定,殊不知這個決定做出來往往就是錯誤的。朕就是要告訴你,不論是做事情還是說話,都不是隻有直來直去一種方法的,你可以迂回,可以換一種方式嘛。不一定是當下非要做決定的,這樣一來,你自然不會麵對像現在這樣的局麵了。”
太初帝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去了,秦時彥也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並且虛心受教,表示他以後一定按照太初帝的囑咐,遇事冷靜麵對。
申繼聖在太初帝麵前誇下海口,說是要串連朝臣,讓太初帝看看朝中還是有很多人反對錄用女子為官的,他這些日子每天從寒芳殿回去就去各個朝臣家中忙活這些事情。
他當初在太初帝還不知道秦時彥篡改聖旨時,就已經在暗中串連朝臣和申家在各地相熟的州府官員了,不過那時,他並沒有明說是要反對太初帝錄用女子為官的聖旨,所以那會兒,他找的每一個人都給他的答複是,願意鼎力幫助申家。
就連外地幾個州的州府官員,在幾天之後的回信裏,也明確表態說隻要申繼聖有需要,他們一定不遺餘力的幫助申繼聖。
現在,他已經跟太初帝攤牌,於是,在串連朝臣和州府官員時,他就明說了是要反對太初帝錄用女子為官的聖旨,在得知申繼聖是這個企圖之後,朝臣們就紛紛打了退堂鼓,有些朝臣還直接跟申繼聖說了,別的事情都好說,這些事情,他們不想攙和,也攙和不了。
“申太傅見諒啊,皇上有聖旨,說了不得妄議女子為官之事,而且吧,這女子為官的事情已經定下來了,我們要是再反對的話,這豈不是抗旨麽?這抗旨是大罪,我們可受不起這樣的罪名啊!”
“對啊,申太傅,而且啊,沈氏為朝廷貢獻還是不小的,她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啊,不說別的,就說之前地震賑災的事情上,沈氏真的是出力不小的啊!那會兒申太傅您沒來,但是我們都是看在眼裏的啊,要不是有沈氏在,金陵城也不可能這麽快就恢複過來啊!就算是不許女子為官,那這沈氏也不是一般的女子啊!我們私下覺得,這沈氏還是很有能力的,廢黜女子為官可以,但不一定非要將沈氏撤職啊!”
“還有啊,申太傅,您可能不知道,這之前吧,沈達,也就是曾經的魏國公也反對過女子為官的事情,除了沈達,還有許多人都針對過沈氏,可是沈氏最後都沒有什麽事情,倒是針對她的那些人一個個都倒了黴!說白了,就是皇上護著她啊,就像現在,她剛剛晉升太醫院右院判,從四品的官職,也不低了!而且,還是個忠義候,這皇上對她很是看重啊,在這種時候,咱們寫奏章彈劾她,說要廢黜女子為官,這皇上肯定是不會答應的呀!弄不好,最後是咱們自己倒黴,說不定還要連累申家呢!”
“要不然,申太傅您再考慮考慮?”
這要是換了從前,以申家的號召力,這些人肯定想也不想一口都會答應下來。
但是如今不同了,太初帝對沈疊籮的維護明明白白的擺在那裏,這半年來,沈疊籮所做的那些事情,在軍醫房,在太醫院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還有她在地震中的那些表現,為了救災所作出的那些犧牲,他們都是看在眼裏的。
在座的也都是朝中重臣,可這些人在這半年裏,全都或多或少的跟沈疊籮打過交道,隻要是跟沈疊籮有過接觸的人,都會對那個眼神堅定笑容明媚的小姑娘印象深刻。
而吏部、戶部、刑部的三位尚書,還有大理寺卿都是跟沈疊籮進行過長時間接觸的人,他們不單單是對沈疊籮的印象深刻,而且還對沈疊籮的印象非常好,對她的評價也很好。
他們根本就不覺得沈疊籮作為一個小姑娘來做官有什麽不好的地方,可能先前覺得不太好,但是,在見識到沈疊籮的能力和才華之後,他們覺得,沈疊籮能有如今的成就,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是她努力奮鬥來的結果,當與性別無關。
申繼聖現在號召他們寫奏章彈劾沈疊籮,還要讓皇上將沈疊籮撤職,並且廢黜女子為官的聖旨,他們本心是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的,或者因為申家,要他們做些別的事情還是可以接受的,但要他們昧著良心去彈劾沈疊籮,做這種明知道結果不好,還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們是一點兒也不願意的。
申家或者影響力很大,或者對他們有恩,與他們有淵源,但是他們又憑什麽為了申繼聖的一句話就去斷送自己的前程,去得罪皇上呢?
大家都是在官場經營多年才有了如今這樣的官職,心裏實在是很清楚,官職和申繼聖的要求,孰輕孰重啊。
申繼聖對眾臣這樣的反應是沒有想到的,一時有些懵,隨後便覺得生氣:“諸位大人先前不是答應申某了嗎?怎麽現在事到臨頭卻反悔了?”
“難不成,諸位大人也被沈氏這個妖女給蠱惑了嗎?”
申繼聖在看到沈疊籮對秦時彥造成的影響之後,心中就極為不喜沈疊籮了,之後又從自家女兒那裏聽到了沈疊籮說一夫一妻不許納妾的理論後,就越發對沈疊籮惡感了。
在他看來,沈疊籮簡直是反祖宗反規矩反女誡的邪惡存在啊!
而這些大人們居然不願意跟他一起對抗這樣邪惡的存在,申繼聖就覺得,這些大人們都被沈疊籮這個妖女給迷惑住了,這些大人們是有問題的!
因為申家千年積攢下來的名聲,讓申繼聖自小就養成了清傲無比的心性,即便未曾出仕做過官兒,但他自小在申家的光環下長大,又在申家學院中教書育人將近二十五載,教出了不少很優秀的學子,這讓申繼聖的內心漸漸開始膨脹起來。
他沒做太傅之前,在瀘州申家學院做教書先生的時候,就有些不把瀘州的州府大人放在眼裏,如今到了金陵,成了正一品的太傅,再加上申家的名聲,他還真是沒把這些所謂的朝廷重臣放在眼裏,就連皇上,他覺得做錯了,皇上就應該改正,更不要說這些大臣們了。
出於這樣的心理,他對這些重臣說話也就沒那麽客氣了。
這些重臣平日在朝野上下,除了在太初帝麵前,誰見了大家都是客客氣氣的,還真沒有被人這麽指著鼻子質問過,原本他們還挺敬重申家的,連帶著對申繼聖也客氣了幾分,可如今被申繼聖這麽一弄,他們這一個個的心情就不痛快了。
不過是說實話講道理而已,隻因為沒順著你申太傅的意思去做,你就不樂意了?還說我們被迷惑了?
大家心中不免憤憤,沈疊籮不是狐狸精,他們也不是貪戀美色的無知書生,怎麽就用上迷惑這個詞了呢?
這些人平日裏在太初帝那裏都沒有被這樣指斥過,今日在申繼聖這麽受辱,都有些不悅,幾個人的品級也不比申繼聖差,看申繼聖說話這麽不客氣,幾個人也不伺候了。
大家互看一眼,各自站起來就齊聲告辭:“申太傅的忙,我們是幫不上了,真是對不住。我們能力有限,還請申太傅見諒,海涵。”
言罷,直接就出了申家大門,揚長而去了。
剩下坐著的一些人,品級都沒有方才走的那幾位高,但看申繼聖說話實在是不客氣,又這般咄咄逼人,都有些不舒服起來,他們久居金陵,心中深知,申家的影響力再大,能大得過皇上嗎?
說來說去,這件事情的最終,還是需要皇上來決斷的。而他們那位皇上是鐵血手段,肯定容不得申家這麽搞,所以這事兒,估摸著就成不了。
而且,這麽幾個月下來,所有的事件結果都表明,沈疊籮的事情是誰沾誰倒黴,何況這裏頭還牽扯到皇長孫和七王爺,這金陵城中誰不知道這兩位對沈疊籮不是一般的上心呢?他們針對沈疊籮,要是事情不成,這倒黴的就是他們了吧!
大家權衡利弊,很快下了決斷,剩下的人都站了起來,各自委婉告辭:“申大人,下官等能力有限,實在是幫不上大人,告辭,告辭啊。”
一眨眼的功夫,申繼聖請來的所有人都走光了,申繼聖看著滿堂的空座位,氣得臉色鐵青,拿著茶杯就往地上摔:“忘恩負義!忘恩負義啊!”
真是枉費了申家當初培養他們的一番苦心啊!現在申家有求於他們,居然一個個的都不幫忙,還將他這個申家家主視若無物,直接腳底抹油溜走了!真是可恨!
申繼聖氣呼呼的坐了一會兒,忽而從心中升起一股孤勇血氣來:“你們不幫申某,那申某就靠自己!申某就不相信,依靠申家學院的力量,申某就鬥不倒那個妖女!”
“申勇!”
申繼聖叫來的是他的助理,也是申家人,不過申勇是旁支的庶出兒子,申繼聖看申勇讀書不錯,人也忠厚老實,就收在身邊做了個助理,跑腿或者小廝之類的活兒,都會讓申勇去幹。
“大人,您有何吩咐?”申勇是個麵貌平平無奇的青年,年紀也就是二十七八歲的樣子,但他對於申繼聖是絕對的恭敬,見了申繼聖,那都是規規矩矩的行禮,眼神中帶著崇拜和敬畏。
“拿筆墨來!”
申繼聖一聲吩咐,所需之物立刻送到。
他懷著滿腔激憤唰唰寫著書信,筆走龍蛇虎虎生風,隻不過片刻功夫,就已經寫了好幾頁信紙了。申勇默默看了申繼聖一眼,然後就去收拾地上摔碎的茶杯去了。
“不用管那個,你把這幾封書信收好,然後派人一一送往申家在江南三州所設立的六家學院,把這封信交給院長,讓他們盡快將我在信中所托付的事情給辦好,我這裏是立等著消息的!”
申勇聞言,立刻將收拾碎茶杯的事情交給下人去做,他拿著申繼聖給他的六封書信,直接去找人吩咐辦事去了。
申繼聖望著申勇的背影,之前氣得鐵青的臉色漸漸和緩了下來,他本不願將申家學院裏學習的那近萬名學子給攪合進來,原本隻需要朝臣們一起寫奏章納諫彈劾沈氏就好,不必扯上別人,可如今,朝臣們不肯配合,那他就隻能再尋找別的支持力量了。
他所寫的六封書信,分別是要給申家在江南三州所辦的申家學院的院長的。那六個院長都是申家人,他信中所寫的內容很清楚也很明白,他將金陵朝中事態都跟院長說明了,讓這六個人直接找自己學院中的學子聯名寫萬言書,要求皇上廢黜女子為官的聖旨,並且將沈氏撤職。
申繼聖當時寫書信時文思泉湧,直接將萬言書的內容都寫好了,當然了,萬言書並不是就有一萬個字,隻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隻要把話說清楚了就行。
他需要申家學院的學子們在萬言書上簽字,然後讓院長將書信再送回來,他當麵呈給太初帝,也好讓太初帝看看,申家六個學院中近萬名學子的心聲。
寫信的時候,他原本還在想,是不是也要讓申家學院的院長們去聯絡一下別的學院,大家一起上個萬言書什麽的,後來轉念一想,大秦九州之地,也就隻有申家的學院是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其餘的學院都太小了,也不成氣候,就算叫上也是沒什麽用處的。
而且,這事是維護綱紀的大事,本該是他申家義不容辭的責任,這責任要別的學員來擔,別的學院也擔不起啊。
所以,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這樣的大事,還是讓申家的人來解決就好了。
不過,朝中重臣不肯相幫,這還是讓申繼聖很失望的,如今,他就隻能寄希望於那幾個與申家和他相熟的州府大人了。希望他們的答複不要再讓自己失望了。
很快的,申繼聖就收到了那幾個州府大人的回複,大秦九州之地,一共有九個州府大人,申繼聖找了其中的五個人,這五個人全都回信了,說是會鼎力支持他。
這五個州府中有三個就是江南三州,申家六個學院所在的州府,還有兩個是南州和雲州,一個是最南邊的州府,一個是西邊的州府。
申繼聖找南州和雲州的原因也很簡單,南州的州府大人曾在申家學院中求學,就是他的弟子;而雲州的州府大人則是他的妹夫,這兩個州府大人都跟申家關係匪淺,自然是會幫助他的。
這樣一來,申繼聖就有了申家學院近萬名學子的擁護和支持,再加上五州州府大人的鼎力支持,申繼聖這麽算一算,覺得力量是完全足夠了的,就算沒有金陵朝臣們的支持也無妨,他所糾集的力量,是太初帝所不能夠忽視的。
在收到六個學院院中回複的書信,拿著六封萬言書,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簽名時,申繼聖的內心充滿了力量,他傲然的昂著頭想,這一次,皇上會看到申家真正的力量的!
申繼聖沒有耽擱,在五州州府將他們的奏章第一時間送到了金陵時,申繼聖也把他手中的六封萬言書,還有學院中諸多學子自發所寫的萬言書一並送到了太初帝的案頭。
-本章完結-(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