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宿霞觀
字數:6632 加入書籤
A+A-
三個月後。
此時已經到了夏末,天氣依舊炎熱無比。
高潛一身破破爛爛的衣服,勉強遮了身體,拄著一條光溜溜的竹杖,手裏捧一個粗瓷大碗,順著官道朝棲霞縣迤邐而來。
幾個月前,在居浦縣他打聽到九真縣有修仙門派,滿懷希望一路連乞討帶偷盜,四處詢問,居然被他找到了一個門派,名叫金鍾門。
金鍾門在九真縣東部的金鍾山上,高潛收拾幹淨,恭恭敬敬地前去請求拜師,在山下被兩個道服青年攔住了去路。
高潛說明了來曆,兩個看山門的青年相視一笑,二話不說就要趕人,高潛連分辯的機會都沒有,便被趕走了。
他不服氣,在山下亂轉,呆了小半個月,好容易遇到一個中年模樣的修士,帶著一個徒弟下了山。
高潛連忙攔住,請求收自己為門徒,那修士看了一眼,搖搖頭說:“你年紀偏大,資質又差,不適合本門的修煉法門,還是請回吧!”
高潛哪裏肯放過這個機會,跪在地上不住請求,卻被那中年修士拒絕了,自顧著離開了。
最後還是守衛山門的一個青年看不過去,給高潛指點了一番,要他前來棲霞縣,找一個叫“宿霞觀”的地方。高潛千恩萬謝,沒有注意到那個青年眼中戲謔的眼神。
昂州在大夏王朝疆域最南端,而最南端的煙築郡下屬的棲霞縣離九真縣隔著兩個縣城,差不多是昂州最南端的縣城了。
高潛得了消息,問了路,連忙南下,可惜這具身體不給力,走到半路病倒了,沒辦法,高潛不得不在九真縣城住下。
靠著頑強的求生**,高潛好歹活了下來,身體虛弱無比,為了生存下去,他不得不開始了在九真縣的乞討生涯。
然後他悲哀地發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九真縣,就連乞討這個行業都需要拜碼頭。
城南有座破舊的火神宮,現在被一幫乞丐給占據了,為首的是個看不出年紀的老乞丐,乞丐們都恭敬地喊他“四爺”。
四爺沒有為難高潛,隻是受了他三個響頭,便賞了他一個大碗,一根竹杖,在火神宮裏給高潛留了塊睡覺的地方。
火神宮裏住了二三十個乞丐,有不少是斷手斷腳的,把整個火神宮搞得臭烘烘的。
高潛加入九真縣丐幫的第二天,“四爺”的生意就來了。據說縣令老爺新聘請的錢糧師爺開了一家糧店,而整個九真縣的糧食買賣都操控在一幫鄉紳手裏。
對於師爺這種搶飯碗的行為,鄉紳們礙於縣令的麵子不好直接發作,於是雇了“四爺”手下的乞丐們前去鬧事。
高潛拿著一根竹棍,被簇擁著跟了去,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在糧店新開張放了鞭炮之後,賴在店門口不走。
於是一幫乞丐在“四爺”的帶領下,拿著大碗唱著蓮花落,吵吵嚷嚷地堵住了店門。
高潛冷眼看著,糧店的掌櫃隻是出門看了一眼,叫夥計們看著大門,防止乞丐們衝進店來,不大會兒功夫,班頭帶著一幫衙役,提著水火棍氣勢洶洶地趕來。
高潛不住地打眼看著“四爺”,發現這個乞丐頭子鎮靜自若,想來是有應對之法,悄悄地挪了挪,準備隨時逃跑。
誰知圍觀的人群中,有人輕聲咳嗽了一聲,那班頭愣了一愣,隨即帶著手下,沒看見似的走遠了。
鬧了小半天,“四爺”帶著一幫手下撤走了,高潛心想:大概是師爺和鄉紳們談妥了吧。他沒有心思管別的,隻是一心一意地對付著手中夾著一塊豬肉的大餅。
豬肉有些發臭,據說是前幾天縣學的秀才們到文昌閣祭拜,送上好大一個豬頭,隻在文昌帝君的神像前放了半天,便被人轉手賣給了屠夫。
這塊肉餅就是乞丐們今天鬧事的獎賞,高潛眼淚都快下來了,穿越而來快一個月了,這是他第一次見著豬肉。
剛咬了一大口,一個瞎了一隻眼的乞丐便朝高潛撲了過來,要搶他手中的肉餅。高潛哪裏肯,於是兩個人便廝打起來,四周圍了一堆看熱鬧叫好的乞丐同夥們。
高潛身體虛而且瘦弱,被那瞎眼乞丐占了上風,眼睛挨了一拳,小腹被踢了好幾腳,被踢翻在地,眼看肉餅被搶走,他不管不顧,一頭撞過去,把那瞎眼乞丐撞了個跤,使出一招“猴子摘桃”,得意地看著對方夾著雙腿翻滾哀嚎,把肉餅又搶了回來,瞪著眼看著四周。
還是“四爺”說了句話,這事總算過去了。傍晚的時候,大約是今天乞丐們表現良好,師爺和鄉紳們的談判順利,“四爺”又提出來兩壇劣酒,於是一幫乞丐們喝多了。
當天晚上,高潛驚訝地發現,白天和自己互毆的瞎眼乞丐,居然和另外一個瘦小的乞丐互相玩起了對方的菊花,他縮在火神宮一角,一晚上沒敢睡覺。
第二天晚上高潛便睡在了城牆下,這裏離火神宮不遠,也沒有守城的士兵來管,高潛倒是落得清淨,隻是蚊蟲叮咬忍耐不堪。
過了兩天,這天夜裏高潛倚著城牆正睡得迷迷糊糊,發覺有人扒自己的衣服,警覺地醒來,發現是那個對菊花有特別愛好的瞎眼乞丐。
瞎眼乞丐嘿嘿地笑著,在微弱的月色下露出了一嘴黃燦燦的牙,他看高潛不配合,掏出一把解腕尖刀,朝高潛晃了晃,得意地呲著牙。
高潛手摸向了頭下,那裏有一塊他當作枕頭的半截城磚。瞎眼乞丐自以為得手,一邊扯著自己的褲子,一邊提防地看著高潛。
或許是著急,或許是褲腰帶被係成死節,瞎眼乞丐低了頭用尖刀去割,高潛猛地跳起來,摸起城磚狠狠地砸了下去。
瞎眼乞丐沒料到高潛如此剛烈,一聲不吭一頭栽倒,高潛舉著磚連砸了數下,最後雙手無力顫抖著丟了磚,一屁股坐在一旁氣喘籲籲。
那瞎眼乞丐張著嘴,後腦血糊糊一團,早已經斷了氣。高潛顫著腿,一把抓過那把解腕尖刀,把自己睡覺的一張破席胡亂蓋在瞎眼乞丐身上,深吸了一口氣,朝城南門走去。
第二天天剛亮,高潛在水溝裏胡亂洗了身上和衣服上的血跡,混著人群出了城門,他不知道瞎眼乞丐的屍體何時會被發現,也不知道縣衙的捕快們會不會出城搜尋,走了半個時辰便鑽進了路邊的樹林。
就這麽一路走一路藏,從九真縣到棲霞縣這數百裏距離,高潛硬是走了足足兩個多月。
昂州的麵積在大夏王朝十多個州內是最大的,有三郡一軍鎮數十個縣,煙築郡內多山,人口相比內地而言也較為稀少,所以高潛也不敢離官道太遠,他害怕山林之中藏著的猛獸傷人。
越向南走,丘陵矮山越發地多了起來,村莊也漸漸稀少,山勢也愈發地高了起來。
官道兩旁成片的樹,高潛猜測應該是楓樹,因為這些樹木高大挺拔,葉子是三角形的,顯現出淡淡的紅色,仿佛血染一般,當夕陽西下時,映照得滿山都是紅彤彤的,連雲霞都變成了紅色,高潛開始理解為什麽這裏會叫“棲霞”縣了。
追隨著一支慢悠悠的商隊,看到棲霞縣並不高大的城牆時,高潛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一路打聽,知道縣城西麵十多裏有個小鎮,名叫宿霞鎮,他要找的宿霞觀大概就在鎮子不遠處的宿霞山上。
煙築郡雖然多山,同樣也多水,這一路走來高潛捕魚的技術越發熟練,所以盡管乞討要飯並不是那麽容易,他還是支撐著來到了這裏。
這三個多月的奔波,高潛咬著牙堅持了下來,他心中秉持著虛無縹緲的信念,努力地不讓自己成為一具行屍走肉。
第二天一早高潛出了縣城西門,問好了路,朝宿霞鎮走來。他現在雖然依舊瘦弱,兩條小腿也沒什麽肉,卻顯現出一條條細細的肌肉。
前往宿霞鎮的土路一側臨著連綿的高山,一條不寬的小河在路的下方蜿蜒流向縣城。高潛注意到從居浦縣到九真縣再到棲霞縣,這一路上的縣城都是建在河流邊上。
天漸漸熱了起來,路上的行人並不多,高潛找了個僻靜的地方,跳下河裏洗了個澡,把破舊的衣服洗了一遍,忙了半天,抓了一條不大的小魚,用火石生了一堆火,拿解腕尖刀刮了魚鱗收拾幹淨,架在火堆上慢慢地烤。
沒有鹽,這東西不好弄,因為昂州是不產鹽的,需要從大夏朝臨海的州郡運來,所以鹽一直都很貴。因此高潛用另外一種東西代替。
那是一種昂州四處可見的植物,大約半人高,結著比狗尾草稍大一些的草籽,曬幹後碾成粉,苦裏帶著鹹,勉強可以當作鹽的替代品。這是高潛在山野間的村莊學來的,那些貧寒的農家們買不起鹽,隻好自己想辦法。
這東西不能多吃,據說吃多了渾身出血皰,所以很多村民都是一臉的爛瘡,看上去惡心極了。
高潛掏出一個小布口袋,兩指捏了一點粉末,細細地灑在魚身上,翻轉著架子。他光溜溜地坐在河邊,看著晾在河岸布滿鵝卵石的衣服。
吃了魚,當然是填不飽肚子的,所以高潛又喝了一肚子的水,然後穿上幹了的衣服,繼續朝宿霞鎮走去。
他原本還是燒一碗熱水的,後來發現喝涼水也沒什麽,也就不管不顧了。大約是這具身體已經適應了這種艱苦的生活,所以百無禁忌了。
十多裏的路,高潛走了兩個多時辰,總算是看到了宿霞鎮。宿霞鎮很大,木結構的屋子散落著,並不像其他地方那樣一間屋子緊挨著一間。
這裏更像是群山之間的一個小小盆地,大概是從棲霞縣城向西隻有這一條路,所以頗有些繁華的氣象。
高潛一連走過了三個占地極大的腳店,低矮的木頭籬笆院牆,挑著酒字的旗杆,院子裏散養的雞,用鍘刀鍘草的夥計,窩在夥計腳邊的黃狗,以及嫋嫋炊煙的廚房。高潛咽了口吐沫,直愣愣地盯著路邊水流緩慢的河裏遊過的一群鴨子。
鎮子隻有一條青石板路,一座有些破舊的牌坊邊,立了一塊有些年頭的石碑,上麵寫著“宿霞”兩個大字,字體古樸,石碑旁雜草漫生。
急匆匆的行人朝高潛投來詫異的一瞥,高潛已經習慣了人們的目光,他知道昂州人,或者說大夏王朝的百姓們,並不喜歡手腳健全的乞丐,認為這些人有手有腳,隨便幹點兒什麽活兒,都能生存下去,總比不要臉麵地乞討強許多。
高潛深吸了一口氣,不緊不慢地走著,他實在是餓極了,隻是看行人的眼光,恐怕是討要不到什麽飯食了。
前麵似乎發生了什麽事,一群人急急忙忙地奔跑了去,高潛也跟著緊走了兩步,準備看看熱鬧。
青石板路的盡頭,有一家掛著“采杏堂”的藥鋪,門口一輛驢車,車上躺著個老漢,兩個年輕後生跪在地上哀求著:“許大夫,求您老人家了!”聲音帶著哭腔。
一個清瘦的大夫模樣的中年人,皺著眉,搖著頭:“你父親的病我是看不了!”高潛蹙著身子鑽了進去,許多圍觀的人皺著臉讓開了,有人喊:“這小乞丐,擠甚麽?”高潛隻當沒聽見。
一個掌櫃模樣的人在一旁勸:“許大夫既然發話,你們兩個便不要在此糾纏,去別處看吧!”有幾個圍觀的人幫腔:“你兩個後生,還不快去縣裏?咱們這個許大夫,醫術還是在縣裏學的哩!”
許大夫並未理會這些風言風語,撫著下巴三綹短須,說:“這是急病,還是送觀裏穩當些!快去,莫耽誤事了!”
高潛聽到“觀裏”二字,眼睛一亮,問身邊一個鎮民:“大夫說的這‘觀裏’,可是宿霞觀?”
那鎮民看了高潛一眼,原本懶得理會,想了一想,說:“是啊!”高潛大喜:“可算找著地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