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霞光寺
字數:6144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早,高潛召集了十多個雜役,除了照看知微道人和明如、明真的道童,其他雜役都聚在了登霞峰的正殿前。
明德悄悄地對他說:“我一早去看望了明如師兄和明真師兄,他們都知道了。這件事倘若師父真要怪罪,咱們四個一起扛!”高潛笑了笑,說:“謝謝!”頓了一頓又說:“這是好事,想來掌門道長不會怪罪!”
明德嘿嘿一笑:“也是啊!”見雜役們都圍了過來,便不再言語。高潛看了一圈,大聲說:“這幾日觀中發生了許多事,好在掌門和眾師兄聯手,解決了背叛師門的邱昌華,又殺了這幾個幫凶作惡的和尚。今天我要帶領你們,前去要回屬於咱們千霞派的峰頭和田地!”
他大吼一聲:“敢不敢與我同去?”他安排的托兒是阿橫,阿橫還沒吭聲,老高跳了起來:“有何不敢?咱們這麽多人,怕一幫禿驢不成?”眾雜役都哈哈大笑起來。
於是高潛留了兩個雜役看守,其他人都拿著木棍,扛著禪杖,提著戒刀,浩浩蕩蕩朝霞光寺所在的檀霞峰走去。
有幾個山下鎮子裏送糧草下來的農夫詫異地看著一幫氣勢洶洶的道人,大驚,心想:這幫道爺發了什麽瘋,難道要去找佛爺們的事?慌忙下山散布消息。
一路上遇到掃地挑水的和尚,被高潛指揮了捉住,一齊趕往霞光寺中。來到寺門前,高潛看到有一夥工匠正帶著工具走來,提了戒刀把一幫人驅趕,那幫工匠看他瘦小,要動手推開,被高潛掌中聚起一個火球,嚇得逃走了。
高潛一路闖進廟裏,把在庭院打掃來往的和尚一個個抓住捆起,關了廟門,派人守在門口。
早有和尚通報,不一會兒,一個胖大的和尚帶著七八個僧人提著武僧棍趕了出來。那胖大和尚雙手合十,念了句佛號,對明德說:“小道長所來何事?”
明德並不理會,高潛站前來,說:“大和尚,你占我千霞派的山頭庭院和土地,今次也該收回了吧!”
那胖大和尚遲疑地問:“小施主如何稱呼?”高潛說:“我姓高,大和尚你呢?”那和尚說:“貧僧法號智深,乃是本寺的住持!”
高潛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心想:呸,就你也配叫智深?智深和尚說:“我這霞光寺,哪裏占了你宿霞觀的山頭?我等來此時,這檀霞峰上可有你觀中的道長在麽?”他指著佛堂後說:“這裏隻有幾處破損的房屋,我寺裏請了一班工匠,全部推倒重新修建,都是哦霞光寺的財物!”
高潛懶得聽他強詞奪理,招了招手,一個雜役提過一個麻袋,高潛打開來,把六個光禿禿的腦袋一個一個擺在地上。
智深和尚大驚:“好。。。好你們宿霞觀,膽敢殺害我寺中的法師!快來人啊,速速去報官!”
高潛怒道:“我呸!你這大和尚好不要臉,你仔細看看,這是幾個江洋大盜,去了發冒充和尚,就敢自稱法師?”他隱隱聽到過邱昌華罵那兩個和尚是江洋大盜,順嘴就說了出來。
智深和尚結結巴巴地說:“你。。。你胡說!這幾位法師德高望重,佛法精深,哪裏是什麽江洋大盜?”
高潛看他眼神畏畏縮縮,撇了撇嘴:“你這話隻糊弄一班愚夫,卻騙不了我!我從居浦縣一路走來這棲霞縣,城門前貼的通緝令,我不知見過多少!大和尚,你敢在你佛祖麵前發誓麽?”
他當然沒看過什麽通緝令,隻是隨口胡扯。來之前他就打定主意,哪怕胡攪蠻纏,今天也要收回這霞光寺。
智深和尚變了臉色,支支吾吾不肯發誓,他是個遊方僧人,信仰虔誠,不敢犯了妄語戒律。心裏卻暗恨,隻怪當初四處遊蕩,被這幾個和尚花言巧語欺騙了來,如今引為依靠的幾個人,如今倒死了六個。
他心存幻想,以為還有兩個和尚沒死,心裏暗罵:也不知那兩個人去了哪裏?高潛繼續說:“你寺中八個江洋大盜冒充的和尚夥同我千霞派的叛徒,意欲做反,已經被我派掌門和弟子聯手,按照門規鏟除,這六個禿。。。額,六個大盜的兩個同夥負隅頑抗,被我打得灰飛煙滅,身死神消了!”
智深和尚狐疑地看了高潛一眼,高潛手中又騰地冒起了一個火球,智深和尚臉色一變。明德在一旁,心想:這個高潛倒也有趣,還真會糊弄人!他自然知道高潛的真正實力,隻怕對麵來上兩三個拿著棍的僧人,都對付不了。
智深和尚臉色變了幾變,身後幾個僧人聒噪了起來,高潛一聲令下,雜役們舉起隨身攜帶的wǔ qì,逼了過來。
智深和尚慌忙大叫:“有話好好說,不要衝動!”他對高潛說:“道長通融則個,我寺中有許多僧人,請道長可憐可憐!”
高潛意誌堅定,隻是說:“我還是那句話,這裏原本就屬於千霞派,大和尚你帶領僧人,去往別處吧!”
智深和尚失笑道:“好,好得很!”轉身對身後僧人說:“這幫道士要奪我等寺廟,苦苦相逼至此,大家與他們拚了!”低聲對身邊一個僧人說:“快去召集所有弟子!”
明德大怒,說:“既然如此,由不得你了!”他不願意傷人,握著劍鞘,衝將過去。高潛回頭大喊:“還愣著幹什麽?上啊!”那幫雜役大叫著衝了過去。
千霞派式微多年,又被這霞光寺壓了一頭,平日裏受了這幫僧人的惡氣,一個個同仇敵愾,大吼大叫地混戰在一團。
高潛大喊:“不要慌,記得我在路上怎麽跟你們說的麽?”他在路上問了一遍,雜役裏倒有一半學了些粗淺的拳腳功夫,也擺不上台麵。霞光寺有四十多個僧人,人數是己方的兩倍有餘,於是他特意交代了一下。
雜役們原本憑著一口惡氣,和僧人們對戰毫無章法,聽高潛大喊,回過神來,兩三個人湊在一起,找準一個僧人,隻顧著拿著棍棒禪杖招呼。
明德身形敏捷,在僧人中來回穿梭,每一下必有一個僧人慘叫著倒在地上。不一會兒功夫,那些僧人便被紛紛打翻在地,連智深和尚也被明德踢翻在地。
倘若八個和尚中來上兩個,此時的明德未必是對手,隻可惜對手隻是一幫普通人,明德恰如虎入羊群,手下無一合之敵。
有個僧人跑得快,邊跑邊大叫,被明德追上一腳踢翻,不一會兒又趕出來十幾個僧人。隻可惜來一個被明德踢翻一個,來兩個便踢翻一雙,高潛帶著雜役一個個都綁了。
把所有的僧人都找來打翻捆綁,丟在院子裏,高潛拍拍智深和尚的光頭:“大和尚,怎麽講?”智深和尚跌了一跤,麵目青腫,不住地說:“道長說什麽就是什麽,我們這就走!”
他為難地說:“寺裏也有四十多個僧人,還請道長緩上幾天,待我們收拾一二!”高潛說:“不行!現在就走!每個人隻收拾個人衣物,其他東西都不準帶走!”
智深和尚還要乞求,高潛怒道:“那都是香客的施舍,你這霞光寺收納大盜,我要去報官時,隻怕官府查封了你這寺廟,還要拿你等當作同夥,請你等坐牢哩!”
他要來寺中的花名冊,對雜役們說:“兩人一組,押一個和尚出去收拾東西,每次隻能去五個。記住我說的話,隻準他們收拾自己的衣物!”那些雜役麵帶喜色,紛紛點頭:“高師兄放心!”
待第一波雜役押著僧人出去,明德悄悄地說:“隻怕雜役們會偷藏些財物啊!”高潛說:“我正是要他們發一筆財!這幫人待在觀裏這麽久,咱們宿霞觀破落如斯,總該讓他們見點兒外財了!”
明德點點頭:“好吧,你說得對!”他倒是很佩服高潛了,覺得高潛比自己小兩歲,人情世故卻看得如此通透,他哪裏知道高潛穿越前已經二十一歲,雖然隻是在酒店後廚,可是見過的人恐怕比整個宿霞觀所有的人見過的都多呢!
不一會兒,雜役們便陸陸續續地押著滿麵無奈的舍不得的和尚們回來了,每個和尚隻多了件小小的包裹。高潛滿意地點點頭,繼續分派人手,讓每個雜役都有機會前往搜刮一二。
他看到還有三四個僧人沒有點到名字,惡狠狠地對智深和尚說:“這幾個人去了哪裏?讓我抓到,決不輕饒!”他湊到智深和尚耳邊:“我可是殺了三個大盜,這裏所有的人頭都是小爺我砍下來的,你若是有膽騙我,小爺不介意再殺一回!”
智深和尚顫抖地說:“落。。。落霞峰”他還未說完,高潛這才想起落霞峰有一處別院,連忙拉過明德來:“師兄帶兩個人去落霞峰,我猜想這廟裏的錢財,多半都存放在那裏!”明德嘿嘿笑著點點頭,帶著兩個雜役出去了。
高潛又仔細吩咐了幾句,派了一個雜役下山,去請宿霞鎮的鎮長等人。眼看日上半空,寺外有人敲門,吵吵鬧鬧,還有人爬上圍牆探頭探腦。
高潛命雜役們架起梯子驅趕,把寺門關得緊緊的。明德帶著兩個雜役從一側fān qiáng進來,他看到廟門前聚了一隊人,不想多生事端,抓著四個僧人,隔著牆丟了進來。
高潛看到明德背了個大包裹,滿麵喜色,說:“有多少銀兩?”明德引他到偏殿內,悄聲說:“那幾個大盜搶來不少銀兩金珠,我粗略察點了一番,差不多得有數萬兩。”高潛問:“可藏起來了?”明德說:“放心,都藏起來了!那兩個雜役都不知道!”
他拍了拍包裹:“我先揀得些好東西,都是金餅金條,各色貴重首飾。”高潛說:“給我幾根,待會兒我有用!”明德打開包裹:“你來選吧!”他也不多問,隻是覺得高潛心裏自有主張,不用他去多操心了。
高潛看著黃燦燦的金條,拈了一根掂量:“這個有多重?”明德說:“一條十兩。”高潛呲著牙:“豈不是值一千兩白銀?”明德大笑:“沒有那麽多,這金子成色足,大約值四五十兩吧!”
高潛找了一條霞光寺回贈香客的布袋,把裏麵的小東西倒了出來,裝了十幾根金條,有放了幾塊金餅,滿滿當當地掛在袍子下麵。
外麵人聲鼎沸,不住有人大喊開門,高潛隻是不理會。看到眾僧人都已經收拾了東西,叫雜役們看好大門和圍牆,耐心等待。
快中午時,聽見外麵有人大喊:“鎮長來啦,唐守備也帶著兵丁來啦,總算有人做主。宿霞觀的道士們衝進霞光寺了,老爺們做主啊!”
高潛命人打開門,把鎮長和守備以及二十多個兵丁請了進來。那鎮長是個幹瘦的老者,一頭大汗。唐守備鎧甲齊全,隻是稍有些破舊。
一進門,唐守備大喊:“怎麽回事?這寺裏窩藏江湖大盜?”他看見地上擺著的六顆光溜溜的腦袋,不禁一愣。
高潛笑著請兩人進了屋,阿橫上了茶,退了出去,明德在一旁坐陪。那唐守備看了高潛一眼,朝明德說:“莫不是宿霞觀知微道長的弟子?”明德說:“正是!”指著高潛說:“這位也是我千霞派的師弟!”
高潛一拱手,說:“我姓高!”他也不多說廢話,對唐守備說:“那幾個腦袋的原主人都是些積年大盜,昨夜裏侵犯我宿霞觀,被我觀中掌門及諸位師兄聯手擒下。”他招了招手,阿橫帶著人把腦袋提了進來。
唐守備看了一眼,很是狐疑,看了看身後,他身後站著的一個貼身士兵細細看了一眼,說:“有兩個確實是被通緝多年的大盜!”
唐守備瞪著眼,說:“小道長,即便有兩個是受官府通緝的大盜,另外四個怎麽說?莫不是你等濫殺無辜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