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日三省,絕聖棄智
字數:1187 加入書籤
但凡是佛,都深刻認識和體驗過什麽是魔。
一個天生就有大福報好氣運的人,他沒有必要去理解一個起步很低,糟蹋了大好福報的罪人是如何修成善人的。
一個生來書香門第一路順利當教授的人,他天然屏蔽了許多魔障,當他找一個通過無數艱辛苦難才走進大學校門的農村孩子談話的時候,他無法體會也沒必要去體會這個孩子是如何考上這所名牌大學的。他可以了解,卻無法體會,也無須學習和印證。
同樣,一個正常人,生長在好家庭,外氣順通,內氣昌平,就無需去費盡周折體悟天道,因為他懵懂無知之間,自然就符合人道,而人道就是符合天道的。即便是修行人,也沒有資格說自己就懂得天道,事實上,道是無法被人理解的。修道的人也沒有說就比普通人高或者低,沒有這個分別。常人盡人倫,暢人欲,有這個福分那是最好的了,如果能有機緣修道,過了生死大關,了卻輪回業障,那當然是更佳了。
但這個機緣不會憑空來到。但凡修行人,無不是前世今生業障積累爆發,天地鬼神一齊算賬,幾年甚至半生不順,才恍然覺知。本就比常人虧欠許多,又豈敢與人論高低?還不低頭默默行走?
若有家庭,何必想著出家?來世上走一遭,人倫就是消業的一部分,那還不好好生活,體驗人情冷暖,感知人間精華?
我在偈語詩裏說了,枯坐難問道,孤隱不成終,想必大多修行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有著醫生,律師,學生,政客,工程師,màn huà家等等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我們有著父親,母親,孩子爺爺奶奶等等各種家庭角色,那就把他扮演好,了結完。這就是符合人倫,也就符合天地道。高手也是常常潛藏在民間深藏不露的。
但一定不能忘了,自己是個修行人。不管是佛弟子還是道教徒還是天主教徒,都好好走自己選擇的那條通往美好世界的路。
萬法歸一,希望大家能夠找到那個真我。
道曰:煉神還虛,佛曰:明心見性。
道曰:煉虛合道,佛曰:證須菩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