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隨便說說
字數:1422 加入書籤
作者不詳,文章講的不錯。
問:解釋一下“若君問築基下手,須明性根命蒂,動用橐侖巽風,方能抽坎填離,分明玄珠老嫩,氣明子午抽添,功滿百日體成乾,到此身軀固堅”。“性靠自悟,命待師傳”。
答:這是道家築基煉己的口訣。它的意思妙玄靜微,少數語言難以說清,且其中玄虛的內容,我們也無須細究。其中最後兩句點明主題,“功滿百日體成乾,到此身軀固堅”。明確地指出,必須百天功夫身體才能剛強堅固。就是要求我們認真的長期堅持下去。與此有關的還有幾句話,聯係起來,摘其意義就可以了。
“性根命蒂在玄關,兩目成一線,中間是玄關”。“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有坎離精。”“氣發則成竅,氣息自渺茫”。
兩目成一線,中間是玄關。兩目不是人體的兩隻眼睛,是陰陽魚的兩隻眼睛,中間一點是“無極”,也叫真中,所以玄關就是中。一般人練功時注意前身中點肚臍成臍下一寸三分處或三寸處所謂的中丹田,就是氣海、關元和後身中點命門穴,在體腔中點。中丹田和命門穴中同的部位為氣穴。上身中間的膻中,麵部中間的印堂,頭麵中間的百會,軀體下部的會**或湧泉穴。所謂上丹田、下丹田者都屬於凡竅,為初學氣功人門之階梯,並未通玄。
非凡竅的“中”,釋家說:“上柱天,下柱地,無頭無尾,無麵無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即是色”。道家說:“前弦之後,後弦之前,藥味平平氣象全,陰陽得類歸交感,二八相當自合親。”儒家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不偏不倚之謂中,中是喜怒哀樂未發之時,就是大腦皮層處於靜止無所意向的狀態,神經係統既不興奮,又不抑製,既不象入睡,又不象清醒,既沒有入睡,也沒有神經huó dòng,無物無我,與天地合而為一。
當喜怒哀樂各種情誌有所波動,對這些波動都能夠把它節製在適當的程度,就叫做中和的狀態。在這種“中和”的狀態下,現在我們說的氣功狀態下機體內供氣血運行的道路就會暢通無阻,就會使機體內的髒腑器官直至細胞都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而且所需要的一切物質和能量,都能得到給養而欣欣向榮。
由此可以看出,“中”的狀態是人體生命力包括智力、體力的主要來源。所以道家把“中”叫做“原始祖氣”、“宇宙主宰”、“造化源窟”、“天地靈根”等一些玄微的名詞。
儒、釋、道三家養生修持的功夫,都離不開一個“中”字。儒家講“執中”,道家講“守中”,釋家名之“空中”,雖然功法各有不同,在“中”字上用功夫是一樣的。道家,釋家的功法我們不談,因為我們不能出家,不能超世離俗,所以要講自身修養和處世做人之道,接觸頻繁的事物,那就要講處理的方式方法。所以在外表上製定有“禮節”,在內心中要保持著一個“和”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