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自作多情
字數:2604 加入書籤
省三建有住房,春明接妻進城,麗娟在單位做臨時普工,孩子毛毛由奶奶帶。由於與父親相處別扭,春明不常回家。但自從東郭淦入住後,春明變得歸來尋常,他和東郭淦很談得來。這天回家聽鑫法伯講辦大隊企業受阻事,春明開導道:“這有什麽的,慶林街道落伍了,現在各地特別是js和我省像甌越處義烏等地,公社和大隊辦企業早幾年就出現。”鑫法問:“有工商執照?”春明道:“你不是講農字頭嘛,他們都是按上這個名字有什麽辦不來的?城東大隊農產品加工廠不就是了。”“農產品?”俞主任一拍腦門,“我怎麽會不想到毛竹不就是長地上的。”於是他興衝衝去找何力偉。
何力偉問這點子哪兒來的?俞鑫法說是春明啊,怎麽你也是聰明人不提醒我呢?何力偉不是考慮不到,與盛玉成商量都談起外地鄉鎮社隊企業辦起來的事,隻是他們是有私心在裏麵,在自己附近培養出競爭對手,無論在場地、財力、物力、人力,慶林竹器廠都要不過大隊的,但城東大隊堅持要自主,好在上麵不是公社一級的基層政府組織,同樣是在街道辦事處內,一個領導口子裏得加個保險帶。
駱副主任回絕何力偉正中下懷,他讓獨眼黃去勸說,以租房形式如何?再以廠外加工組讓社員進來做。蟬姑不肯!這很奇怪?蟬姑在掰什麽理?謝家華打聽是東郭淦在其中作的梗!何力偉百思不得其解,這跟他有什麽利益關係?問黃老廠長,黃漢章眯著隻獨眼說事情很玄妙的,下文沒有了。春明的點子出來,何力偉聯係起來,根子找到,辦大隊企業是表麵,他要的是工廠頂梁柱東郭淦,難道春明有野心?想他已是國家大企業的施工員,搞的是建築業與竹器廠根本無關,這內究存什麽心?難道是……他暗地裏跟玉成說,玉成笑得直不起腰,太歪了!阿海雖然不在家,東郭的人品、蟬姑老娘的為人他們倆不可能有染。是的,蟬姑對住進她家的東郭淦的親熱是大家有眼都見到的,但隻是出於對一個長期遭難落魄鰥夫的同情和愛護,根本不可能越過男女間界線。何力偉仍然不信,問過毛毛東郭爺爺洗澡水都是奶奶倒好的。別別,謝家華同樣不信,這些無厘頭的事無意思琢磨,東郭淦是竹器廠裏人,再說還有黃老廠長和彭梧叔在,現在是生產上的事大,再不能拖的,我每次去香料廠交貨,戚廠長和邵洋科長說再拖下去要開罰單了。
謝家華提到彭梧,何力偉思路轉好,他說我們把計劃產品蒸籠生產移過去,竹編工藝包裝在自己大殿工場做,俞鑫法不是講他們竹筐都是自己編的,隻要派幾個婆媽加上彭梧指導,大隊勞動力足很快就會正常的。
當陳安達書記聽駱副主任匯報城東大隊申請辦的是農產品加工廠,他又回過話自信道:“我說就是能辦,路不是走出來了,聽說省內有許多縣社隊辦企業都冒出來。”隨後他指導駱道江,“你啊,我提議帶管生產的幹部走出去看看眼界,不能隻兩眼朝內,這不行,那不好的,慶林的經濟上不去,問題在這裏。”書記指的是腦蛋。駱副主任內心委屈,街道編製就那麽幾個人,管生產自己一個頭下麵二個兵,會計出納,還是居民區臨時借調上來的精簡職工。但他沒有說出口,既然書記下指令,三天後駱道江帶了批街道企業的頭頭,居民區分管生產的委員外出參觀學習,那知,途中傳來舉國歡慶粉碎四人幫的重大事件,他們沒走遠接到通知就中止返回。
何力偉、俞鑫法他倆這次沒有參加駱副主任組織的外出,是在安置落實合作生產的大事。竹蒸籠給城東大隊新辦企業加工,慶林廠專一做竹編工藝器具產品。對這樣分工俞鑫法沒意見,但想不到為東郭淦起了爭執。蟬姑這位主任妹子竟橫渠裏攔杠,東郭師傅不來,大隊廠不辦了!
這不是頂牛嗎?俞鑫法同樣態度,何力偉脾氣也上來,雙方就此僵持。獨眼黃卻不管不問,他心裏有個譜,都自作多情,東郭淦由你們說了算?是的,東郭淦沒有任何態度,這幾天和黃漢章、彭梧叔都沉浸無比喜悅之中,破例地一起抿著小酒哩。
轉機很快到來,東郭淦落實政策,yn某軍工廠派人來召回東郭淦。當一輛掛省軍區車牌照的吉普駛到慶林竹器廠門首,走出兩位著四隻口袋zhì fú的軍人,見到東郭淦立正敬禮,在旁圍觀的廠裏和大隊人都驚呆了。
東郭淦臨走的晚上,蟬姑歡歡喜喜擺了桌家宴。黃漢章、彭梧、俞鑫法,何力偉、盛玉成、謝家華及兩個姑娘林秀、玉芳和啞奎,大隊會計諸寧鬆,大隊委員田福仁等幾個都來。春明麗娟夫妻倆從城裏趕回。阿海幫著忙裏忙外,東郭淦抱著小毛毛和大夥團坐一起。當談到竹業生產話題時,東郭淦把小毛毛轉給麗娟,站起身倒了杯酒對著俞鑫法和何力偉,眼光攬過春明鄭重地道:“我的一生是與竹相關,所以,今天要說上幾句,因為現在你們都是在從事竹業生產,春明在省建公司鑽研如何能以竹替代鋼筋用料,解決鋼材緊張的技技改方案,所以都有共同的話題。”
說到這兒東郭淦語調充滿情感開始自述:“我老家在冀北,多的是冰雪沒有青翠的竹,可當年考入國立美專第一次來到這座南方美麗的餘城,就癡迷上學校所在餘山竹園。純然,工藝美術設計專業是個起因,第一節課老師開講的就是中華竹文化,於是從這天開始,竹深深印鉻在我的心靈中。為什麽?是可貴的竹品,竹的氣質和竹豐富內涵及具有潛質,更是竹對人類無私的貢獻。我們祖先生民一直與竹生息相處。中國是世界上獨有的用竹作載體記述文字和史料的國家,這就是竹牘,俗稱竹簡,使用時間達二千多年,比現在書寫紙曆史都長,是完整記載中華文明發展的百科大全。我國又是世界上產竹大國,自古以來,老百姓的無論是衣、食、住、行、用等都離不開竹,竹不僅撫育我們生存繁衍,尤是竹體現的精神:正直、高潔、堅貞、傲骨、秀美、無私,用文人讚美詞講它具有“剛”、“柔”、“忠”、“義”、“謙”、“賢”、“德”、“慧”八字已經溶入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故經曆任何困難與挫折我們都能不屈不撓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