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姝兒是個故事迷

字數:5714   加入書籤

A+A-




    大家搞完野炊,回到張家村已是下午時分,鄉親們又開始殺雞宰羊,準備招待小王子詹文一行。趁大家忙活的當口,張仲又拉上詹文上了山,說是要帶他到村後山上去摘野果、掏鳥窩玩。張仲邀請,小王子詹文又想去,少保和衛士隻得遠遠的跟在他們後麵,保護著他們。

    來到村後山上,密林裏各種鳥兒歡快的唱著歌兒,不時有幾隻被他倆從樹林中驚飛。張仲很有經驗,很快就能判斷出哪棵樹上有鳥窩,再走近仔細觀察,果然有!然後就雙手抱住樹幹,雙腳也夾緊樹幹,手腳配合著,噌噌就爬上樹去,將鳥窩一窩端了!

    詹文不會爬樹,隻有在樹下等的分!不一會兒,張仲便掏了很多個鳥窩,收集得很多鳥蛋交給詹文用竹筐裝著,準備拿回去當作野味美餐。

    他倆一直在樹林中搜索,一會兒發現一棵野荔枝樹,一會兒又發現一棵山核桃樹,樹上的果實自然逃不過兩個小吃貨之口!

    一路上,張仲還時不時的從林地裏拾得些野生菌裝入竹藍中,一便拾一邊向詹文介紹:“這是鬆茸,這是雞樅,這是青頭菌,這是牛肝菌…都是最好吃的山珍呢!等拿回去做了給你嚐鮮!“

    詹文一種也不認識,沒見過,也沒吃過,心中好不期待!這些奇奇怪怪的東東,吃起來到底什麽味

    “撲楞楞!”

    突然,一隻野鳥從他倆不遠處的灌木叢中被驚飛了!他倆也沒在意,繼續往前走,尋找野生菌。可張仲一回頭,卻發現那飛走的野鳥又飛回了那片灌木叢。這下他興奮起來,拉著詹文便快步跑向那片灌木叢,一邊跑一邊告訴詹文:“那灌木叢中一定有鳥窩!咱們過去找找看!”

    扒開灌木叢,果然被他們發現一個鳥窩!那鳥媽媽見有人來,嚇得從鳥窩裏麵飛走了!剩下一窩雛鳥在那大張著黃黃的小嘴等著鳥媽媽喂食呢!張仲道:“哇!好可愛!這些小家夥!要不我們把它們拿回去養著吧!找些蟲子給它們吃就行了!”

    “好啊好啊!養一窩小鳥肯定好玩!問題養得活嗎”詹文表示懷疑。

    “養得活呢!我以前養過了,小鳥好養活呢!隻要每天堅持找蟲子給它們吃就行了!”張仲道。

    於是那鳥窩便被他倆從灌木叢中扒拉出來,帶走了。

    沒走多遠,那鳥媽媽見自己的小寶貝被帶走,“嘰嘰喳喳”的叫著,追了上來!但它又不敢太靠近他們,追上來停在離他們不遠的樹枝上急切的叫喚著!他們走一段路,它就跟一段路,一直不肯離去!

    詹文不忍讓它們母子分離,便央求張仲道:“要不咱們別養了!把小鳥還回去吧?你看它們的媽媽都急成那樣了!”

    張仲有些舍不得,沉默了一會兒,才不情願的說道:那好吧!”

    於是他們又返回那片灌木叢,將一窩小鳥原樣放回。小鳥們跟鳥媽媽一家又母子團聚了!

    從山林中回來,已是日暮西山!村社中已是酒肉漂香,就等小王子回來就可以開飯了!但是王子要吃從山上采來的那些山珍,於是又等著把那些野生菌加工好了擺上桌才開飯。吃膩了大魚大肉的詹文,第一次吃上山貨,又是讚不絕口,專挑那山珍吃,一下就吃飽了!

    大人們還在喝酒聊天,張仲吃飽後也說累了,就回房睡了。詹文今天玩得高興,還意猶未竟,還想出去玩,可是沒有陪他。他看看夜幕降臨,滿天繁星點點,便想出去看星星,於是叫上他的姝兒姐姐出去了。

    來到村外的一片空曠地,看見空地上有一塊巨石,詹文便爬上那巨石,招呼張姝上去,一起看星星。兩人半躺在巨石上,仰頭看著浩瀚星空,開始數天上的星星玩。數著數著,一陣困意襲來,詹文想睡覺了,於是問張姝:“姝兒姐姐,能不能把你的腿借我靠一下?我想睡覺了。”

    張姝道:“小女子不敢!王子貴為王族,我母親隻是一農婦出身,小女子卑賤之身,怎可侍奉王子,跟王子有肌膚之親?再說男女授受不親呢!”

    詹文不禁暗暗腹誹:“古人還真是早熟!這小妞還真是封建!要知道我可是現代人穿越過來的!就是作為現代人來說,這麽小的年齡,在一起玩耍還根本不會在乎性別問題嘛!這就上綱上線的!”

    腹誹完他又轉念一想,也能理解,古人十三四歲便能結婚生子,早熟是自然。他不再說話,倒頭便睡在了張姝腿上不起來!

    張姝不敢推他,雙手卻不知道該往哪兒放!還好天黑,要不然還不被詹文看見她那脹得通紅的小臉?

    “王王子快起來吧!起來講個故故事給我聽好嗎?聽母親講你很會講故事呢!”她有點語無倫次。

    “那你想聽什麽故事?”詹文繼續裝**來,懶洋洋的道。

    “聽母親講,你曾給你父王講周公、周禮的故事,連大王都愛聽,能不能也講給我聽聽?”

    說起這事兒,詹文又傲嬌起來,來了興致,一骨碌爬了起來,但還假裝生氣,道:“你叫我講周公、周禮的故事,我偏不講!”

    “為嘛?”

    “因為我生氣了!”

    “生什麽氣?”

    “你剛才說,乳母是農婦,你是農婦之女,你瞧不起農民!”

    “可那是事實啊!農民怎麽可以跟王室子弟相比?”

    “你可知道,我的先祖也是種田出身的?”

    “真的?那講講你的先祖們的故事給我聽吧!”

    “嗯!”

    詹文開始講述:

    “我大周的始祖後稷,名叫棄。棄還是個小屁孩的時候,就長得高大威武,就有遠大的誌向。他做遊戲幹的都是栽麻種豆的活計,經他手種出來的麻、豆都長得非常茁壯茂盛。等他長大chéng rén,也就非常非常愛種莊稼,他能根據土地的栽培特性,選擇適宜的穀物加以種植培養,引得人們都來向他學習種植技術。”

    “他的故事傳到堯帝耳朵裏,堯就封他做了農師,從此全天下的人都從他身上受益,他就因此立了大功。到了舜帝時期,舜也很讚賞他的業績,就對他說:‘棄,百姓們當初因為不會種莊稼,經常忍饑挨餓,後來全靠你播種各種穀物,才使百姓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於是舜帝便封棄幹邰,號稱後稷,另外得姓為姬氏。後稷在堯、舜、虞、夏幾代都享有盛名,曆代繼任者都很有美德。”

    “後稷死後,他的兒子不窋繼位。不窋末年,夏後氏政治衰敗,廢棄農官,不再勸民務農,不窋因而失去官職,遷到了戎狄蠻荒之地。不窋死後,他的兒子鞠即位。鞠死了,他的兒子公劉即位。”

    “公劉雖然生活在戎狄之中,卻重新恢複後稷的舊業,致力於農作,按照土地的栽培特性加以耕種,從漆、沮兩處水域渡過渭水,伐木取材,這樣就使得行路人有盤纏,居家者有儲備,人民都仰賴他的恩德。百姓對他感恩戴德,很多都從遠處遷居過來而投奔他。我大周的興起,就是從當農民開始的。我先祖公劉繼續興農救世,所以人們都用詩歌讚美他,追懷他的恩德。公劉死後,他的兒子慶節即位,把都城建在了豳。”

    “慶節死後,又傳了皇仆、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八代,古公亶父重新恢複後稷、公劉的舊業,興農救世,積德行善,國都中的人都擁戴他。後來黛盲等戎狄部族攻打他,想得到財物,他就把財物主動給他們。過了一陣戎狄部族又來攻打,還想得到土地和人民。人民都很憤怒,想迎戰。古公說:‘人民立君長,是求對他們有利。現在戎狄之所以來攻打,是為了得到土地和人民。人民在我的治下,與在他們的治下,有什麽不同呢?人民是為了擁護我的緣故才去打仗,但靠犧牲別人的父親和孩子來統治,我不忍心這樣做。’於是他同他的親近宗族離開了囪,涉漆、沮二水,翻過梁山,定居在歧山腳下。而豳地的人民舉國扶老攜幼,也全部重新回到古公身邊來到岐山腳下。連周圍國家聽說古公仁慈,也多來投奔他。從此古公才貶斥戎狄的習俗,建造城郭和房屋,分成邑落居住,設立(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五種官職。人民都用詩歌讚美他,歌頌他的恩德。”

    “古公的長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薑生小兒子季曆,季曆娶太任為妻,太薑、太任都是很賢惠的妻子。太任生下兒子昌,有聖明賢德的兆頭。古公說:‘我的後代當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長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曆,以便將來能傳位於昌,所以兩人便逃亡到了荊蠻,並入鄉隨俗的按當地風俗身刺花紋,剪短頭發,而讓位給季曆。”

    “古公過世以後,季曆即位,就是公季。公季遵循古公留下的原則,篤行仁義,諸侯都順從他。公季死了,他的兒子昌即位,就是西伯。西伯就是文王,他繼承後稷、公劉的事業,遵照古公、公季的法則,篤行仁義,尊敬長者,慈愛幼小。由於他能屈節禮遇賢能,為了接待士人,每天到中午還顧不上吃早飯,士人紛紛投奔他。伯夷、叔齊在孤竹國,聽說西伯善於敬養老人,一起投奔了他。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也去投奔了他。”

    “諸侯聽說了西伯的仁德,都說:‘西伯當是受有上天之命的君主。’”

    “第二年,西伯率兵征伐犬戎,獲得勝利。第三年,又出兵征伐密須,滅掉了密須。第四年,又打敗耆國。第五年,派兵征伐邘,又取得了勝利。第六年,討伐崇侯虎,並開始營建豐邑,把都城從岐山下遷到豐邑。第七年,西伯死了,太子發即位,就是武王。西伯在位五十年。在此期間受命稱王,後被諡為文王。”

    “從他那個時代起,就開始修改法度,製定正朔,並追稱古公為太王,公季為王季。武王姬發即位後,啟用太公望做他的師,周公旦做他的傅,又啟用召公、畢公等一班賢臣輔佐他,並遵循文王的遺業,開啟了興農立業,敬德保民,爭霸天下的大周中興的征程。”

    “我大周興農才得以立業,崇尚仁德禮義,禮賢下士,天下歸心,才得以立國。所以,姝兒姐姐切莫小看了農業,更不要看不起農民!”

    張姝聽得如癡如醉,半天才回過神來,幽幽的道:“真是精采!想不到你的先祖也是農民出身,卻創下如此豐功偉績!真是了不起!”

    “那是!”詹文又開始傲嬌。

    “你咋知道得那麽多?”張姝又問道。

    “我上學期間,太師太傅他們都會給我講曆史故事啊!還有太史陽父,熟知曆史,他講的曆史故事更是精采,他們講給我聽了,我就記得了唄!”詹文一臉的傲嬌表情!

    “那以後多講些類似的故事給我聽,我愛聽呢!”張姝意猶未竟。

    “真是個小故事迷!好吧!以後有時間再講給你聽。咱回去吧,還真困了!”詹文揉揉眼睛道。

    “嗯!那你一定要守信用哦!來!拉勾!”張姝道。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兩人拉完勾,才一起回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