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立儲之爭
字數:5182 加入書籤
就這樣,小王子詹文要麽上學苦學六藝,要麽給他的姝兒姐姐講故事,要麽跟張仲禦園遊獵,日子一天天過去,他也漸漸長大了。
他的姝兒姐姐性別觀念也越來越強,打死也不願意再讓他枕著她的大腿講故事了!雖然還是愛聽故事,但是隻允許他正襟危坐、或是自個兒找塊草地躺在她身邊給她講故事。所以更多的時候,他都是跟張仲廝混在一起,學術數、練射禦。
太子宮湦雖年長他們幾歲,但畢竟都是少男少女,都貪玩,有時也會跟他們玩在一起,但他性格暴躁,喜怒無常,高興的時候跟大家玩在一起,稍有不順心便大怒罵人,甚至跟王弟詹文動粗。
所以大家都不太喜歡他,大多數時候都對他敬而遠之。
這天,詹文、張仲、張姝課餘正在禦園玩捉迷藏的遊戲,跟宮女們玩膩了的太子宮湦也來到禦園,要跟他們一起玩。大家也不好拒絕,便一起玩了起來。
輪到太子捉大家時,天色已晚,詹文、張仲、張姝都各自跑進禦園的密林深處躲了起來,靜靜的等著太子來尋找。
等著等著,突然聽見一陣哭喊聲從密林中傳出!詹文、張仲趕緊循聲跑過去,卻見太子摟抱著張姝,將她按在地上,欲行不軌!張姝哭喊著拚命掙紮
“王兄不得無禮!”平時斯文謙讓的詹文眼見此情此景,也是怒不可遏,大喝一聲道。
站在一旁的張仲也是握緊了拳頭,卻是敢怒不敢言!
太子宮湦放開張姝,起身走向詹文,推了他一把,道:“你敢凶我?”
詹文道:“張姝、張仲兄妹與我們打小一起長大,情同兄妹,王兄休得無禮!”
太子拔出隨身佩劍,指著詹文:“我是太子,是儲君,是將來的王,將來天下都是我的,天下的měi nǚ任我挑、任我選,天下的美食任我吃,天下的珍寶任我玩,我叫你們死,你們一個個都得死!為了區區一民女,你竟敢忤逆我?”
詹文毫不示弱:“可你現在還不是君,不是王!身為太子更應該明禮知恥,怎可做出這等傷天害禮之事?你今天就是殺了我,也不準你動姝兒姐姐一個手指頭!”
“算你狠!”太子恨得咬牙切齒!卻不敢真的動劍,隻得收回寶劍,悻悻的離去。
受辱的張姝哭成了淚人兒!詹文好言勸慰:“姝兒姐姐莫怕!有我在,定會護你周全,除非我死!”
張姝哭著往宮中跑去,詹文緊隨其後,張仲臉色鐵青,一言不發,跟在後麵。
這等事情,不能隱忍!一回到宮中,詹文便將事情的原委告知了父王母後,要讓太子得到教訓!要為姝兒姐姐討回公道!
宣王聽得此事,雷霆大怒:“逆子!真是逆子!寡人定要廢了他太子之位!”
“王上息怒!都是臣妾管教無方!請王上責罰!但廢立之事,關乎社稷江山,非同小可,不可輕言廢立!望王上三思!”薑後見宣王動怒,伏地請罪勸道。
“此子性情乖戾,不思上進,三師三少,竟教不了他一人!奈何?將來大事若托付於他,非社稷之福啊!”
想起自己身為太子之時,經曆磨難,險些被殺身亡,幸得召穆公以子替之,方化險為夷,得以繼承大統。繼位後自己效法先祖,勤政愛民,勵精圖治,方有今日一時之太平。如今有此一子,自己百年之後,所托非人,豈不哀哉?想到此處,宣王不禁悲從中來!
“來人!去將那逆子綁了,送到太廟跪上三天三夜,好好反省思過!”宣王盛怒之下,罰太子跪太廟思過。
薑後雖覺心疼,也不敢阻攔。一麵勸慰宣王保重龍體,一麵派人備上禮品,親往詹文乳母住處賠禮慰問。
第二天上一上朝,宣王便正式提出廢太子之事,與群臣商議。立儲大事,關乎國本,不得不慎之又慎。宣王雖不滿意現任太子,也還得聽聽臣下的意見。
“王上!萬萬不可!廢長立幼,招禍之舉,切不可為!”宣王話音剛落,太史陽父出列拱手行禮,高聲反對!
“曆史的教訓就在眼前,王上萬萬不能忘了!前朝商王帝乙本有三子:長子微子啟、次子微子衍、三子德受。帝乙因三子德受天資聰穎,能文能武,頗有口才,行動迅速,且力大無窮,能徒手與猛獸格鬥,又在帝乙禦園遊玩遇險時,托梁換柱,救了帝乙一命,且有一班大臣力薦,便廢長立幼,立少子德受(即後來的商紂王)為太子,結果引得天怒人怨,失了殷商江山!此前車之鑒,猶在眼前,望王上三思,不可輕言廢立之事!”
“太史之言有失偏頗!商滅周興,乃天命使然,何謂**?”宣王道。
“雖言天命,又豈非**助之?商王帝乙長子微子啟,因帝乙廢長立幼,失了本該歸其所有的太子之位,便心懷怨憤,與其叔父箕子、比幹聯合其它王族,結黨反對紂王。按照商王朝舊製:“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王位繼承製,微子啟、微子衍、箕子、比幹這群人是離王位最近的,是最有可能繼承王位的。尤其是微子啟,是帝乙的長子,本來是最有希望繼承王位的,而且,在帝乙在位時,也確實有部分大臣擁立微子啟,卻因帝乙廢長立幼,失去了繼承大統的機會。微子啟自然不甘失敗,便結黨與帝辛離心離德,雙方長期貌合神離,內鬥不止,紂王對微子啟一黨長期進行打擊、排擠,以致後來才有了紂王逐微子、箕子,剖比幹之事,最後逼得微子啟、膠鬲與我大周結盟,助我大周取得天下。這些曆史過往,血的教訓,王上不是不知!故請王上三思,收回成命!”作為史官,陽父以史為鑒,力勸宣王不要廢長立幼!
“愛卿休再多言!也聽聽其它人的意見!”宣王卻顯得有些不耐煩,目光轉向召穆公道:“皇父意下如何?”
召穆公之於宣王,如同再生父母,如無他舍子替下當時還身為太子的宣王,不要說繼承王位,宣王連小命都不保!所以對於肱股大臣召穆公,宣王對其是敬重有加,其意見在朝中也是舉足輕重的。
老成持重的召穆公出列拱手行禮道:“廢立太子之事,為王上家事,微臣本不該多言,但立儲之事,關乎國本,稍有不慎,恐動搖國本,招致禍端!太史之言不無道理,我大周循商禮而有所損益,形成周禮,依周禮,太子之位,理應由嫡長子繼承。”
“回想當初,王上尚為太子之時,危亡之際,微臣情非得已,以子替下王上,非存私心,也不是不疼惜吾子,乃為保全國本,保全大周天下不得已而為之,至今想來,也是痛徹心扉!”
講道此處,召穆公不禁老淚縱橫,伏地繼續哽咽道:“今太子宮湦因年幼失禮,尚不可斷言其不可調教,日後或可嚴加管教,以觀後效。如其年長之後仍無仁德,實不堪擔當國之大任,再議廢立之事不遲!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宣王見此情景,忙從王座上立身走下台階,扶起跪地悲泣的召穆公,好言勸慰一番!
召穆公所言舍子救他一事,對宣王來說,當然是刻骨銘心的!
那還是厲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3年),宣王尚年幼。因其父王姬胡為振興王室,力主進行一係列改革,他把已被貴族利用各種名目占有的山林川澤,規定若幹項向王室交納的“專項”貢賦,招致既得利益者的貴族反對,慫恿不明真相的百姓起來bào dòng反叛,襲擊王室,宣王之父姬胡於是逃到彘地。
當時身為太子的宣王躲藏在召公家裏,百姓知道後,就把召公家包圍起來,要殺掉太子。
召公說:“先前,我多次勸諫君王,但君王不聽,所以才造成這次的災難。如果現在太子被害,君王肯定會認為我把他當作仇人,借機發泄怨恨。事奉君主的人,即使處在危險之中,也不能仇恨怨懟,即使有責怪,也不能發怒,更何況是事奉天子呢?”
於是就用自己的兒子代替太子,自己的兒子被誤認作太子被殺害了,太子最終才免遭殺害。
從此召公、周公二位相國苦撐危局,共理朝政,號“共和”,稱共和行政。到了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9年),先王姬胡在彘地去世,太子也已長大chéng rén,二公擁立太子繼承了王位,還政於太子,才使宣王登上了王位。
宣王繼位後自然對召公感恩戴德,尊稱其為皇父,加封太傅之職。
宣王盛怒之下,本欲廢長立幼,見皇父意見如此,有點騎虎難下,便隻得再征詢其它臣工意見,群臣七嘴八舌,眾說紛紜,意見分成了兩派:一派讚同廢掉現任太子,另立仁孝知禮的小王子詹文為太子,一派堅決反對另立太子。
見兩派爭執不下,宣王隻得宣布退朝,采取折衷辦法,就依太傅召公意見,暫停廢立太子之議。
太子宮湦見父王這次是真的動怒了,也不敢再造次,乖乖在太廟跪了一夜,直到昏倒在地,也不敢離開太廟一步。
消息傳來,薑後心疼不已,急忙叫上太醫,趕往太廟,扶起太子急救!過了好一陣,太子才悠悠醒轉!薑後垂淚道:“我兒可醒了,別再跪著了!快快隨母後回宮去吧!”
太子道:“孩兒不敢!沒有父王準許,我要一直跪在先祖麵前,哪兒也不去!”
“你可知錯了?”薑後問道。
“孩兒知錯了!以後會聽父王母後的話,不再做錯事了!”
薑後急忙遣人將情況報與宣王,求宣王恩準已昏倒在地的太子回宮。
宣王聽聞此事,也是於心不忍,又有薑後求情,於是準太子回宮將息。
立儲之爭,就這樣無疾而終!消息傳到原本無意王位的小王子詹文耳朵裏,他不禁也五味雜陳:“原來自己也是有機會繼承王位的啊!隻可惜這不僅在父王一念之間,也還要天時地利人和,還要有世族宗親的支持!也怪自己生不逢時!也隻得聽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