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翻高山千難萬險,闖出路生死瞬間

字數:1513   加入書籤

A+A-




    第三天弄好裝水的竹筒,煮食物吃的竹鍋。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第四天弄來一些樹皮野草,簡單加了一工,然後烘烤在火堆邊,烘烤幹後用木片子亂去外皮及一些灰塵,弄柔軟,串起來簡單地編製成兩塊,上身前後各掛係一塊,再用樹皮做成的繩子一係,上身保暖問題解決。第五天又弄來些樹皮、草、藤蔓,編製了一個可以背在背後的植物背包,背包底層放兩竹筒水,上麵放“熟食”幹糧。一切準備就緒,明天等太陽一出來就開始登山,爭取在天黑之前到達山項。

    第六天醒得特別早,吃飽喝足,收拾好臨時“營地”,打點好“行裝”,開始上路。

    看看一秋現在的形像:上身穿著“皮草”——樹皮枯草編製的衣、背後背著植物包、下身一條飄著許多條帶的五短褲;腰上綁著腰袋、一隻鞋、一個竹筒、一卷樹皮編成的繩索;手裏拿著一根一頭很尖的木棍;光著一雙腳板,迎著初升的太陽鬥誌昂揚地向山上進發。淡紅色的晨陽射在他身上,他那渺小與柔弱的身體與身邊巨大而堅硬的褐色山體形成了一個豔明的對比和反差。

    起初一段還算順利,也為自己是一名山裏的孩子而感到慶幸:是的,從小就生活在山裏,登山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他信心十足,鉚足一股勁,腳步也變得輕快起來。

    順著一個斜麵往上爬,快爬到半山腰時,就覺得越來越難了,上麵風化的嚴重,山石極不穩定,弄不好就會有碎石片碎石塊往下滾去,下一個斜麵與上一斜麵並沒有相聯,再者之間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大約有60度左右的鬆散而濕滑的碎石麵,要爬過這段碎石麵得十分小心,如果一失足就有可能順著此坡麵滾落到山腳下,途中沒有任何可以阻擋的物件。

    為慎重起見,一秋決定運用早就準備好的繩索。觀察了一下,繩索一頭隻能固定在他左前方二十米遠的一棵小樹上,這棵小樹也是能找到的唯一一棵樹,那棵樹長在山上一條裂縫邊沿的幾塊怪石之間,能在此處立足,它的根係一定很發達很牢固。其實要到達這棵小樹同樣要經過一段鬆散而濕滑的碎石麵,但這段距離不算遠,再說不是往上而幾乎是平行他現在的高度,憑山裏伢子的經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不容多想,準備好後,他腳手並用,一鼓作氣往樹那邊快速爬行過去,並不是對著樹平行爬去,而是斜著往樹的上方爬,距樹大約五、六米遠時,再從上方斜往下直朝小樹方向半爬半滑行過去,正好落在小樹邊上,一伸手就牢牢地抓住了小樹的枝杆。

    小樹左邊就是一條山體裂縫,站在山腳下往上看時,隻是一條墨線,臨近才發現是一條足有十米左右寬,裏麵怪石突兀,深不見底,陰風陣陣,令人膽顫。

    一秋在小樹主杆上牢牢係了一個繩環,然後把繩索一頭從環裏穿過,把穿過來的這頭牢牢係在自己的腰上,另一頭握在他手中,這樣邊往上爬邊放手上的繩索,眼看就要爬上另一個斜坡麵時,他伸手向上一搭,同時腳下用力一蹬,沒想到腳下先滑,手一搭沒搭到斜麵的邊沿上。壞了!一秋心一驚。考慮到手一定會搭在斜麵邊沿上的,所以腳用力往下蹬時,整個身體都做了騰空的打算,當手沒夠著斜麵的邊沿時,身子的重力再回到鬆散而濕滑的碎石麵,腳下怎麽也穩不住整個身體的重量了,整個人便迅速往下滾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