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山高溝深變故多,擔心什麽來什麽
字數:3578 加入書籤
當身子離開鬆散而濕滑的碎石麵,一下子被懸吊在空中時,正好來回擺蕩在溝壑的上麵,一陣陣陰風迎麵吹來,令他冷汗直冒。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他終於定下神來:走原路就得順著繩索往上爬到小樹處,然後再往上爬三、四十米上到那個斜坡麵,這樣的難度就是要用雙臂爬大約30多米高的垂直繩索。另一種方法就是改變原計劃,繼續放繩索,讓自己落在溝壑的邊沿岩石上,然後順著溝壑邊沿找路穿過去。思考了一下,還是決定走原路,走溝壑不確定因素太多,不敢冒險。是的,培訓老師多次強調了一句話:“探險絕不等同於盲目地冒險!”
把繩子在腰裏再一次紮牢,向再隻手心吐了兩口唾沫,一定行的!自己給自己鼓了一下氣,雙手開始輪番揪繩索、雙腳同時蹬空氣,一節一節往上升。
終於爬上了小樹邊上,找到一塊穩定的岩石坐了一會,喝了點水,又開始攀登這一節鬆散而濕滑的碎石麵,這次再也不急燥慌亂。看準了路線,再次往上衝刺,這次順利地到達了斜坡麵上。放開繩索的一頭,把整個繩索從活環中拉收回來,圈起綁在腰間,吃了點“幹糧”喝了幾口水,休息一會兒,然後順著斜麵山坡往山頂爬去。
立在山頂,遠處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彎曲其間的河流、有綠綠蔥蔥的森林、有大小不一的草原,其中有一塊地方有煙霧升騰,應該是人類的居住區吧!想到能找到人類,一秋心裏無比地激動起來,恨不得馬上就跑下山去,走進居民家中,好生吃一頓人間美味。
但當他把目光收回到腳下尋找下山的路時,頓時傻了眼,這哪裏有坡度,不僅找不到坡度,就連山腳也看不到,也就是說要下山的這一麵簡直就是懸崖陡壁,更加惱心的是要下的一麵比剛登上來的一麵要高得多,也就是說要去的地方地勢比他出發地的地勢要低許多。
怎麽辦?怎麽辦?
不能急,總會有辦法的。於是,一秋冷靜下來,小心地在山上尋找下山的路。隨著找尋範圍越來越大,失望也就越來越大。這麽大的山脈,我就不信沒有下山的路!我不服也不信!一秋內心裏不停地鬥爭著,而尋找下山的路卻沒有停止。
眼看太陽就要落在無比遙遠的群山後麵了,他還沒有找到一條下山路。往東邊找了很久沒有,又折回來往西邊找,最後又走到了那條山壑邊上,看來,想下山隻有通過這條溝壑了。
現在才仔細地觀察起這條溝壑來,溝壑似乎把一條連續的山脈從中切斷,斷裂口極不整齊和規則,兩邊有各種懸掛、凸出、落下卡在溝壑上的岩石,往下看去,溝壑時寬時窄,時隱時現,往溝壑深處望下去黑幽幽的,深不見底。
從一秋站立的山頂下到溝壑邊沿的一塊空地上應該沒有問題,天馬上就在黑了,今天就選在那塊空地上過夜。當然,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是動用了繩索,同樣用了一個活環(活環的繩索是從這根主繩索上割下來的,每用一次活環,繩索就會短一截),終於安全地下到了溝壑邊上的一塊平整的空地上,在靠北麵的山壁下選一個好地方,靠在上麵準備熬過一夜。
太陽隱去,氣溫陡降,沒有柴生火,一秋便把周圍一些大大小小能搬動的石塊石片收集起來,靠在山壁邊壘成一個半圓形的圈,然後用小石塊及石片把一些孔洞也堵塞住,這樣就成了一個不透風的避風窩。
一秋拳縮在“石窩”裏,通過兩邊高聳的山尖之間的一條窄長的天空中布滿了星星,找了找,沒有北鬥星。一首歌在我耳邊響起,我隨著哼唱起來:“北鬥星,亮晶晶,它是俺們的指路燈,要是找不到回家的路,抬一抬頭呀,望一望北鬥星……”
一邊唱,一邊熱淚流。
一秋很快就冷靜了下來:麵對漫漫寒夜,我一定要充滿鬥誌!一秋不斷地自己給自己加油打氣。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一秋走出“石窩”,在空地上做了一下huó dòng,讓有些麻木的腿腳恢複知覺,讓凍僵了的身體產生上些曖意,然後拿出食物來吃了一些,補充一些能量。不好,天雖然亮了卻並不見太陽,今天不會下雨吧?在山上及山下就怕遇到雨天,一下雨就可能有預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不要再猶豫了,得趕快下山去。
一秋重新整理好隨身物件,套好繩索就往溝壑裏下。在下之前,他早已看清了路線:先下到溝壑中間部位的一塊卡在溝壑中間的巨大石塊上,再橫過石塊到溝壑對岸,沿對岸邊沿向西走,那邊有一條有點坡度的斜麵,可以作為下到山下麵的路線。
一秋下到了卡在溝壑中間的岩石上,這塊岩石的確大,往上的一麵恰好是一個較為整齊的平麵,這就好似一座石橋架在溝壑之上。
“石橋”麵上雖然平整,但上麵因潮濕而布滿了綠茵茵的苔癬,在橫過“石橋”時,一秋格外小心,防止滑下去。
來到溝壑對岸,沿山壁一條小台麵走,走到溝壑西邊盡頭就有希望了。沒想到這條小台麵上有一個缺口,他估計了一下缺口的寬度,在平地,這個寬度應該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但這不是在平地,是在一條深不見底的溝壑上,而這缺口的對麵地基不知牢不牢,如果在助跑後跳過去,下麵一鬆塌或腳下一滑,那後果不勘設想。
怎麽辦?決不能盲目冒險!先考察一下有沒有其他出路。一秋慢慢退回到“石橋”附近,那裏的台麵比其他地方要寬一些。這時往溝壑裏看下去,並不是一點都看不清楚,也許站在山頂距離遠看起來黑幽幽的。這時靜下來往下麵仔細看,可以看到溝壑內不成規則地卡著好一些石頭,也許下去不多深就是被這些下落的石塊填上來的溝壑底部,沿著這條溝壑底部也許就能走到山的腳下。
這個觀察和想法立馬改變了一秋原先的主意,他便決定先下到溝壑的底部再說。他把繩索繞過“石橋”,順著繩索下到下一個卡在溝壑上的石塊上,等自己找到落腳點後,再放下繩索,又繞過腳下的石塊,再通過繩索下降到下一個目標石塊上……
一切都如願以償。
一陣帶有水腥味的風吹來過來。“壞了!”兩字還沒有喊出口,豆大的雨點“劈劈啪啪”劈頭蓋臉地砸下來,弄了一秋一個措手不及。
眼看就快下降到下麵一塊卡住在溝壑兩邊的石頭上了,是降下還是順著繩索往上爬呢?山區的雨凶險得狠,弄不好就會丟命,已上過一次當了,這次決不能上第二次當。一秋沒做過多考慮,趕緊順著繩索往上爬。
還沒往上爬幾步,腳底下就傳來轟鳴聲,轟鳴聲越來越大,一條白莽從溝壑東邊竄來,很快經過他的下麵,一頭鑽入溝壑的西邊,再從山脈西坡離山腳幾米遠的高處騰空而下,強大的水柱衝離山體,跳進山下麵的一個深潭中。衝進深潭的水在裏麵轉了一個圈,然後漫過潭的邊緣,舒緩而又悠然地向東北方向漫淌而去。
一秋慶幸自己的英明決定,對那種瘋狂的山中流水產生了一種恐懼感,聽到那種轟鳴的洪水聲,心裏自然而然地就有一些膽寒。繼續奮力往上爬,哪想繩索已使用過多次,與岩石間摩擦得也很厲害,這時已承受不起一秋往上抓爬的力量,它竟然不顧他的生命危險,在最關鍵時刻突然斷裂,一下把他拋下,直接落入奔騰的白色洪蟒中,還沒等他醒悟過來,早已隨水流衝出溝壑,一頭鑽入山腳下的深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