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大明宮後宮(4)
字數:2835 加入書籤
大明宮後宮張寶同 2017.11.30
李淵在做了9年皇帝,將皇位交給了李世民。李世民雖然沒有殺掉自己的父親,但是從此李淵過上了囚犯的生活。李世民因為當年李淵支持李建成,因此懷恨在心,從李淵退位開始就將其視同軟禁。頭三年,李淵還是住在皇帝專屬宮殿太極宮,李世民住在東宮做皇帝,但是李淵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不能隨意外出,而且大臣也不能來拜見,當時隻有裴寂等少數之前心腹前來探望,但很快裴寂就被治罪,發配邊疆。而且李世民開始清算父親的一些政策,為被李淵懲處的劉文靜平反,而且升官,被李淵寵信的大臣都受到了處罰,李淵製定的政策基本上被否定,這種在位期間就公然否定上任皇帝的政策,在中國曆史上都是十分罕見。不僅如此,之後,李世民連太極殿都不讓李淵呆了,找了個借口,將李淵搬遷到弘義宮,被李世民改為大安宮,意思是老實點。這裏陰冷潮濕,當時李淵已經60多歲,而且形同囚禁,比在太極殿更加沒有自由。每年,李世民都會去當年隋煬帝修建的仁壽宮避暑,但是,從來不讓李淵過去。李淵在大安宮的一舉一動都被嚴密監視。想想當年君臨天下,意氣風發,門庭若市,此時的李淵是無比淒涼。晚年的他時常有所歎息,似乎是在後悔什麽?在此情況下,身體條件越來越差。在李淵臨死前最後一年,李世民不知道是良心發現還是接受了大臣意見,因此邀請李淵也去仁壽宮避暑,但是李淵打死也不敢去。因為他知道,那是當年隋煬帝殺死楊堅的地方,對此時李世民突然讓自己去,感到十分害怕,說什麽也不去。李世民無奈,為了消除父親的恐懼,表現出一點孝心,他下令為父親修建大明宮,以改善李淵居住條件,讓他頤養天年。但是擔驚受怕的李淵心裏很不安,在1年後就死了,此時大明宮還沒修好。李淵這個開國君主,在淒慘孤獨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正好做了9年皇帝,9年太上皇。
據史料記載,大明宮原名永安宮,是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曆時達200餘年。大明宮占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大明宮毀於唐末戰亂。
貞觀八年,也就是玄武門政變後的第八年,唐太宗李世民為父親唐高祖李淵修建的一座避暑宮殿。李淵死後,永安宮改為大明宮,因為長期無人居住,成為了一座離宮。離宮是指在國都之外為皇帝修建的永久性居住的宮殿,皇帝一般每年在固定的時間要去居住。到唐高宗李治時,憂鬱身患風濕病,厭惡太極宮內潮濕,便搬來地處龍首塬上地勢高地麵幹燥的大明宮裏。高宗李治加以擴建,一度改名蓬萊宮,後成為唐代帝王在長安居住和聽政的主要場所。
從地形來看,自長安西南部的樊川到大明宮這裏,有一條象征龍脈的山塬,南北延綿約60裏。龍塬的尾部是樊川。樊川是西安市長安城南郊著名風景區,漢高祖劉邦曾將這條川道封為武將樊噲的食邑,樊川由此得名,據傳今樊川即當年樊噲花園遺址。龍塬的龍首在西安北郊。因這裏的地勢高亢,人稱龍首塬。大明宮就建在這條龍塬的龍首,利用天然地勢修築宮殿,形成一座相對獨立的城堡。宮城的南部呈長方形,北部呈南寬北窄的梯形。龍首山北麵為後庭,地勢低窪,引龍首渠水入城形成湖泊,即太液池。
大明宮後庭區的規劃十分注意地理位置的選擇,避免後宮區域再次發生像太極宮後庭“揪濕”的失誤。天子寢殿和便殿,大多被集中到了太液池東南的龍首山高地上;皇帝於後庭理政和宴請群臣的場所,被安置到了太液池西南岸的龍首山高地上。而在太液池的北麵,地勢廣闊低平,則安插一些遊藝的場所和太液池的附屬景觀,如拾翠殿、跑馬樓、鬥雞台等等。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位於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此外有別殿、亭、觀等30餘所。
唐太液池供帝後蕩舟、賞月。池中有涼亭,池的周圍建有回廊、殿宇,皇帝也經常在太液池大宴群臣。唐朝三座宮城之外,又有三座大型苑囿,分別為西內苑、東內苑、禁苑。西內苑在太極宮之北,苑內有宮殿若幹,其中弘義宮是李世民為秦王時居住的地方,即位後改名為大安宮。貞觀四年,退居太上皇的高祖李淵搬遷到大安宮,貞觀九年,李淵病逝於大安宮之垂拱殿。東內苑在大明宮的東南角上。苑內殿有承暉殿、龍首殿,看樂殿、毬場亭子殿;院有靈符應聖院,唐僖宗崩於此處,池有龍首池,引龍首渠水注入,後又將池填平,改建為鞠場。坊有小兒坊、內教坊、禦馬坊。三苑之中,禁苑的規模最大。東、西兩苑隻有方圓一兩裏,而禁苑地處唐都長安西北部的大片地區,北枕渭水,向西包攬了漢長安城,南接宮城,周廻一百二十裏。禁苑中有柳園、桃園、葡萄園、梨園,充滿生機。數十座閑雅的小亭散布於苑中,在各個景點附近建有宮殿,供帝後們設宴觀景並休息之用。
太液池是後宮的所在地,也是大唐王朝最重要的池苑。後宮指帝王的妻妾生活的地方。唐設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餘人,皆選良家女充之。古人常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來形容古代皇帝嬪妃之眾。據說皇後所居的清寧宮、後妃所居的蓬萊殿、含象殿、浴堂殿和溫室殿,公主所居的鳳陽閣都建在太液池的周圍。太液池可謂是內廷的中心,湖中有蓬萊島、瀛洲島和方丈島,島上有建築,景色秀美。而池周圍的殿宇廳堂和樓台亭閣密布,多達四百多間,多為後妃起居與遊憩之場所,由回廊連接,四通八達。
大明宮毀於唐朝末期,一千多年來,由於朝代更替和風雨變換,大明宮早就不複存在了,而且有關大明宮中的一切也在曆史的長河中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努力搜尋,可是,卻從未見過有關大明宮任何詳實的情景與畫麵。除過眼前這些重建的宮殿和場所,我們根本看到不到曆史的原來風貌。但是,根據大明宮的模型建築,我們可以從那些深宮大殿和亭閣樓台想像當時的繁華與盛景。這些按比例濃縮的大明宮的模型就像一幅長長的曆史卷軸,緩緩地揭開著唐朝後宮的神秘麵紗。
在經過玄武門之變之後,唐朝平定了整個中國,逐漸地安定和繁榮起來。特別是在唐高宗李治搬到大明宮居住之後,擴建後的大明宮從此成為唐帝王的主要居處。在大明宮存在的270多年間,在這裏居住聽政的唐代皇帝多達17位。(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