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吹泡泡和過日子

字數:2759   加入書籤

A+A-




    說的真多,總是想著想著就跑題了。

    牛跑遠了,就再拽回來。教之所以會有,是因為給了人信仰和奢望!信仰的人是因為搞不清方向,尋覓指引,奢望的人是因為得不到滿足,尋求寄托,無論信仰還是奢望,歸根是因為失落和無助,找不到生活的路。這不在乎是否富有,但貧窮更為難受,因為吃喝都愁,幹什麽都愁,富有好歹不用為吃喝發愁。

    好吧,其實,如果說,教之所以誕生是因為有人想說些做人的道理,那麽證明一定是有人不講道理了,教的蔓延就說明是不講道理的人越來越多了,當教已經泛濫,好吧,就已經說明天怒人怨了。

    就像老天爺本來就是要陰晴冷暖黑夜白晝的,萬一不下雨莊稼就完了,萬一老下雨莊稼也完了,就這樣推下去,不管哪個行業不管哪個營生,不管哪種生物,單一的繁榮就是崩塌的陷阱。越繁榮就越危險,繁榮的背後就是另一種的貧瘠,越繁榮就越是虛假,越是虛假就越是繁榮,泡泡吹起來就會慢慢變大,越來越大,然後啪的一聲,什麽都沒了。隻是誰都認為自己不是吹破泡泡的那口氣,都在瘋狂的吹,吹,泡泡能吹多大?天知道。

    有人在吹泡泡,就有人在傳教,有人在傳教,就有人信教,有人信教,就有人在吹泡泡。失落和無助,就像個泡泡。我們餓了,好容易找了點吃的,又被吃飽了撐得搶去了,再逼著我們找吃的,我們餓,打不過飽的,怎麽著,要麽全去死,要麽就去奪。

    去死又怎樣,去奪又怎樣,去死是你被泡泡淹沒了,消失在了泡泡裏,無非是淹沒的時間長短,去奪是泡泡崩塌了,或者與泡泡陪葬了或者九死一生活了下來,然後才發現又掉進了下一個泡泡,你或者負責吹新的泡泡,或者剩下繼續等別人把泡泡吹大。不是人不想消滅泡泡,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鑽到了泡泡裏麵,等發現泡泡大了,卻無能為力了,隻好困在裏麵,慢慢同化。

    泡泡真的吹也吹不完嗎?我想不是的,泡泡之所以吹不完,是因為刺破泡泡的人是錯的,它刺破了一個,卻又滋養了一堆。要想不滋養,就隻有把皂角水倒掉。

    我們都像是皂角水盆裏的極為微小的水滴,擁擠與狹隘的生存迫使你想表現和擁有自己的世界和空間,仰慕和掙紮在泛起水麵的小泡泡裏,即便我們九死一生脫胎換骨變成了小泡泡,又在仰慕和掙脫在大泡泡裏,即便萬中無一無與倫比的變成了大泡泡,又在仰慕和幻想飛翔在天空裏的泡泡,即便空前絕後起死回生的飛了起來,才發現自己居然隻是在個微不足道的盆裏,這才想拚命的告訴水滴們,不要再爭什麽泡泡,卻無能為力的等待空氣的撕裂。不知你是否能夠想的明白。

    好吧,水滴就是貧民,貧民很難有思想,小泡泡就是中等人的思想,大泡泡就是上等人的思想,而飛起來的泡泡,我想真的沒幾個,第一個傳教的,應該算一個,不管佛爺道祖上帝還是真主,即便教義不同,千差萬別,歸根是飛出去的,隻是飛的高低上下,左右前後,視野的角度不同罷了,他們是要告訴水滴們別再在盆裏爭鬥,闖出去才有無盡的天地。

    隻是水滴們能理解嗎?小泡泡能理解嗎?大泡泡能理解嗎?何況又有幾個泡泡是從水滴能夠長大,還心存水滴的,大泡泡在乎的隻是能多大,過多長,孕育幾個小泡泡,等它那一批所有的大泡泡崩完了,是否就輪到小泡泡們變成大泡泡了。泡泡越來越小,能飛起來的越來越少,越來越小,越來越少。也許將來的將來就是消亡,皂角水臭了,毫無一用,潑出去,再不會存在。

    村裏什麽時候有傳教的開始,我並不知道,也許去年,也許前年,也許已經很多很多年了。蒙古人的喇嘛,蒙古人的長生天,色目人的基督,還有色目人的回回,還有還有數不清的教。東正,天主,摩尼,猶太等等等等是不會搭理又窮又破的土老帽的,他們隻會昂起頭,鼻孔朝天的走過你的身邊,和尚也不會朝我們化緣的,即便你拿出家中的幹糧來,人也瞧不起粗糙大手裏的粗糧,何況還是雜糧。老道們倒是好一點,也會吃粗糧,禮數也周到,就是來的少,不能怪人家,吃一百戶窮的,也不如吃一戶富的,這是常情。

    有人瞧不上,就有人瞧得起,不然怎麽活。大教是不行了,小教就瘋了,這座菩薩那尊佛,那位大仙這個頭陀,鬼靈精怪,神仙妖魔,二姑姑三太爺,四奶奶五太婆,上管五湖四海,下管拉撒吃喝,本領大的沒的說,真顯靈的沒見過,太陽東邊起西邊落,明了的是白天,黑了的是夜,喝水治渴,吃飽不餓,鴨子走路歪著脖,雞蛋孵不出大鵝,跳大神的能唱歌,玩雜的有花活,車過去有轍,橋下麵有河,芸芸眾生,大千世界,黑白曲直,是非因果,一句話有些人是為了能好好活著,有些人純粹是吃飽了撐得。

    村裏的白天是繁忙的,誰也要為了生計而奔波,何況這時的白天已經在無休止的縮短著,能尋找存糧的時間也不允許誰可以偷懶,黑夜已經讓你停下來的腳步更多了,如果嚴冬到來,除了可以打著些不開眼的兔子和野雞,就很難有別的收獲,隻能幹巴巴的算計餘糧漏地的時日,是否能挨過下一季的到來。

    日子仍舊一天天的過著,無所謂你留戀不留戀。

    閑下來的時間越來越多,能出趟遠門的時間越來越少,不是人們不想出去,是因為寒冷的風會把臃腫的衣服,輕易的撕穿,衣服之所以臃腫,不是因為它暖和,而是因為它的材料,聽爺爺說有錢的人會續上棉絮,棉絮是棉花彈出來的,棉花是什麽?我沒見過,我沒有錢。

    我們能續的還是楊柳絮,或者河邊的蘆葦,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至少還有更多的人隻能絮稻草,冬天穿在外麵的衣服會很髒,也不敢洗,一洗就變成了一個坨,就更不保暖了。所以人們隻能選擇在家烤火盆,燒火炕,你知道燒火也得要有柴火,所以能賴在被窩裏不出來,是最好的選擇,可誰還能真賴在被窩裏?還得出來。靠著牆角曬太陽是最好的招了,聚上一群人,才能有說有笑,生活才能在冷天裏讓人覺得有點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