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七星沙百戶所
字數:3160 加入書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南京平民王誌,敬獻皇布有功,特賜七星沙百戶官職,即刻上任,不得有誤!欽此!”
這聖旨有點忒簡單了,隻有聊聊幾句話,皇帝也就賞了個百戶官職,再無其他,真是忒小氣了點。可王誌倒是能理解,以崇禎現在的家底,倒真拿不出什麽錢來賞賜給他這個平民,連官都隻給了正六品百戶,你能指望他給你賞賜金銀財寶?人家兜比臉幹淨,不找你要就是好的了。
領旨謝恩後,王誌站起身來,恭謙有佳,給老太監遞了二百兩銀子的寶鈔,說道:“多謝幹爹了,這次進京,幹爹辛苦了!”有銀子拿,老太監滿麵春風,擺擺手笑道:“無妨,吾兒無需多禮,既然領了官身,趕緊上任去吧。”把銀票塞回袖中,老太監看著王誌向門外走去,忽然想起什麽,又喝道:“吾兒,切記,火器之事,不得耽擱!”
王誌點頭出了老太監的府邸,自顧回了家。
王誌要上任的百戶所,地點在南京城北麵長江江心的七星沙,也就是後世的七星洲沙島。這是個獨立的衛所,有一個兩百多戶人的村子,以前是島上設立的長江水軍衛所,後來水軍荒廢了,這衛所就徹底成了農戶村莊了。島上有個不小的碼頭,停著幾十艘漁船,二百多戶軍戶,自從成了農戶,一邊種田一邊打漁,日子過得倒還像回事,比南京城的貧民窟強得多。
如今陡然來了個百戶官,村裏人倒也沒覺得有什麽,反正這裏荒涼,派不派人來都一個樣。島上也沒有什麽特產,就算當官的來了,也幾乎撈不到什麽油水。
這天,王誌帶著幾個武林高手和老兵仆從上任了,乘著船來到七星沙,穿著百戶官服,挎著腰刀,還騎了匹高頭大馬,倒是有些威風。島上的人看著王誌等人的到來,又看到王誌身上的官服,都明白怎麽回事了。他們不關心這些,但王誌關心啊,王誌一到村裏,立即找來了裏長,讓裏長把全村的青壯百姓全都召集起來。
新官上任三把火,王誌這第一把火,就是抽了二百人出來,把這些人變成衛所的兵。至於怎麽訓練,自然有那些老兵主持,他又不懂,雖然他看過很多軍旅片,也隻是紙上談兵而已,隻能把那些訓練設施畫出來交給老兵們,讓他們各自施為。
簡單吩咐之後,王誌帶著幾個武林高手開始巡視整座小島。七星沙這座江心島其實麵積並不算小,有五十多平方公裏呢。現在整信島上,有十分之一不到的土地被開墾出來成為農田,其他的全都是蘆葦蕩。對於王誌來說,這可是嚴重的土地浪費,這是商人所不能容忍的。王誌巡視的時候,也一直在考慮,這麽大片的土地,究竟該怎麽利用呢?
蓋成房子?這兵荒馬亂的年頭,房地產生意不怎麽景氣啊。開發成農田?五十多平方公裏,是五千多頃地,換算成畝,足有七八萬畝,就這二百來戶軍戶,哪裏開得出來?就算開得出來,也種不完啊。人口太缺了,七八萬畝,就算一人分十畝地,那也得七八千人,而且都得是勞力。如果拖家帶口,得一兩萬人。
倒不是王誌找不到人,關鍵是怎麽養?一兩萬人,每月光是糧食消耗都得多少錢?再加上還得蓋民居,哪怕把民居的地除掉一部分,至少還剩六萬畝。王誌有些頭疼,這七星沙處於長江中,土地都是富含營養的沙土地,非常肥沃。而且處於江心,又不缺水,如果全都種上稻米,再結合自己從現代帶來的種植經驗,一年能產幾十萬石糧食不成問題。現在糧食可是很值錢的,因為戰亂的原因,北方的糧食一天比一天貴,以當下這個時間段來說,河南的糧食八兩一石,北京的糧食五兩一石,遼東的糧食能達到六七兩一石。
幾十萬石糧食,隻要運出去,就能賺個盆滿缽滿啊。王誌有些心疼,如果開墾不出來,這些都是空談,但哪怕是空談,他也認為這是他個人的損失。
忽然,看著一眼望不到邊的蘆葦蕩,他眼前一亮。對啊,我怎麽把這茬忘了?蘆葦可以造紙啊。這年頭,紙可不便宜,絕不比糧食便宜,甚至更貴。特別是蘆葦造的紙,那是紙中上品的宣紙啊。隻要找幾個工匠,在七星沙上開辦一所造紙坊,幾萬畝地的蘆葦,每年光是賣宣紙,都能大發其財啊。
一念及此,王誌興奮不已,帶著幾個武林高手立即趕回村子。稍作吩咐,一個家丁立即乘船回南京城辦事了,王誌又在堪察場地,為開辦造紙廠作準備。至於紙廠造出來的紙,他並不準備在大明境內販賣。大明的紙價雖然不低,但絕比不上海外貿易的利潤大。要知道,雖然宋朝造紙術就已經從國內傳到國外了,但受限於各地的話造紙工藝發展速度比較慢,不像華夏大地這麽迅猛發展。現如今,不論歐亞諸國,紙的製造成本以及價格,都居高不下。而大明的紙張,成本低廉,工藝熟撚,紙質精美,乃是各國熱求的高檔貨,與絲綢瓷器等不相上下。
而銷路方麵,王誌也有考慮。現在大明的領海內,跑商的船隻基本都是福建鄭芝龍那夥海盜的。他們不僅經商,還聚起大批船隻,做起海盜的行當,朝庭水軍荒廢多年,拿他們絲毫沒有辦法。王誌的想法是合作,自己出產品,鄭芝龍出現把東西買下,遠銷海外,進價是固定的,能賣出多少利潤,王誌一概不過問。
剛才回來的時候,王誌就吩咐了一個家丁,去福建想辦法聯係鄭芝龍,不管生意能不能成,先見個麵談一談也是好事。除了紙,還有帆布以及各種帆布製品,這種布料,對於常年混跡於海上的海盜來說,作用不小,相信拿到海外,也能暢銷。其他的就是禮花了,這東西到哪裏都是非常受歡迎的,這個生意不能不做。至於什麽瓷器茶葉絲綢,王誌沒打算摻合,那些不說已經有人做了,跟人搶食,對於現在羽翼未豐的王誌來說,不劃算,容易得罪人。
一晃就是半個月過去了,趙記布莊的第一批帆布製品總算成功出爐,由王誌負責設計,趙氏布莊負責織造裁剪的帆布製品,出現在王氏商鋪內。此時的王氏禮花店也已經改名為王氏商行,此商行隻負責新品發售,隻做一次性生意,過後就由東家負責跟各地商戶談pī fā的話生意,也算各有分工了。
除了帆布製品生意,造紙坊也開工有一段時間了。新成立的造紙坊規模不算小,夥計工人百來個,七八天時間就積攢下幾千刀上等宣紙。按最紙二兩銀子一刀,這可就是上萬兩啊。這還是大明朝國內的紙價,運到國外,四五兩一刀,甚至七八兩一刀都是正常。
九月末,王誌派出的人回來了,鄭芝龍是見到了,不過鄭芝龍對他王誌這麽個百戶小官並不感興趣。隻是說到時候會派人過來跟他談,談判的地點定在了崇明沙,也就是長江口的崇明島。想想也是,人家一個海盜頭子,如果敢來內地,被朝庭知道了,指不定就來人抓去砍頭了。鄭芝龍小心,他王誌也得小心點,畢竟鄭芝龍不是什麽好人,當海盜的,哪個不是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