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重返熱河 “武悼天王”冉閔

字數:3575   加入書籤

A+A-


    劉公向劉祥講述了這個魏天王的由來:

    西晉末年,皇族司馬氏家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了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這次****共曆時十六年,在中原諸王紛戰,西晉國力衰弱之際,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機入主中原,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與漢人政權對峙。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就有十六個國家。

    由於胡人在北方的殘暴統治,晉國的經濟政治中心向南方轉移,淮河淮南流域成了南北交戰的主戰場,從此逐步進入了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可以說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幾近亡國滅種。在北方,胡人視漢人為豬狗,稱漢人為“羊”,不僅大肆殺戮,還烤而食之。

    史書記載“北地蒼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在北方各族建立的那十六個國家中,僅有一個政權是當時北方漢族建立的,那就是“冉魏”政權,而政權的建立者就是死後被對手慕容鮮卑封為“武悼天王”的冉閔。

    冉閔執掌政權之時,北方漢人的局麵是“狼煙千裏,十不存二”為了重聚在戰場中慘遭屠戮的北方漢人的鬥誌,冉閔發布了一項廣為知聞的反抗並屠殺侵略自己家園的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這番指令一下,徹底激起了埋藏在漢族心中對於胡人侵略的民族仇恨,點染了fù chóu之火。

    一時間,北方大地硝煙重起,漢人與胡人“無月不戰”,屍野遍地。光在鄴城就屠殺了二十萬以殘暴著稱的羯族人。後來中原的胡人決定反擊。他們聯合起鮮卑、羌人等北方各族軍隊,共同對付冉閔。

    最終在與燕國的廉台之戰中,冉閔以不足一萬兵力對抗數萬敵軍,先是“十戰十勝”,後被鮮卑名將慕容恪以鐵鎖馬之陣困住,冉閔左持雙刃矛,右執鉤戟,在斬殺三百餘名鮮卑兵,陷於重重包圍後被俘。最終被斬於燕國國都龍城的遏陘山下。

    相傳冉閔人頭落地後,遏陘山左右七裏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七個月內,天旱不雨。慕容儁非常恐懼,以為是上天發怒,趕緊命人祭祀冉閔,封其為武悼天王。祭祀當天,更是天降大雪。冉閔雖然死了,卻讓侵略者們看到了漢人報複之心的可怕,再不敢把漢人看成待宰的羔羊,慕容儁之所以追封冉閔,很大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安撫北方的漢人,恐再有第二個、第三個冉閔的出現。

    可笑的是,冉閔生前曾經遣使告東晉王庭說:“叛逆的胡人擾亂中原,如今我已消滅他們,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話,請派軍隊來。”東晉最終沒有答複,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而在冉閔死後的第二年,東晉就誕生了《蘭亭集序》,王羲之的這部名篇婦孺皆知,卻很少有中國人記得冉閔是誰。

    “那冉閔死後沒有化龍麽?”

    “當時中原大亂,禦龍氏與護龍衛士們都在忙於抵禦外辱,沒能及時的趕到遏逕山渡其化龍,再加上鮮卑人在斬首他時施了異術,使其精魂一分為二,分別在身首兩處,又將他的頭顱帶到中原異地而葬。

    後來禦龍氏將他的頭顱找回與身體合葬於一處,在其墓地上建起了一座安魂塔,並用術法將這座塔封在了土石之中,與遏徑山融為一體,目的是五百年接其頸骨,五百年連其筋肉,五百年融其精魂,一千五百年後便可化龍飛升!”“冉閔墓就在熱河?”“不僅在熱河,就在離你老家不遠的朝陽縣!

    因為當年的龍城就是現在的朝陽縣,遏逕山也在朝陽縣的境內。根據嘲風傳回來的情報,有個rì běn商人雇人在朝陽縣的一座山上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塔,挖出塔身之後不久,便有一個大約二十個rì běn人組成的異能小隊開始在其外圍布置陣法。

    rì běn的陰陽師擅長捕捉並役使一些強大的靈體對敵,那些靈體被他們稱之為式神,距離禦龍氏重新安葬冉閔正好已經過去了一千五百年,時間和地點都對上了,這麽多年過去了,冉閔即使不化龍飛升,但是隻要破塔重生,靈力也絕對是神祗級別的存在。

    當年的禦龍氏應該在安魂塔上設了禁製,塔身與塔基裏的棺槨相連,強行破壞塔身的話,冉閔的肉身也會迅速腐化掉,rì běn人的目的應該是要用陣法困住冉閔,再用術法收服,令其成為他們的式神。”

    劉祥知道了此行的目的,便決定與劉公和於和前往朝陽消滅那些rì běn人,而劉公卻告訴劉祥,此次隻能劉祥一人前往,因為於和要守在江陰城,守護城內諸多龍族,他自己要去另外幾個地方保護龍族,這次隻能由劉祥一人前去消滅敵人了,但劉公給了劉祥一件很意外的寶物:那把叔父用過的黑色古劍!

    本來劉祥以為這把古劍在上次的戰鬥中被帝釋天強大的閃電毀了,沒想到竟然完好無損的出現在了眼前,原來這把古劍在城戰結束後被劉公找回,並意外的發現,經曆了上次的戰鬥,古劍竟把雷神帝釋天的大部分閃電吸收並儲存在了劍身之中,擁有了雷電之力。劉祥將右手手掌表麵的皮膚木化之後接過古劍,用沒有木化的左手輕觸劍身,陣陣的酥麻之感傳來,劉祥收回了手臂,暗歎這把古劍的神奇。

    “劉公,這把到底是什麽劍啊,竟然能將帝釋天的閃電之力吸收於劍中,我叔父是從哪得到這寶貝的?”劉公笑語到:“這把劍可是一把曠古爍今的寶劍,他有個名聞天下的名字:湛盧!”

    “啊?!”劉祥一震,差點沒將劍掉到地上,因為湛盧劍可是號稱天下第一的寶劍,相傳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的鑄劍大師歐冶子受越王之托鑄造了五把名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巨闕、豪曹、魚腸,而湛盧位列五名劍之首。後人描述當年歐冶子於湛盧山上鑄劍時:

    “曆時三載,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星鬥避彩,鬼神悲號”。劉祥沒想到這把黑色古樸的劍竟然是天下第一名劍“湛盧劍”。劉公繼續說到:“這把湛盧劍曆經千年,據說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唐朝名將薛仁貴都曾佩帶此劍。

    後流傳至宋朝名將嶽飛手中,後來嶽飛風波亭遇害後,湛盧劍便沒了下落,而實際上是湛盧劍流落到了當時同為南宋名將劉琦的手中,而這位劉琦將軍,也就是後來對抗蒙元的禦龍氏,劉琦為了讓寶劍物歸原主,用土術將寶劍封存在了嶽將軍的墓中,再後來就是上任禦龍氏將寶劍取出借於你叔父殺敵用了。

    能用此劍斬殺異族來犯之敵,也算是對嶽將軍的一種慰籍了,待你日後有了趁手的兵器,我再將此神兵封存回嶽將軍墓裏。”聽完劉公的話,劉祥將左手也木化,輕撫著湛盧寶劍,心中戰意更盛,自己竟能持此天下第一名劍殺敵,何其快哉啊!

    詳細計劃了作戰的方案,分析了一番戰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之後,劉公召喚來了一條藍色巨龍,讓劉祥乘此龍前去守護魏天王塔。

    龍族從顏色和屬性上可分為九種:黑、藍、白、黃、青、綠、紅、紫、橙。huáng sè也可以說成金色,為土屬性的龍,黑色和藍色為水屬性龍,白色和紫色為金屬性龍,青色和綠色為木屬性龍,紅色和橙色為火屬性龍。因為劉祥的技能為木術,五行之中水生木,再加上朝陽地區常年幹旱少雨,地表水分較少,劉祥施術很容易受阻,這樣的環境下水龍正好能幫上劉祥很多忙。經過一個時辰的乘龍飛行,劉祥終於到達了自己的家鄉熱河省,此次的目的地:朝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