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龍城舊址 遏逕山上

字數:3716   加入書籤

A+A-


    朝陽縣,離劉祥的出生地塔子溝也就是後來的淩源縣二百多裏地,可惜事態緊急,劉祥沒有時間回去看看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水源。

    朝陽地區十年九旱,河流屈指可數,最大的一條河就是起源於塔子溝的大淩河,劉祥騎著藍龍先是沿著大淩河飛行尋找水源豐富、人煙稀少的地方,最後降落在了一處深山之間的河道旁。

    河道兩旁的衝積扇地上是兩片生長茂盛的楊樹林,劉祥用煉氣術感受了一下幾百米之內的氣息,確定附近沒有人之後,先是騎著水龍將自己隨身帶的兩袋子植物種子播撒在兩邊林間,又讓水龍從河中吸入大量的水噴灑到樹林中,劉祥用萬木生長之術將所有的植物種子生長為茂盛的植被,又用大量的植物創造出了一個木之分身。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劉祥創造的木分身並不是劉振業的模樣,而是與劉祥的樣貌別無二樣,劉祥的目的也是希望用木分身代替自己去戰鬥,雖然自己還有八條命,但畢竟也隻有八條命,還是留著死在關鍵的時候吧。

    之所以在這裏把木分身製造出來,是因為木分身的密度堪比銅鐵,體重能達到1000多斤,要是先召喚出來讓水龍馱著,會嚴重耗費水龍的體力並影響飛行的速度。所以隻能在戰場附近製造了,製造完木分身之後,劉祥又收集了一些植物的種子,騎著水龍來到了劉公所說的龍城遏逕山‘魏天王塔’所在地附近。

    劉祥將水龍安頓好後,與木分身慢慢的向著天王塔方向移動著,熱河省地處關外,朝陽地區也真如傳說中的那樣,自冉閔死後,怨氣太重導致整個地區都是十年九旱、數月無雨的旱區,遏逕山區域內樹木也並不旺盛,隻有零星分散的鬆樹與蒿草。劉祥暗苦,這樣的環境對他來說,作戰實在是大大的不利。

    為了能更近距離的勘察地形,劉祥來到附近山區的一個農戶家裏,買了一頭老黃牛,又要了幾件破衣服和一頂破草帽,裝成一個放牛的牛倌,晃著腦袋,甩著鞭子,在山中溜達著,為了避免與敵人發生衝突,劉祥與跟遏徑山的中心位置一直保持著一段距離,沒走一會,他都會有意無意的佯裝休息,用煉氣術感應了一下安魂塔周圍的氣息。

    在兜了一大圈之後,劉祥找了個陰涼的山坡席地而坐,劉祥用木棍把安魂塔及周圍的地形在地上畫了個草圖,並把那些rì běn人所在的位置用石頭子標記上,通過觀察和感知,劉祥得到的情報大致如下:

    山頂上被rì běn人挖出了一個方圓百米的平地,中心處就是安魂塔所在,除了有五個人分散在遏徑山周圍的各處放哨外,安魂塔周圍一共有十五個人圍在塔的周圍。

    端詳了一番草圖後,劉祥看出了些端倪,這十五個rì běn人的位置所呈現的是一個很精妙的陣法,姑且叫這個陣法為“三重五芒陣”。

    以安魂塔為中心,五個rì běn人以一個五角星的五個角的位置排好,形成一個五芒陣將安魂塔圍住,作用是破除安魂塔的封印並將冉閔收服,所以這五個人的身份應該是實力很強的陰陽師。

    在這個人身後大概十米左右的地方各有一個人,形成一個大了一圈的五芒陣,而以這五個人所在的點畫一個圓圈的話,圓圈上每兩個人中間的位置又有五個rì běn人,而這五個人所在的位置正是一個更大的五角星腰點的所在。

    所以整個布置形成了每個陰陽師都有三個人在其周圍守護著,守護陰陽師的是十個人,其作用卻相當於十五個人,而且互相呼應,牽一發而動全身,攻擊一個人,其他的人就都會知道,很不適合偷襲。

    正在劉祥尋思對策的時候,路邊的草叢裏傳來幾聲吱吱的老鼠叫聲,那隻老黃牛竟然被這鼠叫聲嚇到,快步的向山下跑去,劉祥拉住老黃牛後,向著老鼠的方向望了望,冷笑了一聲:“挺大個塊頭居然被這小雜碎嚇到了,丟人!”說著給了老黃牛一鞭子,牽著牛下山了,在離遏逕山足夠遠之後,劉祥找了一棵老鬆樹,在樹上冥想、籌劃了一番之後,準備今晚就動手除鬼。

    當天夜裏,遏逕山範圍內,天降細雨,烏雲遮月,rì běn人點燃了數盞馬燈,將天王塔附近照得通明,一道身影從遠處快速奔來,正是急速奔向這裏的劉祥,就在剛才,劉祥已經幹淨利落的將分布在遏徑山外圍放哨的五個rì běn人全部解決掉,沒有發出一點的聲音。

    可安魂塔周圍rì běn人的反應卻非常快,外圍的五個人迅速的向著來者的方向集結,將來人方向的外圍五芒星陣的一角層層包圍,以防破陣,可是正當五個rì běn人嚴陣以待時,劉祥突然身形一晃,以另一個角度衝向了五芒陣的另外一角,訓練有素的五個rì běn人也及時的轉移了過去。

    就在兩方人即將在那一角相遇之時,劉祥從身後抽出一把苗刀,遠遠的甩向了更遠距離的五芒陣的一角,因為劉祥身材高大,並不習慣用劍,所以當他早年見到別人收藏的一把唐刀時,立刻被唐刀那筆直修長的刀身所吸引,但是唐刀的技藝早已失傳,發展到近代的,卻是相差無幾的rì běn倭刀和中原苗刀。

    相比之下,苗刀的弧度小很多,更接近於唐刀,於是在來之前,劉祥讓劉公給他準備了五把上乘的苗刀,前來殺敵。當劉祥甩出的那把苗刀飛到端坐在陣腳上的rì běn人身前,刀尖入肉的一刻,刀尖卻在那個rì běn人的衣服上停滯不前了,五芒陣的陣法催動,防住了劉祥這剛猛的一刀。

    於此同時,更遠處的一角上,傳來了一聲巨響,大地為之震顫了一下,一個人形從天而降,那一角的rì běn人,直接被砸成了肉泥,埋入了地下。另一個劉祥如鬼神般從地下站起,手裏所持的正是寶劍湛盧。

    一切都按著劉祥的預想實現了,正麵進攻為佯攻,用苗刀襲擊五芒陣一角,催動外圍的五芒陣陣法向著被攻擊的一角發動,同時藍龍馱著木分身飛到高處,在劉祥的苗刀飛出那一刻,木分身劉祥從空中躍下,用擁有雷電之力的湛盧劍殺敵破陣,目標正是離被苗刀攻擊的那個角比較遠的另一角。

    按劉祥的推算,三重五芒陣,最外圍的應該是一些rì běn的武士或忍者,而第二層應該是一個普通的防禦法陣,最裏層的應該是比較強的陰陽師為了收俘冉閔所組成的強大陣法。自己的首要目的就是破除中間的那層防禦法陣,再解決掉外圍的所有敵人,最後處理掉裏層的那五個陰陽師。

    五芒陣的防禦陣法被木分身破掉後,剩餘的四個rì běn人眼中流露出一絲慌亂之後,以最快的速度向著木分身趕來並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將其包圍起來,四人口念咒語,四道虹光乍起,並伴有龍吟虎嘯鳳鳴蛇信之聲,木分身一時間竟被四個人以四象之陣困住了。

    劉祥一邊與五個rì běn忍者戰鬥,一邊操控木分身持湛盧劍攻擊那四個rì běn人,企圖破陣而出,可是那四人都被四個無形的屏障罩住,木分身用湛盧劍拚力猛砍也無法傷其分毫,試過無果之後,劉祥也就不費力氣和分神了,專心對付眼前的五個忍者。

    在這幹旱少水的朝陽地區,劉祥的木術根本無法施展,所以他幾乎就是靠武藝和強韌的身體跟這五個忍者對決,而那五個忍者不僅是忍者中的精英,身手不凡外,他們的身體應該都已被血族轉化了,速度極快,肉身也是堅韌異常,劉祥幾次重傷他們,他們都是渾然不覺,而且配合的極為密切,一時間戰鬥進入了膠著狀態,雙方互有傷損,但也都會及時的複原,劉祥現在算是打心底佩服當時在江陰城之戰中與四萬血族對抗的龍族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