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大肆封賞

字數:7248   加入書籤

A+A-


    宮殿處於整座城市北,同居民區隔開,宮前幹道兩側布置衙署,形成鄴城的南北軸線。

    陳儀自主殿就是聽政殿出來,望向兩旁東西堂,這裏是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現在空無一人。

    在夕陽晚照之下,huáng sè瓦頂,青綠色的牆壁和大紅的宮牆、柱子與門窗,白色的石基座和深色的地麵,各種顏色之間的強烈對比,極其鮮明和富麗堂皇的總體色彩非常耀目,顯示了原宮殿之主的權勢和威嚴。

    在引導之人的帶路下,穿過殿堂、過廳、回廊,幾進轉折,來到主殿之後偏殿,沮授、審配等人已經等候在此,未曾入席,就等著眾人。

    陳儀見之微笑罷手言道:“公與、正南,有勞久候。”

    以袁熙、袁尚為首,沮授等人竟然執臣禮,不敢逾越袁紹二人前,對於陳儀不顧袁熙、袁尚二人,直接向他倆的問候,聽而不見,充耳不聞。

    陳儀有些慍怒,拂袖顧左右道:“奉孝、伯珪、奉先…隨我入席。”

    徑直向上首而去,眾人不語言,魚貫而入,依次序分列兩邊坐下。

    袁熙拉著年幼的弟弟,一臉尷尬,陳儀出現的時候,他已經持臣禮,恭敬的等候殿外相迎,就差要跪下來了,可是陳儀瞧都沒瞧上他一眼,對於他身後的審配、沮授卻是非常客氣。

    袁熙心下大恨,回首側顧幾人,暗道你們這不是逼著我死嗎?

    那賊酋,你們回上一句,又不會掉你們一塊肉!

    這樣一來,搞的像是我自成一派,豈是為臣之道?

    待陳儀於上首坐定,諸位文臣、武將也落座了。還是以袁熙、袁尚為首,眾袁紹降臣才紛紛入席。

    郭嘉、公孫瓚等人看在眼裏,不由的睥睨側視。

    陳儀雖然心中有氣,可是還得安撫眾人,乃吩咐左右奏樂起舞,開始晚宴。

    眾仆從有條不紊的開始送上美酒佳肴,而樂工也慢慢敲擊起樂器。

    聽著青銅古樂,陳儀嘴裏帶著苦味,現在也貴為上卿,河北之主了,也開始慢慢的墮落起來,想不到我也有這麽一天,享受起割據一方的諸侯待遇。

    《禮記·曲禮》上說:“凡進食之禮,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蔥片處右,酒漿處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

    按現在的話來說,帶骨的菜肴放在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幹的食品菜肴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

    眾人聽著樂曲,品嚐著美酒,其樂融融…

    公孫瓚、呂布等人還算好,放開肚量隻顧自己吃喝,郭嘉等文臣則輕斟慢飲,細細品評,而離陳儀遠得多的袁熙等人卻是心驚膽戰、戰戰兢兢,不敢逾越。

    唯有幾人,如審配、沮授等若無其事的悶頭吃喝。

    所謂食不言,寢不語,隻要陳儀此時不開口說話,那麽作為陳儀眾臣,也隻能吃喝了事。

    陳儀擺宴可不就是為了能夠拉攏到這幾個人才過來輔助自己,怎能不開口說話?

    陳儀停箸,抬頭遍視眾人,下麵的諸公也隻得跟隨著放下手中酒樽,等待著陳儀接下來將要說的話。

    假如還在吃喝的話,萬一主公瞧著不爽,直接點名自己回答,自己一手提著酒樽,一手抓著雞腿,成何體統?

    禮儀是很重要的個人修養,不得不如此。

    陳儀開口說道:“本初新亡,顯雍,還有你弟,節哀順變…”

    這話說的頗不是個滋味,袁紹是死在呂布手裏,但沒有自己提兵來攻城,本初他應該還能活個好幾年。

    砸吧著自己話裏的意思,陳儀扼腕太息,也不說那麽客套了,直接問道:“人死萬事休,本初已亡,他之後事…,顯雍,你可有何要求?”

    袁熙悲痛擦拭著眼淚,哭拜道:“多謝主公費心,家父新亡,理當守孝三年,熙別無他求,隻求主公恩準我攜家父餘骸歸還故裏。”

    這是準備回淮南了?

    嗬嗬…,郭嘉拱手禮道:“二公子言重了,孔子雖曾言,守喪三年是禮,但孔子弟子也說過,心安則禮成,三年並非是強製,隻要二公子心中有袁公,百日足夠了。至於袁公魂歸故鄉,我看大可不必。”“須知此時二公子侍奉我主,若離鄴城,置主公何地?二公子你心中的忠義又何在?何況,袁公久居鄴城,甚得民心,埋骨於此,鄴城百姓也可有個祭奠憑吊之地,不知二公子意下如何?”

    聽得郭嘉如此說道,被擒很久就是不降的審配憤怒言道:“郭嘉,你既熟讀聖賢之書,怎可如此不講理?孔子說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乃八德,孝字為先,忠在之後,二公子如此做法,正合八德,郭嘉你安敢如此?!”

    郭嘉笑而不言,反正不能放走袁熙,更何況袁熙還想扶柩歸汝南,要是袁熙就這麽輕易放跑的話,那攻下這鄴所為何來著?

    因此郭嘉笑而不語,隻等著陳儀決定。

    陳儀於上首聽著,無奈的想著,這些人還真的麻煩,降就降了吧,還想著跑!

    可看樣子,不解決袁熙、袁尚二人之事,麻煩不斷啊。

    陳儀也就不再多費話,直接說道:“袁熙、袁尚你兩人既然已經降我,怎又起二心?此種話休要再提!袁熙、袁尚你兩人可擇城外一山清水秀之地,好好安葬袁本初。”

    陳儀看著袁熙閃爍不定的臉色,不再理睬他,向著沮授、審配二人的坐席緩步下階,舉樽說道:“公與、正南,我誠心懇求二位輔助於我,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沮授端坐不動,眼角上翹,嘴角漏風道:“授受袁公重恩,願死相隨,不會降之於你!”

    陳儀苦笑,還是仿佛記憶中的那個河北忠貞名士,沮授。

    陳儀舉著酒樽又朝向審配,努力凝聚起笑容問道:“正南,你意如何?”

    審配卻是站起身來,慎重的對著陳儀回道:“兵敗上黨,見擒於公孫將軍,敗軍之將不敢言勇,雖然如此,我審配隻求一死爾,並無為汝效力之心!”

    審配說的斬釘截鐵,非常的決絕,陳儀幾乎要爆怒起來,但最終還是強製按捺住拔劍砍殺了二人的衝動,長長吐出一口氣,心中暗自道,冷靜,冷靜,這二個家夥本來就這個德行,不要理睬他們!

    安撫已經拔劍出要斬殺二人的眾將,陳儀繼續往前行著,他對著郭圖、田疇、許攸、王修、崔琰、陳琳、荀諶等數人道:“叔治、季珪、孔璋…,你等可願真心輔助於我?若是願意,可滿飲此樽。”

    郭圖、田疇、許攸、王修、崔琰、陳琳、荀諶等卻不似沮授、審配二人這般剛烈,看著陳儀確實誠心實意的請自己來了,心中有些感動,袁紹可沒有這麽禮賢下士之舉,皆回答道:“誠惶誠恐,不敢有勞明公如此!我等願隨主公,主公若有所令,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說著話,這幾人就拜了下去。

    陳儀大笑,親自一一扶起,然後看著七人滿飲樽中酒,把剛才從沮授、審配兩人身上帶來的陰鬱之氣驅散,轉身回到上首坐下道:“甚好甚好,本待子龍從平原回來,才論功行賞,不過現在我很高興,得你等襄助,我河北必能大治!”

    陳儀稍一凝神,隨即開始任命在座諸人的新職位來:“逢紀自南皮時,就隨我左右,功勞甚著,任別駕從事,屬吏之長,秩俸二千石。”

    “陳琳可任簿曹從事,掌文書,秩俸五百石。”

    “潘鳳任兵曹從事,掌軍事,秩俸七百石。”

    “公孫續為門下督,秩俸七百石,掌我帳下直屬親衛。”

    “郭嘉為長史,秩俸千石,助我掌全軍兵馬。”

    “司馬懿為司馬,秩俸五百石,掌本府軍事,任職軍參謀。”

    趙雲擢升為鎮西將軍,秩俸二千石,二品,遷真定侯(縣)

    呂布擢升為鎮南將軍,秩俸二千石,二品,遷雲中侯(縣)

    公孫瓚擢升為鎮北將軍,秩俸二千石,二品,遷良鄉侯(鄉)

    文醜擢升為前將軍,秩俸二千石,三品,進爵關內侯

    顏良擢升為後將軍,秩俸二千石,三品,進爵關內侯

    張遼擢升為左將軍,秩俸二千石,三品,進爵關內侯

    張郃擢升為右將軍,秩俸二千石,三品,進爵關內侯

    侯成擢升為偏將軍,秩俸一千六百石,四品,進爵關中侯

    高覽擢升為裨將軍,秩俸一千六百石,四品,進爵關中侯

    藏霸擢升為揚武將軍,雜號將軍,秩俸一千六百石,四品,進爵關中侯

    張燕擢升為鎮軍將軍,雜號將軍,秩俸一千六百石,四品,進爵關中侯

    公孫越擢升為五官中郎將,秩俸一千石,五品,進爵關外侯

    公孫度擢升為右中郎將,秩俸一千石,五品,進爵關外侯

    公孫範擢升為左中郎將,秩俸一千石,五品,進爵關外侯

    丘力居擢升為虎賁中郎將,秩俸一千石,五品,進爵關外侯

    授曹性為射聲校尉,秩俸八百石,六品

    授卞喜為步兵校尉,秩俸八百石,六品

    授趙睿為越騎校尉,秩俸八百石,六品

    授楊醜為屯騎校尉,秩俸八百石,六品

    公孫度任郡守,駐守襄平;

    公孫範任郡守,單經任都尉,駐守北平;

    公孫越任郡守,魏攸任郡丞,駐守晉陽,調張燕至鄴;

    關靖任郡守,王門任都尉,駐守南皮,調華歆、邴原、管寧三人至鄴;

    關純任郡守,耿武任郡丞,駐守上黨,克日上任,曹性任都尉;

    逢紀任郡守,張郃、高覽、卞喜、楊醜輔之,駐守河內。

    以上郡守秩俸二千石,都尉比一千石,郡丞,秩俸六百石。

    另司馬朗、郭圖、田疇、許攸、王修、崔琰、荀諶七人皆辟為從事,秩俸五百石。”

    “關內侯”是商鞅在秦國設立的爵位,它的起源是商朝的“男”,又作“任”,意思就是“任王事者”,大都承擔王室雜務也包括一些衛戎工作,當時“男”的地位是比較低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兩周時期,王室頹廢,常常會遭到諸侯的侵淩,這個時候“男”便顯得重要起來,以至到了商鞅設二十等的時候,“男”已經成了僅次於“列侯”的爵位,位在大庶長即大將軍之上。

    因為秦都鹹陽在關內,所以就命名其為“關內侯”。

    所以並不是一定要占有“關內”這片土地才能封賜“關內侯”這一爵位的,隻要一個國家有都城,她的君主便可以如此做,比如劉備之封龐統、法邈。

    關中侯,封爵之一,封號始自曹魏建安五年,最晚的見於南朝。

    據《禮記》記載:“王者之製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關中侯”是曹操立魏王時設置的爵位,爵十七級,以封賞軍功者。

    “關中侯”隻是借用關中地名封號而已,與“東自函穀關、西至隴關;二關之間,謂之關中”的實際封地,並無任何聯係,是當時的一種虛封爵位,沒有餉祿,僅代表榮譽而已,這種製度一直沿用到晉代以後才被廢除。

    作為車騎將軍是有權利開府,任命府內人事的。

    將軍府署官有門下督、長史、司馬各一人,從事中郎數十人。

    除了這些人事任命之外,實際上陳儀是沒有權利去任命關內侯,關外侯等職,更不必提還有“四鎮”將軍這樣的職位了。

    曹操能在建安年間,任命他帳下大將為各類將軍,實際上是因掛鉤在獻帝的名義下,這才能辦到。

    不然就是像現在做一個不是帝皇,實際上已經開始行使帝皇權利的謀朝篡位者。

    (感謝archeng、luchenshan你們倆,這書成績這麽差,你們的票給了我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