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各有前程

字數:3239   加入書籤

A+A-




    秦飛聽聞這等神妙劍術,激動得渾身都有些顫抖,竟有些後悔為何不是自己中劍,好從中探尋一絲半縷仙家劍道的個中真意,司徒晟原意是由自己接下這一劍,恐怕目的也在於此。

    又想起陳起以人肉身硬吃一劍,卻隻是片刻恍惚之後便若無其事,不由對這位早聞其名的陳家三郎大生欽佩之意。

    紅英不管司徒晟對著仍是凡人的少年賣弄,在他解釋之中察覺了端倪。

    “嗯。陳起身負天眷之力,生機的確遠勝平常凡人。”紅英掃了一眼秦飛,仙目洞察他體內精血氣脈,雖然不如陳起根基沉穩紮實,但全身真氣運轉如劍勢通暢,很有些一往無前的鋒銳氣勢,這點上與陳起卻是不遑相讓。

    “你們家這孩子也還不錯,想必是他當時釋放初悟劍氣已到強弩之末。陳起拳腳功夫雖然粗淺,但他根基打得好,又有異能支撐消耗。此消彼長,無怪讓你劍意認錯目標。”

    “有道理啊!”

    司徒晟見紅英條分縷析得清楚明白,怪叫一聲,倒把陳起跟秦飛嚇了一跳。

    紅英得出結論便不再出言,由得這性情古怪的劍仙耍寶。

    司徒晟站起身來,長長舒了個懶腰,“既然如此,我這就帶秦飛回去。靈機你既然接了我門中邀請,幹脆咱們並做一路。”又斜眼看了看紅英,“喂,你怎麽說?”

    卻是昨日靈機以法術回函倚天劍宗邀約,原本是加上了紅英的。

    靈機道:“紅英也要帶這位陳起小友回返山門,就不與我們同去了。”

    這是他與紅英昨夜定下的行程,隻因見了陳起在萬丈紅塵女仙設下幻境之中超常舉動,讓這兩位仙人不再想讓他耽擱凡間。

    “司徒師兄,請容紅英失約這一回了。”

    “這是為何?”

    紅英看看陳起,紅唇抿緊,似乎也有些躊躇要不要對司徒晟以實相告,這在行事果敢的女仙身上可算極為少有,不說一直對她敬而遠之的司徒晟,連靈機都有些意外。

    女仙卻並不打算多做解釋,司徒晟知道她心思縝密,所行必有原因,也不再相問。隻是原本以為紅英會跟自己一同去往門中,自有機會再找她切磋,哪知紅英反口不去,倒是頗為失望。

    幾位仙人拱手作別,秦飛見與陳起分離在即,兩位凡俗少年也有些念念不舍。

    司徒晟見他們這般,嬉笑著湊過來對著秦飛做了個手勢,乃是右手探出食中二指點在自己心口,“這是仙門之中的禮節,我這時教給你們。你們資質不壞,修道定能有所成就,日後修行路遠,相見機會還多,也不需做這等小兒女姿態。”

    他舉止有些浮誇,但此刻言語淳淳,的確不負仙門前輩身份。

    紅英與靈機此時也極莊重的站在一旁,眼神柔和溫潤,對這兩位後進俊傑致以期望的目光。

    或許,在許多年前,也曾有一位仙人,和藹地為他們做過同樣指點。

    陳起與秦飛依樣按照這仙門禮節互道珍重,各自隨仙人而去,從此踏上了追求仙道的旅程。

    安潮書院。

    由於今日有人在院中初悟,諸位學子見識了秦飛造就的衝天威勢,個個心神震撼,心生向往者有之,暗自菲薄者有之。甚至還有心誌不堅者自忖往日學業上還勝過了醉心劍術的秦飛,偏偏卻是這個對書本一向不怎麽親近之人走在了頭裏,不由對自身求道之路產生了懷疑。

    院中師長眼見眾意紛迥,一時也無法平息,索性宣布下午課業暫停,讓大家自行領會秦飛悟道經曆,與自己思路對照,總是強過了心思不寧的呆在課堂上。

    說是師長,但盛雲界中哪有不願踏上仙路的。這些先生教習早先也是立下求仙誌向之人,隻是在紅塵中沉浮日久,既不能格物見道,又自知與仙緣無分,終究沉下心來,停步在書院之中將一己所得傳於後人,若有朝一日自己弟子能頓悟得道,也算不曾空渡平生。

    而秦飛的出現,震動最大的卻不是學子,而是先生們。雖是以劍悟道,但秦飛在書院學習甚久,他為人自律極為嚴格,每日倒是從不曾缺過課,為他上過課的先生,在書院中也有兩手之數。

    以盛雲界與仙門有關的典籍記載,悟道之輩或者心思純澈,專心精於一事一技,以之見微知著,最終探究根底成就自己的道;其二便是博采眾長,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是成道之階,走的是千途歸一,化繁為簡之道。

    秦飛隨靈機等人離開書院之後,這種種推測便噴湧而出,一時間占據了議論的主流,而對秦飛較為了解的同窗眾口一聲下了論斷:秦飛悟道,正是第二種!

    作為旁證的便是大家集體回憶秦飛入書院求學以來,雖然不曾放下劍術,對於院中劍術課業也最為熱心,但其餘課程也未有放鬆,一概小試大考成績都在中上之數,就算他本人天賦異稟,當真是能者無所不能,總還不像是一門心思鑽進劍裏的樣子。

    早前在靈機身旁的劍術教習也說起秦飛雖然熱心劍道,但為人聰慧,眼界並不窄小,還以此自嘲自己是隻知埋首於劍,才讓這位學生走在了前頭。

    回想那名叫做陳起的少年看上去極為輕易便穿透秦飛劍氣,隻怕也與秦飛心性並未全然傾於劍道有關。按他所知,劍之一道鋒銳無雙,所參悟的便是割裂天地刺透雜念,秦飛初悟時口吐劍氣,正是他劍技心性合而為一之作,偏偏遇上外敵侵入,卻是兩廂平和收手,出了個不分勝負的局麵,實在違反這位教習數十年浸淫劍道的認知。

    不過這種思路,倒是不好對院中其餘學子明言,他也隻是留存心中,待以後慢慢印證,說不定能從中抓住秦飛悟道的吉光片羽,也能有所成就。

    由此而來,眾位學子中心思機敏之輩便聚在一起,慢慢記錄回溯秦飛日常課業,想要勾勒出秦飛汲取精華得而悟道的路線來。

    人心浮動,尤其生平所願在眼前生動展現,一切凡夫俗子都為之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