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衛溫與諸葛直

字數:8140   加入書籤

A+A-


    03衛溫與諸葛直

    第二天上朝。

    群臣穆然肅立。

    孫權開口就問:“關於夷州的情況,眾愛卿是否已經查明?”

    兵部尚書首先出列道:“關於夷州,秦漢以來,兵部均視為東南屏障重地,且繪有夷州地圖二份。正本尚存,副本遺失。但因夷州人煙稀少,為減少軍費開支,僅定期派員巡視。”

    孫權問道:“現在還有巡視嗎?”

    兵部尚書答道:“自黃巾之亂,內地自顧不暇,所以巡視中止。至今未曾派兵往夷州。”

    孫權道:“當時戰亂,中止巡視。如今東吳大治已久,為何還不恢複巡視?”

    兵部尚書道:“是,微臣失職,請聖上處分。今後將恢複巡視。”

    孫權拂手道:“恢複巡視是擒了假公主以後的事,以後再議。現在誰說?”

    戶部尚書出列道:“夷州隸屬,秦漢以來,均屬臨海縣管轄,且撥有專用經費。由於夷州人煙稀少,且民風淳樸,從無犯惡作亂之事,所以臨海縣也按例巡視而已。”

    孫權問道:“現在還有巡視檢查嗎?”

    戶部尚書道:“黃巾之亂後,就沒有巡視檢查了。”

    孫權哼道:“就知是如此。那一筆專用經費呢?是停撥還是上繳回來了?”

    戶部尚書道:“那一筆專用經費依然照撥,臨海縣並沒有上繳回來。”

    孫權道:“都用在哪裏了?還是中飽私囊了?”

    戶部尚書道:“轉用於緝查海盜,檢查進出口貨物,沒有人侵吞。”

    孫權問道:“吏部有何話要說?”

    吏部尚書出列道:“經查,確有夷州管製長一職。”

    孫權大為驚訝,道:“哦,確有管製長一職,講講。”

    吏部尚書道:“秦漢以來,夷州確有管製長一職。開始稱開製長,即開發管製長,後來稱管製長。管製長在夷州權限極大,似乎類於朝廷特派大員,主管夷州軍,政,民,財全部事務,並有生殺權。臣以為當初朝廷有意大規模移民開發夷州,特設此職。由於海路遙遠,為便於管理,特授如此重權。”

    孫權點頭道:“哦,如此夷州管製長就形同一路諸侯了。”

    吏部尚書道:“後來不知何故,開發計劃一直沒有實施,但此職並未取消。後在臨海縣兼職或空職。”

    孫權道:“嗯,關於夷州的過去情況,朕已明白一二。朕想知道現在,現在這個假公主管製長治理夷州後的情況如何?好即說好,壞即說壞,不準胡編。”

    兵部尚書道:“前期沿海一帶海盜頗為猖獗,但近年來海盜幾近絕跡。沿海一帶平靜。”

    戶部尚書道:“近來夷州與沿海一帶,如臨海,會稽貿易互市大增,交易平順。”

    吏部尚書道:“據臣由海外客商口中了解,夷州治理平順,百姓口碑尚佳。唯去年假公主

    離開夷州幾日,有人自立扶夷國,自稱國王。但幾日後,假公主返回夷州,兵不血刃,夷州自然平定,並無社會動蕩報告。“”

    孫權道:“此假公主究竟何姓何名,難道竟一無所知嗎?”

    吏部尚書道:“據傳,此假公主自稱阿水,夷州均稱為水公主。所有公文落款均是‘管製長水公主’。既稱是東吳公主,又常著阿裏山高山服飾,也稱阿裏山公主。”

    孫權冷笑道:“如此公主,其假無疑。眾愛卿,朕擬派水軍精兵二千五百人擒拿此人,誰願請命?”

    無人應聲。

    孫權笑容以待,目視大虎。

    大虎目光轉他向,若無其事。

    孫權此時方覺輕敵草率,他沉思片刻道:“朕想取朱崖已久,現擬派水軍五千人,取夷州兼取朱崖。誰願領兵出征?”

    無人應聲。

    孫權見無人領命,顏麵難看,便點名道:“大都督陸遜。”

    陸遜出列道:“臣在。”

    孫權道:“朕以水軍五千取夷州兼取朱崖,愛卿以為如何?”

    陸遜道:“臣不敢言。”

    孫權道:“恕你無罪,隻管講來。”

    陸遜道:“臣以為四海未定,當須民力,以濟時務。今兵興曆年,見眾損減。陛下憂勞聖慮,忘寢與食,將遠規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複思惟,未見其利,萬裏襲取,風浪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驅見眾,經涉不毛,欲益更損,欲利反害。見珠崖絕險,民猶禽獸,得其民不足濟事,無其兵不足虧眾。今江東見眾,自足圖事,但當畜力而後動耳。昔桓王創基,兵不一旅,而開大業。而幹戈未戢,民有饑寒,臣愚以為宜育養士民,寬其租賦。眾克在和,義以勸勇,則河渭可平,九有一統矣。”

    (字幕)以上陸遜言見《三國誌.吳書.陸遜》

    孫權見群臣竟無一人讚同自己的想法,不由生氣。他目光轉向他的愛女大虎,大虎居然視而不見。孫權便點他的愛婿,大虎身邊的全琮:“全琮都衛。”

    全琮應聲出列道:“臣在。”

    孫權道:“朕想聽聽你的想法。”

    全琮道:“以聖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異域,隔絕隔海,水土氣毒,自古有雲,兵入民出,必生疾疫,轉相汙染,往者懼不能反,所獲何可多致,猥虧江岸之兵,以冀萬一之利,愚臣猶所不安。”

    (字幕)以上全琮言見《三國誌.吳書.全琮》

    陸遜與全琮的諫言雖然旗幟鮮明的表態反對出兵征夷州,但是出於政治、外交、以及官場的考慮,不敢把夷州公主就是孫尚香的猜想明白說出,所以並不能消除孫權對夷州的後顧之憂。

    孫權臉色十分難看,道:“倆位將軍老了。東吳自創始以來,一向是少年英才輩出,當此之時,須選用少年英雄才行。朕心意已決,派軍中精英,新軍水軍一萬,出征夷州,兼取亶州,誰願領旨出征?”

    陸遜大驚道:“此水軍新軍乃是臣在百萬將士中精選,特別用心教習演練三年,是軍中尖刀,國家未來棟梁骨幹……”

    孫權笑道:“哈哈,少年新軍們,你們老師栽培你們,勞苦功高,用心用力。但老師畢竟是老師,他們已經老了。”

    孫權目光炯炯,看著朝中的年輕將領道:“現在,國家需要你們年輕人站出來。施展自己的才能與抱負的時間到了,英雄豪傑們,誰敢出來領旨?”

    衛溫出列道:“小將衛溫願擒水公主。”

    諸葛直出列道:“小將諸葛直願平定夷州。”

    陸遜與全琮相顧失色。

    孫權笑著問陸遜道:“天下兵馬大都督。”

    陸遜道:“臣在。”

    孫權道:“這兩位小將,你以為如何?”

    陸遜搖搖頭,低沉地說道:“衛溫與諸葛直是在我最愛的學生之中,是新水軍將領中的前三甲。確是德才兼備的帥才。”

    孫權滿意地點頭,又問全琮道:“都衛全琮。”

    全琮道:“臣在。”

    孫權道:“你看這兩位小將能否擔當此番重任?”

    全琮道:“臣教習新軍之時,衛溫與諸葛直確是其中佼佼者。”

    孫權道:“朕是問你,他二人能否擔當此番重任?”

    全琮道:“領軍當然是堪當其職。隻是征夷州實在非比尋常。”

    孫權怒道:“全琮都衛,這話是什麽意思?”

    全琮低頭道:“陛下恕罪,臣是實話實說。”

    孫權拂袖道:“退下。”

    全琮退回大虎身邊。

    孫權下旨道:“衛溫,諸葛直聽旨。”

    衛溫,諸葛直道:“臣在。”

    孫權道:“冊封衛溫為平東大將軍。”

    衛溫謝恩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權道:“冊封諸葛直為伏波大將軍。”

    諸葛直謝恩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權道:“平東大將軍,伏波大將軍,命你二人領新水軍一萬,戰船四十艘,即日起,整頓出發,征平夷州,生擒水公主來見朕。”

    衛溫,諸葛直道:“領旨!”

    孫權道:“擒得水公主後,直取亶州。”

    衛溫,諸葛直道:“遵旨。”

    張昭見孫權高度關注夷州,意圖轉移孫權對夷州的關注,出列上前道:“陛下,亶州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仙山及仙藥,止此州不返。平東大將軍,伏波大將軍,至亶州可要仔細尋訪神山與仙藥。如能訪得神山,取得仙藥,則聖上萬歲,百姓萬幸矣!”

    衛溫,諸葛直道:“謹遵閣老教導。”

    孫權聽了,哈哈大笑。

    陸遜對衛溫,諸葛直嚴肅地道:“平東大將軍,伏波大將軍,我軍此去,如能取勝,切記皇上懿旨,要生擒水公主麵聖,要生擒,不可加害於她。”

    大虎道:“我就是要好好看看這水公主的模樣,她要是少了一根頭發,我可不依!”

    衛溫,諸葛直道:“謹記大都督與公主指示。”

    孫權興致頗好,道:“既然大都督與公主如此在意這個水公主,你們二人在押解水公主時,善待她一些就是。”

    衛溫,諸葛直道:“末將遵旨。”

    全琮道:“陛下仁愛之心,下此仁慈懿旨,兩位將軍可要認真體會喲。”

    衛溫,諸葛直道:“末將不敢忘記。”

    陸遜道:“水公主在夷州,口杯頗佳,也算一位仁人。二位取夷州時,當有寬仁之心,以體現聖上之仁德。”

    衛溫,諸葛直道:“大都督教導的是。”

    孫權道:“你們倆個,一口一個仁字,仁過來仁過去的幹什麽?不就是取夷州時,要軍士少殺傷嗎?二位將軍記住就是。”

    衛溫,諸葛直道:“末將記下了。要仁,要仁,仁。”

    (《三國演義》中,孫權之妹孫尚香名:孫仁。)

    陸遜,全琮看看孫權,知道並沒有起到提醒作用,相顧失望地搖頭。

    衛溫道:“陛下,末將現在可以行使平東將軍的職責,下達軍令麽?”

    孫權道:“好,朕正想聽聽平東第一令是什麽。”

    衛溫下令道:“傳令官聽令。”

    傳令官道:“下官在。”

    衛溫道:“傳令即時起,全部港口封港。所有船隻,隻許進港,不許出港。如有違反者,以違抗軍令論處。”

    傳令官道:“得令。”

    傳令官下朝傳令。

    傳令官大聲傳令:“平東大將軍衛溫有令,即時起,全部港口封港。所有船隻,隻許進港,不許出港。如有違反者,以違抗軍令論處。”

    孫權點頭讚許,對陸遜,全琮道:“兩位老師,對你們學生的第一令以為如何?”

    陸遜道:“此令下的時機最佳,可在百官散朝前封鎖港口。在消息泄露之前,就切斷消息傳出渠道,使夷州無法得知大軍壓境之軍情。”

    全琮道:“封鎖消息,攻其不備,加分勝算。”

    孫權對自己的決策十分滿意,笑道:“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哈哈。好!退朝。”

    退朝路上。

    衛溫與諸葛直意氣風發地走著。

    全琮對陸遜道:“大都督,他們倆個會成為曇花一現的人物嗎?”

    陸遜道:“無論如何,他們都將名留青史。”

    “二位將軍請留步。”

    衛溫與諸葛直回頭看。

    臭妹,大虎,小虎三位公主站在麵前。

    衛溫,諸葛直連忙拱手道:“三位公主,有何指教?末將無不從命。”

    大虎道:“二位將軍,當大軍凱旋之日,我們三個可要第一個到港口迎接二位將軍。”

    衛溫,諸葛直受寵若驚道:“不敢,不敢。不敢有勞三位公主大駕。”

    臭妹認真地道:“我們要的可是一個活蹦亂跳的水公主。”

    衛溫,諸葛直道:“當然!當然!”

    小虎嚴肅地道:“不論你們如何功高蓋世,水公主如果少了一根頭發,我們三個定取你首級!”

    衛溫,諸葛直道:“一定!一定!”

    三位公主揚長而去。

    衛溫,諸葛直相視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