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孫尚香大江練兵
字數:5347 加入書籤
二十孫尚香大江練兵
贅言:“台灣”以本地話來說,就是“埋怨”,是“埋葬一切恩怨”的意思。
此時,孫尚香與女兵們已經回東吳十年了。這十年天下形勢大變。需要說明一下。
此時,東吳已經全據江南,但是在孫權北上的最關鍵的目標合肥,卻屢遭重大挫折,被張遼的鐵騎虎賁軍殺得落花流水。凸顯東吳沒有騎兵,在陸戰中與曹軍懸殊差距。
而劉備在取得西川之後,又命張飛取下閬中。擊敗張郃軍。
劉備在法正的輔佐下,毅然出兵漢中(與《三國演義》的小說完全相反,真正曆史上諸葛亮是留守cd沒有參加奪取漢中的戰役),在平陽關與夏侯淵相持大半年後,在定軍山大破夏侯淵,黃忠刀劈夏侯淵。
劉備隨後立即以馬超軍守住褒斜穀口,使曹操二十萬大軍困在斜穀中。
劉備以逸待勞,而曹操毫無進展,卻損失慘重。
公元219年五月,曹操從斜穀中退兵,張郃奉曹操命令棄平陽關退入陳倉古道。這樣,劉備就全據漢中。
同時劉備立即命令劉封領軍前出,取下上庸。
公元219年七月,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同時向全國發布二份上疏,實際上就是兩份“告全國人民書”,號召全國人民起來鏟除奸賊,扶漢滅曹。
一時間,全國人民風起雲湧,各地都掀起反曹風暴。此時凸顯劉備的“人和”戰略優勢。
東吳孫權首先響應,舉全國之力,圍攻合肥。
隨後荊州關羽立即出動大軍,發動了襄樊大戰。
朋友們可以與《隆中對》直接對照看看,這樣的形勢與《隆中對》的計劃是多麽的一致!劉備為實現《隆中對》的戰略,作出多麽完整而周全的部署。如果蜀漢堅持《隆中對》的戰略方針,劉備集團將迅速取得偉大的勝利。
此時諸葛亮已經完全丟棄了在隆中農耕時的初心,他滿腦筋都在考慮如何在劉備之後取得大權獨攬的地位。
諸葛亮對劉備按照《隆中對》的戰略思想,對曹操發動正麵進攻,迅速取得偉大的勝利,感到震驚。
諸葛亮知道,如果形勢繼續這樣發展下去,諸葛亮自己隻能是劉備集團中的重臣之一,而不可能是劉備之後的大權獨攬者。
諸葛亮此時感到《隆中對》的戰略計劃是自己大權獨攬的最大障礙,諸葛亮決定終止並徹底破壞《隆中對》的國策。
也許有朋友要問,諸葛亮終止並破壞《隆中對》的戰略,難道諸葛亮不想滅曹嗎?
肯定地說,諸葛亮也想滅曹,但是諸葛亮當前視為第一位的是,要取得在劉備之後自己能大權獨攬的地位。
而滅曹,則是在諸葛亮自己取得大權獨攬以後的事。
諸葛亮對自己的智慧十分自信,甚至達到迷信的程度。
諸葛亮認為自己既然能設計出《隆中對》這樣的勝利戰略,自己當然能夠在舍棄《隆中對》之後,能夠製定出另外一套滅曹的新戰略。
後來的曆史說明,諸葛亮舍棄《隆中對》的戰略之後,諸葛亮想沿著當年韓信的戰略道路用兵。
諸葛亮迅速趕到漢中,把劉備拖回cd休養。同時諸葛亮下達了嚴厲地軍令:蜀漢各部隊全部按兵不動,不準出營參戰,各地不準運輸糧草送往襄樊前線。
諸葛亮的權謀的做法就是:不準支援關羽的襄樊前線一糧一草一兵一卒,讓關羽軍在曹軍重兵包圍中孤軍作戰,直至全軍覆沒。這樣,當曹操擊敗關羽的大軍兵臨荊州城下時,就能逼迫孫權不得不撕毀孫劉聯盟,突襲荊州。
曆史的經驗使孫權懂得,如果曹操占領了荊州,就將使東吳陷入生死攸關的絕境,東吳將再次麵臨一次赤壁大戰!
無論如何,孫權是決不允許曹操占領荊州的!
諸葛亮的權謀的目的就是:當孫劉聯盟遭到徹底的破壞,孫尚香就永遠不能回到蜀漢,孫尚香阿鬥母子就永遠不能團圓,這樣諸葛亮自己就能順利地在劉備之後大權獨攬了。
我們在本文續集《釣魚台傳奇》中,將會全麵深入地講述劉備奪取漢中,關羽發動的襄樊大戰,與諸葛亮耍弄權謀的全過程。
蜀漢失去荊州,失去武聖關羽及其麾下百戰百勝的十萬大軍團。(隨後,還失去上庸,失去了劉封及其麾下的五萬大軍團。)
從此,蜀漢就由勝利的巔峰,走上了沒落失敗的道路,不可逆轉。
(字幕)公元223年,劉備與東吳大戰夷陵,劉備兵敗,病死於白帝城。
白帝城景。
峽江飛流,巨浪,險灘。
建業石頭城雄偉,大江寬闊。
江麵上成群的江豚在嬉戲。
江中兩艘戰船旌旗鮮亮。一艘“孫”字大旗,一艘“漢”字大旗,許多小船整齊排列,環繞周圍。
“孫”字旗下一員女帥孫尚香,兩旁站立兩位女副將荷葉與菱角。
孫尚香身後一位扶桑(日本)武士,三木次郎抱劍肅立。
孫尚香令旗一指:“放箭!”
戰船舷邊一排女兵射箭,又一排女兵跟進再射。
靶船上成排的草人分紛紛中箭。
一陣箭雨,又一陣箭雨。
“孫”字旗艦駛過靶船。
靶船轉背麵。
“漢”字旗船駛來。
“漢”旗下站立一員男將馮斧,左右分立兩員副將龍弘與白誌。
馮斧令旗一指:“放箭!”
一排男兵射箭,又一排男兵射箭。
一陣箭雨,又一陣箭雨。
草人背麵紛紛中箭。
孫尚香令旗指另一靶船道:“搶占上風!”
女兵扯動八麵風帆,逆風上溯。
孫尚香令旗再指靶船:“火攻!”
一艘小船直追靶船。
靶船上的軍士放箭阻擋。
擔任攻擊的小船前有柴草堆,側有盾牌護衛,奮力靠近,飛索鐵鉤,長竿勾靠靶船。
頓時擔任攻擊的小船大火熊熊。
一小舢板載火攻士兵迅速離開火場。
火船騰起熊熊巨焰,立即吞噬靶船。
三木次郎大驚失色道:“公主好大火!”
孫尚香嫣然一笑道:“這不算得什麽,當年周郎哥哥一把火燒盡赤壁八十一萬曹兵,那才是真英雄。”
三木次郎說道:“聽說近日陸遜大都督在夷陵火燒連營……”
荷葉對三木次郎使眼色。
三木次郎不覺,繼續說道:“大敗蜀軍七十三萬呢。”
孫尚香噘一噘嘴道:“燒一燒好,讓劉大耳也嚐一嚐孫家軍的厲害。”
三木次郎請問道:“水軍火攻三法,請公主賜教。”
孫尚香點頭道:“火攻全憑風向。其法有三:靠得上,掛得牢,離得開。如此而已。”
三木次郎點頭說道:“公主,屬下以為水戰隻要‘靠得上,掛得牢’,二法即可。二法成功以後,當即發火攻敵。赴湯蹈火,乃忠勇之士本份。火光衝天,烈焰熊熊,烈士與敵人一同犧牲,如櫻花紛落,花雨遍地,何等壯觀。何必一定要‘離得開’?”
孫尚香正色說道:“能赴湯蹈火者,能勇冠三軍者,乃軍中精英,是軍中軍魂之所在。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也。豈可輕易玉石俱焚?所以‘離得開’乃是日常操練之重點。”
孫尚香回頭下令道:“驗靶。”
一軍士手捧三支箭呈上:“有公主名號箭三支,分別中靶草人之頭部,喉部,及心部。”
孫尚香點頭,收回三箭。
一軍士來報:“草靶正麵中箭六十八支,背麵中箭六十二支。”
孫尚香道:“知道了,回去收拾吧。”
孫尚香笑著對荷葉道:“今天馮將軍進步不少,隻輸你六箭。”
荷葉笑道:“是奴婢沒抓緊,才讓那些小丫頭射差了。不然的話,平日都要贏他八,九箭,十來箭的。”
孫尚香下令:“收兵!”
荷葉令旗揮動:“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