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台傳奇 一〇五 合肥之戰(七)

字數:5887   加入書籤

A+A-


    釣魚台傳奇一〇五合肥之戰(七)

    李典見張遼率虎賁軍直追孫權而去,立即放棄對左側已經沒有指揮官(呂蒙已經飛馳去救援孫權)的東吳步兵的屠殺,率領左翼鐵騎軍緊隨張遼軍左翼追擊上去。

    樂進也立即放棄對右側沒有指揮官(甘寧也已經飛馳去救援孫權)的東吳步兵的屠殺,率領右翼鐵騎軍緊隨張遼軍右翼追擊上去。

    這裏,我們必須看到,合肥城的鐵騎兵,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而且在戰場上自覺服從指揮,相互配合十分默契。

    合肥城樓上,薛悌大聲叫好,與城樓上的將士們一起叫喊:“活捉孫權!活捉孫權!”

    孫權所騎的黑馬,烏騅馬,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千裏駒,速度飛快。

    此時孫權遙遙領先於其他東吳將士,率先馳上逍遙津橋。

    不料黑馬一過橋中,前蹄騰空,立即刹住,大聲長嘶。

    孫權緊抓住韁繩,才沒有摔下馬來。孫權定睛一看,原來逍遙津橋的南麵橋板已經被拆去丈餘。

    孫權氣得大罵:“誰這樣昏庸……”

    孫權一開口,馬上想起是自己的命令,馬上住口。孫權回頭看看,隻見後麵塵煙滾滾,張遼的虎賁軍已經追上來了。

    孫權急得滿頭大汗,不知如何是好。

    張遼看到眼看就要追上孫權,精神振奮,舉著戟大聲喊道:“碧眼賊,孫權,快快下馬就擒!”

    張遼身後的虎賁軍一齊大喊:“孫權,快快下馬就擒!”

    這時,徐盛突然斜刺趕到,大聲喝道:“勿傷吾主!”

    宋謙與徐盛同時趕到,掄起大刀,對著張遼就砍。

    張遼手快,不等宋謙大刀砍下,就一戟將宋謙刺下馬來。

    張遼見徐盛擋在麵前,大聲喝道:“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徐盛挺起長矛,對張遼全力刺去。

    張遼用戟一撥長矛,順勢用戟砍向徐盛。

    徐盛手臂被戟砍傷,“哎呀”一聲,長矛落地,不禁後退兩步。

    失去兵器又身負重傷的徐盛怔怔地看著手拿大戟的張遼,準備慷慨赴死。

    張遼對失去兵器,又身負重傷的徐盛完全沒有興趣,張遼看也不看徐盛,徑直撥轉馬頭,向孫權方向直追過去。

    徐盛與宋謙率領的部隊的將士,看到兩位主將一個被刺下馬,一個被砍傷,失去長矛,整個隊伍都失去主心骨,都開始向後跑。

    潘璋率領的部隊,正在徐盛,宋謙部隊的後方。

    潘璋看到徐盛,宋謙部隊的將士向後逃跑,立即命令道:“把跑在最前麵的兩人抓過來!”

    潘璋軍士立即將跑在最前麵的兩人抓到潘璋麵前。

    潘璋厲聲問道:“如此敗退狂奔,發生了什麽情況?”

    被抓的一個士兵說道:“我們宋將軍被張遼一槍挑下馬了。”

    潘璋聽了心驚,就對另一個逃跑士兵問道:“你是徐盛將軍部下,什麽情況?”

    另一個士兵說道:“宋謙將軍被張遼挑下馬後,徐盛將軍用長矛攻擊張遼不成,反被張遼砍傷,丟棄了長矛。”

    潘璋一聽,立即變臉,大聲喝道:“臨陣脫逃,斬立決!誰敢後退,以此二人為例!”

    潘璋說完,親自動手,斬殺此二人。

    徐盛,宋謙的部隊將士,看到潘璋那副索命無常的凶相,都停住腳步,不敢向後撤退。

    但是前麵是張遼六千鐵騎的洪流在滾滾向前衝鋒,零散步兵如果想要投入戰鬥,無疑是飛蛾撲火,毫無意義的自取滅亡。

    所以徐盛與宋謙麾下的部隊,都靜靜地站在原地,怔怔地看著張遼的鐵騎兵呼嘯著飛馳而過。

    潘璋則嚴密地盯著徐盛與宋謙的部隊,準備斬殺後退的將士。

    這徐盛與宋謙的兩支部隊就成為隔絕潘璋軍與張遼鐵騎軍的絕好的血肉長城。

    潘璋的部隊,是在逍遙津戰役之後,極少數的得以整軍全員返回東吳的部隊。

    此時孫權的親信監穀利快馬追到。

    監穀利看到孫權麵對斷橋,不知所措。

    監穀利連忙下馬,看到丈餘的斷橋,立即上前,不顧君臣禮節,徑自扒下孫權沉重的盔甲與武器,把黑馬拉後退二丈遠,然後對孫權喊道:“放開韁繩!抓緊馬鞍!”

    監穀利此時對孫權的黑馬狠抽一鞭,並在後麵推馬助力。

    孫權此時附身貼在馬背上,緊緊抓住馬鞍。

    烏騅馬載著孫權,猛地向前衝去。

    烏騅馬衝到斷橋處,長嘶一聲,飛越過斷橋。

    橋南是東吳賀齊的後軍,賀齊軍連忙將突然躍過斷橋的孫權團團保護起來。

    成排成排的東吳賀齊軍的弓箭手立即占據斷橋邊的河段,張弓搭箭,做好射敵的準備。

    監穀利則在斷橋對麵,挺槍立馬,準備與追擊而來的張遼軍拚死血戰。

    甘寧,呂蒙,等東吳將領紛紛快馬趕到。

    渾身都是創傷的淩統,也快馬趕到。

    張遼率領虎賁軍氣勢洶洶地飛馳到橋邊。

    此時手臂受傷,失去長矛的徐盛也趕到了。

    監穀利,甘寧,呂蒙,淩統,徐盛等東吳將領都並肩站在一起,守住橋頭,神情沉重而莊嚴穆肅,準備與張遼虎賁軍做最後的血戰。此情此景是非常悲壯的。

    橋南的賀齊軍都彎弓搭箭,準備射擊。

    張遼來到逍遙津橋前,以勝利者高傲的神態,對眼前的東吳諸將帥看都不看一眼,隻是看著著橋對麵被東吳軍重重保護的孫權,又看了看對岸一排一排的弓箭手,知道生擒孫權是不可能的了。

    張遼回過頭去,對緊接著趕來的李典與樂進命令道:“跟著我!把合肥城外清理幹淨,殺!”

    張遼回頭,一馬當先,向合肥城衝回去。

    李典左翼,樂進右翼,合肥城六千鐵騎兵又呼嘯著向合肥城殺回去。

    賀齊見張遼軍殺回頭去了,立即命令拆遷副官:“立即修複逍遙津斷橋!”

    拆遷副官得令說道:“是!立即修複斷橋!”

    由於以前拆去的橋板都妥善保存,所以斷橋立即得到修複。

    賀齊立即指揮弓箭手部隊衝過橋北去,嚴密布陣守衛。

    賀齊把橋北趕來救護孫權的東吳諸位將帥一一接過橋南。

    賀齊扶著徐盛仍在殷殷流血的手臂,把手中的徐盛長矛讓徐盛看,說道:“建武將軍,後麵就有軍醫包紮,將軍的長矛在此,完璧歸趙。”

    張遼揮舞著大戟,往合肥城疾馳。

    六千鐵騎殺聲震天,衝向合肥城外的東吳十萬大軍的軍營。

    張遼追求的是勝利成果最大化。

    現在合肥城下近十萬大軍都處於無將無帥,沒有人指揮的狀態,而且人心渙散,是地地道道的一盤散沙。

    而張遼,李典,樂進組成的六千人馬的鐵騎,則是組織嚴密,目標明確的戰鬥陣型。

    張遼率領合肥城六千鐵騎,衝回合肥城下,對合肥城下近十萬東吳攻城將士進行毫無懸念的大屠殺。

    張遼,李典,樂進的鐵騎,在合肥城下橫衝直撞,來回屠殺。東吳軍將士能夠逃脫性命,就是最大的幸運者。

    這一役,東吳軍死傷慘重,不知死亡多少人。

    這一役,對東吳的影響十分深遠,以致東吳百姓日後都把張遼視為凶神惡煞。晚上孩子哭了,就嚇唬孩子:“不要哭,不要哭,張遼來了!”

    這一役的影響,甚至遠出國門,至今日本在哄孩子時,也說:“遼來來!”

    月亮照著合肥城,城中一片歡騰,大鍋牛肉熱氣騰騰,大壇美酒酒香四溢。

    薛悌,張遼,李典,樂進與眾將士不斷觥籌交錯,到處洋溢著爽朗的笑聲。

    月光照在平靜的湖麵上。

    東吳千艘戰船都寂靜無聲,唯獨一艘最大的戰船,賀齊的戰船,也是孫權的旗艦,船上麵的裝飾非常奢華,船上燈火通明。

    孫權在為全體保駕將士設宴壓驚。

    雖是大宴會,孫權為諸位將士一一敬酒,敬酒時,卻都是點頭會意,沒有大聲的說話聲。

    賀齊突然從自己席位走出來,跪拜在孫權麵前,哭著說道:“至尊主公無比尊貴,應該事事小心謹慎。今天的事情,幾乎造成巨大災難,我等臣子們都非常驚恐,如同天塌地陷一般。望至尊主公以今日之事為終身之誡。”

    孫權連忙上前,親自為賀齊拭去眼淚,點頭說道:“孤甚感慚愧!今日之事,孤不但要記在腰帶上,而且要深深地銘刻在孤之心中。”

    這一戰,使孫權徹底了解了沒有騎兵的東吳軍,在陸地與曹操的騎兵野戰時的巨大差距。

    這一戰,使孫權徹底了解了,東吳獨自是無法戰勝曹操集團的。

    孫權渴望著像赤壁大戰那樣的孫劉聯盟,準備再配合劉備集團取得共同對曹操集團戰鬥的一次大勝利。

    此後,我們可以看到,東吳孫權處處對蜀漢示好,表示出了要與蜀漢合作的強烈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