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字數:3304 加入書籤
東扶山比之南扶山,山勢要平緩許多,雖然山勢依然險峻,但風光秀麗,山水怡人,古來便多隱士,後來七州開化,行人漸多,東扶山雖然山高峻險,不似屏山一般人煙遍至,卻也有些名勝,不是荒蠻之地。傳言上古時仙人在此采金石煉藥,成就金丹五十枚,仙人收取四十九枚,唯有一枚丹衣破損,丹氣逸散,升騰雲上,飄散四方,複凝於草木之上,化為滴滴金液。
當時山中野人采來金液服食,疾去病除,身輕體健。數千年後還人見到這樣的野人在山中奔走,如猿猱飛燕,手搏熊虎,傳為奇譚。
後來廣生道人遊曆至此,見扶山龍氣匯聚,浩然廣大,已有化龍飛升之勢,便在此埋下玄天鎮龍碑,鎮壓龍氣,又以絕大神通煉化主峰玉正峰並其餘二十三峰,以這二十四峰為根基開辟洞天,號為“後禹天”。
後廣生子內功圓滿,下山輔佐人君定鼎雲州,敕建觀院一座,取名“金露”。廣成子功成身退後,歸隱後禹天中,再不見人,自此扶山絕頂便與金露觀一起,隱於虛空藏裏、玄冥境中,尋常凡夫卻見不到。
廣生子羽化之後,金露觀曆經四千餘年,曆八代,山中道人時常出世,傳法煉魔,漸漸成了雲州道門的領袖,羽化飛仙者不在少數。
時值七月,人世已經是流火爍金,山間卻還十分清涼,蒸騰的雲霧悠然繞在巍巍群山之間,似乎紗簾。
東方尚微白,鳥獸未醒,虛空中忽然三聲罄響,一時間濃霧無風散盡,金光大顯,宛如忽然間便升出一輪金烏。一座巍峨燦爛的三界山門在山巔顯現,山門之後,青天白雲,金光紫氣,巍然群山綿延不知道多少千裏。
卻見此時,三界門後,步出來一個黃衣的中年道人,手持一柄珊瑚如意,身後跟著兩個童子。
道人走出了三界門外,在雲階之上又步出幾步,抬頭望向雲中,點頭一笑。
卻在這時,忽然雲中遠遠一聲清亮的鶴唳,一道白光便落在門前,顯出來兩丈白鶴馱著的一個青衣道人。
這個青衣道人年歲約莫二十,有些風發昂揚的意氣,見了中年道人,連忙來到門前拱手道:“合生師兄一向安好,碧瑤宮長定子代師前來觀禮,望莫要遲了。”
中年道人連忙上得前來,也回禮道:“原來是長定師弟,有禮了。月樹真人如何沒來?”
長定子道:“是北麵背陰山出了些變故,老師前去查看去了。”
合生子皺眉道:“背陰山這些年一直都安靜得很,怎忽然生出事端來?還要月樹真人親自過問,果然這天下有些不清寧了。”
長定子笑道:“約莫是些陰魂惡煞作怪,月樹老師也是靜極思動,怕的甚麽?倒是這些年長久不見了,合生師兄的修為又有精進,實則可賀。今日真人服丹大典,乃是道門大事,各位道友雲集,正好後山仙杏果熟,老師囑咐特意打下來一些,與諸位道友同享。”
說罷,白鶴翅腋下取出一個木匣,遞給合生子。
合生子連忙雙手接了,交給身後童子,笑道:“碧瑤宮的仙杏,百年才成一輪果,天地靈秀,實在難得。”
“哈哈!”
兩人寒暄話還沒有說完,卻聽雲中一聲大笑,眨眼又落下兩個人來,一個中年模樣,身穿大紅法衣,手持拂塵,赤發赤臉赤須,騎著赤紅火豹。一個身穿青色長袍,麵色青盈,白發扭成一個發髻,頜上數得出的幾根花白胡須,騎著一頭青驢。
“原來是離離上人,玄元上人。”
合生見了兩人,連忙上前上前相迎:“二位師叔有禮。”
玄元上人性情似乎有些冷清,看了看合生子,點點頭,道:“與師弟在路上遇到幾個妖魔作怪,盤桓了些許,來遲了些,師侄無須多禮。”
那赤須的離離道人卻撇開合生子,趕上前來,對長定子笑道:“這碧瑤宮的仙杏金貴得緊,前些年我算到老樹的仙杏成熟,跟那守樹的扶搖子央了許久,也不曾討到一枚吃,隻說都入藥去了,沒想到今日便有了。還是至元真人有福,我等便也跟著沾了些。”
他這話上來便暗中擠兌碧瑤宮小氣,長定子麵色有些訕訕,但輩分上離離子和玄元子卻是他的長輩,他也不好說話。這時合生子連忙上前圓場,道:“此處不是敘舊的去處,二位真人既然到了,便先上山說話吧。”
那赤須的離離真人聽了,方才棄了長定子,對合生子道:“也巧,正好我混元宮中的火棗、冰蓮也熟了一些,我撿些好的,也帶來與眾位道友品嚐。”
說罷,青驢背後抓出兩個玉罐來,交給合生子。
合生子趕忙上前雙手接了,卻見玉罐半透不透,中間一青一紅,蒙蒙放光,透出沁人的芬香來。合生子是見過世麵的人,也不多看,讚了一聲,捧著交給童子。
“真人厚賜,這二味都是絕品,人間真是難見。既然人已到,不如上山說話,恰好其餘師長道友都已經到了山頂了。”
三人都點頭,道:“正是。”
四人各上坐騎,便往山門中飛去。
幾人各跨坐騎,都是仙種,故此飛將起來,都如風雷一般,須臾之間,跨越了群山,越飛越高,周遭雲氣繚繞,罡風作響。約莫四五千丈,忽見白雲之中,浮出一片山頂來,卻如滄海之中的群島一般。
雖然時值山門大典,連外派之人都趕來觀禮,但這山門之中,卻並無鼓噪匆忙之色,一派閑靜模樣。
山峰之上,飛流、奇石、怪鬆、異獸在雲霧之中隱隱綽綽,間或有宮觀在林間露出一角來,甚至也有一二個道人,不去山頂觀禮,卻是自修自道,或者在山巔打坐服氣,或者在林間崖上采藥煉丹。
果然是個道家玄境,世外仙山。
幾個人也不貪看景色,催著坐騎,不多時便越過群山,來到中間最高的一座山峰上,在一個石台上落下來。
九百九十九階石梯便現在眼前,聳入雲中,其上七色寶雲繚繞,仙音渺渺,半顯半露一座奇絕高峰,正是這東扶山群山的主峰,玉正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