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天意
字數:4545 加入書籤
木銘的臉上帶著期待與向往,問道:“秦兄是修仙之士吧?”
雖然與世隔絕,但存留的典籍不少,木銘博覽群書,知曉這世上有一種奇人存在,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此地山險水險,千百年來根本不見一個外人,秦先怎可能冒冒失失地誤闖至此?因此,他大膽猜測,其必然身俱奇術,很可能便是那修仙問道之士。
秦先心頭狂震,木銘,這個陌生小鎮上的“另一個自己”,難道要重蹈覆轍?
先前,家中之所以遭劫,便是因自己一心想要進入青木宗所致。在他看來,修仙之人對於凡人便是一種災禍,沾之必生不幸。
自己年少無知以致釀成大錯,如今悔恨無限。而木銘無論學識眼界都強於當初的自己百倍,也逃不開這劫?
於是有意否認,卻又不忍。
就好像麵對另外一個自己,說謊,又如何騙得過?
亦如同麵對白老頭、白小葉、以及鎮上那麽多陌生的、卻又熟悉的鎮民一般,一種親切的感覺在心底回蕩,令他無法說謊。
也許,在潛意識裏,他明白穀口鎮已經不在了,而眼前的海口鎮卻是其完美的重現,在這裏他可以感受到那久違的、也許永遠也不會再現的溫馨。
這種溫馨的可靠的感覺令他沉醉。
而眼前,木銘臉上的向往之色,與當初的自己是多麽相像!
盡管理智在咆哮:不是!不是!
開口時卻隻有一個字:是。
木銘的臉上隨即綻出驚喜的笑容,這笑容亦如同當初自己將“王升”請回家中那般,天真又激烈。
秦兄離開時,能否帶上小弟?”
木銘一把抓住秦先的手臂,激動的問道,竟罕見的失態了。
秦先的心中滴血,他緩緩地擺脫了木銘的手掌,反問道:“你要離開這裏?”
是。”
木銘回答得極為堅定,甚至沒有注意到秦先的麵色已經發白。
這裏不好嗎?”
秦先再問,望著四周,天、地、屋舍、一切,不等其回答又接著問:“你舍得父母親人?你的朋友?你剛訂親的妻子?還有……葉子姑娘?”
木銘的神色有一瞬的僵硬,尤其在聽到葉子時,眼裏明顯地閃過一抹黯淡,但仍舊點了點頭,說道:“舍得,隻要能走出這片小天地,木銘此生不枉!”
秦先歎氣,繼續道:“要離開這裏,以你凡人之軀隻怕辦不到,你可是要入修途?”
木銘隨即跪倒,深拜不起,埋首道:“求請秦兄收我為徒。”
秦先隻覺天雷轟鳴,明知必有不幸,卻無力自抑,顫聲道:“不必行此大禮,快起來吧。”
木銘忙又恭敬地拜了兩拜,這才站起,卻不再就坐,垂首問道:“師……父,咱們可有門派?”
事已至此,秦先反倒鬆了口氣,既不能避免,那便盡己所能,使其免遭自己曾經曆過的大禍。於是一邊將木銘拉入座中,一邊說道:
咱們年紀相仿,我的修為也不高,怎能做你師父?今日算我代師收徒,咱們就以師兄弟相稱。日後有機會回到宗門,再向祖師爺行大禮吧。”
木銘聞言再次站起,拱手道:“是,師兄。”
秦先點點頭:“坐吧,師兄弟間不必這般客氣。”
接著,將青木宗的盛況、師兄塗遠道以及三位殿主、四位院主的為人等向其簡單講述了一番。當然,青木宗剛剛遭逢大難之事並未提及。
這一下便說了將近兩個時辰,直到暮色完全降臨,木銘才不得不離去,盡管白老頭極力挽留,欲要款待一頓晚飯。
望著木銘離去的輕快身影,秦先忽然生出一股怪異的感覺,自己明明與其同年,卻像在看一個孩子。
不禁摸了摸臉,僅僅半年以前,自己也是個孩子呀,而且是比他更不懂事的孩童。
自己變了麽?不然怎會生出如此感想?
心中隨又生出一股希望,或許師弟並不會因此而遭遇災禍,畢竟這裏沒有 “王升”呀。
而同樣望著木銘的,還有白小葉。
她靜立窗前,已然癡了。
自從木銘訂親之後,她便不敢再見木銘,但當其真的出現在近前時,卻又忍不住要瞧上一眼,隻是一眼過後,目光再無法挪開,仿佛永遠也瞧不夠一般。
隻是,隻能隱在窗內。
次日天明,木銘再次來訪。在其身前,還有一位中年男子,這男子中等身材、膚色微暗,方臉、短須,相貌中自帶一股威嚴。
這熟悉的形象令秦先眼中一陣潮熱,不用介紹,已知其為木銘的父親——木正坤。
果然,才一見麵,中年男子便拱手一拜,歉然道:“小兒無知,衝撞了先生威嚴,還請先生降罪。”
秦先忙上前一把扶住,回道:“叔父言重了,師弟天資不俗,正是我門中人,何來衝撞之說?”
說著,一同請入屋內。
鎮上有名的木府老爺上門,白老頭局促不安,忙奉上粗茶,然後帶著女兒急急出門,將整個屋子讓了出來。
看著父女兩人狼狽離去,秦先忽然驚覺,自己住在白家,已給他們帶來許多不便,須得另尋落腳之處了。
木正坤看在眼裏,隨向秦先道:“先生若是不棄,還請到寒舍稍住。”
木正坤並未停留多久,此來一為“賠罪”,二為探查秦先好壞,一番試探過後,發覺秦先並無歹意,且莫名地有種親切之感,便放心地將兒子交於其手,然後放心離去。
不久,秦先開始傳授吐納、煉氣的方法與口訣。
不同於自己當初,木銘的記性與悟性都是極好,他隻講了一遍,其便牢記於心,且很快完成了一次吐納。
然而,令其失望的是,身上並不見異狀,根本感受不到師兄所言的那些變化。
秦先歎氣,果然如其所料,他感受不到靈氣,並非因為身上有傷,而是此地真的沒有靈氣。
木銘大感失望,卻並不灰心,一遍又一遍地嚐試,直到筋疲力盡也不見任何效果。直到秦先將原因告知,才頹然跌倒!
此地不能修行?一切竟都是一場空!
那失魂落魄的樣子,讓秦先萬分愧疚。但同時,又不禁暗舒口氣。或許,這也是天意?木銘,這神秘世界的另一個自己,終究不必踏入修行之路。
或許,能安安靜靜地度過這少爺的一生,才是最好的歸宿。
木銘離去了,秦先亦考慮離開,至少不能再逗留白家。
木府是不必考慮了,既然木銘無法修行,便與他徹底的斷絕吧。
海口鎮外,除了大海,還有一十七座鎮子,鎮子之外,是不見邊際的大山。秦先以為,在大山之中,或許藏著出路。
但是,事情往往不能盡如人意,往往在以為已經結束的時候,突然出現不可意料的變故。
當他在最後一座鎮子休息了兩天,帶足食物和水,準備進入大山尋找出路時,木府的一名下人追了上來。
少爺病危,求請先生救少爺一命。”
那夥計情急萬分,大老遠便喘著粗氣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