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秋訪五泉山
字數:3386 加入書籤
立冬前兩天,借到省城開會之機,我獨自遊覽了一趟隴上名勝五泉山公園。這天下午公園內遊人不多,景色也很蕭條,還收門票,但這不影響我的興致。1990年9月初,曾來此遊園,當時北京亞運會火炬正好傳遞到蘭州。此時已過去了整整18年。
進了五泉山門是照屏,照屏後巨大的花池將一些小鬆樹之類剪了個很好的造型,紅綠相間,賞心悅目。雖已顯露出冬天來臨時的慘淡,但讓人感受到一年之機秋為最的壯美。
兩個石獅子依舊呲牙裂嘴,笑對遊人。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一個清明節,幾位同學從學校的後山翻過去到了華林山烈士陵園,返回時從山後翻過來卻進了公園,灰頭土臉的幾人在石獅前有張合影。如今zhào piàn上的人各奔東西。
在這座公園裏,最具代表性的是三種古樹,它們分別為槐樹、柳樹和楊樹。山門外有棵幾百年樹齡的老槐,周圍用鐵欄圍起,樹上還掛有園林處的鐵牌子,警示人們注意保護。還有一株古柳,即“左公柳”,當年左宗棠進軍xīn jiāng時所栽,很有年成,所剩無幾,彌足珍貴,一段曆史的見證。再一株是公園內佛殿旁的一株白楊,直徑有七、八尺,粗壯的樹幹上有枯死的枝幹,枝幹之上還有枝幹,之上旁逸出一個樹枝,發出一簇很大的葉子,葉子掉了不少。看這棵樹,仿佛一個家裏隻有曾祖父和曾孫一起生活,其他人都已經逝去。主幹已支撐不住旁枝,欲往下倒,何人從別處伐來兩棵大白楊分支在老樹兩側,伐來的楊樹連樹枝都未砍就那樣支撐著。老白楊樹長得快,不屈不撓地活到今天,不知經過了多少歲月。我將三棵古樹的葉子各掐一片,夾在書中。
山上有四個人物的雕像,按雕刻時間先後來說,為釋迦牟尼、孫中山、孔子和霍去病。若按中國傳統文化儒佛道為一體來講,少了道家的老子。按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來說,又少了當代偉人。也許人們認為當代偉人不能和曾走到對立麵的儒佛放到一起。在那全國山河一片紅的時代,偉人像通常是矗立在廣場、大橋等最繁華,群眾最多的地方。
花池中欣賞到第一個雕像是漢驃騎將軍霍去病,此山有史載入的第一個名人就是他,漢武帝元狩三年,霍率軍西征時在此駐軍。霍的雕像戎裝策馬,威風凜凜。年輕的將軍正是從這裏出發,開辟隴上四郡,立了蓋世奇功。
離霍像不遠處還有一座真正的大院,門扇特高特大,門板上的裝飾門釘有西瓜大。這個院子處在山林最重要的位置上。院內正對大門是至聖先師孔子立姿雙手交叉雕像,足有五六米高。有二十多位老太在像的一側練功,不知道練的什麽功,好象和儒家學說無關。孔子像乃香港孔子學會會長所贈,像後底座碑文也為其所書。碑文乃《禮記·禮運》中那段話,茲全文抄錄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讀著擲地有聲的碑文,眼前浮現出電視劇《孔子》中的一個鏡頭,曆朝曆代的文人大聲朗誦著這段語錄,從滾滾紅塵中追隨夫子而來。有破衣爛衫者,有灰頭土臉者,有麵露菜色者,當然也有從深宅大院走出的麵色滋潤者。人群望不到頭,也望不到邊。
孔子雕像大院後麵就是佛殿,大殿中有元代立姿銅接引佛,為山上一大古跡。其佛殿背後還有坐姿佛像,加上後來修建的臥佛,三種姿態的佛為同一佛。這是說佛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也可以解釋為佛教初創、發展和宏揚三個階段。三個佛殿香火都很旺。我在銅立佛殿門外幾經徘徊,終於未進去。佛法講究心誠則靈,幾次猶豫則不誠了,即使磕拜燒香大概也不靈了。
佛殿左側,我遇到了第四個人像,那是先行者孫中山短衣長衫手拄拐杖的銅像。銅像原在中山林,解放前遷到公園內。像後有中山紀念堂,內有許多文物。其中民國六年和民國十三年的兩張《民國日報》格外引人注目。報紙已發黃,豎排字較大,但印刷較粗糙,報道有中山先生huó dòng的新聞。另外簡訊中多為某督軍如何,某鎮守,某道台如何等等消息,很少有普通百姓的事,大概民國初期“三農”問題還未引起重視。
仔細觀察,五泉山的主體工程原來是沿著一條山梁修建,多為明清建築。兩邊分別是兩條山溝,建在山梁的建築向著山溝兩邊對稱。如果將山梁比作鼻梁,那麽兩條溝就是挨近臉麵的凹槽。一些諸如佛殿之類重要設施就建在鼻梁上,正如北京四合院,體現了尊卑主次,具有傳統的儒家觀念。究竟哪條溝裏的風景更好?我在鼻梁上徘徊半天也無法取舍。
五泉隻見二泉,這二泉即掬月泉和摸子泉。掬月泉上有亭子,亭中間開個圓洞,是說大約在夏秋季節深夜月光直射泉底,井中之月可掬也。摸子泉的門始終緊鎖著。記得上學時,好奇心促使下,我們進得山洞,在黑暗中從泉中也摸得一塊小石子,禁不住喜形於色,給守門人留下一毛錢。
山上的和尚、居士和看園的人忙於過冬,正在分一堆炭,裝入尼龍袋往各自屋裏背,累得氣喘籲籲。這時我想起了一則老和尚考驗小和尚是否忠誠的有關“黑炭洗白炭”的笑話。
與文昌宮毗鄰的是曠觀樓。半截窯中有三個古碑,這三個碑與五泉設施的修建有關,左麵的立於明萬曆三年,中間的立於明嘉靖十二年,右邊另一碑也是古碑,但字跡全無,不知何年月所立。三個碑的碑頭被摸得烏黑發亮。我也逐一觸摸,卻發現三碑成了魔石。我去碰觸左邊的萬曆碑,自己仿佛回到四、五百年前,發現我所有叫得出姓名的最近幾代祖先都還未出生,又去摸右邊的無字碑,發現又過去了幾百年,又不見了今生今世的所有親朋好友。我趕緊去撫摸中間的嘉靖碑,才回到現實中來。當然,我不願活在古代,也不願活在未來,我隻注重現世的生活。
曠觀樓在地上看並不覺得有什麽,但當登上閣子,就覺得在雲間。登樓俯瞰,蘭州市容盡收眼底。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登此可望到雁灘和九曲黃河,如今卻什麽也望不見。城內高層建築拔地而起,在此也隻能是平視。閣依崖而建,閣下是懸崖。眼望城內的美麗景色,我多麽想成為雄鷹,來一次展翅,在城市上空翱翔。但低頭向崖下一望的瞬間,頓生恐懼,如真的來個雄鷹展翅,三秒鍾後就和大地親吻,我不敢這樣浪漫。我不由連連後退,無論有怎樣想不開的事也不能向前一步啊。這一瞬間我想起了家中老小和親朋好友。
從山上往下走,卻又看到牌坊上寫著“高處何如低處好”等等勸你下山的妙語。牌坊的另一麵當然是當初勸我上山的絕妙楹聯,怎麽說都很有理。下山走哪條溝?這時的我已有了明確的選擇,就走曠觀樓下的那條溝吧,看看在一片樹木遮蓋下究竟藏著什麽。沿著彎曲的台階,拐過七八個彎,水泥路伸進小樹林,一旁是參差的山石,旁邊是平整的水泥路麵。我仰望曠觀樓,假如從上麵急速下來,恰好就落在此處。剛才,當你還在樓上時,死神大爺在此恭候,它笑容可掬地對你示意,並張開臂膀做迎接狀。當你緩緩走下來時,它卻逃得無影無蹤。
2008-11-17
載:《西北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