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2.8
字數:6282 加入書籤
學校教室的外圍是一片荒草地,由於教室的窗戶沒有玻璃,靠窗戶比較近的同學都有往窗戶外麵扔垃圾的習慣。各種吃剩下的食物殘渣和費紙半數都通過這種方式一步到位了。即使是扔進教室的垃圾桶裏,下午放學留下值日的同學也會將教室中的所有垃圾一並運到教室外麵的這片荒草地裏;隻不過所倒的垃圾最終隻能止步在荒草地的外圍,永遠無法到達荒草腹地;除非自己足夠輕盈,而且足夠幸遠;而這一切當然也是老師們的安排,而老師們不這樣安排又能如何安排呢?作為小鎮上文明程度最高的人群,尚且隻能如此;小鎮上其他的人又是如何安排的呢?他們又能如何安排呢?如此這般,可以一直追溯到“整個人類又是如何安排的呢?整個人類又能如何安排呢?”。最後一切的一切都要說是曆史的局限性造成的,人類隻是自己書寫的曆史的玩偶;對於曆史,人類能做的隻是將它記下來,供後人瞻仰,然後人類該怎麽活還怎麽活;因為自己不這麽活,還能怎麽活?
一個小學生的座位下麵全是自己扔的垃圾,老師嚴肅的對其進行了思想教育,並最後決定未來兩天教室的值日全由其一人負責;這個小學生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所在—有些事情不能太真太直接,要知時務,自己不要的垃圾怎麽能直接扔在自己的座位下麵;要懂得變通,雖然自己不能像靠窗的同學那樣便利,但自己可以扔得稍微遠一些嗎,比如教室裏的過道上,就像每天值日生將教室裏的垃圾倒在荒地裏那樣的理所應當;就這樣一個個“理所應當”的事情被一代又一代的小學生理解和發揚,並傳承下去。
也不知是什麽時候、哪個小孩兒、出於什麽目地在這片荒地裏尋起寶來,隻是傳說這個小孩兒因此每年都能吃到美味可口的“杏”。傳說發生的時間和人物也早已無從考證,但每到春夏之交的時候,總會有很多的小學生在課間和放學之後低著頭在這片荒地上尋找他們心中的one piece(雖然那時one piece可能還隻是尾田老師的一個想法)。
有一天,小男孩看到s同學突然從外麵急匆匆地跑進教室,同時手裏還捧著一小土塊,土塊上隱約長著一棵杏仁草;s同學的表情十分嚴肅而且認真,兩眼隻是盯著那棵草,小心翼翼地將其放進了自己的課桌裏,之後,s同學的表情才舒展開來。當天下午,小男孩才聽說原來是s同學在教室外麵的荒地裏找到了一棵小杏樹;而且不久就可以吃到不花錢的杏了。那原本在小男孩的眼裏就帶有些許神秘色彩的荒地此時更讓小男孩心生好奇;最終小男孩抓住一次值日時去荒地倒垃圾的機會,走進了這片神秘的荒草地。
雖然這片荒草地的存在對於小男孩並不陌生;但當走進去之後,小男孩驚奇地發現自己仿佛進入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平日裏的那些草變得異常高大,沒走幾步,自己已經完全看不到外麵了;漸漸地周圍的草開始變矮,此時已經可以零星地看到平日裏從教室飛出去的那些垃圾,有零食的包裝袋、大大小小的紙團和紙片,這才讓小男孩的心情稍微舒緩了一些;可就在這時,一個奇怪的聲音把小男孩給愣住了;頓時小男孩全身一陣發麻,感覺自己頭發都立了起來;小男孩一動不動,隻有兩個眼珠左右來回轉動著;突然那個聲音又出現了,小男孩這次比較清楚的聽出,那聲音應該是從一個鼻孔中發出的;小男孩的眼睛直勾勾地看向聲音發出的地方,然後小心挪動著自己的腳;越來越近,剛才的呼氣聲更加清晰了,同時還可以清楚地聽到吃東西時發出的聲響;雖然自己的頭皮還在一陣陣的發麻,但小男孩還是不斷地往那發出聲音的地方走過去;但這時草叢中的聲音卻突然消失了,小男孩感覺出是自己被發現了;不一會兒,一個雜草的窸窣聲向小男孩不斷靠近;小男孩屏住呼吸,隻感覺自己的胸口撲通···撲通···,眼看著草開始晃動,越來越近,撲通···撲通···;突然,一個毛茸茸的小腦袋出現在了小男孩麵前,小男孩這才鬆了口氣。
隻見毛茸茸的小腦袋上一雙又圓又黑的大眼睛,同時這雙眼睛下方的、略微上翹的嘴巴裏還銜著一零食包裝袋;袋子裏似乎還有什麽東西;不知是出於緊張還是這小東西有意為之,嘴裏的袋子不知怎麽的掉到了地上;兩雙眼睛都直勾勾地看著對方,不一會兒小男孩感覺自己身體有些僵了,隻是稍微動了一下腳,小東西嗖的一下跑得無影無蹤,還把小男孩嚇了一跳;雖然小男孩急忙追了出去,四下望去,卻已經不見了蹤影。
這天回到家裏,小男孩在飯桌上一直低著頭,一聲不吭,隻是小口的吃著飯。
“點點,怎麽了?”
“······”
“是不是在學校裏受誰欺負了?”
“······”
“告訴媽媽。”
小男孩抬頭看了媽媽一眼,又低了下去。
媽媽看著低下頭的小男孩,臉上微微露出一絲笑意;但好像又是怕被小男孩再次抬頭時看到一樣,立刻又收了回去;等到爸爸和哥哥吃完離開之後,小男孩突然抬起頭對媽媽說。
“媽媽,我想養一隻小獅子狗。”
“就是個子很小,毛很長的那種。”
“點點怎麽突然想起養小狗了呢?”
“今天放學時,在學校外麵看到一隻小獅子狗,特別可愛!我也想養一隻!”
“小狗可不像玩具,不想要了可不能扔掉哦。”
媽媽看著小男孩的眼睛。
“而且會跟你很長時間。”
“嗯。”
“媽媽找機會給你要一隻。”
“什麽時候?”
“這個媽媽不能保證,得等人家家裏的小狗生出小狗啊。”
“說好啦!”
轉眼到了收麥子的季節,小男孩的小獅子狗還是不見著落,但也隻能耐心地等。
那個時候,“暑假”在小男孩的意識中是不存在的;因為那個時候隻有“麥假”這一種說法。對於小男孩的老師們來說,收麥子也是頭等大事;所以學校什麽時候放“麥假”,也要以當年麥子的長勢而定。
放假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每次放假,小男孩都要經曆兩個較為不自在的過渡期:第一個是放假後的前幾天,幾乎每天早上醒來,小男孩都要經曆從“這下要遲到了”到“已經放假了”的精神上的打擊,也因為這樣的打擊,小男孩的假期似乎也變得更加美好了,隻是有時因為自己不經意間的一瞥,看到安安靜靜躺在角落裏的假期作業,這種美好會暫時打一下折扣;另一個過渡期則是從開學前一周,一直持續到開學後一周左右的時間,而這個過渡期也是最折磨人的,每當看到那不知何時才隻寫了一點兒的假期作業,萬千“要是”襲上心頭,而當自己拿起筆時產生的那陌生、但又似曾相識的感覺隻會給小男孩徒增“人生苦長”的感歎,不過對於小男孩來講更重要的是那猶如“法寶”般的存在一件物品,隻有戴上它,一個小學生才有了在學校“安身立命”的資格,否則的話,其嚴重程度堪比“無證駕駛”。
雖然每次放假都要經曆前前後後如此這般的折磨,但小男孩對放假的熱情始終有增無減,因為其過程令人著迷,就像人生一樣。
這次的麥假對於小男孩來說,和往常一樣樂趣多多;雖然收割麥子時天氣異常炎熱,但小男孩可以感覺到那份夾雜在炎熱之中的喜悅;更何況小男孩也打心底裏喜歡這種炎熱,隻不過“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已。
小男孩非常喜歡在大熱天裏,跟著爸爸媽媽去地裏幹活,雖然每次媽媽都想讓小男孩待在家裏。在爸爸媽媽幹活的時候,小男孩總是在地頭上,用一些農具和已經割下的麥子搭一個可以鑽進去的“小房子”;特別是當打了場之後,在麥秸堆背著太陽的一側出一個洞,同時用簸箕和木叉做支撐,然後自己一直躲在裏麵;口渴的時候,隨手抽出一個“吸管”,然後跑到從家帶過來的水壺邊,打開蓋子、插進去,猛吸幾口;雖然由於氣溫較高,導致水壺裏的水有一些發燙,但小男孩卻覺得格外甘甜解渴。而最幸福的時刻要數自己正躺在“洞”中昏昏欲睡時,忽然聽到“西瓜···西瓜···”的叫賣聲;因為不一會兒,媽媽就會抱著一個走到小男孩跟前,然後用鐮刀將西瓜切好,小男孩總是拿起最大的一塊兒,然後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運氣夠好的話,有時還會遇到賣雪糕的,這個時候,小男孩就會跑到媽媽跟前,媽媽就會從口袋裏遞出五毛錢;五毛錢在那個時候可以買到四五塊雪糕或者冰塊。
“一塊雪糕,三個冰塊。”
小男孩一邊說著一邊將錢遞了過去,然後眼睛就開始一直看著自行車後麵的那白色雪糕箱。每當蓋子被打開,小男孩都會湊過去。
“西瓜味的雪糕,冰塊要一個香草的、一個葡萄的、一個草莓的。”
小男孩心裏其實本就想好買什麽口味的了,但每次還是像自己第一次買的時候那樣,盡量將自己的臉靠近雪糕箱,從而能夠看清楚都有什麽味道的;其實也就那幾種,小男孩隻是為了自己能夠有機會多感受一下那神跡一般的陣陣涼意。每次小男孩都會先給爸爸媽媽一人一個冰塊,然後獨自享用剩下的,沒有哥哥的掙搶,同時又躺在自己心愛的“小房子”裏,小男孩感覺幸福到了極點。
到了吃午飯的時候,爸爸、媽媽、還有小男孩就會找個有樹的地方,坐在草地上吃從家裏帶來的卷子和鹹菜;有時爸爸還會走一段路買回來美味可口的羊肉湯和幾個燒餅。
有時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比如幫爸爸去別人那裏把煙點著或是借個什麽東西之類的,這時爸爸總是需要小男孩跑跑腿;借東西還好說,但每次當自己接過一根白色的煙卷,拿在手裏時,小男孩的心裏就會有一種莫名的奇怪感覺,好奇、害怕、擔心和一絲罪惡感雜然其中,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小男孩看到過爸爸和媽媽因為它發生過不知道多少次的“大聲說話”。
有一天,一條十分重要的麻繩被落在了家裏,爸爸媽媽為此大聲說話了很長時間,直到小男孩自告奮勇回家去拿,走之前媽媽將家裏的鑰匙交給了小男孩,而且還對小男孩囑咐了好多話。回家的時候,為了少走些路,同時也為了涼快些,小男孩選擇了穿過一片樹林;這片林子中有一條小河,不過幾乎每年的這個時候,小河裏都沒有水,每次從這裏過,小男孩都要往後退好遠,然後用盡全力加速,最後縱身一躍;每次跳過去之後,小男孩都感覺自己十分曆害,在這世上也隻有自己才能跳這麽遠。林子中有一處地方的草十分的旺盛,每次路過這裏,小男孩總要仔細的瞅一會兒,因為小男孩喜歡捉螳螂。
“個子大的怎麽這麽少?”
正要轉身離開的時候,小男孩在自己的餘光裏發現地上似乎趴著一個什麽東西。小男孩慢慢地走過去才發現原來是一隻啄木鳥,同時嘴裏還吐著白沫,不過眼睛還十分的精神,翅膀還偶爾動一下;小男孩腦子裏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它不會是吃了拌了農藥的種子吧”;因為小男孩以前和媽媽在莊稼地間散步的時候看到過很多身體都已經僵僵了的死鳥,而且那個時候田裏麵什麽也沒有,四周望去,不遠就會發現一隻;當時小男孩問自己的媽媽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死鳥,媽媽回答說是因為播種在田裏的小麥種子在播種前,被一種叫作1605的農藥浸泡過,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仿止種子被害蟲吃掉,有些鳥誤食了有毒的小麥種子所以就死了。想到這裏,小男孩感覺這隻鳥不久應該也會一命嗚呼,猶豫片刻之後,轉身走了。但小男孩走著想著,突然小男孩猛的轉過身來,跑到啄木鳥跟前,然後小心翼翼將它捧在手裏,跑回家裏。
到家之後,小男孩用水將啄木鳥嘴上的白沫衝掉;回到廚房裏,在自己的手心裏倒了些醋,又急急忙忙地跑到啄木鳥跟前,小心地將它的嘴打開,一股腦地將手心裏的醋全倒在了啄木鳥嘴裏;雖然撒出去不少,但也灌進去不少。小男孩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曾經聽媽媽說過醋可以消炎解毒。
小男孩找了一個篩子將啄木鳥蓋在了吃飯桌上,最後小男孩認真洗了下手之後,又拿起麻繩急急忙忙地往地裏跑去了。
在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告訴了媽媽啄木鳥的事情,而且小男孩心裏也在一直擔心啄木鳥到底怎麽樣了。
對於小男孩來說奇跡確實發生了,但期待的下一個奇跡並沒有發生。小男孩回到家裏之後,啄木鳥果然如自己期待的那樣活了過來,但卻不像動畫片裏演的那樣,親近自己的救命恩人;由於小男孩不知道怎麽養活啄木鳥,而且自己也發現啄木鳥想要離開,所以,最終小男孩讓啄木鳥飛走了。至於被救的小動物感激救命恩人而不舍得離開;或是離開之後回來報恩;或隻是簡單地回來一次;或隻是哪怕離開時稍微遲疑一下;等等都沒有發生。
最後是時間漸漸地將啄木鳥的事情從小男孩的腦海裏衝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