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輕鬆拿下

字數:3385   加入書籤

A+A-


    在王三等湖南天地會的帶領下,太平軍進展迅速。此時開始在十分險削的瀧道上含枚疾走,步步向州城逼近。

    眾軍沿著一條極其險峻的羊腸小道穿梭行走,隊伍拉的極長。就是章平這種軍事盲看到這種地勢都非常駭然。

    記得春秋有一次戰役叫崤之戰,當時的秦軍就是因為穿過這種小道隊伍拉長才會遭到晉軍伏擊而全軍覆沒的。在他看來,隻要駐守道州的清軍稍微有點常識,派那麽個百十來號人守住穀口,就是多少精銳也過不去;要是派的人多一點兒,前後夾擊,沒準太平軍就會進退兩難,甚至會因給養不足而直接崩潰。

    所謂的地利,運用好了實際上也是大於人和的。

    西王蕭朝貴從走入這條險道就一直皺著眉,連續走了很久,眼看著前麵的道路還是那樣險峻、那樣危險,他終於忍不住叫停隊伍了。

    “王三啊,虧我這麽信任你們天地會,你看看,你帶我們走的是什麽路啊?都走了幾十裏險路了,怎麽看起來前麵似乎還更陡峭啊?這明顯就是死路嗎。”

    蕭朝貴非常不滿。

    王三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喘著氣兒,“西王,這兒的路就是這樣,由雙牌鋪至濂濤灣計程七十餘裏,都是傍山臨水,路極險隘。我們走的本來就是到道州最近的路。也是很少有人走的路。”

    “七十多裏?這麽長?”

    眼見著這位西王還是一副懷疑的樣子,王三急了。

    “西王,您看我一家老小都來投奔義軍了,又怎麽會說假呢?實在不行的話。。”

    王三一把將他們一起來的中間一個小孩抱了起來,“二牛是我的孩子,這樣吧,就把他暫時當做你們的人質行嗎?這樣你們可以安心讓我帶路了吧?我是真心投靠義軍的。”

    蕭朝貴有點尷尬的笑了笑:“不好意思啊王三兄弟,這路實在是太險了,作為領軍的,不得不多一個心眼。”

    略微打消了王三的不滿之後,在西王身後的章平還是聽到了西王小聲的告誡自己前哨的將官們不要放鬆警惕,大體上就是要求要多多偵查,行事要仔細小心。

    看起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在經曆了上一次慘敗後,蕭朝貴行軍變得謹慎多了。

    好在這七十裏的險路終究是沒有清軍埋伏的,唯一的傷亡就是有好幾個將士意外的從懸崖峭壁上摔下去了,惹得一片驚慌。

    太平軍取道瀧河進軍,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道州城內。

    提督餘萬清愁眉不展,憑他的智商,是無論他如何思前想後,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擋住上萬太平軍。

    知州王揆一問道:“城內兵微將寡,提督大人這該怎麽辦呢?

    “怎麽辦?我知道怎麽辦?”餘萬清沒好氣的想,“明明就是以卵擊石,我得為自己想好退路才是正理。”

    費盡心力想著怎麽擋住太平軍是一個辦法也沒有,不過要是想怎麽辦逃跑活命,那辦法眼睛一轉可是一大堆。

    挑了一個最好的,決定後隨即餘萬清就向知州王揆一拱手行禮:“知州大人,正所謂守城不如守險,禦賊不如剿賊,與其在城中苦等著長毛來,還不如主動出擊呢!你帶本部百人守城,本提督帶領親隨兵二百名直奔斜皮渡,迎頭去堵截賊匪來路!”

    餘萬清說的信心滿滿。

    “這?”王揆一顯得有點慌忙,“提督大人,城中隻留百人,是不是太少了?”

    “有本大人在前麵擋住,你在後麵怕什麽?”餘萬清眼睛一瞪,“就這麽決定了!”

    不等王揆一再挽留,餘萬清急急忙忙的躍上馬去,招呼著手下兩百多號人,開城門直接朝著斜皮渡衝去。

    望著餘萬清的背影,王揆一一陣歎息。身為guān chǎng中人,他哪不知道餘萬清打的是什麽主意,可惜他是道州的父母官,至少他是不打算逃跑的。

    其實由明代洪武二年修建的道州石城是一座十分堅固軍事防禦工程。周長五裏九十五步,高二丈六尺,厚一丈五尺,全由石砌。設城門五扇,敵樓三座,串樓七十三間,寓鋪樓三十七間,門樓五座,垛樓一千七百五十二個,垛眼二百二十個,城壕溝四百五十六丈半。其雄偉堅固,湘南首屆一指。在餘萬清眼中,隻不過是一塊豆腐,一打就爛;而在有圍者眼中,卻堅不可摧。遠的不說,這之後的“馮崑守城”與餘萬清則有天壤之別。

    太平天國天京內訌後,翼王石達開率十餘萬人的部隊撤出江西之圍,轉戰湖南、兩廣。於鹹豐五年三月又進攻道州,激戰七天七夜。

    這時的知州馮崑守軍同樣隻有數百人,卻以少勝多,禦敵有方。相對來說那時的石達開的軍隊實力要遠勝於這時剛剛經過蓑衣渡之敗的萬餘太平軍的。

    守將不同,其結果就不同。

    不過事實上餘萬清也沒王揆一想的那麽糟糕,不管他心裏想沒想逃跑,他的確是去了一趟斜皮渡。可惜的是因為有了那個湖南天地會的向導,太平軍進軍神速,等他到那的時候太平軍過河已經過了一半了。他也沒有想到太平軍如何“兵從天降”,走的這麽快,當然也沒考慮什麽,也不交戰,隨即轉過頭去,率部朝一條小路狂奔起來。

    這一回真的是逃跑。

    太平軍輕鬆過河後,很快重兵兵臨道州城下。

    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餘萬清擅自逃跑,給了道州守城清軍很大的心理衝擊,棄城逃走的願望非常強烈。因此當太平軍猛攻西門時,當時剛好王揆一在東門巡視,西門無將。那些小兵一見黑壓壓的大軍殺到城下,連城門都沒關,直接四散逃跑了。太平軍蜂擁直入,輕鬆破城。

    看見城中百姓亂竄,王知州心裏明白大勢已去,不得已憤而投河,後來經過地方紳民小舟撈救僥幸不死。又想自刎殉國,同樣被身邊人將刀奪走,最後眼見死不了了,好吧,隻好“在鄉民的一片哀求聲中”逃跑了。

    太平軍成功進駐道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