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城郊鏖戰

字數:3182   加入書籤

A+A-


    “守險不守陴”,仍然是此時太平軍守禦道州的戰術,精銳士卒,不在城內,而在水南、東門、北門、斧子嶺、柑溪鋪等險隘之處駐紮。

    楊秀清領兵作戰,兩年多來的激烈戰鬥使他熟練地掌握了一套守禦、進攻、退卻的戰略戰術。從來不打“盲目之戰”。他深知,守陴則兵力分散,敵人可以選擇防禦薄弱之處作突破口,集中優勢兵力攻入,處於被動;守險則兵力集中,且據地勢險要之處,或居高臨下、或藏兵不露,形成“以逸待勞,以主待客”之勢,“致人而不致於人”。

    這一點深得古人兵法要秘,是和春、勞崇光之流永遠無法企及的。再加上清兵方麵士氣低落,臨陣如驚弓之鳥。所以“戰機”仍然掌握在太平軍一方。一萬五千的龐大清軍猶如一頭笨重凶猛的水牯牛,牛鼻子牽在太平軍的手裏,欲東則東,要西則西,疲於奔命,惴惴不安。

    “報告大人,又一隊長毛想要進攻我們大營,再次被我們擊潰了。”

    聽著這種勝利的消息,和春一臉疲憊,擺擺手讓報信的小兵離開了。他一點都不感到高興,這已經記不清長毛是多少次進攻大營了。這幾天每次都有幾十幾百個長毛過來襲擾,擊退他們後和春又顧忌所謂道州城中的幾十萬太平軍所以不敢追擊,連續這麽多天的防禦也讓和春他煩躁不已。

    與他一起包圍道州的勞崇光已經有點按捺不住了,多次請求兩方一起帶兵攻城,和春都置之不理。

    他在等消息,也再等援軍。

    前幾天有道州百姓前來投軍,說出了太平軍閱兵的謊言。和春早就疑慮這事,聽了他們的回答也就豁然開朗,大為羞怒。不過生性謹慎的他還是決定派出自己的密探潛入城中,親自了解實際情況。

    在永州的賽大欽差也回信說會盡量調集援軍前來增援,他這才放心。

    按照東王的指示,城內的太平軍故意放鬆戒備,引誘清妖密探探查消息。密探們也不負眾望,拿到了太平軍的真實兵力情況,然後就迅速的通知了在城外焦急等待的和春。和春收到信,在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後又接到消息,說是常祿、藩司等清將統領萬餘援軍已經趕到附近。

    和春大喜過望,猛地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傳令下去,多多準備好酒肉糧草,馬上前去犒賞援軍!三日後大軍準備攻城!”

    五月的道州城,此時正當端陽佳節,火傘高漲,如果是太平歲月,浮橋上下的龍舟競渡,如火如荼,兩岸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而今天卻是刀光劍影,硝煙彌漫。

    炎炎的夏季,靜靜的瀟河,道州城上,旌旗招展,彩幡飄揚。城牆上三三兩兩的太平軍戰士持刀荷戟來往巡視。城牆下廣袤的鄉村星羅棋布,點綴著規模龐大的清軍營帳,清軍旗幟被黃昏落日染得血紅。兩軍對壘,戰場就在宜山瀟水之間展開,戰雲莽莽,殺氣騰騰。

    清總兵和春、常祿、藩司、勞崇光兵分四路進攻道州城,搖旗呐喊,殺聲連天。

    太平軍據險而守,寸土不讓。常祿、藩司、勞崇光三路清軍都被少量太平軍給輕鬆擋住,唯獨和春部進展順利,連續突破太平軍兩道關卡,殺散太平軍三千多人。

    和春得意洋洋,更加輕視太平軍了。他不肯放過立功的機會,急忙下令窮追不舍。

    清軍孤軍深入,追到五裏亭時,驀地一聲炮響,伏兵盡出,截斷清兵退路。佯敗的太平軍回身複戰,清軍腹背受敵,陣容大亂,隻有招架之力,哪有還手之功?

    隻一會兒,近萬清軍就兵敗如山倒,四處逃竄。和春大怒,連續斬了好幾個逃兵以示軍威,膽兒大的哪管這一套,繞過他繼續逃跑。和春一看,士氣全沒了,總不能把所有人都殺了吧。

    沒辦法,還是各自逃命要緊。和春被迫下馬,步行倉惶逃走。

    此役殺死清軍一千多人,俘虜敵近三千,太平軍大獲全勝。

    “孤城在望無法進,息鼓偃旗狼狽歸。”和春逃回軍營,看著自己手下的一群殘兵敗將,欲哭無淚,歎息不已。

    這一戰,太平軍用的戰術叫螃蟹陣。螃蟹陣也稱三隊平列陣,其中一隊人數較少,左右兩隊人數較多,形成螃蟹狀。臨陣時以敵軍分若幹隊而定。臨機應變,變陣迎戰,以小陣迎敵,後出大陣包圍,或佯敗誘追,然後伏兵四起,以包圍敵軍,極盡變化之能事。以達到殲滅大部敵兵,轉敗為勝為目的。

    太平軍初戰告捷,洗涮了蓑衣渡之敗的恥辱,軍心大振、士氣高昂,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清軍大營。

    清軍諸將都耷拉著腦袋,一個個萎靡不振。

    其他三路在聽說和春兵敗後,個個都驚恐不已、不敢戀戰,紛紛逃回大營。

    “這個,這仗我們該怎麽稟報欽差大人啊?”終於有人想起了這個dà má煩。

    兵糧,給了;銀兩,也給了,可最後換來這麽個結果,可想而知,皇上與欽差的臉會有多難看。

    “我們不能這麽說,”過了好一會兒,和春終於抬頭說話了。

    “道州兵敗,欽差大人要得知的話一定會怪罪下來的,到時候影響士氣不說,就是在座的諸位將軍都會受罰。”

    說完後他頓了頓,大營裏仍是鴉雀無聲。

    看著各位將軍沒有反對,和春接著說:“我們可以暫時謊報軍情,以敗言勝,反正賽大人遠在永州,隔著崇山峻嶺,也無法知曉,等到以後勝了再補回來就是。”

    這仗主要是和春打敗的,所以他也極力為自己開脫。

    不過他畢竟是圍城主將,主將有罪,全軍連坐。在營中的將領誰也跑不掉,所以大家也就默認了和春的提議。

    於是端午過後,兩軍陣營均是一片祥和。洪天王與鹹豐皇帝都為前方打了勝仗而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