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宋應星
字數:3438 加入書籤
江西奉新縣北鄉雅溪牌坊村,春煙嫋嫋,村內一片平靜,偶爾傳出幾聲犬吠。
陳思恭行色匆匆再次來到宋應星的住處,心情卻一片沉重。
宋應星家的府邸很大,也非常宏偉,雖然已經有些破落,但還是能看出昔日是大富大貴之家。宋應星出身官宦之家,其曾祖父宋景,在明正德、嘉靖年間,累官吏、工二部尚書,改兵部,參讚機務,從此家族被封蔭,宋家成為官僚地主家庭。
陳思恭上次已經來過一次,在仆人的引領下,隔得遠遠的就見到了宋應星,神色悲傷,拱手道:“宋兄!”
宋應星正在院內唉聲歎氣,抬頭見得陳思恭,道:“陳兄來了!”
陳思恭連歎了幾聲,道:“宋兄,京師......”
“哎!京師陷落,今上竟被逆賊逼得自縊殉國,此乃國之不幸啊!”宋應星佝僂著身子,一邊抽泣,一邊說道。
宋應星一番話讓陳思恭更加傷感,陳思恭紅著眼睛,哽咽道:“朝臣無能,竟累得君父命隕煤山!不少大臣竟躬身侍賊,他們真真該死!”
宋應星抹了一把眼淚,憤憤道:“一群無恥之徒,枉先帝對他們信任有加,予以重任,平時口口稱自己正人君子,危難關頭,卻將忠義廉恥全都忘得幹幹淨淨!”
二人感歎一番,宋應星隨後將陳思恭請入屋內,然後吩咐仆人們上了茶點伺候。
落座後,宋應星好不容易才平複了心情,問道:“對了,陳兄離開不久,這麽快去而複返,不知這次所謂何來?”
陳思恭衝懷中掏出書信和冊子,道:“小弟還是為邀請宋兄前往梧州一事而來!”
宋應星搖搖頭,歎氣道:“陳兄,我如今真的沒這個心思,你又何必如此來回折騰自己!”
陳思恭伸手遞過書信和冊子,道:“宋兄,永明王求賢若渴,這是他的親筆信以及給你的東西,還望看過之好,再做決定!”
“好吧!”宋應星接過書信,展開後,細細看了起來。
“宋師敬起”,當宋應星看到信的開頭,朱由榔對他的稱呼,不由繃直了身子,他沒想到永明王竟直稱呼他為師。
再往下看去,卻見都是朱由榔對他的推崇之意,“吾曾熟讀先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此書於國於民,大有益處,真乃實學,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先生大才,吾深深敬佩!
先生在書中感慨‘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想加以驗證而無錢,想與同人們討論真偽而無場館},隻得炊燈具草,日夜寫書,但大業文人,棄擲案頭’。今吾不才,願傾其家業助先生完成此大業!
先生之才,不應埋於荒野之間。吾曾聞先生苦於所授之學前途何在?世人多愚昧,追逐功名利祿,然大明猶存真知灼見之輩,吾願建學院,廣邀天下誌同道合之人,齊聚一堂,上下求索。
吾利用拉丁字母編寫《漢語拚音》一冊,用以注音,聞先生精於音韻、樂理,請先生斧正.....”
洋洋灑灑一大篇文章,宋應星看完,一時間感慨萬千,他沒想到明朝藩王中竟有永明王如此人物。他將書信放到一邊,拿起小冊子,隻見封麵上寫著“漢語拚音”四個大字。
宋應星翻開後,一串串拉丁字母映入眼簾。宋應星稍加思索便懂得其中奧妙,他曾多年接觸西學,無論是利瑪竇的《西字奇跡》,還是金尼閣的《西儒耳目資》,他在這些書中都見過用拉丁字母注音。
他曾感歎“漢字之紛也,即緣通與借耳。若事屬一字,字各一義,如遠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不尤愈乎?”
可惜的是,他將精力都傾注於《天工開物》一書,如今卻見得永明王竟將他想做而未做成之事完成,對朱由榔越發吃驚。
宋應星手握小冊子,感歎道:“有此物,真乃百姓之福!”
陳思恭在一旁看著宋應星臉色變幻不定,輕聲喚道:“宋兄,為何有此一歎!”
宋應星揚起手中冊子,疑惑道:“陳兄,沒有看過嗎?”
陳思恭搖頭道:“此乃永明王給宋兄的東西,我怎敢擅自翻閱!”
“陳兄一看便知!”宋應星將冊子遞給陳思恭道。
陳思恭打開後,先是皺眉,過了片刻才反應過來,驚道:“這是注音之法!”
明末西方來客越來越多,傳教士帶來了大量的西方的書籍,明朝不少士人或多或少都接觸過西學。
大明此時讀書認字主要靠反切法,用兩個漢字相拚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然而,反切法有其局限性,並不容易學。
陳思恭同樣認識拉丁字母,越看下去,越發現冊子上注音之法的玄妙。他翻來覆去看了幾遍後,才道:“是呀!有了此注音之法,百姓讀書認字更加容易,廣開民智,自不再話下!”
大明除了讀書人,很多老百姓大字不識一個,文盲率還是非常高的,起碼得有百分之八九十大明百姓都是文盲。若要廣開民智,老百姓怎麽也得識字才行。
宋應星好奇道:“陳兄能否和為兄說說這永明王究竟是怎樣的人?”
陳思恭哪能反對,他看出宋應星已經動心了,當即巴拉巴拉將朱由榔在梧州的所作所為一一道來。
宋應星聽完後,敬佩朱由榔的同時,他又將書信翻來覆去看了幾遍,終於下定了決心。難得有人如此懂自己,他內心其實非常想將他書中的一些想法加以印證的,以前沒有機會,如今永明王願意鼎力相助,自己又何必再糾結呢!
宋應星深吸了口氣,眼神堅定,道:“陳兄,我願跟你去梧州!”
“太好了!”陳思恭雙手撫掌,大喜道,“永明王知道這個消息,必定十分高興!”
宋應星撫須道:“我也很期待和永明王的見麵!”
此時的梧州,不知何時,桂王可能當皇帝的傳聞流傳開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