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黑板問世

字數:3473   加入書籤

A+A-




    廖英邦之所以提到銀子,並非是他市儈,而是這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

    中國古代書院始於唐,興於宋,而在明代則攀上了巔峰。

    至於什麽人才能辦書院呢?當然是大明的官紳,他們有錢,有人脈,除了少數真正想要為大明培養人才的個別人外,書院完全成為了這群人操縱輿論,結黨營私的工具,其中最著名的莫不如東林書院。

    當時,書院最大的特點是講學,議論朝政和政治大人物。各路所謂的大師,全靠一張嘴過活,他們坐在清風徐來的書院中肆無忌憚諷議朝政、評論官吏,隻知滿口噴糞,卻從不去做事實。

    他們遠離朝堂,甚至根本沒有資格進入朝堂,所以沒有任何壓力談論政治,他們更不會怕朝廷追究。

    若是有幸被打幾個板子,他們還會以此為榮,沒準兒出來後,還會說上幾句,“嘿!瞧見了嗎?我這是說到朝廷的痛腳了!”

    東林書院重建後,漸漸有這麽一群人聚集在了一起。

    這群人借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他們雖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等進步口號,然而實質上卻淪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對明末饑荒災民的悲慘現實視而不見,最終形成了著名的東林黨,開啟了大明的黨爭時代。

    這不是宋應星第一次辦學,其實在這之前,宋應星在擔任亳州知州時,也曾辦過一所類似的書院。

    不過,不到一年,便以慘淡收場。

    廖邦英自從見到這座占地廣袤的學院,內心更是充滿了憂慮。他可是知道當初亳州的書院之所以倒閉,正是因為入不敷出才倒閉。而眼前的複旦學院,規模何止是原來書院的十倍,這真的能夠辦下去嗎?

    其餘人聽到廖邦英的問題,罕見的沒有發聲,複旦學院不是官學,沒有朝廷財政支持,如何長久堅持下去的確是個問題。

    宋應星知道廖邦英不是故意給他潑冷水,撫了撫胡須,笑道:“錢財的問題,諸位完全不用擔心,宋某已經得到永明王的承諾,殿下承諾每年會捐獻一萬兩銀子給複旦學院,足夠學院的支出。”

    “一萬兩!”

    大廳兩側傳來驚呼聲,一萬兩銀子絕對是一筆巨款,在座的眾人誰也沒想到永明王會如此大方。

    廖邦英也沒想到會聽到這個結果,起初非常震驚,過了片刻,壓下內心的波浪起伏,才疑惑道:“長庚兄,請容我多問一句,永明王為何如此支持你辦學?”

    廖邦英的問話,也說出了其中不少人的疑竇,大明藩王貪財如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這冷不丁出來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藩王,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宋應星沒有多做解釋,道:“諸位,我知道你們中有人對大明宗室的一些宗藩所作所為看不慣,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所有人。我像諸位保證,永明王絕不此列。永明王絕不隻是嘴上說說而已,你們眼前的這座學院就是出自永明王的手筆,永明王的誠意絲毫不用懷疑。諸位可以隨宋某遊覽一番,等諸位見識過學院的布局,就能看出永明王的用心良苦。”

    “諸位,請!”

    在宋應星的帶領下,眾人來到了一片鱗次櫛比房屋前,入目所及的是一棟棟嶄新的教室。

    宋應星帶領眾人進入一間教室,教室十分寬敞,室內擺放著整整齊齊五十張桌椅,牆上掛著名言警句。

    當然了,這些布置和其他書院大同小異,與之不同的是,最前方赫然多了一塊長約一丈,寬約三尺的黑色板子,顯得十分惹眼。

    陳弘緒一進教室就發現了這塊與眾不同的黑色板子,問道:“長庚兄,不知這塊黑色板子是作何用?”

    宋應星嗬嗬一笑,指著黑色板子,說道:“此物喚作黑板,乃是今後我等教學所用。”

    眾人聽得是雲山霧繞,不明所以。

    原來大明如今傳授課業,全部是口述,教學方法上,夫子完全采用注入式。

    講課時,夫子正襟危坐,學生依次把書放在夫子的桌上,然後侍立一旁,恭聽夫子圈點口哼,講畢,命學生複述。其後學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讀。凡夫子規定朗讀之書,學生須一律背誦。

    宋應星說完,從講台上的木盒中隨手抽出一根兩寸長的白色粉筆,拿捏在手中,麵向眾人介紹道:“此物乃粉筆,可以在黑板上書寫文字以及作畫。”

    說著,宋應星轉過身,在黑板上開始筆走龍蛇般寫下了“大明”二字,然後簡簡單單幾筆勾勒出了大明疆域圖。

    眾人在台下目不轉睛盯著台上的宋應星,都是聰明之人,眾人立刻明白了黑板的妙用。

    “妙!妙!妙!”

    有人醒悟過來,立刻拍手大讚此法,用黑板講學比起單純的口述顯然更加的形象易懂。

    陳弘緒眼中放光,躍躍欲試,快步上前,拿出一根粉筆,照著宋應星有樣學樣,可惜用力過猛,“哢嚓”一聲,粉筆斷了半截。

    陳弘緒毫不在意,吸取教訓,放小力氣,繼續用半截粉筆書寫,隻消片刻,一道簡單的幾何題躍然於黑板之上。

    “哈哈!”

    陳弘緒還沒來得及欣賞,便聽到台下傳來哄笑聲,“陳兄,想不到今生還能欣賞到你蒙學時寫的字!”

    陳弘緒下得台來,才明白過來,望著黑板上彎曲扭八的字,陳弘緒難得老臉一紅。

    陳弘緒的書法雖比不上當代大家,但絕對不差,可是再看他在黑板上剛寫出的字,竟還不如孩童。

    宋應星出來解圍道:“士業不必在意,第一次用粉筆書寫,這是難免的,想當初我寫的字比起士業的更是不堪。

    “宋兄放心,這點兒小事我如何會放在心上,”陳弘緒擺擺手,指著黑板上的幾何題,興奮道,“有了這黑板,以後講起幾何題,我再也不用擔心學子們聽不懂幾何問題了。”

    其餘人也都一一上前,將這新鮮事物嚐試了一遍,不大一會兒,黑板上便到處都是文字和圖畫,擠得滿滿當當。(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