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嶺表書院

字數:3437   加入書籤

A+A-




    廣西地處大明南疆,被曆代統治者稱之為“南蠻之地”,文化教育自然不會太發達到哪裏去。

    明朝廣西一共才出過201名進士,在明朝兩京十三省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貴州。

    不過梧州作為廣西重鎮,文化教育在廣西可以說是緊靠前列,可以排進前三,出過不少進士。

    除了梧州府學、縣學等官辦學校,梧州的書院也非常之多,而且全都是大明一二品高官所建。

    菉漪書院,位於桂江西岸白鶴觀前,乃是明成化年間總督韓雍所建;東湖書院,乃是明弘治年間工部尚書吳廷舉告老懷鄉,結廬冰井寺後,漫泉亭東,開設東湖書院講學;梧山書院,在舊儒學舍址之後,於明嘉靖六年都禦史姚鏌、巡按石金創建;嶺表書院,在府城東南總鎮府舊基,明嘉靖十一年由都禦史陶諧修建,還有龍泉書院、梧陽書院等等。

    書院多了,自然少不了競爭,一眾學院拚名氣,拚學子,就差刀兵相見了。

    菉漪書院今天宣揚我們學院來了某某大儒講學,轉眼梧山書院就會宣傳我們學院誰誰中了舉人、中了進士,各種明爭暗鬥,提升各自書院的名氣。

    嶺表書院山長蔣修,天啟年間進士,崇禎時期還曾擔任過僉都禦史,隻因得罪了首輔周延儒,被罷官丟職,一氣之下回到了老家梧州。

    心高氣傲的蔣修如何肯善罷甘休,自從當上嶺表書院的山長之後,沒少批評朝政,有時候專門針對周延儒。

    現如今蔣修除了偶爾講學之外,大部分時間都在書院內著書立說。

    “砰!”

    書房門被粗暴推開,進來之人正是嶺表書院的學生蔡豫行,當然了他還有另一層身份,嶺表書院山長蔣修的外甥。

    “舅舅,您是不知道咱們梧州如今又多了一所書院,就是那......”蔡豫行高聲嘲諷道。

    蔣修本來正在構思新書,被自家外甥這麽一打斷,什麽思路也沒有了,不等蔡豫行說完,冷哼一聲,訓斥道:“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蔡豫行見蔣修不悅,縮了縮頭,恭敬道:“舅舅,我知道了,下次一定注意。”

    “還有,這裏是書院,別叫我舅舅,這讓外人聽見,作何感想!”蔣修對自己的名聲還是十分在意的。

    蔡豫行撇了撇嘴,心道書院誰不知道他和蔣修的關係,哪裏用得著遮遮掩掩,不過他可不敢頂撞蔣修,“是,山長!”

    蔣修將手中毛筆放好,整理了下衣衫,這才問道:“你剛剛說梧州又多了一所書院?”

    “沒錯,就是那個整天在大明日報發表歪理邪說的宋應星,他修建了一所書院,叫什麽複旦學院,就在梧州城西北的水西坊。”蔡豫行詳細道來。

    “學院?”

    蔣修微不可查皺了皺眉,小聲嘀咕了一句。

    初聽這個名字倒是給人一種古怪的感覺,蔣修不知道宋應星為何會要將書院稱作學院,這一字之差,好像有什麽意義似的。

    蔡豫行耳尖,一下就聽到了,插嘴道:“我估計他們隻是為了嘩眾取寵罷了,書院就書院,非要叫什麽學院。”

    “嗯,隨他去吧!”蔣修也沒有多想。

    蔣修也讀過大明日報,知道了宋應星這個人。不過他更加關注的是報紙上麵報道的關於韃虜和反賊李自成的消息,對於宋應星寫的那些科學知識,他是嗤之以鼻,甚至引以為恥,好好的儒家正道不走,卻偏偏不務正業。

    “可是山長,我路過複旦學院時,看過他們建造的學院,比咱們的書院還大一倍,”蔡豫行小聲建議道:“咱們書院是不是也應該擴建了?怎麽也不能讓一個外來的把咱們書院給比下去吧!”

    蔣修瞥了眼蔡豫行,他清楚自家外甥是什麽德行,爭強好勝,什麽都想要押別人一頭,還不是為了他的麵子,他可不是毛頭小子,教訓蔡豫行道:“書院的好壞能用占地大小來衡量嗎?況且你真以為書院那麽好辦?他一個外來人,在梧州沒有當地士紳支持,不出一個月,我估計他的複旦學院就會因為招不到學生,關門大吉了。”

    蔡豫行聽舅舅這麽一說,轉念一想,對此倒是不懷疑,“舅舅說的不錯,他宋應星一個連進士都沒中過的人,人家憑什麽去他那裏。”

    蔣修聽到蔡豫行又稱呼他舅舅,看了眼四下無人,也懶得再糾正他。

    如今在大明創辦書院金錢、名聲缺一不可。若是光有金錢就能開辦一個學院,那大明還不遍地書院;光有名聲也不行,名氣再大,背後沒有金錢的支持,書院關門也是遲早的事。

    蔡豫行仿佛已經看到宋應星等人灰溜溜滾出梧州的狼狽場景,旋即想到複旦學院一旦完蛋,那麽大的學院不就空出來了,興奮道:“舅舅,不如等複旦學院完蛋後,咱們將其買過來,開設一個分院,這樣咱們嶺表書院就能一躍成為梧州最大的書院,壓過所有學院。”

    蔣修心中早有盤算,道:“這種事不用你摻和,我自有計較。如今新君即位,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你好好讀書,爭取考中進士,這才是正途。”

    “是,舅舅!”蔡豫行聽到舅舅的囑咐,不以為意道。

    待蔡豫行離開後,蔣修搖了搖頭,他這個外甥聰明倒是聰明,可是太過輕浮,這個性子,也不知何時才能高中進士。

    梧州其他書院,反應也都大抵如此,諸如菉漪書院的山長嶽清源,他聽過後隻是笑了笑,繼續準備他的講學;梧山書院山長陳鶴更是直言嘲諷宋應星不自量力。但是當複旦學院強勢崛起,他們想要阻止,卻已是回天無力,這也讓他們懊悔為何沒有趁複旦學院最弱時進行狙擊。

    此時的複旦學院卻是一片愁雲慘淡,不複先前的熱鬧景象。

    文昌閣,宋應星等人正在召開會議,大廳內氣氛凝重。

    居中而坐的宋應星,比起之前的意氣風發,臉上的皺紋似乎又多了一層,看起來老了些許。

    宋應星聲音略帶疲憊,沉聲道:“諸位有何辦法,盡可暢所欲言。”

    7(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