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門可羅雀
字數:3381 加入書籤
複旦學院設計之初,朱由榔是按照能容納一千人學習的標準建造。
千人學院,這遠遠超過了宋應星的想象,他還曾勸過朱由榔,在廣西招收如此之多學生是不可能的事。
朱由榔則隻是回了他一句“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麽區別,在我的人生中沒有什麽不可能,不可能隻是自己不努力的借口罷了!”
朱由榔的話讓宋應星大為震動,聽得他熱血沸騰,心中暗暗定下了千人的目標。
當然,這個目標並非一蹴而就,他計劃五年內完成,這一點宋應星還是非常理智的。
因此,眾人商議初期先招收二百名學生,這是宋應星等人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廣西畢竟地處偏遠,遠遠不如江浙、直隸等地文學昌盛,而且梧州當地還有不少書院,想要從他們底下搶奪學生,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宋應星也做好了心裏準備。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宋應星內心越加不安。
距學院招收工作已經過去了五天,迄今為止卻隻有三十三人報名。眼看著還有半月就要正式開學,學院還是門可羅雀,到時候傳出去,複旦學院在梧州就徹底成了一個笑話。
三十三人,這一數字徹底讓宋應星等人坐不住了。
這些報名之人又以商人之子為多,占據了大半,這還是多虧了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一書。
《天工開物》讓少數精明的商人們意識到,讀書不一定隻是為了科舉這一個目的。宋應星所倡導的科學知識為他們打開了一所新的大門,能夠助他們的事業更上一層樓,因此紛紛派家中庶子或者族中子弟前去複旦學院學習。
複旦學院招收學生沒有階級之分,“天下無不可以學,可以不學之人,而農、工、胥、商,苟能用力於人紀,而盡其職之所當為,即此可以為人之學矣”,有道是有教無類,宋應星對此心如明鏡,但並不抗拒,不過他內心還是更希望多謝有誌之士前來報名。
現實與理想差距太大,在"chi luo"裸的現實麵前,眾人有些手足無措。
在座之人也隻有宋應星以前辦過一所學堂,那時他還是亳州知府,憑借知府這個身份以及在當地的威望,他還是招收了不少學生。隻是如今,他身在他鄉,以前的種種在這裏並無半點作用。
徐驥沉思片刻,說道:“我倒是在梧州有兩三個至交好友,若是由他們出麵,或許有些幫助。”
陳弘緒搖搖頭,歎了口氣道:“杯水車薪罷了!就算由徐兄的好友出麵又能增添幾人?學生選擇哪所書院讀書,是他們的權利,他們的師長總不能強迫他們吧!
”
“哎!可惜我的熟人大多在江南一帶,如若不然我也可盡一份綿薄之力。”方以智對此也是束手無策,他認識的名士倒是不少,不過此次是逃難,來的地方盡是些沒有他認識之人的地方。
徐世博對此不置可否,開口建議道:“我倒是認為當務之急應該是弄清楚梧州的學子為何不來複旦學院,咱們隻有弄清這點,才好對症下藥。”
“是呀!按理說不應該就這麽點兒人才對,我看其中必定有鬼!”
“不錯!”
............
顧炎武環顧四周,見眾人士氣低落,鼓舞道:“不過些許挫折罷了,我等怎可輕易認輸!還有半月的時間,我相信咱們定能想出辦法渡過這個難關!”
宋應星聞聽顧炎武的話,猛然驚醒,這種時候自己怎能泄氣,正該是振奮士氣的時候,沒想到自己的見識還不如顧炎武這個小輩。
宋應星雙眼恢複往日神采,當即站起來,高聲道:“諸位,忠清說得不錯,方法總比困難多,我等萬不能自亂陣腳,讓他人徒看了笑話。在想出真正的解決辦法之前,我等盡量先聯係廣西的友人,請他們幫忙。至於是否有人在背後搗鬼,我會讓人去查。”
顧炎武適時附和,慷慨激昂道:“地轉天旋,萬事開頭難。鬥霜傲雪二十年,堂堂劍氣尚寒。戎馬倥傯一生,多少失敗成功?試看大千世界,依舊海闊天空。我等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應乘風破浪,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眾人都是經過大風大浪之人,宋應星和顧炎武稍一激勵,便又重新燃起了鬥誌。他們來此是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改變的大明書生徒講義理,不揣時勢的現狀,為大明培養出真正有學問有實際能力的有用人才,些許挫折又算的了什麽。
天香樓,薛澤宇望著許久不見的劉進,這才發覺劉進身上的精氣神比起以往大不同。
薛澤宇端起酒杯,高興道:“看來劉兄近日在王府過得十分滋潤啊!連這副身體都強壯了不少,看來我也應該去永明王府混個一官半職。”
“澤宇就別拿我打趣了,你這個未來的進士,還會羨慕我一個小小王府教授。”劉進與薛澤宇碰了碰酒杯,一飲而盡道。
“進士?誰又肯定自己一定能中進士,況且未來三年我都不準備參加科舉。”薛澤宇重新斟滿酒,平靜道。
“為何?”劉進語氣中充滿了驚訝與不解,以薛澤宇的學識雖說不能百分百考中進士,但是積累一番經驗也是有好處的。而且薛澤宇自從中舉之後,就一直在為會試做準備,為何會忽然做出這個決定。
薛澤宇緩緩道:“前些時日,我與恩師通過書信,將梧州最近發生的事以及這件事告訴了恩師,恩師也同意了我的決定。”
“先生怎麽說?”劉進沒想到黃道周竟然同意了薛澤宇這個荒唐的決定。
“恩師囑咐我要多學習經世致用之學,多鑽研實學,古典哲學要讀,古典文學也要讀,特別是治國理念,更要牢記於心,至於八股文怎不必深究,隻要達到及格水平就好。”薛澤宇高興道,起初他還曾擔心黃道周會反對,沒想到黃道周不但不反對,還贈了他一句詩“他山有礪石,良壁愈晶瑩”。
劉進從薛澤宇的回答中聽出了一絲端倪,試探道:“薛兄想要進入複旦學院學習?”
7(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