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
字數:3665 加入書籤
蔡寶德、關海他們也沒有選擇,兩人根據信中的指示,來到了餘良的府邸。
餘府,一處密室內,燈火通明,蔡、關、餘三人聚到了一起。
“餘兄,還請將監國的旨意拿出來給我們兩個瞧瞧。”蔡寶德率先開口道,信中交代朱亨嘉親自寫了一份封賞旨意給李明忠。
因為遊說李明忠的主意是餘朝相提出的,肥水不流外人田,餘朝相當然將這件肥差交給他的親戚餘良來主導,旨意自然落在了餘良手中。
“兩位稍等。”
說完,餘良轉身從書架上取下一個錦盒,放到桌上,一臉得意道:“監國旨意在此,你們二位也瞧瞧吧!”
兩人倒不曾注意餘良的嘴臉,蔡寶德打開錦盒,小心取出信箋,借著燈光仔細看了起來。
蔡寶德看完給李明忠的條件,不由倒吸了口氣,感歎道:“監國真是好大的手筆!”
餘良找了個座,隨便坐下,抿了口茶,讚歎道:“監國是做大事之人,自然有大氣魄,咱們商量商量該如何說服李明忠才是?”
關海擔憂道:“說的不錯,我可是聽說昨天李明忠親自率領麾下前去桂王府,請桂王監國。咱們若是一個不小心,可就是自投羅網了。”
蔡寶德在一旁也點頭道:“是得想個完全之策,不過好在桂王根本沒有接見李明忠,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件好事。”
餘良沉思片刻後,道:“要不我等擺桌酒宴試探一番,依我看李明忠未必忠於桂王,他不過是想學那劉澤清之輩做個擁戴功臣,而且桂王的態度也耐人尋味。我不相信李明忠聽到監國的條件,他會不心動。”
蔡寶德與關海相視一眼,道:“好,就這麽辦!”
李明忠府邸,自從昨天從桂王府回來,李明忠總感覺心緒不寧,尤其是聽到他派去監視桂王府的人回來說,瞿式耜在桂王府待了大半天才出來,他就一直在猜測朱由榔和瞿式耜談了什麽,可惜半點兒頭緒都沒有。
李明忠在書房內來回踱步,不時皺眉,這樣的等待實在太痛苦了。
這時,管家李駿進來稟報道:“大人,梧州蔡寶德、關海、餘良遞來請柬,邀大人星辰閣一聚。”
“不見、不見,本官沒心情。”李明忠連連擺手,不耐煩道。
李駿收了三家銀子,自然要替他們說上幾句話,見李明忠一臉煩悶的樣子,勸道:“大人出去散散心也好,您都把自己關在書房一天了,正好喝喝酒,解解煩惱。”
李明忠正要發作,轉念一想,自己確實魔怔了,呼了口氣道:“如此也好,告訴他們本官晚些到。”
“哎!”
星辰閣,奢華無比的包間內,擺放著一桌子珍饈美味,清湯魚骨、鮮蝦燒海參、紅燒魚翅等,但卻無一人動筷。
自李明忠入席後,他們就看出了李明忠心情不好,眉宇間帶著愁容,這讓他們更添了一分信心。
蔡、關、餘三人不時與李明忠碰杯,輪流敬酒。酒過三巡,三人見李明忠已經微醉。
餘良開口道:“大人可是有煩心事,不如說出來,讓我等替大人參詳參詳?”
李明忠聽得餘良的話,又是一杯酒下肚,“啪”的一聲,將酒杯重重拍在桌上,打了個酒嗝,眼神有些迷離,氣憤道:“真不知那桂王怎麽想的?本官好心好意為他著想,擁他監國稱帝,他竟然閉門不見,真是不識好歹!”
餘良聞言心中一喜,替李明忠斟好酒,道:“桂王就是和那幫複旦學院的腐儒接觸太多,十有是受他們影響。大人忠心為國,桂王卻不領大人一片苦心,確實過分了。”
“哼!”李明忠冷笑道:“若這桂王不識好歹,大不了本官也來個兵諫,到時候就由不得他了!”
餘良一聽李明忠連這大逆不道的話都說了出來,印證了他們的猜想,朝蔡、關兩人看了一眼。
蔡寶德、關海同時點了點頭,示意餘良可以說了。
三人同時起身,餘良拱手道:“大人,實不相瞞,靖江王已在桂林一眾官員的擁護下監國。”
“嗯?”李明忠雖然有些醉了,但還沒到不省人事的地步,腦子起初沒有反應過來。
不過隻是片刻,李明忠便瞪圓了眼睛,騰的一聲,離坐而起,盯著三人道:“你們說什麽?”
餘良不慌不忙,鎮定自若道:“五月二十六日,靖江王已於桂林監國。監國素知大人勇猛,軍功卓著,實乃國朝良將。今虜寇肆虐,天下動蕩,正是大人建不世之功之時,監國求才若渴,希望能與大人共驅除韃虜,恢複大明江山。”
“好大膽子,你們就不怕本官將你們都斬了?”李明忠嗬斥道,不過隻是嘴上說說,雙手卻無半分動作。
說實話,李明忠對於朱由榔未接見他,卻與瞿式耜密探,至今耿耿於懷,心中早就不滿了。如今他乍聽靖江王竟然在桂林監國的消息,再看三人的態度,意識到了一些東西。
李明忠並不在乎是桂王監國,還是靖江王監國,關鍵是他們能給予他什麽。
餘良三人也不是愚笨之人,馬上明白李明忠這是在等朱亨嘉的條件,低頭跪拜道:“監國有言,大人鎮守梧州勞苦功高,監國早已鑄武靖伯印,隻待大人領受。”
“伯爵嗎?”
李明忠心裏默默念了句,對於這個武靖伯,他還是比較滿意的,不過要是國公就更好了。
李明忠沒有立刻回複,沉默了半晌,才搖頭歎氣道:“可惜,本官身在梧州,寸功未立,如何當的起監國封賞。”
三人的話畢竟是口頭承諾,做不得真,誰知道,他若真的投過去,能不能得到封賞。
餘良何等精明,立刻從懷中掏出朱亨嘉的親筆信,遞上道:“監國的旨意在此,大人請看!”
李明忠眉頭一跳,從餘良手中接過信箋,仔細看了起來,這一看,更令他心花怒放。
朱亨嘉旨意中確實提到了封他為武靖伯,然而後麵還有餘良沒有提到的內容。
若是李明忠能控製梧州,並且擒拿桂王,更是大功一件,待朱亨嘉親臨梧州時,便封他為安國公。
餘良三人看著李明忠臉色不斷變化,等著他的答案。(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