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坦克測試(下)
字數:3987 加入書籤
這裏是射擊試驗場上。
和剛才一樣,這裏還是空無一人。
裝備著75毫米電磁炮的鎧甲射手1型坦克緩緩行駛到了射擊場上。
這輛坦克的75毫米電磁炮,從外觀上來看,並沒有裝備有120毫米滑膛炮的板甲騎士1型坦克威武——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炮管——或者專業些說就是火炮身管。
鎧甲射手1型停下了。
這輛坦克,和之前那輛板甲騎士1型坦克一樣,轉動著炮塔,並且調節著火炮身管的俯仰角。
接下來,這輛坦克75毫米電磁炮的炮口,突然出現了一團白色的雲霧,不過沒有火光,同時,發出了“砰”的一聲巨響。
這白色的雲霧,還有那“砰”的一聲,自然不是由爆炸物產生的。
上述的白霧,還有巨響,其實是音爆現象。
簡單地來說,就是75毫米電磁炮中的炮彈,被加速到一定速度,就會突破音障,然後在激波麵後方被壓縮的空氣中產生水珠,就產生了炮口的普朗特-格勞厄脫凝結雲——或者通俗些說就是炮口的白霧。
達到音障的這個速度是一馬赫,也就是差不多每小時1193千米的速度——這裏說差不多是因為在不同的溫度下,空氣中聲音傳播速度不同,達到一馬赫的速度值,也會稍稍有些差異。
而剛才提到的激波本身,就產生了音爆。
在地下室,有著大屏幕的那間房間內。
媒體工作者們那裏,傳來了一些小聲的議論聲。
接下來,是射擊結果的展示。
媒體工作者們,十分期待地看著屏幕。
結果通過shè xiàng頭傳到了大屏幕上,顯示了出來。
人們驚訝地看著屏幕——這個電磁炮,僅僅對穿了第一個盒子前後的鋼板,然後在第二輛前部的鋼板上,留下一處痕跡。
在射擊環節中,結果稍稍有些出乎意料——裝備有較為傳統的120毫米滑膛炮的板甲騎士1型坦克勝出。
現場的一些人,再次議論起來。
……
不過,這也不能說明裝備有75毫米電磁炮的鎧甲射手1型坦克一無是處。
更不能說明電磁炮不如傳統的滑膛炮。
在口徑不統一的情況下,無法做出合理比較——就像是狙擊步槍和榴彈炮無法比較一樣。
當然,僅僅是說電磁炮這一類wǔ qì本身的優勢的話,還是有很多的。
首先,在炮彈數量方麵。
電磁炮可以在保證相同,或者差不多攻擊力的情況下,口徑更小。
**火炮的炮彈,自然比大口徑火炮彈小。
電磁炮的炮彈,一般是不需要發射藥和擊發藥的,所以整個炮彈與傳統同口徑炮彈來比更小。
這裏暫且也把一般不使用的發射藥的電磁炮稱之為“火炮”。
對於裝備120毫米滑膛炮的板甲騎士1型坦克來說,其彈藥量為主炮炮彈42發——這屬於很中庸的一個數據。
而對於裝備了75毫米電磁炮的鎧甲射手1型坦克來說,其彈藥量則比板甲騎士1型的多的多——85發。
相比稍稍減弱的攻擊力,裝藥的巨大提升也算是鎧甲射手1型扳回一局了。
當然,人類之前戰爭的戰場上,一輛坦克很不會經常用到那麽多彈藥,因此,彈藥數量一直不是評判一輛坦克是否優秀的主要數據。
不過在這裏,需要注意的是,這兩輛坦克,是為不對等戰爭進行設計的——也就是說我方使用的是坦克,對方使用的可能是另一種wǔ qì——很可能是一群巨獸,或是一群披著戰甲的巨大魔獸,或者是大量怪獸牽引著的戰車——這樣的戰爭配置,更符合那個科技發展線的文明——這時候炮彈數量,將會成為一項較為明顯的優勢。
第二點,是從成本方麵來看的——當然這是在技術成熟的條件下說的。
電磁炮,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可能成本比傳統的火炮稍高一些,但是,炮彈,還有發射炮彈的成本,可以稍低於傳統的炮彈——這個節省的經費,在需要發射大量炮彈時,就能顯現出。
第三點,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的。
很多新興的wǔ qì,在剛出現時,都比不上同時代的和其作用差不多的wǔ qì。
這裏一個較為明顯的例子就是弓箭和早期的火門槍。
早期的火門槍,命中率十分低,操作也十分麻煩,裝彈時間還特別久,還會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雨天就無法使用了。
早期的火門槍,可能為數不多的優勢就是聲音響,可以驚嚇敵人的馬匹,還有一點優勢,就是比稍稍高那麽一些的穿透力。
而相比起來,弓箭則優點更多——相比那時的火門槍操作簡單,不存在什麽所謂的“裝彈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取出箭支,再拉弓射箭的時間——而這段時間,比火門槍裝彈時間,短得多。
不過,火器並沒有被人們放棄——或許使人們看到了huǒ yào的潛能。
曆史的車輪,又向前滾動了較長一段距離。
火門槍也發展成了火繩槍,接著又發展成了燧發槍。
燧發槍,可以說是優於幾乎沒有什麽發展的弓箭了——其中一部分優勢就是攻擊力又高,訓練燧發槍射手又簡單。
火器,或者這裏僅僅說槍,發展到現在,已經遠遠勝於弓箭。
現在的隨便一支自動步槍,射速就遠遠超過弓箭,傷害和射程也遠遠優於弓箭。
現在的**,精度和射程也遠遠優於弓箭。
在古代,沒有工具可以形成火力網,而現代隨便一把機槍就可以。
另外,上述的這些現代wǔ qì,使用要求遠遠低於弓箭——開槍射擊相對來說,不再需要臂力較大的人了。
對於電磁炮的發展來說,其中一點就是可以發展成彈夾炮。
對於彈夾電磁炮來說,其不需要什麽複雜的退彈殼的機構,因此,電磁炮可以做成彈夾炮,其結構比傳統的彈夾炮簡單的多。
執行這個wǔ qì計劃的人,也十分清楚電磁炮有著很大的潛能,於是,在這次測試後,保留了板甲騎士1型坦克,但同時也給予了新一代電磁炮坦克研究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