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節 浩劫降臨(1)

字數:6415   加入書籤

A+A-


    一九四二年春夏時節,一場巨大的災難開始慢慢地降臨在了早已經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原大地。 vw

    這年的年初,已經陷入戰略僵持階段的日戰場,新的兩場戰火再度熊熊燃燒而起。第一場便是舉世矚目的國入緬遠征軍作戰,此次國軍隊走國際戰場,是民國建立後空前的壯舉,也是甲午戰爭後國軍隊第一次出鏡參戰。極度重視這場戰事的國民政府派遣了以第五軍為主力的十餘萬國軍隊精銳部隊,並於二月下旬開始陸續進入緬甸。但在舉國翹首期待,從四月開始,一連串的敗仗噩耗從境外傳來。五月底的時候,遠征軍基本全軍覆沒,十多萬精銳死傷六萬餘人,殘部裏的一部分艱難回國,另一部分則輾轉進入英屬印度;第二場戰役便是第三次長沙會戰。這是阿南惟幾將代替岡村寧次將接任第11軍司令官後的第二次對長沙的進攻。第一次長沙會戰由岡村將指揮,日軍基本失敗;第二次是阿南將指揮的,日軍基本勝利;初嚐勝利滋味使得阿南將信心大增,因此這次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投入了七萬餘重兵,意欲一舉攻占長沙並摧毀第九戰區的主力。第九戰區在司令長官薛將的指揮下,投入三十餘萬兵力迎戰,血戰兩個月,最終挫敗了日軍的戰略意圖,保住了長沙並取得殲滅日軍萬餘人的大捷。

    這場第三次長沙會戰也波及到了河南。為了配合第11軍在江南的攻勢,華北日軍出動了兩個師團的兵力強渡黃河,進攻第一戰區司令部所在的鄭州,雖然沒有攻占鄭州,但日軍成功在鄭州附近的黃河南岸地區取得了幾個橋頭堡,並重創了豫地區的蔣鼎部。蔣鼎部在戰前瘋狂擴軍,擁有正規軍二十多萬,其他雜七雜八形形色色的民間武裝也有五萬餘,對外號稱擁有精兵三十萬。但真正麵對日軍的進攻時,這二三十萬耗盡豫民力勞民傷財所組建起的烏合之眾幾乎是一觸即潰。此戰後,蔣鼎部損失得七七八八,最後勉強收攏起來的隻有十來萬驚慌失措的殘兵敗將。被日本人這麽一攪合,使得名義好歹是第一戰區總長官的蔣鼎霎那間一蹶不振,蔣鼎的勢力成了鼎足河南的蔣湯孟三支勢力裏最弱小的一個其實蔣鼎的實力在之前是三家最弱小的,現在隻不過是變得更加弱小了。

    孟翔所在的豫西倒沒有被牽連。年初的時候,孟翔仍然像往常那麽忙碌,把豫西的社會秩序建設得日益完善。在洛陽南陽平頂山等幾個豫西大城市裏,孟翔陸續投資建設了三十多家軍用鞋廠傷殘軍人學校以及軍醫院。孟翔這麽做,是很有針對性的。對於此時的國軍人來說,一雙鞋子的重要性絕不亞於一頂鋼盔。國條件落後,絕大部分的軍人平時行軍打仗穿的都是自製的草鞋或粗劣的布鞋,這樣的鞋子不但沒有任何保暖性或防護性,而且很容易磨爛,從而導致腳受傷凍壞生病等等。抗戰以來,不知道多少國軍人是因為沒有一雙好鞋子而失去寶貴的健康或更寶貴的生命。孟翔投資建設的這些軍用鞋廠,從國統區內購買製鞋設備,招募當地女工人做工,既提供了大量的業機會,也能像部隊提供源源不斷的鞋子。當然了,由於條件簡陋,德國人那種牛皮軍靴或日本人那種翻毛軍靴是製造不出來的,因此這些軍用鞋廠按照孟翔的設計和要求,主要生產類似於後世帆布鞋的軍用鞋,這樣的鞋子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柔軟舒適透氣健康,但不足之處是禦寒能力差和不防水,但有總沒有好。至於孟翔建立的那些傷殘軍人學校,則是安置傷殘官兵的。很多官兵在戰場瞎了眼睛或斷了手斷了腳,自然無法繼續吃軍糧了,但單純地發一筆撫恤金給他們也不是長久之計。孟翔建立這些傷殘軍人學校,主要是聘請一些有手藝技術的老師傅,來教導這些傷殘退役官兵學習手藝,成為擁有一技之長的人,使得他們以後的生活更加有保障。合格的軍人自然不怕死,但怕的是傷殘後怎麽生活下去的問題。毋庸置疑,孟翔這樣做是非常正確和深得人心的。對於傷殘退役的士兵,孟翔不但發放很豐厚的撫恤金,還創辦這樣的學校,這些舉措都讓他在部隊裏的得人心程度愈發高漲。再加孟翔還新建軍醫院購買醫療設備聘請和培訓服務於軍隊的醫務人員,這使得在豫西的四個集團軍裏,官兵們隻知道孟副座,全然忘了第一戰區真正的最高指揮官蔣鼎和第33集團軍的正司令馮將。

    揮汗如雨的忙碌,孟翔也和河南的老百姓們一樣,隱隱感覺到今年的氣候有些反常。進入春種時節已經兩三個月了,但豫西豫豫東等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卻至今都滴雨未下。原本是肥沃農田的鄉村間此時放眼望去盡是一片灰蒙蒙的土黃色,生機盎然的春意基本杳無蹤影,連野草都因為幹旱而有氣無力地打著焉,更加別提莊稼了,不少地區幹得遍地溝壑,溪河斷流,死魚死蝦跟著淤泥一起凝固成了水泥一樣的硬泥板,炙熱的驕陽讓幹裂的土地澆一瓢水都能嗞嗞地冒煙。再看看天空,萬裏無雲,隻有刺眼的烈日還在繼續放射著毒焰。在這春雨貴如油的時候卻發生大規模的幹旱天氣,對於以農業為基礎的河南省來說會意味著什麽,孟翔這個農學門外漢也非常清楚。

    盡管此時沒有天氣預報,也沒有專業的氣象觀測部門,但孟翔也感覺到了1942年的河南氣候很反常,大麵積的幹燥和炎熱,極少降雨。洛陽的街頭巷尾間,一些經曆過光緒三年河南大旱的老人們議論紛紛著,這些擁有經驗的老者隱隱約約已經聞到了幾分旱災來襲前的特殊氣息。在六十五年前的那場持續三年的大旱,成為重災區的河南共有近200萬人餓死。

    在後世從未經曆過饑荒的孟翔此時也忐忑不安起來。其實,對於大部分的國人來說,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是個並不熟悉的曆史事件,孟翔也一樣。此時意識到那個對河南三千萬老百姓來說將會充滿死亡的黑暗年度即將來臨,基本沒什麽心理準備並且也沒有任何經驗的孟翔確實有些手足無措。身為豫西二十八縣在實權的最高統治者,缺乏經驗的孟翔當然不知道如何帶領人民度過如此重大的災難之年。但他也知道自己絕不能置身事外,必須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因此懷著未雨綢繆的心態,孟翔找來了張鈁和郭仲隗,準備製定應對政策。

    英公燕公,我看今年的天氣苗頭不太對勁,很有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旱災。在豫西建設發展委員會的辦公大樓會議室裏,孟翔焦慮地道,如果真的出現了大規模的旱災,必定會赤地千裏餓殍遍野,我們必須趁早做好充分準備呀。張鈁字伯英,郭仲隗字燕生

    張鈁點點頭,目露讚賞和欣慰:孟將軍能有如此遠見和愛民之心,這真是非常難得的。作為一個老河南人,看到家鄉有孟將軍這樣的仁義將領坐鎮,真是慶幸啊他和郭仲隗互相交換了個眼色,唏噓道,是啊,今年的氣候確實很反常,全省絕大部分地區都沒有下雨,搞不好會發生光緒三年的那場大旱和饑荒。我們確實要未雨綢繆,早作準備。我估計,按照這個氣候,今年河南的收成能有往年的三成不錯了。這麽點收成,隻勉強讓老百姓能糊口。

    孟翔不安地問道:英公,光緒三年的大旱導致河南餓死了多少人

    張鈁憂慮地道:光緒三年開始,河南大旱三年,餓死了180萬人。那一幕幕,真是慘絕人寰哪赤地千裏農田絕收人競相食。眼下,我現在也有孟將軍你的這種預感。今年的河南恐怕又要有一場無妄之災了。

    孟翔認真地詢問道:英公燕公,你們覺得我們該采取什麽措施防備這場旱災呢

    張鈁道:旱災必定會導致饑荒,所以我們要在這方麵著手。首先要抓緊時間從外省購買糧食,手裏有了糧食,我們到時候才能開倉賑災;其次,我們要向央申請減少或免除河南今年的糧食賦稅,盡量削減河南向央和河南境內駐軍繳納的糧稅;第三,我們要提前開展工作,穩定社會安定人心,做好安頓災民和災後恢複生產的準備;第四,我們要向央申請調撥救助款和救災糧。

    孟翔深以為然地點點頭:英公所言甚是。

    郭仲隗開口道:河南在抗戰初期有3500萬人,連續四年的戰亂和各種災害,目前全省大概有3200萬人。其,我們豫西有1000多萬,豫800多萬,豫東1200餘萬,另外還有二三百萬老百姓生活在豫北日占區。我們豫西這一兩年來建設和發展得很不錯,部隊和百姓開墾了大量的新田,又修了不少水利灌溉工程,再加我們現在開始從外省購買存糧,因此依我之見,我們豫西應該還是能扛過這場旱災的。但是我們絕不能坐視豫豫東豫北等河南其它地方的百姓。說著,郭仲隗的神色變得憤然起來,孟將軍你的部隊軍紀嚴明,並且在軍事訓練之餘還積極參加豫西的建設事務,但豫和豫東不同了。日本人本來非我族類,因此豫北的日本占領軍不善待豫北百姓倒也無話可說,但豫和豫東駐紮的可是我們本國的軍隊,可蔣鼎和湯恩伯這一年來的所作所為,簡直令人發指虧他們是國軍人,非但沒有履行保境安民的職責,反而對本國百姓也像異族軍隊那樣凶暴殘酷特別是湯恩伯這個豫東的暴君在他的轄區內橫征暴斂強取豪奪,對豫東百姓的盤剝壓榨簡直是敲骨吸髓把豫東搞得赤地千裏民不聊生還有他的軍隊,軍紀簡直極度敗壞欺男霸女強奸搶劫,簡直作惡多端日軍還可恨豫東的民力物力基本都被他耗盡了,老百姓家裏別說餘糧了,是糊口都成問題。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遭到大規模的旱災,可以肯定,豫東豫豫北豫南,都會哀鴻遍野餓殍無數孟將軍,你注意到了沒有在過去一年多以來,豫和豫東雖然風調雨順,並且沒有太大的戰事,但每個月仍然有成千萬的老百姓從那裏逃到豫西,這說明什麽這說明蔣鼎和湯恩伯這兩人在他們的轄區內對當地老百姓的殘害日本人還要狠郭仲隗說到一半時已經是咬牙切齒聲色俱厲,說到最後更加是怒發衝冠義憤填膺。很顯然,這位河南人對自己的家鄉父老遭到湯恩伯蔣鼎的荼毒殘害而感到極度憤恨曆史在1942年初的河南總人口隻有3000萬多一點,這是因為在這場旱災和饑荒之前,河南還遭到了一場巨大的災難,便是抗戰初期的花園口決堤。那場人為製造的災難導致河南有三十萬多人被淹死,數百萬人淪為難民,也是導致抗戰期間河南人口不斷減少的幾個主要原因之一。

    張鈁也歎息道:燕生說的是啊湯恩伯確實對我們河南的老百姓太狠了據說在豫東,當地的老百姓對湯恩伯深惡痛絕,把他跟洪澇旱災蝗蟲這三災並列,統稱為水旱蝗湯,河南四害,甚至甚至豫東的百姓間還流傳寧要日軍來燒殺,不要湯軍來駐紮的說法。由此可見,湯恩伯在豫東的倒行逆施,確實是搞得民怨沸騰啊

    郭仲隗冷冷地道:一旦豫東真的爆發旱災和饑荒,我絕不相信湯恩伯會良心大發地開倉濟民,屆時的豫東必定生靈塗炭,會有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災民逃難到豫西。

    孟翔暗暗歎息一聲。張鈁和郭仲隗說的都是事實,豫西這一年多以來,接納的河南其它地區的難民多達幾十萬,大部分都來自豫東。頗具諷刺的是,豫東並非日占區,但從豫東逃到豫西來的難民卻遠遠多於從豫北日占區逃來的難民。本國的軍隊居然異國侵略者還要凶狠,走投無路的老百姓該怎麽辦孟翔感到悲涼。他定了定神:英公燕公,事不宜遲,我們早點開始吧英公,豫西的社會穩定以及接納外地難民的事務都交給您操辦吧燕公,去重慶那邊為民請命的重任拜托您了您多跑跑腿,除了豫西,還要去豫豫北豫東,多收集一些資料和證據,向外界揭露河南的災難。至於我,我來負責從外省購買糧食。英公,我會調集部隊配合您的,一方麵我們不能看著河南其它地區的百姓陷入水火而不管,但另一方麵我們也不能把我們苦心經營的豫西搞得陷入混亂。豫西也會成為災區,我們一方麵要治理豫西的旱災和饑荒,一方麵也要照顧到其他地區。我們的任務很重,多多麻煩英公您了。

    張鈁和郭仲隗一頭:好我們這麽分工,這麽辦。

    和張鈁郭仲隗分工並散會後,孟翔迅速找來舒國生。

    老舒,我在很早前讓你建立我們的秘密儲備糧倉,這件事辦得怎麽樣了

    副座放心,我已經遵照你的命令去辦了。目前在洛陽南陽平頂山宜陽汝陽南召內鄉等地,共有十五處秘密的糧倉基地,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並且由我們情報處的人專門派遣人手進行看守和管理,隨時都能調出糧食。舒國生報告著,然後又問道,怎麽了軍隊的糧食不夠了

    是老百姓的糧食不夠了。孟翔問道,這些糧倉裏共有多少糧食

    總計約十萬噸。部分是從豫西征集來的餘糧,部分是我們從豫西購買的,過半是我們從河南其它地區以及外省購買來的。舒國生說著,冷笑道,說來挺可笑的,我們在河南其它地方買來的糧食,絕大部分都來自湯恩伯和蔣鼎的部隊。這兩人部下的很多將領都吃空餉,把多從老百姓那裏壓榨來的糧食私下出售以謀求暴利,所以他們把他們從豫東和豫搜刮來的糧食基本都賣給了我們。我們真的還要感謝他們呢。

    十萬噸孟翔在心裏默算了一下,河南三千萬人口,假如一千萬人成為災民,這十萬噸糧食全部發放下去,每個災民能得到二十斤糧食,省省的話大概能吃一個月。那一個月後怎麽辦除了老百姓外,這些糧食更多是給軍隊準備的,存糧發給老百姓,孟翔的軍隊隻能跟老百姓一樣了,隻有一個月的飯吃。一個月後,如果重慶方麵還不撥糧救災,那豫西的四個集團軍和全河南的災民一樣,陷入饑餓和死亡。想到這裏,孟翔敏銳地嗅到了一個危險的前兆,如果自己的部隊陷入饑餓,等待央發糧才能活命,那央必定會趁著這個好機會,徹底解決掉自己。因此,如果孟翔的部隊陷入等待央救援的境地裏,等於把生殺大權主動交給了央,這簡直是自尋死路。

    太少了孟翔搖搖頭,老舒,我不是說你辦事不力,而是事情特殊。今年進入春夏時節後,河南普遍幹旱少雨,很有可能會爆發大規模的旱災和饑荒,所以我們儲存糧食的目的也不全是給軍隊使用,同時也要供應全河南的災民。十萬噸糧食,對於我們的部隊來說,確實是綽綽有餘了,但對河南的千萬老百姓來說,隻是杯水車薪。老舒,你馬動用人手,加快速度,從外省大力購進糧食。毗鄰河南的陝西湖北安徽雖然不是糧食大省,但肯定也有很多糧食能讓我們購買,特別是安徽,安徽在桂係的控製下,我馬給李長官發個電報,相信他會動用皖省全力來支持我們的。四川湖南浙江這幾個省雖然距離河南較遠,但都是盛產糧食的地區,也要給我抓緊在當地的購糧行動。救災如救火,必須要爭分奪秒,明白了嗎至於購買的糧食數量,越多越好不要怕花錢,用市場價的三倍去給我買糧食是最寶貴的物資

    已經意識到事態嚴重性的舒國生目光明亮神色堅定:明白我一定完成任務

    424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