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字數:4564 加入書籤
那珂號。 vw秋山大佐再次試圖依仗速度進行包抄,如程大洋預計的一樣,他以為這樣做可以避開敵人的尾部魚雷。其次他也很想發揮艏樓另一門炮口向後,射界不良的140毫米火炮的威力。這艘巡洋艦的設計有些問題,七門140毫米主炮有3門的射界很不理想,設計師為了追求航速,給12台巨大鍋爐,以及方多達四根的煙囪騰挪地方,做出了巨大的妥協,所以到了要開火的時候,航線總是挺變扭的。
當然另一個問題是,桅杆的火控係統相當簡陋,每一門炮實際使用各自的35米合像測距儀,射擊指揮所隻能分配目標或者下達齊射之類的簡單命令,沒有對於梯次齊射協調的能力。
實際這艘輕型巡洋艦在編隊的通常角色,是在混戰,利用其高速度特點,偷偷占領有利位置,發射610毫酸素魚雷。遠距離炮戰絕非它所長,盡管在國沿岸,那珂號經常執行對內陸縱深地帶的炮擊任務,但是那隻是因為對手太弱的原因。
大佐,我們已經逼近到65海裏了。隻要進行很少幾次試射,有可能形成跨射。鈴木參謀,繼續心急火燎地勸說他的長官下手。
對方有沒有回應過我們的詢問秋山仍然心懷忐忑地問瞭望軍官,他倒是一直沒有下開火的決心。
還沒有這些美國人簡直是傲慢無禮。
沒錯,實在無禮
為什麽你們認為是美國人他們的旗幟分明是紅色的。秋山問道。
這個麽一定是英美常用的奸計,他們故意用一麵不存在的旗子來隱藏身份。鈴木輕巧地說道,好像還挺有道理。
說話間,遠處那艘遙遠潛艇的圍殼突然閃起了燈光。作戰艦橋內的所有日本軍官全都舉起了望遠鏡,並開始默念起來。
信號由莫爾斯碼組成的簡單英詞匯構成:
我們是國海軍,你們已經進入了國臨海,降下軍旗,立即後退,否則必遭擊沉。
這回輪到了那珂號的作戰指揮室內一片沉默,沉默的時間長達1分鍾之久。
豈有此理哪裏哪裏冒出來的國海軍一直假裝鎮定的秋山終於也沉不住氣了,竟然結巴起來。
長官,他們在把你當猴子耍,哪裏還有什麽國海軍國的軍艦早自沉在長江裏了。
沒錯,把我們當成三歲小孩。簡直欺人太甚。開炮吧長官,不要猶豫了
部下的話,一下子把秋山的火攛掇起來了。幾年前,當他還在國派遣艦隊的八重山號布雷艦擔任艦長時,已經親眼見證了民國海軍的毀滅,國海軍最後幾艘英國製50噸級魚雷艇,還是通過鐵路大費周章地從香港運到長江裏來的,這些微不足道的小艇對出雲號展開了幾次不成氣候的偷襲,拚耗光了,怎麽一下子有潛艇了看來這些美國人,還真是把自己當馬鹿了。
混蛋。全艦戰鬥警報。吉田,射擊指揮所做好開火準備,務必十分鍾內擊沉敵艦。
秋山揮舞著拳頭大喊道。他當然也應該意識到事情不會是那麽簡單,但是衝動還是占據了風,於是他選擇了日本人特有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果斷粗暴不計後果。
其實讓秋山艦長特別不能容忍的,不是敵人企圖冒充國海軍糊弄他,而是落荒逃跑的對手竟然要自己降旗,分明是沒有將自己當成軍艦,在航海慣例,隻有商船遇到軍艦時,需要主動降旗,這才是讓他感覺到受辱的原因。
419號指揮艙內,那珂號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各種傳感器的偵察。
艇長,敵艦前甲板有人跑動,炮口在調整俯仰。
嗯,應該是戰鬥警報了。程大洋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在他要求對手降旗的時候,已經猜到這種結果了,海圖室,目標進沒進我國專屬經濟海域
應該差不多了吧
由於一直沒有得到衛星導航的位置修正,導航雷達也沒有探測到海岸,海圖室也不敢說的太死,不過航海長陶建設,剛才帶著六分儀過圍殼,如果按照200海裏計算的話,應該沒有問題了。
艇長,敵人發來信號:貴艦再不停車,恕不多行警告,必擊沉之。
狗日的好像繃不住了。程大洋抱手道,這是他要的效果,他是要氣氣日本人。
但是措辭,還是你的回複客氣。
邊副艇長褚艾雲插了一句。
觀察位置的信號兵隨後報告,看到敵艦前甲板騰起青煙,分明這是主炮在開火。指揮艙內的空氣瞬間如同凝固,雖然程大洋一直在故作鎮定,但是敵人的準頭到底怎麽樣,其實誰也不知道。
十幾秒後,一顆炮彈從天而降,落在了大約250米外,濺起一道水柱。
落在10鏈外了。
接著第二發,落在了更遠的地方,目測400米外。
2號炮位一發,40鏈開外。
指揮艙內所有的人都鬆了一口氣,看來程大洋判斷的沒錯,沒有像樣的主動測距設備,敵人根本無法在最初的幾次射擊命目標,而且從兩次射擊的距離看,敵人使用了非常大的修正間隔,應該至少有200米,這說明他們對自己的射擊精度完全沒有信心,故意增大了散布麵積。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敵艦能夠不斷地對落點進行觀察修正,419號的風險難免會慢慢積累起來。
程大洋瞄了一眼指揮台的顯示器,敵艦已經明顯進入了以419號為心的,近乎圓形的攻擊範圍內,如果魚雷使用較經濟的40節航速,航程足夠了。
魚雷艙注意,一號魚雷,發射。
艇長掐著秒表,下達發射命令,他臨時放棄了齊射2枚的計劃,因為他突然覺得對付這樣的目標,一枚足夠了。
419號的前甲板先端,騰起白霧,分明是一枚魚雷被壓縮空氣推出了魚雷管。正在給一名傷員夾板的林秀軒手停了下來,直勾勾看著尾隨的敵艦,他知道曆史將會無可避免地發生偏差了。這讓他突然有了一種難以名狀的痛苦,直到傷員疼的嗷嗷大叫,才把他的注意力召喚回來。
魚雷稍微下沉了一段距離,開始抬頭行,積攢起速度後按照設定的第一次轉角指令,進入第一次轉彎,隨後再進入第二次,劃出了巨大卻又緊湊的半圓形航跡。這枚魚雷定深很大,除了最初發射時的壓縮空氣水沫外,完全看不到航跡,隻能通過現代化的被動聲呐能探測到,而目標應該不具備這樣的探測能力。
一號魚雷已經發射,穩定轉向。
艇長看到魚雷已經對準了側後急著送死的敵艦,相對速度高達70多節,敵人應該是完全沒有察覺到死到臨頭。
那珂號各炮位的水兵無從知道死神的腳步已經接近,他們仍然在興奮地裝填彈藥,試圖靠著3到4門140毫米火炮擊毀大約12公裏外,截麵很小的潛艇。雖然方向指揮儀可以很精確地對準目標,但是由於缺乏陀螺回轉儀垂直穩定設備,高低射界的火炮穩定隻能靠人工進行補償進行。當然,有經驗的槍炮軍官還可以捕捉到軍艦達到浪湧頂點時,非常短暫的穩定時機開火,但是這些粗放落後的方式,完全不足以支持秋山10分鍾內擊沉對手的命令。
第三發落點接近。190米外第4發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沒有觀察到。
炮彈差不多都掉落到了遠離潛艇的各個方向,嚴格地說,並不算是形成跨射,而更像是各種誤差在同時起作用。
那珂號是為魚雷戰而設計的等尺寸巡洋艦,它的主炮射擊所異常簡單;在每門炮擁有的單獨而又簡陋的指揮儀,沒有精確的陀螺水平儀提供高低穩定,對艦體橫搖進行補償,也沒有模擬計算機來為主炮提供同步的目標距離變化率解算。指揮所主要設備為一部獨立的帶有16倍測角望遠鏡的35米測距儀,以及一部屬於一戰時代技術的積分計算機,用來為所有炮位估算距離變化率,所有的操炮口令通過簡陋的傳聲筒傳達,而非電話設備。
由於光學測距不準,外加419過慢,使得距離變化率數值從來沒有達到足夠支持準確射擊的數量級;以所有這些的誤差累加起來,盲目的炮擊,在遠距離,被放大到可笑的地步。
如同程大洋鐵口直斷的那樣,這艘日艦在遠距離根本不足為慮。當然程大洋的預測隻是猜了結果,並沒有足夠的依據,鎮定的麵孔後麵, 419無法下潛的事實注定了這個險他必須冒一下,既然要冒險,不如裝得深沉些。
4242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