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楚軍改製(三)

字數:3521   加入書籤

A+A-


    項羽對韓成的表現很是讚許的點了點頭,而後繼續說道:“二則嘛,則是為了在趙地的秦國九原軍團。”

    “漢公此言何意?”趙王武臣聞言便出聲相問。

    “諸王應該知曉,孤在反秦之前便曾事秦。在九原一地跟隨秦已故上將軍蒙恬抵抗匈奴,孤在抵抗匈奴之戰中立下不小的功勞而得到封賞積攢了反秦之實力。”項羽怕的就是武臣不問,武臣一問了其便緩緩說道。

    “九原軍團的將軍、都尉、校尉等皆與孤有生死交情,如今天下之勢漸漸明朗。除卻少部分地方尚未歸順外,其餘各地皆已然被各國收複。九原軍團則是因孤一封書信暫緩對趙國攻勢,故而孤想請趙王在秦國未滅之前與駐紮在趙地的九原軍團暫且休戰!”

    “漢公!秦人與我關東六國之人有深仇大恨,若是讓我等放過這趙地的秦軍。恕本王不同意!”武臣尚未說話,一旁的齊王田儋便怒而出聲。

    “然也!秦人不斷壓榨我六國百姓,致使我六國子民十去三四,本王亦不同意趙王與趙地之秦軍休兵!”燕王臧荼也出聲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魏咎與韓成兩人聽了則是一言不發,沒有明確出聲同意也沒有阻止。在他二人看來,隻要不與自己相關便不去理會。

    武臣聽了則很是糾結,因其實力無法與駐紮於太原等地的秦軍相比,若不是秦軍在攻勢強勁之時停止征伐,其所複立之趙國早便被滅國了。當聽到項羽之言,武臣是想要當即答應的。

    但,武臣很是害怕自己答應後太原等郡縣在秦國被滅後不再歸自己所有。故而遲遲不敢出聲答應,裝作一副沉思的樣子。

    坐在下首的酈食其早就看出武臣的心思,當即便起身道:“太原等郡乃是趙國之地,若是日後秦國被滅,王離將軍向我盟軍投降。不知這些郡縣主公當如何處置?”

    見酈食其出聲了,項羽暗自點點頭。而後看著武臣道:“趙王放心,這些郡縣屬於趙地,日後當仍歸屬趙國!”

    武臣看著項羽言辭不似作假,又想著有四國君王在場日後項羽也不會反口。心中頓時大定,當即出聲道:“若是漢公能夠保證趙地秦軍不挑釁我趙國,本王同意與其等休戰。”

    “趙王大度,能夠不棄前嫌與秦軍休戰。相信秦國王離將軍嚴加約束其部,不與趙國為難!日後,趙王與王離將軍這一段休戰,定能夠成為佳話流傳千古”酈食其在武臣說完,便出聲稱讚並替項羽做出承諾。

    項羽見酈食其能夠代替王離答應,免去自己要做出承諾,心中更加慶幸帶著酈食其來作陪。

    武臣被酈食其的誇得忘了要得到項羽的承諾,一旁的張良見狀便立馬舉起酒樽道:“諸王能夠不計前嫌共同會盟,實乃天下人之大幸。良以此酒替數以千萬計之百姓,感謝諸王!請!”

    說完,張良一飲而盡。

    張良的豪邁使得武臣很是欣賞,當即便也舉起酒樽跟隨著諸王一同一飲而盡。

    “寡人也感謝諸王能夠親身,使得這一場會盟檔次升級。相信日後寡人與諸位王兄,定也能在青史留名!請!”韓成在眾人喝下一樽酒後,便舉起酒樽道。

    “韓王說得是極!幹了!”魏咎也舉起酒樽很給麵子。

    眾人也紛紛舉起酒樽,喝下樽中之酒。

    酒宴在魏咎和韓成的引導下,氣氛十分熱鬧。很快便有各國文武開始離座,與其看重自己人交流攀談。

    翌日,魏咎與韓成率先帶著自己的親兵返回國都。

    魏韓兩國君主一走,齊王田儋與燕王臧荼二人也紛紛向項羽告辭各自返回國內。

    …………………………………..

    陳留縣衙,正堂。

    熊心被請到正堂高座於上,一旁項羽則是坐著一把剛剛製作好的大椅。

    在陳留附近的所有文武盡皆在列,向熊心與項羽行禮後便看著項羽。

    眾文武都知曉今日召集得如此整齊,有可能是為了改革軍製。畢竟改革軍製之事早在項羽征戰陳郡時便有意無意的透露出來,已然是人盡皆知的了。

    “漢公今日召集如此之多的文臣武將前來,可是有大事要商議?”熊心坐在項羽身旁,有些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熊心一問,眾人便知曉肉戲要來了。

    “大王!我楚國如今之軍製,以秦製為主,楚製為輔。但也因如此,軍隊混亂不堪。孤有意改革軍製,今請大王來便是為了讓大王做個見證!”項羽拱手回答了熊心的提問。

    “寡人曾言,國中軍政大事盡皆附予漢公。改革軍製,漢公便宜行事即可。無需征求寡人意見!”熊心見項羽雖拱手卻沒有行禮,心中有氣但又不能夠發作,隻好微笑著輕聲說道。

    沒有搭理熊心所說之言,項羽看向一旁的酈食其示意其開始宣讀。

    酈食其向熊心和項羽行禮後,便打開詔書開始宣讀起來。

    一番咬文嚼字,酈食其開始宣讀起眾人想要知曉的東西。

    “伍人為伍,設伍長一名;十人為什,設什長一名;五什為都,設都伯;兩都為曲,設曲督,亦可稱為曲長;五曲為部,設軍侯;兩部為營,設司馬;三營為團,設校尉;兩團為旅,設都尉;三旅為師,設裨將。”

    “兩師為軍,設立偏將、中郎將;三軍則為軍團,設立大將軍。”

    “以上者,為戰兵軍製!”

    “因我楚國地廣……………………………府兵軍製為伍人為伍,設伍長;十人為什,設什長;五什為都,設小旗;兩都為曲,設百旗;五曲為部,設把總;兩曲為營,設指揮;三營為團,設指揮同知;兩團為旅,設指揮使。指揮使乃是一郡府兵最高長官,負責該郡剿匪防禦等事務,不受郡守管轄直屬兵部。”

    “因府兵管轄剿匪,且直屬兵部……………………………………各縣可以自由征召衙役,負責縣內治安與協同府兵守城。但每縣征召衙役不得超過三百,而郡府則不得超過五百。所有衙役亦屬兵部,然卻歸郡縣統屬。衙役以十人為一班,設班頭;五十人為一都,設都頭;百人為一隊,設隊長;每縣設立一名捕頭,負責管轄麾下衙役;每郡設立一名總捕頭,幫助郡守管轄該郡衙役。捕頭以下僅可配備樸刀,其餘兵器不可配備!”(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