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楚軍改製(四)
字數:3349 加入書籤
…………………
“軍部尚書由張良擔任,左右侍郎則由將軍司馬欣、曆陽君項柱擔任;兵部尚書由陳嬰擔任,左右侍郎為酈食其、蒯側。”
“軍部情報司主事由衛硼兼任,參謀司主事由王陵兼任,後勤司主事由公車意兼任,裝備司主事由鄧飛擔任。”
酈食其說完,拱手退下。
“漢公!軍部四司皆有主事人選,為何兵部四司您卻沒有宣布主事人選?”已然改名為王澹的原秦國王陵出列拱手道。
“兵部四司,與軍部四司不同。四司之中共有十位主事,孤不可獨自決斷。故而這十位主事由列位與大王商議後,再行任命便可!”項羽笑著跟王澹說道。
“若是如此,寡人便推舉秦嘉擔任職方司主事,宋義擔任武選司主事。不知可否?”熊心在聽到項羽說要自己和眾臣商議,便趕忙舉薦秦嘉和宋義兩人。
熊心因為在吳縣朝廷上全是項氏一族之人,處處受製無法奪回權力。而秦嘉、白公、宋義、寧君、宋廷等人不是被項羽調去擔任縣令,便是擔任著虛職。現在項羽改革軍製,讓熊心看到了奪權的希望。
“秦嘉與宋義兩人無才無德,當不得職方司與武選司主事之位!”項羽聽了熊心的舉薦,便冷笑道。
“吾宋義乃是先楚大將,後跟隨天下諸侯一同起兵反秦複楚,如何無才無德?”站在下首的文官一列的宋義當即憤而出聲。
“哼!”聽了宋義的話,武將一方的項佗便冷哼一聲。而後拱手道:“大王!漢公!宋侍中雖然乃先楚之將,但卻在暴秦攻打之時棄城而逃;反秦之時,又因秦軍勢大而再次棄城。如此之人,是否無才?其人起兵之時,以大義為名分卻無法約束其部眾,使其軍四處搶掠,此又有何德行?以末將之見,讓其擔任侍中已然是我王大恩,還要給他當甚官?”
“項都尉所言甚是!末將附議!”英布在項佗說完,當即便拱手讚同。
英布一開口,龍且、季布、蒲武、李齊、蕭何、張良、蒯徹、酈食其、共敖等文武紛紛拱手讚同。
一時之間,宋義與熊心兩人愣在當場。
其實這兩人不知,項羽將兵部四司主事拋出來給眾人商議不過是一個拉攏心思不定之人的計策。
原本在項氏與熊心之間搖擺不定的共敖、陳嬰等人如今也跟著龍且等人文武一同出列反駁,將自己放在了項氏一係之間反對熊心的提議。整個楚國朝堂第一次意見達到空前的統一,項羽也因此威勢更甚。
“大王,由此可見宋義與秦嘉二人不可擔任兵部職司。以免日後鑄成大錯,追悔莫及啊!”項羽見狀,便嘴角帶著笑意的看著熊心道。
項羽的笑意讓熊心感到有些陰冷,當即便熄了剛剛升起的奪權之心點點頭道:“漢公所言不錯!卻是寡人失察了!”
“大王日理萬機,稍有不察亦是無虞。”聽了熊心示弱的話,項羽道。“兵部職方司主事有二人,可令參軍左樹、我叔父丹陽君項樂擔任;武選司主事有四,可著我叔父東城君項伯、中大夫王澹兩人為主,再於國中選出兩名賢良之人一同主管;駕部司主事則由中涓王澹、下大夫鄭昌擔任;庫部司主事則由太尉張蒼之子、吳縣主簿張康侯,東越君騶搖擔任!”項羽未免給予熊心機會,接著便出口將兵部大部分主事人選一言而決。
因熊心舉薦,項羽一言而決。使得堂上眾人謀劃成空,令其等對於熊心更是暗恨。但還好剩下兩個副職主事人選,而且還是兵部最為重要的武選司。
“何舉薦參軍程春擔任武選司副主事!”在眾人心思難料之時,蕭何率先拱手舉薦。
蕭何的舉薦令原先秦國投降文武紛紛對其報以感激的目光,自然也包括章邯、司馬欣等人。
章邯與司馬欣雖說一人受項羽器重,一人對於項氏有恩,但兩人卻是不敢在如此光頭舉薦自己的人。畢竟兩人才投降不久,若是被項羽誤會了便得不償失。
熊心聽見蕭何舉薦,卻是不敢再說話而是看向項羽。
項羽略一思索,點點頭道:“程春此人頗有謀略,孤本想著先讓其進入軍部參謀司磨礪磨礪。”
項羽的話還沒有說完,章邯等人心中就已經開始不報期望了。
“但蕭相國舉薦程春此人,想必此人才能足以擔當武選司副主事一職!”但項羽接著的話卻令他們原本失望的心有些波動。
“準了!”項羽一言令章邯等秦國投降文武對於蕭何的感激之情更甚。
站在末尾的程春當即在項羽答應後,出列拱手道:“謝過漢公!”
程春謝了之後,便沒有人在出來舉薦。項羽見狀便令酈食其繼續宣布四大軍團的歸屬。
“楚國上下兵馬組建四大軍團,暫以四象命名。”
“青龍軍團大將軍由龍且擔任,朱雀軍團大將軍由章邯擔任,白虎軍團大將軍由英布擔任,玄武軍團大將軍由李由擔任,”
“青龍軍團左、中、右三軍主將為李齊、夏侯嬰、葛嬰,以李齊為中郎將,夏侯嬰、葛嬰為偏將。”
“朱雀軍團左、中、右三軍主將為李曄、董翳、傅寬,以李曄為中郎將,董翳、傅寬為偏將。”
“白虎軍團左、中、右三軍主將為季布、蒲武、項聲,以季布為中郎將,蒲武、項聲為偏將。”
“玄武軍團左、中、右三軍主將為李必、呂臣、梅鋗,以呂臣為中郎將,李必、梅鋗為偏將。”
“共尉、餘英、項聲、項佗、鍾離昧、呂馬童為青龍軍團裨將;章平、張靈、周昌、公孫業、公孫玄、駱甲為朱雀軍團裨將;桓楚、樊噲、薛歐、項悍、召歐、任敖為白虎軍團裨將;靳歙、酈商、樊噲、丁複、朱軫、戴野為玄武軍團裨將。”
“鄭君、項正、項莊、項嬰、朱雞石、餘樊君、呂義、周昌、薛武、薛春、李左績、灌嬰、伍徐、王適、利幾、靈常、程誌、程丹、李滄、臧雄、張南等皆為都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