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楚軍改製(五)

字數:3017   加入書籤

A+A-


    “以項樂兼任會稽郡府兵指揮使,守吳縣;項權為鄣郡府兵指揮使,守丹陽;項柱為九江郡府兵指揮使,守壽春;項楫為廬江府兵指揮使,守番陽;項伯為陳郡府兵指揮使,守陳縣;白公為潁川郡府兵指揮使,守陽翟;項莊兼任東海郡府兵指揮使,留守郯縣;李左績兼任泗水郡府兵指揮使,留守彭城;項安為南郡府兵指揮使;項平為衡山郡府兵指揮使;伍徐兼任長沙郡府兵指揮使,留守臨湘;周昌兼任閩中郡府兵指揮使,守東治;章平為碭郡府兵指揮使,守睢陽。”

    酈食其念完,項羽看向熊心,而後道:“不知大王可同意孤如此安排?”

    被項羽看著,熊心壓力和恐懼驟然增大。為了讓項羽的目光不再望向自己,熊心頓時便點頭道:“漢公之安排,甚合本王之意!”

    聽了熊心說出的話,項羽笑著看向宋義道:“孤聞韓國國相公權渙勸說韓王成與我楚國爭奪潁川郡南部諸縣。如此禍國殃民之人,無法勝任韓國國相之職。”

    “宋侍中乃我楚人,亦為先楚之將。孤欲令宋侍中前往韓國,接掌韓國國相之職。不知大王以為如何?”而後又轉頭看向熊心問道。

    “這!”熊心聽得項羽發問,有些猶豫。

    下首的宋義聽到項羽要調自己往韓國擔任相國,心中有些不安。宋義知曉項羽老早便看自己不慣,隻是礙於熊心的麵子沒有對自己發難。若是自己離開熊心的視線,難保不會被項羽除掉。

    見熊心很是猶豫沒有回答自己,項羽第一次覺得熊心此人有點意思。

    正權衡利弊的熊心眼角不小心瞄到項羽的眼睛,頓時便有些害怕的連忙說道:“寡人沒有意見!”

    “哈哈哈哈!”聽得熊心之言,項羽大笑起來。而後看向文臣末尾的宋義道:“既然大王同意,宋侍中可聽令否?”

    “臣謝大王恩典!謝過漢公提拔!”宋義心中雖有萬般不同意,卻也無可奈何的出列拱手謝恩。

    “既然宋侍中前往韓國為相,那麽大王身旁也不能無人侍候。便令都尉薛武兼任侍中之職,與禁衛將軍虞子期一同侍奉大王吧!”宋義既拱手認命,項羽便趁熱打鐵道。

    “除卻四大軍團之外,孤麾下將會再設立兩軍。一為禁衛軍,以虞子期為禁衛軍中郎將,負責拱衛我楚國都城吳縣;二為虎賁軍,以韓信為虎賁軍中郎將,直屬孤統帥。禁衛、虎賁兩軍麾下各統兵三師設三名裨將,兩軍裨將暫由呂義、灌嬰、項正、項莊、項嬰、鄭君六人兼任。待此六人立下大功,再行拜將!”

    此次白公被項羽封為潁川郡府兵指揮使讓熊心都知道了白公已然投靠了項氏,而宋義也被調到韓國任國相遠離吳縣。熊心覺得自己奪回王權的機會越發的渺茫,聽得項羽所言當即便點頭同意:“寡人全聽漢公安排便是!”

    “大王能夠如此想,我楚國定會攻破函穀與武關滅了暴秦。到時候,大王便是天下共主了!”看熊心如此識趣,項羽也出聲承諾道。

    …………………………………

    楚國改革軍製的消息傳到了聯軍各國,趙魏韓三王皆不以為意。燕王臧荼則是為了燕齊兩國累世之仇暗中訓練國中兵馬,準備在楚國攻滅秦國聯盟解散後進攻齊國開擴疆域。

    齊國,臨淄,齊王宮。

    齊國國相田榮聽得楚國改革軍製的消息後,便急急趕往王宮麵見齊王田儋。

    大殿之上,田榮拱手道:“大王!齊楚兩國至閔王始便有世仇,楚國此番改革軍製,在泗水、東海兩郡布下數萬重兵。更是強占薛縣,滕縣、胡陵等原屬我齊國薛郡的縣邑,若是我齊國放任不理。秦滅之後,恐怕接下來便是我齊國了!”

    田儋眉頭緊鎖,心中暗自覺得田榮所說確實有理。但田儋卻不信項羽真的會背棄陳留盟約,在滅秦後便進攻實力第二的自己。

    從燕國逃亡而來的榮辛看出了田儋的想法,當即便出言道:“大王!相國所言卻是多慮了!”

    聽得榮辛出聲,田儋便看向他問道:“何出此言?”

    “大王!相國!我關東六國雖複國,卻無法比擬鯨吞六國的暴秦。楚國雖兵力、疆域冠絕諸國,卻也無法統管其餘五國兵馬攻入關中。需知,我關東諸國也曾合縱攻秦。最終卻是徒勞無功,反而損耗兵力糧草!”榮辛先後向田儋、田榮兩人行禮,便侃侃而談道。

    “秦之章邯雖於定陶等地戰敗投楚,但趙地仍有秦國上將王離所屬二十餘萬大軍,關中仍有趙高、陶舍等統屬之數十萬秦軍。有這些人在,項羽想攻入關中也得耗費諸多力氣。就算項羽僥幸攻破函穀,進入關中也會損兵折將。到時,其如何有實力來與我齊國爭鋒?”

    說完,榮辛在此向田儋行禮後道:“故此,臣以為項羽必不敢攻我齊國。反倒是,要防備北邊的燕王臧荼!聽聞,臧荼假借征伐遼東等地之名,開始在燕地之內大肆征召兵馬。其心不可小覷啊!”

    “燕王臧荼是個野心勃勃之人,確實該防備啊!”田儋點點頭,深以為然。

    “大王!我齊國目下常備之兵馬不過二十萬,其中五萬最為精銳的兵馬被大王你在會盟後應許楚項羽調往陳留會盟。國中剩下僅有十五萬大軍,若是固守卻是足夠,但要是燕國在秦滅收取遼東後舉兵南下卻是無法阻擋!故此,臣提議不若再行征召十萬大軍,將膠東、臨淄兩郡之兵馬全數替換令替換的大軍前往濟北、薛、琅琊三郡禦敵!”見田儋點頭,一旁的蘇萇便趁熱打鐵道。

    榮辛和蘇萇在田榮勸諫齊王防備楚國時便知曉,防備為假征兵為真。考慮再三後,榮辛便出聲將禍水向北引,而後由蘇萇建議征兵。這樣一來,便可使燕齊兩國互相防備,又可以買好給相國田榮與遠在陳留的楚項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