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楚軍入關(2)
字數:3598 加入書籤
“兩位愛卿快快請起!”子嬰在抬手虛扶。
“謝陛下!”馮劫、司馬驄兩人再次謝過,便起身接過聖旨後回到班列之中。
內侍又將一份聖旨拿到手裏,開始宣讀:“皇帝詔曰:羽林軍校尉慶喜,武勇不凡……………校尉許舜,兢兢業業………………校尉吳華,有勇有謀………………三人於誅殺趙高之時不畏險阻………………今封慶喜為羽林中郎將,統管羽林軍!許舜為胡騎中郎將,統管城外胡騎營!吳華為禁軍將軍,統管禁軍!”
“末將慶喜(許舜、吳華)!謝陛下恩典!”慶喜三人當即起身出列叩謝。
閻樂見自己手下三員驍將皆受封,心中暗自高興。
慶喜三人退回班列後,隻見內侍又拿了一份聖旨宣讀:“皇帝詔曰:中尉盧孺、五官中郎將梁旭於趙高被誅後能棄暗投明…………………………………但二人原先助趙逆………………………今雖反正,然不可不罰!現降中尉盧孺為左千侯郞將,梁旭降為中郎………………………欽此!”
“臣等謝過陛下!”盧孺與梁旭二人趕忙領旨謝恩,生怕子嬰改變主意。
盧孺和梁旭在閻樂、韓語接管各部兵馬時沒有阻攔,便是為了在趙高死後能得以活命。如今雖被降職,好歹命還在且仍是朝堂官員。
“陛下怎會饒恕這兩人?”跟韓語跪坐一處的閻樂很是不解,小聲的詢問著。
韓語尚未說話,一旁的覃陵輕聲回道:“陛下這是在安那些依附趙高,但罪不至死的官員之心啊!”
“是極!”韓語聽了點點頭,而後頗有些無奈的感歎道:“我大秦目下也沒有那麽多的官員可以接替這些人的位置,陛下也隻好重拿輕放!”
“否則朝堂不穩,如何去抗擊關東逆賊?”
“也隻好如此了!”覃陵點點頭,裝作一副很無奈的樣子。
而閻樂卻是暗自欣喜,這些依附趙高的人沒有被罷免,日後必回尋最親近之人互為黨羽。而自己這個趙高女婿、當朝太尉必定可以成為這些人的首領,日後也會成為秦國朝堂最為顯赫的朝臣。
正當閻樂在幻想著日後成為秦國舉足輕重之臣時,覃陵看著這滿朝文武還有上首坐著的子嬰心中冷笑。
覃雄已經讓人送回消息,函穀關此時已然被楚軍接手,楚國上將軍項羽也正率領著楚國大部人馬往函穀關趕。
五六十萬兵馬啊!就算是窮盡關中秦地民壯一時間也征集不來怎麽多人,覃陵已經能預見子嬰舉國投降的畫麵了。
盧孺、梁旭二人退回朝列後,子嬰突然站起身來,頭頂冕冠九旒晃動的非常厲害。看著下首一眾朝臣,子嬰心中頗有些無奈,但仍是開口說道:“經查,趙高以及其黨羽已然盡皆捉拿!餘者,皆是受趙高脅迫,可免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著馮相國、閻太尉、韓衛尉三人即日起聯合查勘,將其中人等或降職、或外調、或削職為民永不錄用!”
“臣等尊諭!”馮劫領頭,閻樂、韓語在後三人一同出列拱手道。
“三位愛卿皆是朝中重臣,還需好生斟酌!”子嬰重新坐下,而後輕聲勉勵。
馮劫為三朝老臣,從子嬰如今的處境中猜測出了意思,當即拱手道:“臣知曉!”
“臣等知曉!”閻樂、韓語兩人對視後,也拱手回道。
子嬰點點頭,揮手示意三人回朝班之中。
內侍此時拿出一份聖旨,準備開始宣讀。而眼尖的人都看到了放著聖旨的玉盤之上已然是空空如也,所以這便是子嬰最後一份在朝堂之上宣讀的聖旨。
原先眾人以為這是一份冊封後宮佳麗的詔書,卻不曾想但內侍宣讀出來後眾人愕然。
“皇帝詔曰:昔始皇之時………………………………………………二世皇帝被趙高蒙蔽…………………………致使皇室子弟蒙難………………………………………………今皇室子弟十不存一………………………………………………………特追封始皇長公子嬴扶蘇為武賢王,入太廟………………………………公子嬴高為雍公……………………………………公子嬴將閭為虢公……………………欽此!”
當聖旨宣讀完畢,儒士出身的韓裕便起身出了朝列向子嬰拱手建言道:“陛下要追封始皇長公子無可厚非,但不可將其配享太廟!此於禮不合!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否則將使天下子民效仿!陛下亦會因此而被後世之人非議!”
“諫議大夫之言太過荒繆!昔日,秦朝各代先王尚有讓有大功於秦者配享太廟。今陛下為天下之主,如何不能讓其父長公子配享太廟?”閻樂見子嬰在韓裕說完臉色有些陰沉,當即便起身反駁韓裕,欲救下這個不通世事的老儒。
聽到閻樂之言,子嬰臉色稍微好看了些。
而說完的閻樂也馬上向韓裕使眼色,欲讓其認錯退下。
但韓裕卻是沒有理解到閻樂的意思,當即又再次反駁道:“始皇帝廢棄久禮法,已然使得天下議論紛紛。如今陛下又與始皇一般將禮法置之不理,恐天下人必回嗤笑陛下!老臣再次請求陛下,收回讓長公子扶蘇配享太廟之命!”
子嬰聽到韓裕的話,原本稍稍好看的臉色很是憤怒。但想到自己是第一次主持朝會,又剛剛登基不好發作,隻好起身拂袖而去。
一旁的內侍見狀,當即便高聲道:“退朝!”
而後緊趕慢趕的跟著子嬰出了太極殿,一邊跟著一邊等著子嬰的吩咐。
太極殿上,馮劫、司馬驄兩人見呆滯在殿中的韓裕皆很是無奈的搖了搖頭,而後起身離去。
朝臣紛紛遠離韓裕,開始追趕馮劫、司馬驄欲混個臉熟。
韓語和閻樂二人見殿中朝臣紛紛離開,便也起身走向韓裕。
“我的韓大夫啊!您怎麽能在陛下興致勃勃之時,反對陛下?這不是讓陛下對您反感嗎?您還要怎麽讓儒家恢複始皇前的鼎盛?”閻樂對著韓裕抱怨,並且質問道。
“儒家鼎盛靠的便是禮法,若是禮法都不必尊守了!還談何儒家鼎盛?”韓裕聞言,轉身便反駁了閻樂。
“要是儒家都是韓大夫您這樣的人,看來是沒有希望恢複到始皇前的鼎盛了!”閻樂搖了搖頭,嗤笑道。
“你!”韓裕聞言,指著閻樂不知道說什麽好。隻好拂袖示意自己十分不滿,而後看著閻樂要他解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