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楚軍入關(3)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韓大夫莫要生氣!”韓語見狀搖了搖頭,而後輕聲解釋道:“韓大夫可知大秦兩位皇帝為何不尊崇儒家?”

    “始皇時認為儒家倡導之事太過軟弱,彼時天下尚未安定且有蠻夷,有一部分儒生方士非議始皇帝不尊禮法而惹怒始皇帝。故,始皇帝便不尊儒家,而尊兵、法兩家之學!”韓裕聽了,當即便說了起來。

    “二世皇帝一直都是趙高在教導,沒有接觸過儒家之學。加上趙高又是法家之人,吾雖投入趙高帳下亦是不得重用,我儒家仍是受不到朝堂尊崇!”

    “那韓大夫覺得陛下可會尊崇儒家?”韓語在韓裕停下後,笑著問道。

    “陛下熟讀儒家經典,必然會尊崇儒家!”韓裕不明白韓語為何怎麽問,但仍是信誓旦旦的回道。

    “非也!”韓語聽了當即反駁。

    在韓裕想到反駁時,又出聲道:“以今日來看,除非韓大夫讚同陛下讓武賢王配享太廟之旨,並且令儒家子弟大肆讚揚。否則,陛下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必然仍依舊例,尊兵、法兩家之學,獨抑儒家!”

    “因此,閻太尉才會言,若儒家再多幾位如同韓大夫之人,儒家必然無法興盛!”

    “這!”韓裕聽了有些愕然,而後不太自信的反問道:“陛下應該不會如此吧?”

    “韓大夫覺得呢?”閻樂當即輕笑。

    而後,閻樂、韓語一同向韓裕告退結伴而走。

    “韓裕這老腐儒真的會讓儒家子弟在鹹陽內歌頌陛下之孝道?”離開韓裕很遠後,閻樂輕聲對著身旁的韓語問道。

    “自然!”韓語嘴角微揚,而後道:“他韓裕能夠為了儒家而投靠趙高,又如何不會為了儒家歌頌陛下呢?”

    “經過此事之後,閻兄便可高枕無憂。安心的為大秦,為陛下效力了吧?”後,韓語看著閻樂小聲的問道。

    “韓兄慎言!”閻樂被韓語的話驚了一身冷汗,看了看身邊輕聲製止道。

    “閻兄不必擔心!”見閻樂如此作態,韓語心中暗笑但仍是出聲提醒道:“如今黑冰台在某手中,城內城外大軍之兵符在兄手中。就算陛下知道我等在議論他,恐怕他也不敢對你我二人如何!”

    而後,韓語看向東麵眼神深邃道:“畢竟,如今的大秦已然不是始皇帝之時的大秦。還得靠吾等幫助陛下守住這關中一畝三分地啊!”

    閻樂聞言,心中稍稍鎮定。

    城外駐軍大營。

    馬休、楊球二人召集了本部統兵都尉、校尉商議事情,這些都尉和校尉都是兩人部落貴族。而兩人統領的兩萬人馬,也大都是兩人部落中人。

    “我等的恩主,趙高趙丞相已然被殺!雖然那小皇帝還未處理我等,但我等可不能坐以待斃啊!”馬休對著楊球與帳中諸將言道。

    “馬將軍說的對!我等皆不是秦人,昔日效勞秦國也是由趙高趙丞相促成的。如今趙丞相已經是秦國叛逆,我等身上留著的還是趙丞相的標簽。小皇帝目前未曾處理我等,是因為他還未完全掌控城內駐軍。若是等到他真的掌控住了城中數萬兵馬,那我等可就危險了!”楊球點點頭,順著馬休的話跟帳中一眾都尉、校尉分析道。

    “那兩位將軍以為我等當如何?”一名都尉聽了權衡後,當即出聲問道。

    “三條路!”馬休見有人出聲,當即便說道。

    “哪三條?”那名都尉很是好奇,當即也問了出來。

    眾人也紛紛看向馬休,想著到底有哪三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西進返回我等故鄉,舍棄這關中美好,我等繼續在草原之上放牧繁衍!”馬休見眾人皆看了過來,當即說出第一條。

    “不可!我等若是回去,想必會引起周遭部落的聯合圍攻。到時候,不僅無法過得安生,還會給部落帶來滅頂之災!”楊球當即第一個反對。

    其實,馬休和楊球兩人之前便有商量過。而且兩人還分析了回去之後的結果,無論如何都會使得其他部落因為兩人部落的強大而結盟討伐。兩人也達成共識,不會返回部落。

    “對!這第一條不可!”很快便有人附和楊球。

    “第一條不可!”馬休表麵顯得很是無奈,實則心中歡喜。“那第二條路,乃是向東投奔關東六國聯軍呢?”

    馬休心中很是期待有人答應,畢竟關東諸國騎兵皆無法與遊牧民族相比。若是自己帶著數萬騎兵前去投奔,必然會受到關東六國以禮相待,還能夠謀取個不小的職位。

    但楊球卻不是怎麽想的,楊球知道楚國漢公、盟軍上將軍項羽乃是剿滅匈奴出身。便覺得項羽恐怕不信任異族之人,不會讓異族之人投奔,就算投奔了也不會得到重用。所以,楊球從心底裏便是不同意向東投奔聯軍的。

    況且,向東還要經過潼關和函穀關兩座關隘。憑著兩萬騎兵,是不可能拿下兩座險關的。

    “這條路也不行!”楊球立馬起身反對,而後說出理由:“先不說關東六國接不接納我等,就單單說我等東進要麵臨的兩座關隘——潼關、函穀關!這兩座關隘單憑我等兩萬騎兵,可是無法拿下的啊!別到時候投奔不成,反倒損失大批兒郎啊!”

    “對啊!楊將軍說的對!”很快帳中除了少數將領之外,其餘人皆附和著楊球。

    “那便隻有最後一條路!南下川蜀,聯合正在漢中的趙康將軍取川蜀自立!”馬休很不情願的說出最後一條路,他心中其實還是不看好趙康能夠取下川蜀之地自立。

    “趙康將軍不是在函穀關嗎?怎麽會在漢中了?”眾將聽到馬休所言,當即很是懵逼,便有一名膽大之將出聲問道。

    “趙將軍早在半月之前便棄了函穀關,帶著麾下三千騎兵至漢中。趙康將軍派來的聯絡丞相之人至鹹陽後知曉趙丞相遇難,便來到某之府中,如今其還在府中等候著消息呢!”馬休當即便回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