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楚軍入關(4)

字數:3302   加入書籤

A+A-


    “取川蜀自立,吾等最不濟都可以成為一地太守。而且,川蜀易守難攻,隻要守好漢中以及各個關隘。我等便可在川蜀高枕無憂,就算關東聯軍拿下秦地也不會對我等有任何影響!”楊球在馬休說完,當即便開始給帳中諸將說明取川蜀的好處。

    “到時候,我等可以將部落全數遷徙至漢中平原。不必再在隴西草原之上,為了生存而東奔西逃!”

    楊球的話令帳中諸將皆陷入沉思,就連馬休最為親信的數名校尉也開始有些動搖。

    馬休見到眾人沉思,如何不知道這些人開始意動。暗自歎了口氣,馬休再次出聲勸道:“這第三條道,看似前程光明。但諸位可要知道,若是讓川蜀之地知曉趙丞相遇難。那我等攻打川蜀之地恐怕會損失慘重啊!”

    “馬將軍!如今無論哪一條道,對於吾等來言皆是死路。何不拚他一把,勝了我等可以將部落遷徙來川蜀,令部落中人不再受苦;敗了也不過是退回草原!還請馬將軍細細斟酌啊!”楊球聽到馬休還在勸阻,也立馬出聲言道。

    眾人聞言,紛紛看向馬休。

    見此,馬休便道:“如此,便拚他一把!”

    “將軍英明!”楊球以及帳中眾將當即起身拱手稱讚。

    城外馬休、楊球欲領軍南逃,而鹹陽城內則是興起了一股稱讚子嬰仁孝之聲。

    韓裕在回轉府中後,思前想後便召來門下學生十餘人要他們召集好友在酒肆、茶舍等地稱讚皇帝仁孝。

    爾後,韓裕親自前去尋找自己的同窗、好友。先是質問他們是否願意為儒家興盛做出努力,後則是要求其等讓門下學生在民間大肆宣揚和稱讚三世皇帝的仁孝。

    在儒家子弟的傳播之下,鹹陽城內盡是稱頌子嬰仁孝之聲。

    而韓語在得知此消息後,前往閻樂的太尉府。

    “閻兄這兩日可聽聞城中之議論?”韓語喝著閻樂親自沏的茶,笑著問道。

    “自然!”閻樂也喝了口茶,輕聲說道:“這儒家子弟為了讓儒學能夠發展,做出了如此之大的動作。恐這個鹹陽城內的朝臣、貴胄都知曉了!”

    “如此,陛下在青史上留下的便是仁孝之名了!”韓語聞言點點頭,而後說道:“你我二人也該為韓裕的儒家做些事情了!”

    “當初可是你引誘韓裕的,和我又有什麽關係?”閻樂聞言,很是不忿的質問著韓語。

    “單單憑借我一人,陛下必然不會同意!”韓語看著閻樂嘴角微微揚起,輕聲說道:“但是加上你閻太尉就不一樣了!”

    “你閻太尉手握鹹陽城內外近十萬大軍,陛下聽到閻太尉的建言必不敢輕易做出決斷。再加上儒家其餘子弟在城內宣揚陛下之仁孝,想必陛下定會同意讓儒家之人入朝為官。儒家之人也可以有施展才華的一席之地!韓裕之所作所為,也不算無用!”

    “那本侯不同意,衛尉要如何?”閻樂聽了,搖了搖頭反問道。

    “若是你閻太尉不同意,那麽我便與馮相國合作,將如今的朝臣換掉大部分。讓那些老秦氏族、貴胄上位!到時候,你閻太尉還能不能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朝臣便不可知了!”韓語再端起一杯茶喝下,而後輕聲說著。

    “你!”閻樂內心的想法被韓語說出,當即便起身指著他。

    “閻太尉莫要急躁!”韓語見狀,伸手示意閻樂坐下,而後說道:“要知道,閻太尉你可不是在幫助吾。而是在助你自己啊!”

    “我等讓韓裕在民間大肆讚揚陛下之仁孝,何嚐不會令陛下歡喜?你閻太尉也可以順勢向陛下建言留下那些昔日投奔過趙高之朝臣,讓其等感恩戴德最終投奔與你。如此豈不是很好?”

    “說得好聽!你韓語如此勞心勞神難道就沒想到要得利?”閻樂聽了有些意動,但仍未說答不答應反而質問韓語。

    “哈哈哈哈!”韓語聞言大笑起來,而後道:“吾與你閻太尉不同!吾乃宦官出身,本就不為朝中大臣貴胄所喜。眾人皆懼怕吾成為第二個趙高,故而吾不敢拉攏他人!就算拉攏了,也不過是謝趨炎附勢之小人,不堪大用!”

    “吾最需要的便是簡在帝心這四個大字,隻要有了這四個大字吾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但你閻太尉卻大大不同!雖然你目下手握大軍,朝中之人不敢得罪與你。但你乃趙高女婿,更是昔日趙高麾下有數的大將。馮劫、司馬驄二位相國表麵不說什麽,但在暗地裏必然對汝很是防備。更甚者,必然有人會在陛下跟前言收繳你閻太尉手中軍權。而一旦軍權被收,迎接你閻太尉的定然是滅頂之災!!!”

    韓語一方言語,令閻樂本就意動的心有些膽顫。

    閻樂根本便沒有想過這些,在他的設想裏自己至少可以在子嬰這一朝中安穩渡過。

    “本侯這便隨衛尉進宮,向陛下言明儒家所做之事!”為了自己日後能夠在朝堂上安穩渡過,閻樂當即起身捉著韓語的手說道。

    韓語見狀大笑,而後道:“閻太尉還是先去換身衣服,這身常服入宮可是大大不妥啊!”

    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服,閻樂點頭道:“是極!”

    閻、韓二人入宮,向子嬰稟明韓裕回到府中便開始宣揚其仁孝。如今更是在鹹陽城內掀起一股讚揚子嬰仁孝的風潮,更兼子嬰剛剛宣布鹹陽城免除一年徭役使得民眾自發宣揚,開始向關中其餘郡縣擴散出去。

    後閻、韓二人向子嬰建言,當獎賞這些為皇帝奔走的儒家子弟。

    子嬰本便接受儒家思想,如今又有儒家宣揚自己仁孝,加上兩個幫助自己登頂帝位的肱骨之臣建言。當即便點頭答應,而後又詢問當如何獎賞。

    閻、韓二人暗自對視一眼,便建言可設置國子監,讓儒、法兩家之大師入內為博士、祭酒教學。再在民間選拔一批有學之士入國子監學習,並且向天下頒布詔書言日後朝臣將會大部在國子監內選拔。(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