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英雄有種

字數:1609   加入書籤

A+A-


    這個遠任重可是非同一般之輩,該人可是個家道從容且祖祖輩輩都具有chuán qí色彩的顯赫門庭,遠家與段家也是有淵源的,鹿溪古稱逃鹿,是清朝時期皇家的獵場。又地處鬆江與燕州兩省的交匯點,是長白山的餘脈,山高林密,土壤肥沃,鹿溪人參、鹿溪鹿茸久負盛名,又有煤、鐵、菱美、銅、鋅、金等……礦產,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況且,鹿溪縣麵積4859平方公裏,是尋常縣區的二到三倍。人口稠密,水源充沛,有三山三水四分田之稱,積高山、丘陵、湖泊、平原的複雜地帶。雲潭村是臥虎溝最裏麵的一個村,鳳遠又是村裏三個自然屯最裏麵的,出屯往東6公裏,沿著唯一的山路就到了燕州與鬆江兩省的臨界點,高高的嶺上立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麵鐵畫銀鉤的書寫了三個行草:老爺嶺。字體剛勁有力,奇俊挺拔,雖飽經滄桑曆盡風雨,卻餘味幽長。這石碑乃是燕、鬆兩省的分界線,下了老爺嶺40公裏,就到了鬆江省的紅河口市。據老輩人說,這塊近30噸的整個兒巨石與鳳遠的大廟是一年兒屹立起來的,大約是明朝天啟年間修建而成。南人最善看風水,便派人至北方各處觀測,若有龍興虎奮之地立即修廟建塔壓製……所以,氣勢如虹的臥虎溝便有了鹿溪縣最早最大的廟宇------大廟。臥虎溝(原稱興隆溝)的老百姓曆來是大事不含糊,戮力一心同舟共濟,即使之間剛剛為了田間地頭牲畜禽蛋的事兒罵的臉紅脖粗,可一旦是外麵的人來侵害或占有臥虎溝的九鼎大呂、震溝三寶(石碑、大廟、七棵樹(七棵樹村村頭那7棵500年以上樹齡的黃柏(黃檗)也叫黃波欏。每棵都需要三個成年人合抱得過來,是臥虎溝現存的最古老樹齡最大的樹,被當地人稱為神樹、吉祥樹)七棵樹村因而得名)全溝的男女老少都會聚為一體,一致對外,捍衛三寶。遠段兩家的祖先是清朝中後期來到了這裏居住下來的。

    當遠天風(遠任重曾祖父)手持火銃從野豬口下救下段文慶,段家就把18歲賢淑貌美的二女兒段鳳香許配給了遠家的長子段意堅(遠任重祖父)。結婚當日,一夥兒來路不明的暴徒搶掠了婚禮現場,新娘子段鳳香殞命當場,新郎官兒遠意堅與其他一些人受傷。遠天風手持火銃隻人匹馬憤怒追擊,終於截獲其中一惡徒,方知是日偽鹿溪警務所派人所為,也是報複遠段兩家帶頭抵製日偽提出的並屯方案。狼子野心的侵略者剛剛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對中國人民的抗日武裝恨之入骨,對神出鬼沒的抗日聯軍無計可施縮頭夾尾,隻好是采取並居方案,以免散居的百姓為抗日武裝tí gòng條件和土壤。民眾祖祖輩輩在此居住,習以成性,自然反對。遠天風手刃歹徒,夜襲日偽警務所。之後,毅然絕然的拋家棄業,走上了抗日的道路。段文慶(段子爵曾祖父)知曉後,將家中的兩管火銃扔在了四個兒子麵前,希望能有兩個兒子為他和段家的先人掙口氣,至少,不能讓遠天風心寒,讓遠家人和父老鄉親笑話、唾棄。可是,他失望了,最小的兒子段震中(段子爵祖父)也已有了孩子了,卻沒有一個兒子站起來拿起火銃大步前去,追尋遠天風那不在年輕的身影……段老爺子絕望了,加上他身體狀況太差,女兒又意外喪命,死在了日偽的毒爪之下,兒子們又貪生怕死毫無血性,不到兩個月便撒手人寰含恨而去。

    遠天風再也沒有回到生他養他的這片沃土,壯烈的把鮮血灑在了廣袤、壯麗、富饒的莽莽林海之中了。在他犧牲的兩個月後,,東北抗日聯軍的幾名戰士(遠天風的戰友)深夜來到了遠家,拿出了遠天風的遺物與遺書(抗聯戰士代寫)和那把斑駁、陳舊的,但卻是熠熠生輝的火銃。遠家人痛哭失聲,遠意堅二話不說,擦幹眼淚,拜過母親,拿起那帶有父親汗水和淚水甚至鮮血的火銃,(從此,他始終背在身上,片刻不離,直至埋在父親的無骨墓中)跟隨抗聯戰士們一起去抗擊rb狗強盜,為父親、妻子和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討還血債!